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2-09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妻本是同林鸟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2-09完结)- 第1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哥哥做了自己做的事儿,她还不满意,她以为她做的那些事儿,别人都不知道?还有脸提出来到京城来,这该是有多厚的脸皮,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可气的是,外祖父竟然看了自己那个娘的信,还心疼的不得了,完全忘了当初她做过什么事情了。如果人犯了错,到了最后的时候,只要写自己现在过的如何惨,都能得到大家的原谅,那么大家都去做那些坏事去了。
    赵琪给何莲到了一杯温白开,他劝着何莲,“你别担心,二叔的性子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谁是谁非,他心里清楚,并不会怪罪咱们的。”
    “等过几天,咱们还是回庄子上去。”回到庄子上,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是非了。事关自己那位岳父和姑姑,赵琪心里也挺无奈的,明明事情是祖父和姑姑两个人弄出来的,怎么他们这些人反而是跟着不得安生呢?
    现在表妹还有了身孕,难道祖父都看不到吗?
    非要在二叔回来的第一天弄了这么一出,大家虽然不好说他些什么,但是心情不好,那是肯定的。
    另外两房都有些焦虑,可是赵水生和李梨花却淡定的很。
    对于赵春花这个人,他们是坚决不允许她来京城的,倒不是她不好对付,只是纯粹不想见到她这个人罢了。
    想来赵春花也知道自己二弟和二弟妹的厉害,所以想通过老赵头这个当爹的来把自己接到京城。
    估计这赵春花也知道,当官的孝道是很重要的,赵水生肯定不敢忤逆老赵头吧。
    如果是以前的赵水生,那肯定是都听老赵头的话,可是现在的赵水生不是以前的赵水生,老赵头对他没有什么养育之恩,顶多是看在他有赵水生这个儿子的份上,让他过的舒服和富贵了。
    赵水生把赵家的一族的人都弄得比以前好过起来,这样,那点子情分也早就还完了。
    根本不欠老赵头和赵家什么的。所以赵春花真是白费了心思了。
    他们捏死赵春花,给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至于现在为什么不这样,是因为赵春花这个人,已经不值得他们花费一点儿精力了。
    所以尽管在接风宴上发生了老赵头这样的事儿,也不影响赵水生和李梨花的心情,因为真的很没有必要。
    就是瑜哥儿,只是觉得好奇,问是不是祖父喝酒喝醉了,在唱大戏。把大家又给逗乐了。
    “好了,晚上的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吃自己的,你们想吃什么,只管报上名字来,我让咱们这边厨房的人去做。”李梨花笑着对孩子们说道。
    瑜哥儿欢呼起来,他这个年纪,正是喜欢吃好吃的时候,平时有些东西,吃多了,就会被娘和姐姐们说,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这样的机会,他要把自己喜欢的都报出来,好好的吃个够。
    楚楚对赵水生说道,“爹,你也要说啊,大家谁都不能少了。”
    她还是喜欢他们一家子在一起的时候,今天这个事儿吧,虽然不至于火冒三丈,可是到底心里不舒服,自己那个所谓的姑母做了什么事儿,她长大了,都记得呢,可是祖父这是干什么?在自己一家子回来的第一天,不说高高兴兴的,反而弄了这么一个事儿。
    等他醒过来,就可以用喝醉了,什么都不知道给弄过去了吧。
    你老人家既然这么的惦记你的女儿,那么你自己年轻的时候,怎么不发奋图强,让自己的儿女过上好日子呢?
    现在非要自己爹这边替你养你那个女儿,没有答应你,你就在自己爹面前弄这一手,到底算怎么回事儿呢?
    怪不得当年爹娘宁可净身出户,也要分家出去呢,不然哪里有现在他们家的好日子过?

  ☆、第173章 心思各异

赵水生第二天去了吏部那边去了。而李梨花则带着孩子们去了温家。
    温大人是赵水生的座师,这些年对他们也颇有照顾,于情于理,第二天就要去他们家。
    温夫人见到李梨花和几个孩子都很高兴。说道:“几个孩子都长大了,以前最小的才这么大点,如今都这么高了,只是你倒是一点儿变化也没有,还是那么年轻。”
    温大奶奶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娘说的那样?我都羡慕死了,不知道弟妹有什么好的方子,也给我们介绍介绍,不然再过下去,我们都成了黄脸婆了。”
    温大奶奶因为佟氏的事儿,对赵家很是亲近,说话也透着亲热劲儿。
    李梨花也笑着说道:“哪里哪里,我看嫂子你才是越活越年轻了,一点儿也不像是快要当祖婆婆的人了。”
    温大奶奶的孙子都已经定亲了,眼看着就要成亲。
    但凡女人,都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年轻,温大奶奶也不例外,温大奶奶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反而是温二奶奶脸上有些淡淡的,就是笑也有些勉强。
    中午温夫人自然是留李梨花他们一家子吃饭了,本来赵水生是直接从吏部过来,然后接他们,顺便也能到温家吃饭的,不过外面来人说赵水生有事儿,现在过不来,温夫人也没有介意,中午的时候温如庭也不在,以后也有的是机会。
    所以让人去摆饭,李梨花他们吃了一顿饭后才告辞。
    温二奶奶脸色不好看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她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公爹自己的儿子不提携,只顾着提携这个赵水生了,难道赵水生比自己的儿子还要亲?
    她自己的丈夫,如今连个知府都没有做到,一直是给别人打下手,自己的公爹是阁老,要是给自己的儿子升一升官,不过是多句花的功夫,可是就这样,公爹都不乐意做,反而帮着外人。
    以前温二奶奶还和李梨花关系不错,可是这几年下来,温二奶奶就越来越不舒服了,今天去那边,也是勉强过去的,她实在是没有好心情去陪着婆婆他们,只是自己那个大嫂也是个傻的,大伯子到现在也是个不上不下的官位,她就一点儿也不觉得难受?
    温夫人留下来了温大奶奶,对温大奶奶说道:“你是个明白人,你二弟妹以前看着还明白,那不过是别人没有触碰到她自己的利益,如今她心里怎么想的,我如何不知道?这这样子,我怎么放心?”
    温大奶奶如何不知道自己二弟妹是什么样的?以前觉得赵家势头小,所以到他们家,就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可是这回回来,人家赵夫人都是正三品的诰命了,比她高了一大截,所以她心里不舒服了。恐怕心里还埋怨公爹那边不给自己的丈夫出力吧。
    只是这样的想法也太没有远见了。
    “娘,二弟妹时间长了,就能想明白了。”温大奶奶不好说二弟妹的坏话,尤其是在自己的婆婆面前。
    自己的婆婆可以说二弟妹的不是,可是作为妯娌,要是说了二弟妹的不是,那就不好了。这一点儿温大奶奶心里是明白的。
    “我看难,她不会轻易的想通,她以为你父亲不提携他的儿子,只顾着外人,可是不是我说自己的儿子的不是,我生的儿子我明白,什么资质,我这个当娘的还不清楚?当个不大不小的官还可以,真的往上升了,到时候出了大事儿了,可不就是罢官就能免得了的,与其这样,我们宁愿让你们埋怨我们,我们得为我们的子孙着想。”
    倒不是说温夫人的儿子是大奸大恶的人,官场上的事儿,有时候心眼不够,那肯定会被人利用,本来不是他的责任,到时候也成了他的责任了,越是当的官越大,这责任就承担的越多,所以就没有让他们当官一把手,都是给别人打打下手,这样也不会出什么大错。
    加上有个当阁老的爹,多少大家会给他们面子,可是他们的爹不可能一直当着阁老,总有退下去的时候,到时候他们该怎么办?
    提携赵水生,未尝不是为了他们着想,毕竟赵水生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官场上过的是如鱼得水,这么六七年的功夫,都已经是正三品了,再过几年,正一品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有了赵水生,也能继续庇佑他们这些温家的子孙,可是有人不知道他们的苦心,只一味的埋怨他们当父母的偏向外人。
    “赵水生如果只是靠着你父亲提携,他自己没有本事,能一路到这个位置上?地方上的事儿,你
    父亲哪里能插得上手去?我不妨告诉你,你爹如今能在内阁好好的做着阁老,赵水生的功劳不孝,你可不要小瞧了赵家,以后你的孩子和孙子,到时候可都要靠着赵家来帮衬了,别把这些情分都磨得没有了!”
    温大奶奶不知道那赵水生还有这个本事,心里不震惊是不可能的,听了自己婆婆的话,忙点头说道:“母亲的话,我铭记在心。一刻也不敢忘,说实在的,要不是我们没有合适的孩子,我真的想跟赵家结为姻亲呢。”
    “这也就罢了,我看赵家也是知恩图报的人,这婚姻之事,不能勉强,他家现在就还剩两个小子,都是小着呢,男孩子成亲比女孩子晚,且得等着呢。”
    温大奶奶心道,婆婆的意思是,如果不是赵水生年纪小,进内阁都是可以的。这该是怎样的心思啊,不过这赵水生当年就是只读了几年书,就能一路考到榜眼,这么聪明的人,有这个能耐还真是理所应当的。
    她反正一直以来,都和赵夫人关系好着,还有佟氏的原因,两家也算的上是姻亲了。
    正因为佟氏和自己同辈,她才不好说这些婚姻之事儿,因为她的孙子辈的人才和赵夫人的孩子年纪差不多,但是依着自己和佟氏的辈分,那就是低了一辈了,自己的孙子辈,叫赵夫人的两个儿子,该叫表叔了,所以光这辈分,就不能说亲事,她也不能乱了套了。
    二弟妹这人,要是实在想不开,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说心里话,最开始的时候,她心里也有些不舒服,可是她和丈夫也私底下交过心,丈夫倒是看得开,他本来就没有在官场上的心思,不过是因为是长子,不得不出来鼎立门户,好不容易考上进士了,可是为官之道,他真的不如自己的爹,有些不知道变通。所以他就很满足自己的现状。
    而二弟那个人,颇有些志大才疏的感觉,总以为自己最像公爹,以后说不定也能进内阁当阁老,可是事实证明,他的头脑并不怎么灵光,主要是没有主见,容易听信别人,这样的人真的靠着公爹的关系,当上了大官,那真的如婆婆所说的,犯得错误就越大。所以他还是在这样的闲差上呆着吧。
    赵水生直到傍晚的时候才回来,原来是皇上让他进宫了一趟,问了西南省的一些事情。
    “皇上有意让我给几个皇子讲一讲课。”赵水生说道。
    “几个皇子倒是没有事儿,要是单独给一个皇子讲,那才是有事儿了。”
    到时候这个皇子要是头脑发热,非要夺嫡的话,那么赵水生可就是人家的师傅,不站队也被人看成是那一派的,这就不好了。
    现在几个皇子年纪都不大,一起教的话,就省事许多了,还不能贴上某某党的标签呢。
    只不过,“国子监,那么多的大儒,怎么皇上那边就让你去了呢?”李梨花问道。
    像给皇子授课,一般都是那些有名气的大儒,或者是阁老之类的,总之赵水生这个年纪,有些太年轻了。
    赵水生道:“我想,恐怕不会只有我一个,大概是因为我的字写的不错吧。”
    在这位皇帝还不是皇帝的时候,都已经听说过了,而且这位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也了解赵水生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