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谁不是斗 作者:无盐公子(纵横女生网2013.08.28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谁不是斗 作者:无盐公子(纵横女生网2013.08.28完结)-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皇贵妃一声哽咽。
两人这会儿就是一对白头到老寻常夫妻,唠嗑着家常。
许久之后,颜忱才被叫了进去。
“小三子,来上前一些,让皇爷爷好好看看你。”皇帝对着颜忱招了招手,“一晃都这么大了啊。这世间真的是过的飞快。”
“皇爷爷!”颜忱乖巧的喊到。
皇帝强撑着笑意:“许久没有和你爷爷斗气,斗嘴了,怪事想念他的,不如趁着皇爷爷身体还行,明日陪爷爷回颜府找你爷爷可好?”
说罢,皇帝猛烈的咳了几声,皇贵妃忙扶着拍了怕皇帝的后背,帮着顺气。
颜忱只是回答了一个字:“好!”
于是第二天,颜忱和七公主一起陪着皇帝一起回了颜府。
同样的场景,再次发生,在颜忱归家后,皇帝便时不时的来颜府,美其名曰,看望颜国公,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找个理由,出宫找乐子。
但是呢,这乐子可不是随便谁都能找到的,而且这颜府,却是特例。
就如同现在,颜府的后花园,一片荷花莲池的对岸,那假山的八角亭中,皇帝老儿和颜老儿,两人坐在石墩上,石桌上摆着棋盘,黑白双子,势均力敌,问题是没人走下一步,以至于路过的人,不知轮到谁走棋。
而两老头,当事人,却在唇枪舌战,没人继续落子。在陌生人眼里,肯定是想着这两老头,不好好下棋,乱捣鼓什么。
其实也正是如此,而众人也早已经习惯这一场面,司空见惯了,在以前这样子的戏码三天一小演,七天一大演的。只不过自从皇帝抱恙开始就很少出现了。
“你这棋让不让。”褪去明黄的皇帝,此时犹如一个小孩子,争着要赢有糖吃,连朕这个词都不用。
“不让,不让,你能怎么着?”颜国公千篇一律一律的回答,他不说众人也能猜到。
“为什么不让,为什么啊?”孩子似得皇帝。
“没为什么,就是不让,你能怎么着。”颜国公,拿着茶壶,抿了一口,眉毛一挑堵了皇帝的话。
“就凭我你比权大,我可以没收你的封号。”皇帝站起来,激动的说道。
相比之下,颜国公,很淡定,他说:“比我权大没用,你没我有钱,打仗你没钱,有权也不好使。”
“有本事别让你家小儿,娶我家孙女。”皇帝见一计不成,赶紧换一计。
“那你有本事,让你家孙子,别请旨娶我家小孙女啊!”颜国公捋了捋胡子,有条不紊的回道。
只见的那病重的皇帝激动尤甚,看似要把桌子给掀翻:“你,你放肆啊,别指望朕以后再来找你下棋喝茶,咳咳。”蹦出那个朕字,可见皇帝真是气着了。
“那感情好,那微臣是否应该谢主隆恩,终于不用和陛下下棋了?!”颜国公眯着眼睛,笑着说道。
皇帝抖抖眉毛:“你到底让不让,让不让。”
泰山若定的颜国公回答皇帝自然是:“不让。”
“我这就回去拟旨,拿回你的封号。”这下不止抖抖眉毛了,而是皇帝记得吹胡子瞪眼了。
“嗯,去吧,去吧,尽管拿去,老夫不稀罕,还有最好把三儿的封号也拿回去,老夫可等着你拿回很久了啊。”想比吹胡子瞪眼的皇帝,颜老太爷可是乐得见他气得跳脚。
“你,你。。。。。。”皇帝一下子气结,“朕还就不让你如意,拜驾回宫。”怒气哄哄的皇帝,一甩锦袍,拂袖而去。有事一场闹剧就这么不欢而散。
“哈哈哈哈哈,老狐狸,老和老夫这么斗嘴,斗气也不嫌累,还不是输了嘛!”颜国公开怀大笑。
这厢,几个看热闹的奴才也唏嘘道:“皇上每次说,不找老爷下棋,结果没多久又兴冲冲的来了,每次下不了一会儿,就吵成这样,皇上生气就走了。”
“是啊,每次都是斗棋,变成斗嘴,最后变成斗气。”一个小厮开口接话。
“斗了大半辈子了,这两人怎么就乐此不疲呢?”颜忱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这些奴才的身后:“我真是受不了了。”
“爷爷他们这是乐在其中,谁要揭穿他们,他们跟谁急。”说话的自是以后要嫁给颜家幺儿的皇七公主,其实她也受不了自己的爷爷。都指婚这么久了,还拿自己的婚事说事。
奴才们才嚼主子的舌根,就又被两小主子听到了,无一不哀怨,这是什么世道,明明躲着议论,结果又被当场抓到,于是作鸟兽散了。
颜忱看着散了的众人,无奈的说道:“为什么每次他们说爷爷和皇帝爷爷的时候,都被我听到呢?为什么每次听到,我还忍不住插嘴呢?”
“你呀,淘气,帮着外人数落爷爷,见不得他们好。”皇七公主,手指点点颜忱的脑袋,故意怒瞪眼睛说道。
颜忱顺势脑袋一歪:“有么,相公?”看着自己的相公,弱弱的问道。
“自是没有。”晏梓起一本正经的回答,从后微微上前,牵住颜忱的手,“爷爷让厨房炖做的糕点好了,我们去小院吃。公主也去么?”
皇七公主一跺脚:“你们两还没成婚呢,姐夫,不带你这么护短的啊!”
“弟妹,不服气,可以找弟弟护你。”颜忱阿谀着皇七公主,笑倒在晏梓起的怀里,晏梓起自然搂着自家娘子浅笑着。
“呜呜呜,不带这样的啊,你俩合着欺负我,我找我家我们家小五去,不和你们玩了。”说着便抬腿跑远了。
晏梓起拉着颜忱也走在回小路的路上了,一同回去吃糕点。




第八十一章 落葬大礼
第八十一章落葬大礼
正如皇帝所说的那样,以后再也不来找颜老太爷下棋,因此这次却是真的最后一次来府里和颜老太爷下棋。
也像他说的那样,没有拿回颜老太爷的爵位,也没有撤回颜忱的封号。反正是和颜老太爷斗气的话,是一个也没有实现。可是当这话成了最后一次的斗气话,让所有人真真都没有想到。
皇帝和老太爷下完棋,斗气回宫的第三天,驾崩的消息便从宫里传来。
这一噩耗,让所有惊呆了。惊讶的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三天前,颜府里,皇帝和颜老太爷下棋斗嘴,是府里所有人都看到的,而且所有人都觉得,和颜老太爷斗嘴下棋,皇帝的精神也越来越好。可是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时的皇帝是真正的回光返照。
当晚回到宫里以后,皇帝就一睡不起,中间还能朦朦胧胧醒来,喊着皇贵妃,也就勉强灌了汤药,勉勉强强称过了三天。
皇帝大葬,举国上下服丧,两年不得嫁娶,只得着素衣。
朝中大臣纷纷以皇帝的妃子皆要陪葬为由,肯请端王爷下旨。
不过很快,宫里便宣读了皇帝的遗旨,堵了悠悠之口。
除皇贵妃,四妃之外,四妃之下的所有嫔妃除了没有受过恩宠的,且二十岁以下的可以放出宫外,其他人全部陪葬。
一道旨,哭的,笑的,喜的,悲得的全都有,众生相。
妃子的娘家们,也有是惴惴不安。
该出宫的出宫,该陪葬的陪葬,该留的留,宫里一时间也空落落了不少。
一天晚上,颜忱被凄厉的声音吓的整晚睡不着后,便和宝宝和妞妞,带着四个大丫鬟和两个太监,搬到了皇贵妃的寝宫。
她们被逐出皇宫,连皇帝最后的落葬大典也参加不了,只能和百姓一样穿麻衣服丧。
皇贵妃摸着颜忱的小脑袋,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皇帝这一去,太匆忙,虽然下了旨,免除了她与四妃的陪葬,但是现在朝中局势不明朗,端王爷和太子还不知道鹿死谁手。
新帝登基,如果是太子,她们的日子自然不会差,不过要是端王爷,她们这几个服侍了一辈子的妃子,恐怕也逃脱不了。
皇帝落葬那天,虽说是一个吉日,但是天空依旧下着蒙蒙细雨,百姓纷纷道,是苍天为着一代明君的离世而伤心。
棺木之后跟着的是剩下五妃的软轿,再后是各个藩王,接着是皇子、公主,接着的是世子、郡主之后依次便是按着官职大小,文武两列。
颜府是除皇族之外,武官之首。颜老太爷没有出府,颜大亦在边疆没有回来,只是都丧服。
照着规矩,太监和宫女会在落葬前烧过大量用纸糊的冥财。这些东西都代表了皇帝所心爱的财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们包括佩剑,御用的笔砚和皇帝最爱的饰物等,以及一大群纸糊的假人,后者将在冥间伺候皇帝。
纸糊的士兵也排成队列,它们将于举行葬礼的两天之前在宫门之间的某个地方被焚烧。按照一般的说法,它们都是被派到冥府去打前站的。
当然还有那身着官服,表示不同品衔的假人也会随后焚烧,他们将代表着,在冥间为皇帝谋略。
百姓纷纷跟着棺柩一路走到了关外的皇陵,自主的站在各个山头,围着皇陵,等着皇帝的下葬。
颜忱跟着家人,默默跟在皇族贵戚的后方面,手里窝着晏梓起的手。
虽然入秋了,天气还不是最凉,可是,颜忱的手里还是不断出着汗,是虚汗,是冷汗。
晏梓起握着颜忱的手,是不是传给她一个安心的神情,一路无言。
就如同这庞大的队伍,除了唱和声,再没有其他言语,所有人都是跟着唱和而动,没有人愉悦。
不过两边拦路的都是着装完善的士兵,一路戒备,怕也是会出什么乱子。
因为怕半路杀出刺客,很多路事前被封锁了。站在亭子里的百姓能看见送葬队伍的时候,只见打头的是一队穿着盔甲,拿着长矛的轻骑兵,装束齐整,举止得体;接下来是由仆役们用手牵着,成一列纵队的小矮马;再后面就是一大群身穿猩红色绸缎衣服,帽子上插着黄色羽毛的仆役,大约有几百人,他们轮换着抬灵柩。
紧接着又是另一队长矛轻骑兵,在他们的长矛上飘扬着红色长条旗,后面跟着马枪骑兵。他们属于皇家禁卫军,身穿有红镶边的灰色军衣。
后面又有一排排穿着红衣服的仆役,举着绿、红、紫、黄等各种颜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绸缎条幅。那些举着鲜艳旌旗的仆役行列没完没了,似乎他们把皇宫里的旌旗全都搬出来给已故皇帝送葬了。
再往后是一个奇异而庄重的场景,三匹排成一列纵队的白色,黑色,棕色高头大马分别拖着三个装置在四轮轻便马车上的轿子。
听说,这是皇帝陛下生前常用的轿子。而这些马,也是皇帝御用的马,而车轮上的纸马,则是皇帝当年征战的战马。这
个由高头大马组成的队列行进时缓慢而又悲怆,此情此景令人为之动容。
接下来是来自戈壁滩的高大骆驼,满身绒毛,体格壮硕,就像是远古时期的怪物。它们成二列纵队,行走在道路的两旁。它们背负着用黄绸包裹的必需品,因为这个送葬行列在到达皇陵之前要走整整三天的路程。
后来,送葬行列中出现了一个空隙。接着又有一群穿着红色衣服的仆役,杂乱无章地在人们面前经过。在一些穿黑衣服的士兵走过去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空隙,之后还是杂乱无章的仆役队伍。接着突然出现了两顶用金黄色绸缎装饰,并由轿夫抬着的轿子,周围散着花圈。
刚才被经过的马匹和骆驼粪便弄脏了的路面现在又由仆役们打扫干净。所有这些似乎都表明前面的只是一种开路的仪仗队,因为后面的队伍一时还看不见。
但是在远处土丘之间的下坡路上很快就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旗帜。猎猎红旗映衬着天空,一排排的骑兵向皇陵走来;更多的黄色轿子自上而下地过来,在这些轿子的后面,闪烁着一团耀眼的金黄色火焰,体积大得吓人,而且离地面很高。
皇帝的灵柩非常缓慢地向前挪动着,方形的灵柩上顶着一个偌大的金球,而且是用一块边幅很宽的织锦罩起来了。它被一百多个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