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49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元凯,做的不错!”
    “都是将军神机妙算,末将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这完全是一场意外的收获,林昭也是颇为惊喜,只是部将的奉承他并未否认。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提高将士们的认同感,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
    “好了,此间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该龛谷了!那写酒食岂能让吐蕃人白吃?得让他们吐出来!”林昭道:“赵将军,龛谷营地你最熟悉,现在命你作为先锋向导,种师道率军随后,突袭龛谷,全歼吐蕃所部。”
    “遵命!”这样好的立功机会,赵元凯怎么能放过呢?不过他也知道,这才只是个开始。林将军出现在这里,那就意味着,吐蕃人的噩梦开始了。
    “彝叔,我随后就到,天亮的时候,希望看到你的丰硕战果!”
    种师道抱拳道:“绝不辱命!”
    ~~~~~~~~~~~~~~~~~~~~~~~~~~~~~~~~~
    龛谷是一个地形狭长的谷底,之前青宜结鬼章是据守其中险要之处,只有一座营帐。
    不过这一次,吐蕃若吸取了教训,有分兵驻扎的意思。最重要还是阿里骨和蔺逋比不和,两队士兵共同在一个营地里,难免有些摩擦,分开可能还好些。
    再者,两座营寨,也可以相互呼应,护卫犄角,从军事防御的角度而言,确实有好处。
    于是乎,在龛谷的东西两端分别设立了两座营寨。
    苏楠当峥在西边,桑吉次仁则被派驻东边谷口,这里是面对宋军兵锋的最前线,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发配。士兵们略微有些怨言,觉得处处被压了一头,不过桑吉次仁却觉得不以为然,反倒是方便了直接出兵踏白城。
    两座营地相隔有一段距离,中间有个山坳,刚好挡住了视线。尤其是黑夜之中,更是断了联系。
    西边营地,苏楠当峥将宋朝留下的酒食分给属下的同时,也略微考虑了一下桑吉次仁那边。不管怎么说都是吐蕃人,做的太过分似乎也不好,他打算将酒食分一些给东边营地,就当是可怜他们,给他们的施舍。
    苏楠当峥的十几个手下搬着东西到了东边营地的时候,却发现情况有些奇怪。营地太过寂静了,毕竟有五千人,尤其是初来乍到,哪能全部都安睡了?
    营地倒是有哨兵巡逻,也有人接住了东西。可是哨兵和守卫的数量明显有些稀少,整个营地透露着一种古怪的感觉。有眼尖的将士注意到,营地里大部分的战马都不见了。难不成是桑吉次仁将军带着大军出去了?
    这位心机灵活的将士瞧出了问题,却不动声色,并未点破。放下东西之后,匆匆赶回去禀报苏楠当峥。
    “什么?桑吉次仁带着大军出去了?”苏楠当峥闻讯之后大为惊讶!
    “小的不确定,不过东边营地颇为寂静,战马也都不见了踪影,所以很可能小的人微言轻,自然没办法详细探寻。”
    苏楠当峥暗暗心惊,不管怎么说自己是龛谷的主将,大军的调动都有经过自己才行。桑杰次仁却私自带兵外出了,这算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他带兵去了哪里?这才是最重要的。
    必须去看看,确定一下状况!苏楠当峥立即带着一群手下,匆匆赶到了东营。
    桑吉次仁留下充数的守卫见到苏楠当峥亲自来了,知道挡不住,也就根本没费功夫。
    苏楠当峥直接闯入营地之后,一个个的营帐里空空如也,哪里有士兵?桑吉次仁也不见了踪影。数千战马也不知所踪。果然不出所料,桑吉次仁私自行动了?
    “他们去哪里?”苏楠当峥顿时有些暴怒了,这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行为。再者,会引发什么后果?自己这个主将一无所知,连一丁点的应对和防备都没有。要真有些什么意外状况,该当如何是好?
    “不知道,将军只是带着人马离开了,没说去哪,小的不知道!”
    苏楠当峥一连恶狠狠地追问了好几个人,答案都是相同的,他渐渐地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了。
    两座营地随着隔着山坳看不见,但若四五千匹战马奔过,偌大的声响和地上的震动是可以感受到的,可自己却一无所知。很明显,这是桑吉次仁有意瞒着自己。他们肯定是牵着战马,轻手轻脚地走远了,才策马离开了。
    这家伙到底去哪了?以为有蔺逋比撑腰,就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大晚上的,到底去哪了?捅出个篓子来可如何是好?
    篓子是肯定的,苏楠当峥相信,桑吉次仁不告而别,这件事已经不是假设,很可能已经是既成事实。
    该怎么办?苏楠当峥顿时坐立不安,心中思索着桑吉次仁可能的动作。
    就在此时,震动声从远处传来,并且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是马蹄声!”立即有些反应过来。
    苏楠当峥心中一动,是桑吉次仁回来了吗?只是漆黑的夜晚,只能听到马蹄声,感受到大地微微的震动,却无法看清楚骑兵的身份。
    苏楠当峥暗自祈祷着,希望是桑吉次仁回来。如果是别人,也许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东边的营地不过百十个人,大部分人都在西边的营地里。来不及通知,即便是他们通过马蹄声发现异常,也来不及赶过来,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
    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看看来的到底是什么人!苏楠当峥好后悔,早知道该自己驻守东边的,或者加强点地方,也不至于让桑吉次仁在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乱子。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情况很危险。
    苏楠当峥眼睁睁地看着骑兵越来越接近,终于在灯火的映照下,看清楚来狂奔而来的骑兵身份。
    不是吐蕃人的服饰,而是而是苏楠当峥的眼睛睁的大大的,终于看清楚的来者的身份。
    来的是宋朝骑兵!
    完了,彻底完了!
    这个时候,苏楠当峥终于想起来青宜结鬼章的担忧,现在看来是完全有道理的。
    宋军果然是不安好心,那个林昭更是诡计多端,龛谷这里明显是陷阱啊!可是现在明白过来,已经太晚了!
    来不及组织抵抗,东边的谷口一旦失守,整个龛谷将会再次完全失守,落入宋军的手中。
    唉!
    对了,桑吉次仁去做什么了?他是主动出去的,是去阻击宋军?那有必要弄的这样神秘兮兮吗?
    那么难不成是桑吉次仁和宋朝人有什么勾结?如果是这样,里应外合这个解释似乎顺理成章
    对了,桑吉次仁是蔺逋比的人,难不成是蔺逋比和宋朝人有什么勾结?没有道理啊,一瞬间,苏楠当峥的心头拂过了许许多多的念头。
    只是来不及细想的时候,宋军的战马已经到了跟前。这时候没有退路,唯有和宋军血战,看能不能抢回西边的营地的,求得一线生机!(未完待续。)


第五八三章 兵临城下
    苏楠当峥终究还是运气不佳,眼看着就要踏入西营边缘的时候,一支羽箭没入后背,带着遗憾跌落马下。
    西营的吐蕃士兵已经察觉到出现变故,正在探查究竟,尚未来得及列阵防御的时候,马蹄声与喊杀声已经到了跟前。
    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瞧见一个人中箭坠马。营地门口火把高燃,火光之中苏楠当峥的面孔清晰可见。
    主将死了!
    这对本就混乱的吐蕃军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本就糟糕的局势,现在又群龙无首,情况越发的混乱。眼睁睁地看着主将阵亡,心理上的冲击可不小,惊恐之后便是畏惧,吐蕃士兵顿时军心涣散,四散奔逃,何谈抵抗?
    只是面对宋军铁骑汹涌的砍杀,他们逃无可逃,大部分人瞬间成为刀下亡魂,只有极少数人逃了出去。
    天亮的时候,林昭赶到了龛谷。
    两座营地已经夷为平地,灰烬中依旧冒着烟,尚未完全燃尽。
    “将军,敌军几乎被全歼,只有极少数逃走!”种师道见到主帅,前来禀报战果。这一次,因为场合正式,对林昭的称呼自然有些许变化。
    “做的不错!”快刀斩乱麻,龛谷能有这样收获已经不错了,林昭点头赞许。种师道年岁渐长,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这样的将才,尽早培养起来,于大宋,于自己而言都是好事。
    “逃走的那些人?”种师道略微有些担心,毕竟没有将吐蕃军全部歼灭。
    林昭摇头道:“不必担心,只是极个别而已,在这茫茫雪原之中,靠两条腿走回青唐城吗?即便是有一两个骑兵逃脱,又能如何?茫茫雪地?没有食物草料,生存的可能不大。”
    “不过”林昭话锋一转,说道:“为了谨慎起见,立即出击,直达青唐城,抢在他们将消息传回去之前,兵临城下,打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
    “是!”种师道立即传令,大军即刻准备出发。利用雪橇,在速度上有一定优势,相信可以做到。
    “那龛谷如何处置?可需要人来镇守?”
    “龛谷地形是河湟防备东边来犯之敌的,向西没有防御价值可言”林昭扫了一眼附近地势,说道:“何况,我们的前锋要往青唐城而去,此地已经纳入大宋国土,何须大军防备?留下千人打扫战场,保证补给畅通即可。”
    “是!”种师道立即答允,然后带着人马朝西立即进发。
    茫茫的雪原上,数千雪橇正在快速行驶,每个雪橇前都有两匹战马,速递加快了许多。龛谷一战,缴获了数千马匹,正好弥补了宋军战马不足的问题。
    有了马匹和雪橇,本来是最大障碍的积雪反而成为最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厚厚的积雪上摩擦小,速度自然很快,而且雪橇面积大,运输量也大。运送士兵还是小事,最主要的是粮草和一些军械。
    深入河湟,又是寒冬,最害怕的就是粮草和后勤补给了。有了雪橇,便可以在秦州、河州到青唐城之间架起一条快速运输通道。
    至于寒冷的天气,也不再成为宋朝人敌人。不用穿皮衣,只需要船上棉衣就是了。近几年,孟家为主导的棉花种植已经在大宋的许多地方展开。
    熙宁五年前期因为干旱,粮食作物无法种植。但是棉花却耐旱,孟家在江淮一带推广种植,之后又以粮食换棉花,救活不少人,积德行善的同时也产出了许多的棉花。林昭前往西北的时候,便要商行缝制棉衣,然后运送到西北来。
    赶在冬天的时候,正好是宋军将士御寒的神器。耐寒不再是裹着一身兽皮的吐蕃人的专利了,使得宋军可以在寒冬中从容作战,保持战斗力。
    这些都是吐蕃人没想到的!
    其实,不管是阿里骨还是蔺逋比,甚至是董毡与头脑清醒的青宜结鬼章,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过与轻视宋军。
    当然了,这主要是定式思维的缘故。冬曰天气严寒,路途多有不便,很难大规模的劳师远征。他们及时认定了这一点,认为宋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进攻青唐城,所以态度上就没有太过强烈的危机意识。
    青宜结鬼章也只是因为,去往龛谷会有风险,却并不认为宋军会在短时间内进攻青唐城。如果当真有这种可能,那么应该是开春之后的事情了。
    定式思维害死人啊!
    吐蕃人明显是想错了,宋军来了,而且比想象的来得早,来得快!
    过来龛谷之后,一路上有吐蕃人的部落或者城镇,不过一个个距离都比较远。这些城镇都没有什么防备,没想到宋军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