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唐攻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唐攻略- 第4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话犹如吸铁石,一时间无数目光朝那边聚焦而去,朝烫伤更是响起了嗡嗡嗡的议论声。李贤不可免俗地也打量了一下那个家伙,旋即记起来这是吐蕃那边来的,心中顿时一紧。很快,御座上的武后便抬手示意肃静。等到气氛安静下来的时候,那使节方才跨前一步,异常谦恭地弯下了腰,重新表达了求娶大唐公主的“美好”意愿。

这求娶公主的事情不少外邦使节都曾经干过,原本并不奇怪,但问题是,这吐蕃使臣已经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无功而返,这一次却又不依不饶地再次提出来,足可见韧劲之足。在考虑到吐蕃日渐强大以及吐谷浑只是靠大唐扶助方才苟延残喘,不少人都认为这样一件事情应该考虑。

没有公主?大唐的县主一大堆,封一个公主容易得很!

然而,仿佛是猜出了不少人蠢蠢欲动的心思,那使节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深深躬身行了一礼:“吾王如今只娶了一位小妃,愿迎娶天朝太平公主,保大唐吐蕃永世太平!”

朝堂上顿时陷入了无与伦比的寂静,所有人的表情都定格在了刚刚太平公主四个字入耳的一刹那,李贤更以为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暂且不论其他乱七八糟的因素,他那个妹妹李令月现如今才七岁!这就算按照大唐女子十五岁及笄嫁人的律例,等到她出嫁至少还有八年,这吐蕃现在跑来求婚,这难道准备迎娶一个幼女回去当赞蒙?

他不禁偷偷侧头瞥了一眼皇帝夫妇,老爹李治皱着眉头,那种怒色根本掩盖不住;然而,只看那龙袍上紧紧握着的两只手,他便差点当众笑了起来。其中那只白皙丰润的手,自然不会属于别人,也只有他那位沉得住气的老妈,在这种时候才能压下皇帝老子的怒火。

虽然被妻子压下了怒火,但李治的口气仍然流露出几分不悦:“如果朕没有记错,吐蕃赞普芒松芒赞早已年过二十,朕的太平公主如今尚幼,这如何婚配?”

那使节却仍然不慌不忙:“大唐乃天朝大国,常有门当户对的人家彼此幼年定亲,我吐蕃愿仿效天朝婚俗,为赞普和公主定下婚期,待公主及笄之日再来迎娶。”

得,这一番对答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李贤此时此刻已经免不了露出了冷笑,要知道,这年头的婚约虽然牢靠,但国与国之间的勾当就难说了。别说八年之后什么光景,就是一年两年,这谁又能说得准?换言之,这样一件对吐蕃完全没好处的事情,拿出来说道有什么用?

然而,那个使节很快为他,以及整个朝堂上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节又加上了一重疑惑:“吾王愿以幼妹及没庐氏贵女十人为公主侍,以表示吾王诚心。”

疑惑上加疑惑,李大帝终于有些耐不住性子了。然而,放眼群臣脸色茫然的居多,就连身旁仿佛事事都能解决的妻子也陷入了沉思,他唯有用极其娴熟的官方辞令敷衍了过去。

接下来吐蕃使臣却并没有退去,而是开始念起了冗长的礼单,其中送给大唐天子的东西固然是长长一串,同时送给太子李弘也是弥足珍贵。仔细倾听的李贤在最后计算过之后,脸色骤然一变——这家伙绝对是故意的,送给太子的礼物比送给皇帝的多了十几样不提,而且珍贵之处犹有过之!

李大帝却似乎没有发现,或者说,除了欣然之外,他至少没有表现出任何其他情绪。然而,等到这冗长的正旦朝会终于告一段落之后,这一位大唐天子立刻褪去了脸上的那一层高兴面具,恼火地大发脾气。而这一回,武后亲自上去规劝,李贤无事可做便先行告辞了。

回去应对消息灵通的李令月倒是其次,问题是,吐蕃这幅光景,难道是国内安定了又准备蠢蠢欲动?

第六百二十九章 举猛士诏

由于李治最近的病情很有好转,甚至开始上朝,再加上已经是正月新春,蓬莱殿中原本洋溢着一种喜庆的气氛。然而,这一天李治武后两位至尊一同回来之后,好脾气维持了很多天的李大帝竟然开始大光其火,这不禁让众人为之战战兢兢。

“该死,朕的令月才七岁!”

武后能够理解丈夫的火气,从她自己的意愿来说,怎么也不愿意把唯一的女儿嫁到吐蕃那么远的地方去。想必当初太宗皇帝许婚吐蕃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想法,否则,太宗那么多女儿,何必从宗女中选择了文成公主,而不是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出嫁?比起这个,她倒是对那使节煞费苦心献礼的事情更恼火。

“吐蕃只是试探,若是为此生气,岂不是中了他们的圈套?”武后体贴地为李治除去了外套,又接过王福顺递过来的常服为丈夫披在肩头,旋即又娓娓劝解道,“比起这个,我倒是更担心另一件事。九郎,你的眼疾既然已经好转,正月十八的事……”

“媚娘,别人不懂我的心意,难道你还不明白?”李治忽然反手握住了妻子的手,另一只手则旁若无人地摩挲着武后的面颊,“朕又不是高祖,退位之后也不会全然不理国政,这该指点的总得指点太子。小小吐蕃竟然敢离间朕和太子这对君臣父子,简直是痴心妄想!正月十八的大典朕就是要照常进行,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本事!”

李治耳根子软,但并不代表他就没有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时候。而且,这丈夫不顾忌讳连高祖皇帝都拿出来当例子了,武后更不好再说什么。恰逢新春之际不用理会国政,她便索性陪丈夫在大明宫中散了一会心,到最后把露出疲态的李治安排了睡下,她这才回到了紫宸殿,谁知道已经有人等在那里了。

“贤儿?”

武后没有料到在里头等得打瞌睡的人居然是自己的次子,见他睡得香甜,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挥手招过来一个内侍便责问道:“既然是雍王在这里等着,为何不派人告诉我?”

“回禀天后陛下,是雍王说……说……”那内侍想到李贤说话时那种口气,万万不敢模仿,可在武后凌厉的目光下,他又找不出合适的替代词,只能硬着头皮说,“雍王说不敢打扰两位陛下的二人世界。”

此话一出,房间中的气氛顿时异常古怪,就连武后身后的阿芊都忍不住暗自偷笑,至于周遭环侍的一群宫人更是个个低头,不敢露出面上忍不住的笑容。就连武后自己也忍不住莞尔,但随即板着脸孔哼了一声:“越来越胆大了,竟是连我和他父皇也拿来打趣!”

挥手斥退了无干人等,见那始作俑者还在躺椅上睡得香甜,武后一时兴起,便拿起旁边一杯早就冷得通透的茶,用手指蘸了一点轻轻往李贤脸上弹去。这一招果然奏效,顷刻之间,她便看见李贤一个激灵,紧跟着就蹦了起来。

李贤原本就是考虑到家中乱哄哄的景象,所以明知道紫宸殿不会有人,仍然在这里坐等,就是想睡个好觉。这一被惊醒,看到老妈似笑非笑地站在跟前,他的惺忪睡意顿时一扫而空,连忙笑眯眯地道:“母后可是回来了!”

武后随手放下茶盏,这才嗔道:“要睡也不知道找个好地方,大冷天的只盖着这么一件披风,就不怕冻出病来!巴巴地等在这里有什么大事?若不是大事,今儿个你就别想回去了!”

“当然是大事!”对于武后这种薄嗔微怒,李贤早已是司空见惯,自不会有什么畏惧,见这里除了老妈只有阿芊,他便换上了一幅比较正经的脸孔。

“我是为了今天吐蕃使节的事情而来。看他们有恃无恐的模样,必定这国内已经暂时安定了,能够腾出手来对付吐谷浑。我大唐近年来东征西讨,看似战战得胜风光无比,但若是老这么打下去消耗太大。万一西边再来一场大战事,只怕这五哥一登位,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原来拐弯抹角还是替你的五哥着想!”

武后轻笑一声,随即沉思了一阵。她虽说对于军事远远没有对政治那么精通,但是大略的眼光还是有的。她知道李贤自幼受李绩熏陶,在这种事情上多半不会看错,当下便沉下心问道:“那你有什么好主意?莫不是又要亲身再上?”

对于武后目光中的戏谑之意,李贤只能当作没看见,谁让他的前科实在不那么良好。嘿嘿笑了一声,他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下令各州县推举贤才,百姓官吏皆可应征,并由帝后亲自召见举人问策。

武后对此仍心存疑虑:“如此下诏,是否太兴师动众?毕竟,你先前还打了一个大胜仗,掠吐蕃财货无数,他们未必能支撑一场大战!”

李贤却没有小觑那个西边的大国,虽然比起大唐略小了一些,但从整个大势来看,吐蕃的版图已经够大了。再说,他能够打败钦陵一次,不过是因为以有心算无心,再加上钦陵还嫩,占了个大便宜,这要是今后,谁能担保每次都能赢?说到底,就算大唐真的在某次大胜之后占领了逻些,也没法压服整个吐蕃,直接统治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

“母后,这借着吐蕃蠢蠢欲动的机会征召新军和勇士,一来可以巩固西北边防,二来可以慑服谋图复国的东西突厥贵族,三来……”李贤忽然神秘兮兮地一笑,道出了自己最深层次的算盘,“刘相公在东边声名显赫,这打仗上头寻常武将尚低他一筹,何不让刘相公领衔去鄯州?”

这一下,武后顿时陷入了沉思。李贤的私心他当然知道,不过是嫌刘仁轨这道紧箍咒太麻烦,但她何尝不忧虑这个老刘头的归来会产生不利影响?借着大公的名义行大私之实,他这个儿子实在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

于是,在母子俩默契的笑容中,这件事就算暂时定下来了。至于怎么去游说李治,这完全不干李贤的事,自有武后出马。就连诏书的名头,李贤也提出了建议。在他的印象中,模模糊糊记得大唐确实干过这样的事,那就是赫赫有名的《举猛士诏》。

在忙忙碌碌准备皇帝和太子交接事宜的情况下,一道《举猛士诏》横空出世,不但让朝臣们议论纷纷,就连百姓也兴奋了起来。虽说前头没说朝廷举猛士是为了什么,但后头的那一席话大家却清楚明白。

“宜令关内河东诸州,广求猛士。在京者令中书门下于庙堂选试,外州委使人与州县相知拣练。有膂力雄果弓马灼然者,咸宜甄采,即以猛士为名。”

这可是朝廷钦赐的猛士称号,即便没得到官,有这么一个猛士之名,岂不是光宗耀祖的勾当?此前雍州廨和长安万年两县刚刚放出了之前被抓的无数游侠儿,此刻一道举猛士诏,无数人都跑到了衙门报名,让一群官吏忙得四脚朝天。

至于回来之后屡次受到皇帝亲切接待的刘仁轨,得知自己刚刚回来居然又要出去,免不了也有些头痛。他确实是以打仗起家,在军事这种方面也确实有才能,可是,这堂堂宰相老是在外头打仗,似乎也不成体统吧?

然而,他终究耐不住皇帝的诚恳“相求”,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可一出大明宫,他就直接杀到了李贤的雍王第,一见面就用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目光死死盯着李贤。

大多数人都以为这举猛士诏是李治那天受吐蕃使节刺激,这才祭出来的应对方法,刘仁轨却不这么看。他一眼就看出那里头浓浓的阴谋味道,因此也不等李贤辩白什么,他就恶狠狠地说:“雍王举荐我去防御吐蕃,这事情我一肩扛了!但若是雍王你不好好辅佐太子,我这弹劾亦不会留情!”

“老相公放心,这事情你就是不说我也会勉力去做!”李贤原以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