《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第1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位骑士正准备话归正题。就在此时,响起一声轻微的弓弦声,随即正准备继续大呈口舌之威的骑士惨叫一声栽落下马。现场顿时寂静下来。
    萧伟口才甚佳,射死这位骑士后,他按照于虚雨教导,蕴足内力扬言道:“萧大王功高盖世,北院大王调拨离间,欲与昏君联合害死萧大王。北院大王已经伏罪,萧大王欲杀死昏君,另迎新主。若是萧大王的忠心手下,就随我迎敌。”
    萧伟之言显然鼓励起士气,做为辽国的英雄人物,被人陷害而不得不反,确实让人同情。函谷弟子各率亲兵,率先往前冲去。千余丐帮高手扮成的萧峰亲兵护卫,也往前冲杀过去。
    常人都有依从的思想,当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正确的时候,明明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往往给人一种正确的印象。函谷弟子所率亲兵加起来约有五六千人,丐帮千余精锐和萧峰的亲兵往前一冲,万余人冲了上去。
    函谷弟子亲兵往前,其余士兵自然也随着上前。心中犹豫的士兵,见迎合萧伟者如此众多,不由也随之往前。按照于虚雨对策,函谷弟子率所部将辽主亲兵冲击为几截,对辽主所部围而不杀。集中兵力击杀其余几股兵马。
    耶律洪基最初以为以他的威望,真正能与他交战的只有萧峰的亲兵。如今见冲上前的却有无数将领,才知道大大失策,欲要退回宫中,去被丐帮高手与中原群雄拦住后路。
    所幸辽主此部兵马,未遭重兵围攻,士兵按照指令,将这股兵马团团围住,用弓箭射住阵角,却没有往前攻击。耶律洪基听左军、右军方向皆传来激烈的厮杀声,知道左右两军敌不过人数超过几倍的萧峰兵马,失败和死亡将是他们最后的归宿。
    耶律飞扬在内宫城墙上观战,见左右两军基本覆灭,中军也被围得如铁桶一般。他集结城中所有兵力,打开宫门,欲要杀出一条血路,救回耶律洪基中军。
    两军厮杀激烈,相互间损折众多。萧峰所部士兵既然已经大开杀戒,对于耶律洪基的敬畏之心也抛到脑后,歼灭几股禁卫军后,集兵杀往中军。
    函谷弟子在禁卫军中任职的,被围在其余左右两翼的将领。在厮杀开始,这些将领率领亲兵反水,都喊道:“萧大王无罪,我等助萧大王杀敌。”他们这一反水,一是动摇了辽主亲兵的士气,二是坚定了萧峰所部的信心,因此左右两翼的战斗,异常顺利。
    萧峰部兵杀红了眼,纷纷拥上中军。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道:“事已至此,我等拥萧大王为主,大家都是开国功臣。”盲从的心理和功利的想法,让这些热血沸腾的士兵纷纷上前。眼看中军将短兵相接,进入残酷的战斗中。
    耶律飞扬率兵接应,一马当先,被传功长老一箭射中,栽于马下。所部群龙无首,见大事不妙,不敢接战,又返回宫城。
    辽主中军函谷弟子约有十余名,都是些重要将领。在大战开始进行惨烈阶段时,他们带着亲兵簇拥在辽主四周。耶律洪基以为他们是忠心护主,其实他们正在寻找有利时机,将他生擒。
    耶律洪基的亲兵消耗几尽,立在于虚雨身侧的萧伟,对着辽主身边的函谷弟子,高喝一声,道:“你等受萧大王厚恩,可以擒下昏君,拥立萧大王为主。”
    在耶律洪基瞠目结舌中,他自以为这几名忠勇无比的将领,掉转矛头,上前来点中他的穴道。萧峰见大局已定,也不去进攻皇宫,径回府上。
    于虚雨知道萧峰此时心情,也不去打扰他,让函谷将领分头安抚居民,接管降兵。命人将耶律洪基押来,要和他进行一次深谈。
    耶律洪基被擒,只觉万念皆灰,死前遭受一番折辱定然难免,太后、皇后、妃子、儿女定然会被斩草除根。他想起萧峰受他重恩,如今却如此对他,心中愤慨不已。
    他穴道解开后,立即大声道:“萧峰,你有何面目见我。”室内没有回音,耶律洪基从地上爬起来,环顾四望,见室内只有一位年轻人,甚是面熟。
    耶律洪基指着他说:“你去叫萧峰过来见我。”于虚雨静静的看着他,显示出一种荣辱不惊的雍容,他微笑着说:“萧峰因为无颜见你,所以我来与你长谈一番。”
    耶律洪基把手一甩,气愤的说:“你是何人,与我长谈,够资格吗?”于虚雨哈哈长笑一声,道:“中国皇帝与大辽国主长谈,难道没资格吗?”
    耶律洪基闻言一怔,死死的盯着于虚雨,一时回不过神来,大脑一片迷茫。他曾经败在于虚雨手下,但想不通于虚雨何时来到大辽,更想不通萧峰为何将自己交到他手上。他心里始终认为,萧峰与于虚雨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他们何时已经言归于好?
    于虚雨静待他回过神来,道:“你且稍安勿燥,待我讲给你听。萧峰其人,忠义双全,他为丐帮弟子,若不为丐帮做些事情,他觉得愧对丐帮众人。但他又是契丹人,若为丐帮出卖辽国,他又觉得是民族罪人。他因此寝食难安,觉得无颜见你。我这次到北辽来,与你得以一番深谈,也是一个机缘。”
    耶律洪基不待于虚雨说完,道:“我看萧峰此人非奸邪之辈,因此对他不加防范,委以重任。若是你在后策划,我坠你计中,也是心服口服。”
    于虚雨道:“你为大辽天子多年,所为何事?”耶律洪基道:“扬我契丹人国威,拓展我大辽疆土。”于虚雨摇摇头道:“你的思路本身就有失误,因此大辽这些年中未有太多长进。为人君者,先要使子民少些血腥,然后在不动刀兵形势之下拓展疆土。你的思路与汉武帝思路相合,若有寸进,必是拿百姓性命来换取你的名声。”
    耶律洪基闻言,不服气的说:“你为中国皇帝之后,也未做多少功绩。”于虚雨哈哈笑道:“大宋朝时,每年要向辽国进贡绸缎若干,现在我中国却不会如此做。前些时日,我兼并吐蕃,却未用中国一兵一卒。如今周边诸国,除西夏为我岳父之国,大理为我义弟之国,北辽现在也在我掌握中。我这些功绩,都未动用刀兵,但是成效显著。我为中国皇帝,其目的若是为我个人享乐,我尽可以逍遥江湖。但既然我是中国人,则要将周边统一,将周边少数民族皆纳为我中国子民。如此,边民再无战乱苦痛,成为太平盛世。如此虽然损害各国皇族利益,但是百姓却得益非浅。”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回 北辽败灭(七)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51:38 本章字数:2948

    耶律洪基闻言,道:“百姓皆为鹿,我等驰骋疆场,因此称为英雄逐鹿。大丈夫建功立业,‘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百姓死伤自然难免。今日我栽在你手中,却也口服心服,性命任你取去,只望你能善待我的家人。”
    于虚雨笑道:“这就是你和我大哥萧峰最大的不同,萧峰若不是为天下百姓,安能做出如此叛国之事。他怜悯天下苍生,担心战乱若起,天下百姓死伤众多,因此被我说服。”
    他走了两步,走到耶律洪基面前,道:“大哥敬你是条汉子,劝我留你和家人性命,我也敬你是条好汉,因此想和你长谈一番,若你能消得争霸之心,我安置你和家人往汴梁安置,每月按王例发给你钱粮。”
    耶律洪基此次一败涂地,本想求于虚雨饶得家人性命,但是最终于虚雨连他的性命也饶过,面上掠过一阵喜色。但喜色瞬息过后,又浮现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道:“我契丹人败则败也,但英雄败也要败出个样子。得你金口应允,饶我家人性命,我已感谢不尽,至于我活在这个世上,却是多余之人。”
    于虚雨道:“你这种想法错了,你只当是辽主耶律洪基已死,你现在是一条江湖汉子耶律洪基。萧峰让我对你讲,待大辽事务完毕,他会去汴梁找你,约你浪荡江湖。再则,你不珍惜这条性命,你的老母谁来奉养,谁来保护。还有你的妻子儿女,难道你真得舍得他们。”
    耶律洪基思忖再三,终于点点头道:“不错,你说的有理,如此我今日就去汴梁,辽国之事已与我无关,我如今只是一位普通的江湖汉子。”
    于虚雨道:“待会我会安排人手护送你和家人赴汴梁安置,萧峰让我转告你,他对你负疚于心,必会尽早前去负荆请罪。”耶律洪基道:“以前之事,再也休提,败军之将,不复言勇。萧峰既能舍得如此富贵,是为天下百姓着想的英雄,得此益友,也是我今生的福气。”
    于虚雨招唤左子穆进来,道:“你率领一路豪杰将辽主及其家人安全护送到汴梁,沿路要小心在意。”左子穆躬身退下,下去安排去了。于虚雨礼貌的向耶律洪基告辞,去萧峰府上说明此次长谈情况,也好让他放心。
    萧峰心中百感交集,正在府中喝着闷酒,见于虚雨进来,也不站起相迎,拿着牛皮袋子,咕嘟咕嘟的又连喝几杯酒。于虚雨随手也拿过一个袋子,道:“大哥,耶律洪基已经与家人赴汴梁安置,临走时说‘我耶律洪基现在是位江湖汉子,在汴梁等着萧峰。若萧峰能舍得如此富贵,是为天下百姓着想的英雄,得这样一位益友,是毕生的福气,’”
    萧峰闻言,双眼一亮,道:“你当真将他劝服?他当真如此说?”说完才想起于虚雨绝对不会骗他,脸色顿时显出喜色,道:“二弟,耶律洪基待我恩重,我如此待他,心里难受得很,如今我心里舒服多了,我们赶快料理后面事情,我去汴梁找他,陪他游荡江湖。”
    接下来的时间,按照于虚雨的计划一步步实施着,萧峰对外宣称,耶律洪基失踪,由他暂时监国。合国的兵马此时大都控制在萧峰手中,一些不服气的将军也被萧峰派兵迅速撤换,但兵戈还是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
    震惊天下的消息传来,中国重兵从雁门关攻击辽国,驻守南京的十万大军,因谋略出现失误,被中国大军设伏堵截于一处山谷中。领兵将领萧军见前后无路,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坚持三天后,率大军出降。于虚雨封萧军为平北侯,平北将军。
    中国的大军没有直接进攻上京,而是从四周分头剿灭其余五路兵马。幽州路大军十万也被埋伏,弹尽粮绝,无奈下领兵将军萧林率部投降。于虚雨封萧林为定北侯,定北将军。
    萧三率领的云州路大军十万接着中伏,中国士兵也不交战,只是围困。十日后,萧三率所部投降。于虚雨封萧三为安北侯,安北将军。接着东北路将领萧怀,西北路将领萧清,芳州路将领萧确三将相继中计,被逼无奈之下,率军投降。
    于虚雨封萧怀为建北侯、建北将军,萧清为成北侯,成北将军,萧确为稳北侯、稳北将军。六路大军集结,由中国军校派驻人员入内,开始培训契丹士兵的思想教育。
    中国士兵分兵驻守名军事要塞,重兵围攻上京。半月后,萧峰举上京城共二十万兵马投降,于虚雨封萧峰为北王,领北路大军元帅一职。萧峰苦辞不受元帅一职,于虚雨在汴梁为萧峰打造北王府,让他前去就任。
    上京二十万兵马被于虚雨分为两路,封箫大为征北侯、征北将军,箫二为讨北候、讨北将军,两人各领兵十万。北辽八位将军共八十万兵也,成为中国北路军团,由康广陵出任元帅,元帅府设在上京。
    于虚雨夺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