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 第9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煦连催数次,于虚雨索性称病不来,胡七业却秘密进宫见驾。赵煦见胡七业谈吐不凡,思事慎密,断事如神,不由大为欣赏,想请他入朝为官,胡七业道:“臣为布衣,一生向往田园生活,不愿操心劳累。”
    赵煦觉得胡七业既然不愿为官,野心当然不会很大,有他在朝上辅佐,必能早日掌权,完成雄心大略。问计胡七业,胡七业道:“如今太皇太后掌权,任用一帮老臣在朝,臣即便有治国妙策,也不能实施。若陛下掌权之后,臣愿效犬马之劳。如今,我可在宫旁居住,陛下若有要事,臣奉召必会竭力而为。”
    赵煦一听胡七业愿意相助,不由大喜,当夜与胡七业密议如何得掌大权。胡七业对宫中局势了解的清清楚楚,自然早有一番计划。见他年少气盛,好大喜功,道:“如今太皇太后掌权,政治清明,陛下何必急于一时。太皇太后年龄已大,他日归天之时,我等再大展宏图就是。发动宫廷政变,夺回大权,此事不难。但陛下如何面对天下子民?如何处置太皇太后?”
    赵煦不待胡七业说完,听闻夺回大权不难,已是急不可耐,道:“孤本来就是皇上,对天下子民说是亲政即可。至于太皇太后,自然要让她颐养天年。不知如何才能夺回大权?卿家请教我,事成后必封你为宰相。”
    胡七业笑道:“臣本无心出仕,感陛下知遇之恩,不得已出山相助。若陛下欲急夺大权,只有发动宫廷政变。但陛下不要露出风声,对太皇太后恭敬有加,容臣徐徐布置。”
    赵煦心盼大权在握,急道:“需要布置多长时间?”胡七业道:“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我暗自招募忠于皇上之人,秘密安插于禁卫军及周边军队。陛下身边人多为太皇太后心腹,先须将其撤换,改为亲信护卫,先确保陛下安危。然后按计划为陛下亲信求职,徐徐安排出去,待陛下亲信在京城周围部队过半后,即是发动政变的时机。”
    赵煦闻言,考虑一阵道:“如此苍促,那里去这许多忠义之士,倘若此事泄露,太皇太后必然大怒,我的皇位恐怕不保。”胡七业道:“臣身在武林,知道各门事情,容臣挑选百名高手分批入宫,陛下一一安置就是。不过陛下不宜操之过急,恐太皇太后疑心。辽国高手上次前来行刺,武林中人出手将其击退,若是流言辽国高手再次前来,则高手入宫顺理成章。现在宫中卫士,容臣细细调查,若是忠于皇上的,皇上也可重用。如此禁宫之内,都由皇上掌控,则进可以逼太皇太后交权,即亦可以自保。”
    赵煦闻言大喜,道:“卿家可从速办理,孤静候佳音。”胡七业又道:“不知陛下在朝堂之上可有可靠亲信?”赵煦思忖良久道:“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多年,即便有些亲信,也未得重用。”胡七业道:“请陛下提供一份名单,让臣想想办法,如何让这批人近日得以重用。”
    赵煦听于虚雨讲完,暗忖道:“这胡七业真是忠臣,想法设法培养我的亲信,而不考虑扶持自己的势力,此人大可让人放心。”想完,他不由展颜一笑道:“这个简单,我即刻为你书写一遍便是。”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回 入朝(三)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51:19 本章字数:2856

    胡七业阅完名单,不由大吃一惊,虽然太皇太后掌权,但赵煦暗地里培养的势力也不容小视。他心中虽惊,嘴上却说道:“陛下势力单薄,可以提前开科举招纳贤士。主考官人选一事,太后必会出面干预。我推荐一位才子,名曰孔读,此人才华出众,若让他为考官,必会为天下择出无数贤才。陛下秘密召见他后,若觉得他为忠义之士,则礼遇于他,他必会感恩图报,对陛下忠心耿耿。此事可在朝议时,让亲信大臣举荐此人,与众臣当场论文,其才能必能让众臣悦服,此时陛下装作龙颜大悦,勿要请示太皇太后,当厅宣布道:‘我久寻找博才之人,为科举考官,今得此大才,你便为科举主考官吧。’若太皇太后询问,你回答说:‘朝中众臣在朝堂日久,都有舞弊的嫌疑,若得此人为主考官,则此次科举必为朝中选些良才。’太皇太后若不存私心,此事必然不会作梗。”
    赵煦闻言盘算一会,道:“他为主考官,怎样能择贤才为我用?”胡七业答曰:“若太皇太后任命主考官,必会择旧臣出任,如此新选之人都为太后旧臣门人。若陛下推荐亲信为主考官,必定惹太皇太后起疑。孔读为主考官,其事则大不相同,孔读为陛下出力,所选才子皆为他的门生,我再私下约见授意,他们自然只知有皇上,而不知有太皇太后。”
    赵煦与胡七业一番交谈后,心中有底,按照计划,将身边卫士以武艺不高的名义渐次撤换,又将胡七业提供的忠诚卫士名单,分拨到京城各军担任军官。四个月后,二百余名江湖高手分散到禁卫军等处为官,逐渐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实力。
    而孔读也不负众望,当厅震住朝中众臣,使赵煦顺利的命他为主考官。孔读建议考题由太皇太后定夺,太皇太后书写后交给皇上,近臣范百龄自然得知,秘密告诉于虚雨。于虚雨命函谷弟子按题目提前撰出文章,交苏星河修改后定稿。又秘密打点相关官员,使这些人员取得参加这次的资格。
    科考考试中自然大获成功,赵煦分别约他们密谈,这批新进之人皆表示愿为皇上鞠躬尽瘁,赵煦因此将他们当作心腹,吩咐朝中势力加速提出拨他们。胡七业不负赵煦重望,想方设法提高赵煦亲信的官位,更得到了赵煦的信任,其身份迅速超过令百范,成为赵煦的首席顾问。
    胡七业的科举建议,最得益的是函谷弟子,在科举前三十名中占得二十七席。因为函谷弟子身份保密,除于虚雨等少数人掌握外,其余人都不知他们的底细。左子穆奉于虚雨之命率亲信进京,会合丐帮弟子开始调查朝中大臣的隐私,为以后控制他们做好准备。
    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胡七业的策划下,政变一举成功,太皇太后被软禁在后宫里,朝中太皇太后起用的重臣或贬或罢,纷纷落马。胡七业开始从幕后转到前台,封为左宰相,成为第一个身居如此高官的武林人物。
    朝中原先赵煦培养的心腹此时都得到重用,形成极大的一股实力,与胡七业抗衡。于虚雨此时打探朝中众官员隐私,也大获成功,在暗中搜集他们的犯罪证据后,或将他们收为己用,或将他们送于狱中。赵煦自以为对他忠心耿耿的函谷弟子开始加快上升,迅速占据了各部要职。
    朝中重臣中最让人担心的人是王义和,他是赵煦的老师,对赵煦忠心耿耿,而且为官清正,没有什么把炳可以抓住。他在朝中的好友于友安、文风扬等,也都是著名的清官。但是王义和等人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他们这几人的理政能力太差,没有独挑重担的能力,处事也不果断,因此在赵煦面前逐渐失宠。
    赵煦内心中也不希望胡七业坐大,幸亏没有发现他招揽党羽的行为,只是提拔这次科举上来的年轻人,这让赵煦对他的戒备心逐步放松。为了制衡胡七业,赵煦封于虚雨为大内名誉总管,让他挑选忠义之士入朝伴驾。于虚雨借此机会,将函谷弟子安插进来。
    胡七业与王义和的矛盾并非水火不能相容,只不过因为政见的不同,赵煦在这方面支持的是胡七业。胡七业将王安石所编的“免役法”和“市易法”改良后,准备在全国推行。但王义和等老臣受太皇太后多年的影响,对新法横加干涉,惹得赵煦非常不快。
    王义和毫无忌讳的公开推崇法家,希望能以“征诛”之术压制天下舆论,显得非常自负。但自负得有自负的资本,他的自负与他的能力产生一个巨大的反差,虽然身居右宰相之高位,却没有容人之量和果断的处事能力。
    于虚雨所计划的夺权阴谋中,忠心的逍遥弟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逐渐褪去武林的背景,在朝中担任起欲来欲重要的角色。胡七业对函谷弟子非常看重,常常主动寻找良机提拔他们,在某种意义上,胡七业将函谷弟子当成自己的势力。
    函谷的招募仍在继续,在培养起绝对的忠诚度后,他们分别以各种名义进入大宋的政治舞台。于虚雨创造的思想培训理论,不仅让他统一了除少林派、五台山等极少数门派之外的中原江湖,还为他培养出了无数忠诚而有才华的官员,成了于虚雨以后独掌大宋江山雄厚的基础。
    萧峰(乔峰)在辽国成功得到了国主的信任,凭着一身精深武功屡立大功,并成为辽国历史上第一个异姓的南院大王,手握重兵。李秋水、鸠摩智两人,利用自已的特殊身份,在西夏、吐蕃安置了众多逍遥弟子。于虚雨这位逍遥派掌门,实际上已经掌控了四国的皇宫,成就大事只在于时机问题。
    逍遥派弟子分为文、武两路,武路控制汴梁附近兵权之后,分别往边关、各路军队渗透,在胡七业和朝中重臣的保荐下,很快在部队中占据一席之地。文路官员在取得朝中诸部要职后,开始延伸到各州中去,担任地方官员。
    在三年多时间里,胡七业在大宋的名声渐长,成为家谕户晓的一位贤相。胡七业对函谷弟子非常优待,这让众人猜测胡七业对于虚雨应该非常忌惮,至少能够看出他不想惹此强敌。做为回报,函谷弟子也对他礼敬有加。
    朝野中出现不少有关胡七业野心不小的风言风语,内宫虽然基本被逍遥派弟子掌控,这些弟子也尽量帮胡七业压制这些传言,但是这些传言还是不断的传到赵煦的耳中。他对胡七业开始疑惧起来,开始着力打压他,让胡七业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赵煦着重提拔其他势力,打压胡七业的控制,逐渐剥夺胡七业手中的权利,让王义和、孔读的门生接管。
    赵煦此时有了新的动作,下了一道意外的秘旨,传于虚雨进京。于虚雨接报后,心中盘算,估计赵煦要对胡七业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他盘算良久,觉得到了进宫的时机,随范百龄一起进宫。
    赵煦在秘室中接见于虚雨,见他年纪不大,在江湖上声名如此显赫,对他恩宠有加。因为胡七业的权力太大,已隐隐威协到大宋的安危,赵煦着力拢络于虚雨,想让他入朝牵制胡七业。
    于虚雨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他说道:“臣深谢陛下美意,臣自由惯了,不想入朝,在宫中挂一虚职,整日也倍感压力。陛下有何事要臣去办,只管明言。但入朝之事,臣不能答应,请陛下见谅。”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回 入朝(四)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1 15:51:19 本章字数:2919

    赵煦见于虚雨执意不愿入朝,也不好去勉强他,道:“爱卿既然不愿入朝,我也不好勉强。但是朝中胡七业专权,王义和等人每每与他较量,都不是对手。我恐他势力渐大,我无法控制,因此想请你助我一臂之力。”于虚雨闻言,正色道:“臣近日住在西郊一所庄院中,陛下若有事让我效劳,臣随传随到。臣手下死士若干,若陛下需要,只管开口就是。”
    赵煦闻言大喜,道:“如此,爱卿且少等几天,待我计划完备,我请爱卿到此共商大计。”于虚雨施礼告辞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