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士- 第2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实说王钧很看不起这样的军队,两军相遇全凭胆识和锐气,没料攻先想守,金国以黄河为沟壕,以潼关为大门,守的铁壁汤池一般,又能如何,究竟被蒙古大军所破。
    但老实说,想要强行攻破这样的营垒,没有两三万人亦难以办到。王钧只得一面以骑兵监视宋军大营,一面派人飞报汪世显,这等规模的军力,这等戒备的营垒,必须汪世显自己前来才能解决。
    但汪世显只远远的看了大营一眼,就果断下了命令:“理他作甚,撤了!”
    王钧听着主帅这句话略感吃惊,他印象中的汪世显可不是如此怯懦避战之人。每当作战之时,亲持戈矛,和将士们一起冲在前方的就是这位总帅大人。今日宋军大军汇聚于此,正是一鼓作气将其歼灭的良机,为什么这个时候总帅却退缩了?
    汪世显看着王钧迷惑的样子,狠狠的骂了一声:“打了这许多年仗,依旧是不动脑子。你看这支军马防备森严,就能知道咱们不损失个四五千人难以攻破这样严密的壁垒。何况战士征战了一个冬天了,已经疲困到了界限,再驱使他们去攻打如此严密防护的营垒,更是困难重重。”
    他将手中的马鞭划了个圈:“我军先行撤退,那时候宋军主将必然率军来追赶,就在平旷之地包围他们,将他们一举击溃。”
    这是草原上常用的撤队返奔的战法,经常用来吸引敌军离开防备森严的地区,等他们进入没有防御的开阔地带之后,本军马上分为三路,以左右翼包抄其后,然后三军合击将敌人歼灭。
    于是汪世显立即下令撤军,却留下了五千装备精良的骑兵给王钧,让他随时侦候身后宋军的动向。
    但让汪世显猝不及防的是,身后的这支宋军除了不动如山之外,也同样行动如风。在蒙古军撤走一天之后,全军马上开拔,急行军数十里抢在蒙古军反应之前进入了普州州城,依旧在普州城下扎下大营,竖起营寨,继续和撤退中的蒙古军对峙。
    汪世显对宋军的反应吃了一惊,他不得不重新审视面前的这支军队,即便是他认为足堪与自己一战的曹友闻,在面对敌军的监视时,也从未能有在一日之内在敌军面前急行军数十里而不被敌人袭击的能力。这支宋军的主将,必然是个不凡的人物。
    第二日蒙古军照常继续向北撤退,只是汪世显将王钧传来,通知他改变部署:“此次依旧给你五千兵在后,不过不必紧跟大军北归,就留在此处,随时监看宋人一举一动。等宋军出动时,仍只是远远跟随,等到宋兵远出十里后,马上挥兵和宋人交战,然后派人飞马前来报告,我再亲提大军和宋人一决胜负。”
    这是他对甘陇骑兵的绝对信心,以甘陇骑兵的战斗力,在短短两三个时辰里想要将其全歼断不可能,即便交战不利,他们也可以轻松撤退,以步军为主的宋军对他们是无可奈何的。当两军交战的时候,自己再率领大军进行两翼合击,不说全歼宋兵,至少也能给宋兵造成很大的伤亡。
    他将这个计划推演了一遍,认为这个计划绝无破绽,如果宋军主将是个名将,必然懂得这不过诱使自己出击的诡计的变种而已。上策就是坚守城池目送蒙古军北归。
    而屯驻在普州的宋军,也正如汪世显推测的一样,整日都没有动静。看起来对方的确是看破了汪世显的诱敌之计,准备坐视蒙古军北上,然后跟在后面收复些无人占领的州县以为自己的功劳了。虽然没有能够将这一股敌人歼灭,未免是此次南征的缺憾,但等明年再来扫荡结果也是一样。此刻的汪世显的部下们牵着载满掳获的驴骡,驱赶着成千上万的人口,可没有心思真的和这上万大军做浴血厮杀。
    大军一路沿着大道北归,不数日就抵达成都附近。成都附近有县名灵泉,以其境内之灵泉山最为出名。灵泉山原本是成都富人们踏青赏花的所在,是成都附近一处绝佳的风景。但自蒙古入川以来,沿路见人就杀,整个灵泉县的百姓或死或逃,龙泉山下的大道两边到处都是累累白骨,乌鸦在空中大声的呱噪着,这里早已经从盛景化为了地狱。
    就算是汪世显见惯了屠杀和死亡的宿将,在这地狱一般的道路上行进也禁不住暗暗心惊。而且一路屠杀过来对占领四川有什么好处?没有这些百姓耕种粮食,等大军再次南下的时候找谁抢掠?对于阔端听信占卜的妄言,轻易下令屠城的命令,汪世显也非常不满。蒙古人有言在先,敢发一箭而向大军者屠城,但实际上整个成都几乎可以算是无损开城的,这样兽性发作的屠杀,出来招致四川人的怨恨,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不过他也常常听到人说蒙古人西征的时候也曾经屠城无数,据说大国花剌子模有三座辉煌壮丽的大城,曰撒马尔干,曰巴拉萨衮,曰玉龙赤杰,都是人口百万,繁华富庶不亚于成都的通都大邑。全部被蒙古人放火屠城,三座千古积累的名城瞬间化为乌有,据说蒙古人有一种说法,世间但有土地重要,居住在土地上的异族百姓是多余的,杀光了人,空出土地变成草地正好用来放羊。他不知道窝阔台大汗内心真正的想法,他汪世显是宁愿做拥有百万农民供养的富家大豪也不愿意跟着大汗在草原上放羊的。
    大军正在前行,突然前方人喊马嘶,喧闹起来。汪世显眉头一皱,此时已经天近黄昏,光线昏暗起来,原本早就应该扎营的,因为这里靠近灵泉关,所以才叫众军加速赶路,赶入灵泉关中扎营。这个时候前军闹了起来,必然不会是什么好事。他催马赶上前去,却看见前方一座关城黑压压不见灯火,城门紧闭,完全不像是有人在里面的模样。自己的二子汪德臣单人独骑伫立在城门前大声叫骂。
    汪德臣这时候也不过十六岁上下年纪,但已经跟随父亲经历了初次上阵,阳平关之战中,是他手持长矛一马当先冲入宋军阵中,解救了困厄中的阔端,阔端为此极为赞赏,赏赐给他细甲一袭,镔铁刀一把。但他少年人急躁的性子却是一点也没改,站在城门前高声骂道:“关城里的泼才们都到什么地方打秋风去了,小爷要进城,速速开城门叫小爷进去!”

第七十三回 问得麟台早有名(1)
    汪世显南下时,在关城内留下了五十名戍守士兵,本部纪律甚严,汪世显绝不相信这些军士敢趁着自己不在自行抛弃关城去抄掠地方,他心中浮现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大声喝道:“汪德臣!快回来!”
    汪德臣一愣,下意识的想要拨马回头问问父帅为什么要他撤退,突然夜暗中一支弩箭破空而来,射中汪德臣面前不远的地面。
    关城上高举起了无数火把和旗帜,火光的照耀中甲士的刀剑闪亮,长矛如林,关城上一人大声喝道:“灵泉关荆楚军取下多时了!郑都统有言带给巩昌汪世显,要想回巩昌,另寻他路去吧!”
    汪世显也有些吃惊,这支宋军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难道是从天而降的不成?
    郑云鸣人还没有到四川的时候,已经在四川的市场上搅动一池波澜。他命令曹文琦派遣其弟曹文镛先行入蜀,沿路购买川中马匹,为大军抵达蜀中做准备。
    在别的地方,购买民用马匹以充军马的想法多半要被有经验的兵家斥为书生之见,这些被汉民圈养在马厩中的民马,身体笨重,四肢臃肿,只适合拉车拉磨,不堪作为战马驱使,作为战马饲养的马匹一定要采用放养模式,也就是必须大片的牧场,这是中原所不具备的条件。但此事又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川中这个特殊的战场,战马和民用马的区别其实不大。这中间的原因是蜀中的军队,只要不是靠近蜀口的精锐部队,大多是采买四川本地的马匹作为军马使用。川马个头矮小,四肢结实,适合在山地长途负载货物行进,而不适合短距离的驰突搏杀。所以大抵四川军队使用的战马跟民间使用的驮马相差不多。当然,蜀口军队大量使用的是从西北吐蕃蕃部采购的秦马,是河曲马的变种,身材高大,善于长途奔走。但这些都是在陇南开榷场和吐蕃金国贸易获得的,如今蜀口全部沦陷,秦马的来源已经断绝,郑云鸣能依靠的只有四川本地的战马。
    但话说回来,四川本地的马匹并非完全没有优势,即便是以耐力著称的蒙古马,在山地作战中的表现也及不上专擅山路的川马,曹文镛沿路联系老客户和相熟的豪强,一路以双倍高价征收马匹,很快为郑云鸣征收了本地马三千余匹。自然这些战马和平旷之地难以与蒙古马和河曲马这样的蒙古坐骑一较短长,但郑云鸣为这些山岳马设计了一种不同的使用方式。
    他并不把这些战马作为骑兵的坐骑使用,而是将这些马儿作为步兵的坐骑使用。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一支骑马步兵,这并不是从另一个时空的龙骑兵或者摩托化步兵这些毫不相干的概念得来的灵感,而是得自于他的对手蒙古人的教导。
    蒙古人用兵,不论步兵或者骑兵,统统先给一匹马,当然骑兵更是有良马数匹,马的素质也比一般步兵的要高,但步兵有坐骑和没有坐骑大不相同。有了基本坐骑的步兵机动力比徒步步兵高出许多,虽然无法和正规骑兵,尤其是出没无常的游牧骑兵相比,但在中短途行军中,比起敌军的大规模骑兵军团已经不落下风。
    在没有建立起素质堪与蒙古骑兵较量的真正骑兵之前,使用骑马步兵是郑云鸣唯一的选择。好在郑云鸣对此早有准备,在京湖练兵的时候,他就要求所有步兵除了掌握通常技能,也需要掌握一项特殊技能,就是骑马,并且采办了一批民间用马作为教练马使用。他并不需要步兵们骑着战马在战场上冲突回旋,他只需要他们能骑着马带着自己的全部装备长途跋涉。从这一点看,的确不得不让人佩服郑云鸣的先见之明。
    发现汪世显的后队不再跟随主力北撤,而是留下来监视自己之后,郑云鸣马上做出应对。在营中虚设灯火仪仗,用草人代替军兵放在哨位上,然后以少数人留在营中擂鼓吹号扬旗,做出营中并无异常的假象。然则大军偷偷从普州南门溜走,先集中起背嵬军和陷阵军、振武右军等三千人的兵力,交由王登指挥,乘着新采购的川马从小路绕过王钧部的侦查,间道并行追赶汪世显部队。
    若是大军出征,汪世显的部队也都有马,在速度上未必就一定比王登落了下风。但这是他们南下时的情景,北归的时候,他们携带着用大车运载的掳获的布帛和粮食,驱赶着成千上万的百姓,行军速度每日不过二十里有余。王登以前从未组织过部队全部骑马行军进行急行军,但所幸曹文镛除了购买马匹之外,还雇募了一百多个常年活动在西南夷跑帮的老马帮,这些老马帮擅长组织大队人畜编成马队前进。除了士兵之外,还驮载了足够使用十天的干粮和足够的箭矢弹药,凭着这三千人自然无法在旷野中阻击两万经验丰富的甘陇骑兵,他们所依仗的是抢先在汪世显部之前占据险要地形,然后凭借守城的经验和火器的优势阻挡住敌人撤退的脚步。
    川马虽然矮小,却是天下有名的驮畜之一,在茶马小道上前进,背负三四百斤茶叶是寻常事情。虽然铜将军和铁将军沉重,但用一匹马驮载一具竹将军和备用弹药完全可行。在王登的队伍里就运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