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晚宋- 第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无船可渡。

彭义斌站在黄河大堤上,望河水汹涌澎湃、向东奔腾而去,他回想起自己数十年的厮杀称霸,最后只落得和这黄河水一般,无声无息、无影无迹,彭义斌不禁悲愤交加,猛然回头向北望去,眼睛里象要喷出血来,他仿佛看见自己一群妻女在被敌人肆意地欺辱、奸淫。

“李思业!你和金人勾结,你是汉人的败类!”

“苍天啊!你何其不公!”

彭义斌如颠似狂,大声咒骂着、狂叫着。

此时金兵战鼓如雷、旌旗似云,已远远闻见,

“将军!金兵已到。”

“金兵!”

彭义斌霍然扭头,愤怒、仇恨、绝望,给一张扭曲的脸孔罩上一层黑云,它越来越阴暗,越来越充满电流,这个被逼上绝路的男人眼睛里迸发出万道闪电的光芒。

他终于失去了理智。

这是金天兴元年七月酷热的一个黄昏,村子里的狗停止了吠叫、槐树上的蝉也嘎然无声,天空中现出诡异的青白色,恐惧在蔓延。突然天地间传来一声低沉的怪啸,仿佛厉鬼的凄喊,一条白线由远而近,是五丈高的滔天洪水。它像一群失控的野马,卷走村庄、冲进山谷,向徐州平原奔泻而去,大地上洪水汹涌翻腾、白浪浊天。

历时近三个月的徐州会战,最终在一片茫茫无际的洪水中划上了句号。

绍定五年八月,宋金议和。

溃堤的黄河阻挡了金兵北上的步伐,也浇凉了赵昀复国的雄心。完颜阿虎和李心传由两国大元帅摇身一变成了议和的主使,没有讨价还价、没有任何条件,疲惫的双方在和约上痛快的签了字,和约只有一条:

恢复两国战前的状态。

仿佛是用几十万将士的鲜血铺了一条错误的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如果说徐州会战一定要有结果的话,那只是一个,山东全部改姓了李。

请看下集:当务之急之赚钱一

卷四 山东(上) 第七章 钱重于山
(更新时间:2007…5…25 8:47:00  本章字数:3297)

记住要先去看看序言哦!不然会不了解李思业的。
=

李思业无疑是成了笑到最后的人,他此时正在回益都的路上,仰望着天空,心情舒畅,就象从前考上大学和找到工作时一样。

这时候他才发现,山东的秋天是如此的美。天空高爽晴朗,鱼鳞般的白云一行一行、一列一列地移动着。形状整齐、层次分明。北清河的水黄中带绿,温驯地向北流,时不时闪出耀眼的金光。树木和青草都鲜艳碧绿、生机盎然。古代就是好!这么清新的空气,这么美的风景。

算算自己来宋朝已经十几年了,除了毒杀窝阔台改变了历史外,其他的自己却一无所有,可现在却有了一个省的地盘,居然还是富饶的山东,或许自己真的可以做一番事业。

李思业突然很想知道现在山东的情况。

回到益都李思业立刻找到张信之,虽然他知道情况不会好,可没料到情况比他想的还要糟糕得多。

先是人口,山东全盛时有人口一百四十二万户,按每户五人算,应该有七百万人,但经过二十几年的战乱、饥荒,现在人口已剩只剩三成了,根据各地最新报上来的数据汇总一共也只有四十万户,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北部。现在战乱平息,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以滋生人口。

相应的人口稀少在另一方面却是对粮食的需求减少,上苍似乎想补偿山东百姓,今年的粮食意外的丰收,吃饭是不愁了,可另一件事却让他一刻也静不下心来。

那就是钱,朝廷只肯拨付普通的政务开销和文官的薪水,至于军费、建设费统统皆无,他昨天问过主簿,现在各州县加起来的余钱也不过二十万贯,但振威军的军饷他已经欠了三个月,更不要提奖励军功了,为打彭义斌,振威军已扩军到十万人,就算再裁一些,八万人总要吧!再说裁军还要有安置费、欠饷,零零总总加起来,最少也需二百万贯。

还有昨天柴焕的抱怨,开采铁矿、玉石矿根本就没有钱招募劳工。

“钱!钱!”李思业只觉头都要炸了。

“才二十万贯!”李思业颓然地倒下。“二十万也就只够买十门火炮吧!”

不过他却还不知道,现在的二十万贯无论是在金国还是宋国,连十门火炮也买不起了,一场徐州会战,两国都拼命的印钱,会子比年初时又贬值了二成,金国也是一样,通货的恶性膨胀使两国的经济都陷入了死路。山东市面上货币混乱,宋国的会子、金国的交子、铜钱、铜铅钱、铁钱、银、金统统可用,甚至很多地方还退回到以货易货的原始状态。

张信之偷偷地瞥了一眼李思业,又尖又小的鼻子使劲地抽了抽。

“大将军,我能省的地方都省了,我每月只给各州官员发二十张纸,半年才允许换一支笔,以前大家还有度暑补贴,我现在也把它给裁了,大将军,我现在真的没有钱啊!”

听李思业提到钱,张信之身上的三万六千个毛孔都紧紧地收缩起来,生怕那个毛孔夹不不紧,被李思业伺机拔了一根汗毛去。

“算了!军费的事我自己想办法吧!”李思业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张信之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他知道张信之手里还又二十万贯,也懒得戳穿他。

“那你就说说别的事吧!”

“战俘怎么处置,想请示大将军。”

“怎么!战俘还没有放掉吗?”

张信之一呆,他突然想起战俘的事还是绕不过钱去,不由苦笑一声说道:

“主公为了瓦解敌方士兵军心,在战前公开发布告示,只要打仗时不反抗,将来不但能释放,还能每人给五十贯的遣散费。现在虽然大部分战俘都不敢要遣散费直接回乡了,可还是有这么几千人赖着不肯走,白吃白喝,等着领那五十贯的遣散费,听说昨天还有人拿不到钱闹事,可我现在哪里拿得出钱来!”

李思业脸色一沉,面上布了一层阴云。

“走!看看去。”

‘哼!当了战俘居然还敢闹事,不给点颜色看看,还真当老子是菩萨转世!’

一面想着,很快便来到了战俘营,李思业刚到营房门口,就听见里面嘈杂吵闹。一名振威军都尉将军慌张地跑了出来,李思业立刻喊住他。

“小乙!出了什么事?”

“啊!大将军来了,战俘又开始闹事了,还打伤了十几名弟兄。”

李思业本来只有三分气的,可看见秦小乙慌张的样子,这一来气倒变成了七分。

“当了这么久的都尉了,还这么沉不住气,急急惶惶的,带我进去!”

秦小乙赶紧将李思业领进了战俘营,里面很大,足以容纳万人,数千战俘见一群高官进来,都安静了下来。

“是谁带头闹事的?”王四宝厉声喝问道。

半晌,站出一个老战俘,年纪约四十岁,他看了看王四宝,鼻子冷哼一声,眼睛望上一翻,这才转头对李思业说道:“大将军既然答应了给遣散费,为何言而无信?我们这些弟兄只要拿了钱,马上就拍屁股走人。”

“你认识我?”

李思业眼里闪过一丝冷芒。

“这、自然在战场上见过!”那人发现自己说漏了嘴,显得有些慌乱。

“先把他带下去!”

李思业随即又命抓来两人,森然地问道:“你们说老实话,刚才那个人究竟是谁?”

“我们不知道!”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拖下去砍了!”

十几名亲兵如狼似虎上来,打翻二人便拖走,一人不惧,可另一人却吓瘫在地,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了出来。

“饶命啊!我说!我说!”

“王二狗,你敢出卖将军!”另一人怒吼道。

“把他先砍了!”

片刻人头献上,李思业将人头掷到那王二狗面前。

“说吧!”

“我说!他是彭义斌的弟弟,我们的二当家。”那王二狗说着说着,伏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

......

“原来你就是彭二,给你机会你却不走,该不会也是为那五十贯钱留下来吧!”李思业冷笑着对暴露了身份的彭二说道。

彭二一脸铁青,昂然而立,一言不发。

“来人!把他的衣服给我剥光了搜身。”

彭二惊慌地连连后退,转身欲逃,早就怀恨在心的王四宝立刻抓住机会,一个前扑便将彭二拱翻在地,也不用别人帮忙,他三下五除二,便将彭二剥成一条大白羊,又扯下自己的袜子堵住彭二的嘴。

“找到了!大将军,他身上有个纸卷。”

李思业笑着接过,敲了一下王四宝的头。

“也不用全部把他脱光啊!”

“不脱光怎么行!他把纸卷夹在他的屁、那个里面,我费好大的劲才把它扳开的!”

李思业只觉的一阵恶心,连忙将纸卷塞还了王四宝。

“你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

王四宝苦着脸接过,几乎是隔着三尺远打开了纸卷。

突然,他‘咦!‘地一声惊叫,又把纸卷凑到眼前,仔细地看了一下,这才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到李思业面前低声说道:“大将军,里面写满的名字和地址,足有数百人。

李思业立刻明白了过来,看来这彭二并没有死心。

他马上堆出笑脸对战俘们高声喊道:“既然我答应了给大家钱,自然不会失言,只是钱正从济南府运来的途中,后天便可发钱走人,大家再耐心等两天”

说完又给王四宝使了个眼色,朝地上的彭二努努嘴。

王四宝会意,扛起光屁股的彭二便跑了出去,边跑还边喊:“既然彭将军不是普通士兵,呆在这里是委屈了点。”

且不管应该呆在那里,但也总得给别人把衣服穿上吧!

李思业慢慢退了出来,笑容立刻换成寒冰,他眼露杀机命令秦小乙道:“你拿我的铁牌去找周翰海将军,命他即刻出兵五千把战俘营围住,按名单抓人,有反抗者格杀无论。”

张信之在旁边听见急忙问道:

“大将军!那不在名单里的战俘怎么办?我可没有钱给他们。

“钱?”李思业冷笑起来。

他刚才脑海里突然想起柴焕抱怨无钱招募矿工之事,这不是正好吗?

“老子可没说白给他们钱,把他们全部送到铁矿山去,一年后再给五十贯放人!”

=

争取晚上再发一章

卷四 山东(上) 第八章 货币政策
(更新时间:2007…5…26 7:15:00  本章字数:3118)

李思业最后还是从赵菡的铜镜上找到了解决钱的办法,铜器为居家用品,几乎家家都有,从前金国也曾经强令百姓献铜器,以获取铜源。这确实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说说容易,做却很难,又有谁愿意把铜器白白拿出来呢?李思业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最后只得长叹一口气,看来只能用最原始、最直接的办法来解决了。
三天后,山东路总管府发布献铜令。

“山东路所有州县每户必须献出三斤铜,有多交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如减租、免劳役、土地优选权等等,有隐匿不交者杖五十。”

百姓交上来的铜出乎李思业的意料,本以为能收到一百万斤就不错了,但到最后竟收到了三百万斤,按铸钱一贯用四斤来算,可造七十五万贯,去掉损耗,七十万贯到手是不成问题了,不过李思业心中却有了新的想法。

听说收到三百万斤铜,张信之几乎笑了一夜,脑海里精确地盘算着各种开支,仿佛那三百万斤铜就是他在路上拾的一样。虽说李思业用的手段稍微毒辣了一点,名义上是献,说白了就是抢,不符合儒家的仁恕思想,但百姓交铜的场面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