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居一品- 第11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寅垂头片刻,待抬起头来是,脸上竟露出难得的笑容道:“年夜人的判断果然敏锐,这正是属下要禀报的。”着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奉到沈默面前。

沈默接过来一看,乃是高拱的门生韩揖写给一个叫蔡国熙的书信。对这个蔡国熙,沈默是有印象的,这人乃徐阶的门生,但因为昔时在苏松任兵备副使时,和徐阶的儿子产生了冲突。据是他乘坐的官船与徐家兄弟的船在河面相遇,双方互不相让,结果徐家的恶奴直接冲到他的船上,把他的官服扒了扔到水里,又打伤了他数名随从后扬长而去。

蔡国熙受此奇耻年夜辱,自然要找回场子,他到松江府告状,却被衷贞吉劝息事宁人。气不过,又告到省里,甚至写状子送到北京,却都石沉年夜海,没人肯受理。最后徐家兄弟放话出来,他要是再敢上告,就完全扒了他身上的官衣。蔡国熙告诉无门,不堪忍受这份羞辱,一气之下便挂冠而去……起来,距今已经五年了。

‘怎么韩科长又想起这位来了?’沈默一边寻思,一边抽出信瓤阅看起来,才知道原来这两人是同乡,并且关系不错。自从高拱上台后,韩揖便为这位同乡谋求复出,最近终于如愿,所以迫不及待的写信给自己邀功。信里韩揖信誓旦旦的,高拱已经承诺,给他官复原职。又一欸海瑞下课后,巡抚一职便非他莫属了。

“以这韩揖的法,高拱已经拿定主意换失落海瑞了,甚至有了替代人选。”余寅轻声为沈默阐道:“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平息舆论,不想让人非议他,迫害徐阶甚急;二是,走了个海阎王、又来了个蔡屠夫,该退田还得退田,该清丈还得清丈,甚至徐家父子的命运将更悲惨。”顿一下道:“其实还有第三点,当初海瑞曾经骂过他,以高阁老的性子,很难没有芥蒂,所以有了替代品便换人,也层见迭出了。”

“……”听了余寅的阐,沈默缄默良久,才冷冷道出一句:“我是不会承诺的!”平复下怒气,他沉声道:“海瑞是我选的人,不克不及他想换就换。否则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是。”余寅点颔,便不再谈高拱,而是起了海瑞道:“学生听闻这位海年夜人十分仇富,他有句名言叫‘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一到苏州就公布了法令,要求官员厉行节约,年夜户也要带头节俭,还查封了苏州城的青楼赌馆;并且他对松江府农田年夜半改种棉桑十分不满,有意要下令整改,恢复粮田数目。”着看看沈默道:“若由着他乱搞一气,苏松的经济非得倒退不成,那里可是全国经济的心脏。”

“我何尝不知道他是把双刃剑?”沈默嘴角扯起一丝苦笑道:“但别忘了我们的构想是什么。”

“我们想借助海瑞,把资本从土地中挤出来。”作为沈默最信任的心腹,余寅了解他的全盘筹算……在沈默看来,高拱和张居正希望通过抑制兼并,来解决王朝危机的体例,是治标不治本的。并且他们以直接冲击体例来抑制兼并,乃是将自身置于豪强田主的坚持面。而豪强田主,乃是千年帝国的统治基础,就算皇帝想要收拾他们,城市反过来被他们收拾了。

纵观历史,沈默相信,陪伴着权力者的逐利感动,土地兼并是不成遏制、愈演愈烈的……就算有人能抑制一时,待其失去权力后,豪强田主必定反扑,再次变本加厉的兼并土地,抵偿原先的损失。兼并的整体趋势是无法改变的,直到出了农民的忍耐限度,使年夜量的苍生连饭都吃不上,即是揭竿而起,王朝更替的时候了。然后新王朝建立,重新分派土地,又一个周期开始了,循环往复,往复循环,这就是中国历经‘秦汉唐宋元明清’,原地打滚两千年的根来源根基因所在。

其实在沈默原先的历史上,年夜明是有机会解脱这个周期律,迈入一片新天地的,然而天不假年,各种悲剧因素交织在一起,帝国在旧制度行将解体,新制度还未形成的最虚弱时期,被通古斯野人灭失落,直接倒退回奴隶社会。结果错过了人类进步的黄金时机,也在民族之林中完全失落了队。

沈默也不知道,自己能不克不及帮忙年夜明克服强年夜的惯性,使历史滑向另一条轨迹。但面对着二百六十七年的亡国史,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他结合自己前世所学的知识,这辈子积累的经验,试着为年夜明这个病人评脉,想要找出一种体例,帮我华夏买通任督二脉,避免悲剧重演。

从经济层面,年夜明在工商业兴旺成长几十年,迟迟不肯落下迈入资本主义的后一只脚,其原因自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那种历史周期律的强年夜惯性……自古以来,由于严重的通货紧缩,欠缺成长商品经济的需要条件,所以农经济一直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而农经济的最年夜特点,就是财富来自土地,土地是财富的源泉和代表,所以豪强田主换了一茬又一茬,兼并感动却始终强年夜而坚挺。

哪怕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美洲白银年夜量流入中国,年夜年夜缓解了帝国的通货紧缩,使工商业欣欣向荣成长起来。可是人们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财主赚了钱干什么?不是扩年夜再生产,而是买地……海外贸易的兴起,社会财富的增加,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真叫人啼笑皆非。

要改变人们的观念,使土地田主阶级中,尽快转化出资本田主和纯粹的工商阶级,除为工商业成长创作现良好条件外,给传统的田主经济以沉重冲击,也是必须要做的。

怎么做?就是像海瑞做得这样,让他们退失落强取豪夺的田产,并依照田亩数缴纳税赋,使土地兼并变得无利可图。

………………………………………………………………………………朋分……………………………………………………………………………

忙了一天,回来就困得不可了,才写完,见谅。

第八五四章 钟金(上)

同等水平的技术条件下,土地是一种效率极低的生产资料,所以在小农经济时期,要想依靠土地满足更高的物质需求,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兼并录削。把本来属于很多人的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录削土地劳动者的血汗,从而达到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的目的。

但这种做法弊端多多,一是录夺小民田产,会被穷苦百姓恨之入骨:二是偷逃朝廷赋税,会成为皇权的打击对象;三来,兼并来的田产越大,受水旱蝗灾的影响也就越大,一旦年成不好,可能不仅没有收成,还得开仓放粮,养活自家的佃户。所以大部分的中小地主,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富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地主,一样要下地干活,吃的穿的只比自家佃户强点儿有限,不到年节等闲见不着荤腥。这不是因为他们有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而是小农经济的效率实在太低了,自己出个劳力,就能少管一个人的饭,地主家确实也没有余粮啊……,与小农经济相比,商品经济的效率更高,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更强。而且商品经济的形成过程,可以打破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社会分工,建立国内市场,促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因为商品价值的确立过程,会不断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械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并且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不断调节交换双方的利益关系,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料,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所以其价值内核为平等意识,〖民〗主思想、〖自〗由精神和法制建设提供了孕育的沃壤;显然要比小农经济所孕育的封闭、专制、等级和人治,更能代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方向。

归根结底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普遍规律。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使其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才能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从而实现社会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能不能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关系着一个民族能不能在接下来五百年中不掉队。这便是沈默这一生中,压倒一切的大事。

那么桎梏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又在哪里呢?首先是通货紧缩,中国严重缺乏贵金属,始终无法建立完整的货币体系,严重限制了商品的流通:而且国家始终处在银根紧缩的状态使富户豪强以害藏金银为保值增值的手段,流通中所需的货币便愈发匮乏,所以〖中〗国发展商品经济,存在先天的不足。但这个问题在最近二十年,已经随着美洲白银和〖日〗本白银的大量流入,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是最近二十年,大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额的根本原因。

其次就是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因为皇权专制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相对于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流动自由,以及商人阶级对政治地位的追求,都被统治者视为破坏统治基础的毒瘤。而且在大多数人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也欠缺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那个年代的商人,大多采取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等方式牟利,确实存在对小农生活的消极影响。并且统治者由于眼光局限认识不到商品经济对社会财富的乘数作用,片面的认为商人,不事生产,专以投机为利”是社会的寄生虫……

因此,从战国商鞍时就开始强调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的发展。秦始皇时曾把商人同罪犯同等看待。汉代命令商人不许穿丝织衣服,不能骑马,并且‘重税租以困辱之’,历代皇帝都说;观之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些小农思想的集大成者正是本朝开国太祖朱元璋,他采取子各种措施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妄图抹杀商人阶层的存在。虽然那只是痴心妄想,但对社会意识的影响,还是很重的。

哪怕是工商业兴旺发展的今天,几乎再顽固的地主,也无法拒绝工商业带来的丰厚利润,但,以末致富,用本守业,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些家伙从工商业中赚取了巨额财富,不是想着添设备、盖厂房,扩大再生产,而是掉回头去竟相购买土地,为大明朝的土地兼并添砖加瓦。

这时候,财力越雄厚,兼并的速度也就越快。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严家和徐家。严阁老大权在握近四十年,又有个贪污功力前无古人的好儿子,这么好的条件,父子俩辛辛苦苦几十年,也不过才挣了八万亩的家业,另外有金银珠宝折白银三百万两。而徐阁老向来不捞不贪,清廉之名天下皆知,却不声不响的聚揽了近百万亩良田,而且都是在江南寸土寸金之地。若是折成白银的话,差不多要过亿了。

徐家的例子并不是个案,而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权贵豪强的投资方向,这些人严格抬高了地价,使东南土地的价格,已经严重脱离了其价值:并因为不断上涨的价格,像个黑洞一样不断吸取着新创造的财富,不仅严重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还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隐患。

沈默之所以支持海瑞,是因为其在松江搞的退田清丈,必然会严重打击权贵豪强的兼并冲动,使他们大规模撤出土地。海瑞的目标是使小民有其田,国家有其税;沈默的目标使其不得不从土地上撤出,把财力和精力投向工商业中,虽然着眼点不同,但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大家是同路人。

而且这件事放眼大明,只有海刚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