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农女 作者:嗜血小猪(潇湘书院vip2014-05-31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小农女 作者:嗜血小猪(潇湘书院vip2014-05-31正文完结)-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完她的解释两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再给他们挑选礼物啊!

    他们腰间挂的饰品都是上品中的上品。但是紫萝的心意格外珍贵。他们都被感动了。

    “小弟!谢谢你的礼物!以后你只要有看中的尽管在这里选就行了。”都诚恳的道出谢意。

    弄了半天,紫萝才明白原来这家玉器店也是他们的。现在大家都是伙伴紫萝点点头算是知道了。他们又逛了会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赵寒他们查完帐目就没做多的停留出发了。比来的时候少了一辆车子,队伍的行进速度也加快了点。

    阳光灿烂。在停下来的休整阶段,紫萝让山查他们提着小竹篮和她去寻找点山野菜。现在路旁的小坡上应该会有野生油菜苗和苋菜什么的了。今天出发的时间晚,大家只能就地取材生火作饭。小松他们则在那用石头什么的支起锅子准备了。

    草很绿把野菜都给遮住了,回过头看了看悠闲的两位紫萝朝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也过来帮忙寻找,他们也很配合的起身向这边走了过来。

    紫萝递给他们一人一把小刀和竹蓝。把自己刚刚在草丛中寻找到的油菜苗和苋菜苗给他们看着寻找。

    两人接过野菜苗仔细打量一翻后,也跟着寻找起来。

 第三十七章

    寻找野菜很需要眼力。大家依次散开了寻找。

    野菜本来就是非人工种植的蔬菜,采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刚摘下来的野菜才能保持新鲜和芬芳。紫萝朝着深处走去,赵寒他们也如影随形的跟着她。她指了制面前的绿株:“这就是枸杞叶了,摘下上面的嫩芽尖,开汤、清炒都特别新鲜。”赵寒和沈烁将信将疑地将这个形似路边花坛里树叶的植物。嫩芽摘好放在手上,一股浓郁的木叶清香马上扑面而来。再往前走十几步,紫萝在一棵看似兰花的植物面前停了下来。“这是观音韭,我们这里很多人因为信佛,很多野菜也跟佛的名字有关。”

    紫萝一边解释一边示意他们用小刀割下观音韭的叶子。对于这种有再生性的野菜,本地村民一定不会连根拔起的,让它们再继续生长然后再割掉。

    。:“野菜也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土壤比较松软、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段,一般都有大量的野菜。”紫萝一路给他们普及简单的知识。一面继续往里走去。果然,往前面走了不远,在一条小沟附近,他们就发现了大片大片的水芹菜,惊喜不言而喻。

    采集野菜本身就是很好的健身之道。对于赵寒和沈烁来讲绝对是一个新奇的体验。最重要的是,在整个采摘过程中一点都不觉得累,不断袭来的惊喜发现,早就冲淡了他们对其它的注意力;视野里一片新绿,野外的天地无限宽广,无论有多少压力和郁闷,都会一扫而空。最重要的是,这些新鲜的野菜都是免费的。

    两个多小时下来,他们也从紫萝的讲解中认识了近十种野菜:观音韭、观音笋、观音紫、人参杆、野菊麻、野当归叶……所有人的竹篮子也被装得满满的。紫萝还告诉他们这些野菜都是吸收露水和泉水长大的,所以非常纯净。

    回到休息的地方,他们已经再生火做饭了。紫萝让他们找到小溪把菜洗了。自己则来到小溪旁,把带来的食材清洗了。

    “观音紫煮鱼,鱼肉会特别鲜;人参杆炒腊肉,又脆又香;观音笋炒五花肉,笋尖才会细腻可口。”紫萝看着她走哪跟到哪的两人。

    每一种野菜与荤腥的搭配,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才得出的结果。

    这个季节正是家家户户吃野菊麻粑粑的时候。野菊麻粑粑必须要用头天长出的野菊麻新芽来做,野菊麻的新芽还必须吸足了露水,没见过阳光的。因此每天必须要在没见太阳的时候就动手采摘。这样做出来的野菜粑粑才会新鲜,而不会有根须感。而紫萝他们的运气很好找到了很多没见阳光的野菊麻。

    紫萝干脆动手先把野菊粑粑做出来放在筲箕里。递给他们一人一双竹筷。

    紫萝也夹起一块做好的野菜粑粑送入口中,满嘴的野菜清香,一口下去,能看到丝丝茎须,入口却只剩下幼滑,淡淡的香甜带着野菜特有的清苦,在口里漫开,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人参杆炒腊肉,用腊五花肉煎出来的油,将人参杆炒熟,每一片空心的人参杆吸足了腊肉的浓香,同时又不失野菜的清爽;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观音紫炖鱼,经过烹饪,鱼吸足了观音紫的味道,仅仅香味就让人垂涎三尺,鱼肉入嘴,除了滑嫩,没有任何泥腥的味儿;即使是最简单的清炒水芹菜,其脆嫩和甘甜在城里的餐桌上没办法体验到。尽管都是野菜,但与不同的食材搭配,野菜的味道也千变万化。除了美味,野菜清热下火、瘦身下脂、养颜排毒的药理功效,对于常呆在城市的他们也显得非常可贵。

    把水芹菜和豆腐干切成段一起配在一起炒好。盛在盘子中。

    紫萝把做好的菜让他们端过去放好,不用招呼。大家都迅速的靠拢围坐在一起吃的津津有味。估计是自己动手采的,那两位吃了好多。还大赞鲜。说是只要是在外面就去采野菜吃。

    要到京城去路程很遥远,他们现在才刚刚出发,以后这种时候应该很常出现,紫萝也就答应了。自己做菜吃比吃干粮好多了。

    两个已经吃饱喝足的大男人一上车子都瘫在了车上。一看就是吃撑了。紫萝也不打扰他们,看看风景然后坐累了就和他们一起走走,倒也还自得其乐。

    中午做饭的时候耽搁了点时间,下午大家都的都比较急,争取找个可以住宿的地方。实在是找不到也必须寻一处可以安置的地方。紫萝一见赶紧上车坐在丁子爷爷旁边,看着他驾车。免得影响大家的进度。

    爽朗大方健谈的她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重。

    丁子爷爷从腰间取下别在带子上的一个葫芦。打开葫芦盖子一股酒香飘了出来。喝上一口,笑呵呵的继续驾车。

    “丁子爷爷,你累了就和他们换下吧!”她指了指后面车上的赶车人。每辆马车上都有两个赶车人轮换着休息。

    “不用,你丁子爷爷赶车这么多年,这点算什么!不累!”丁子爷爷高声道都的紫萝也跟着乐起来了。丁子爷爷身上的精神气是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的。

    兴趣来了,丁子爷爷干脆大声的唱起了调子,惹得后面的赶车人和押送人员一起跟着吼了起来,本来无趣单调的车程也变的不一样了起来。

    紫萝静静的听着这粗矿的调子,微米这双眼享受这古朴的韵律。没有现代的灯红就绿,热情奔放照样存在。

    车厢里睡着的两也被这抑扬粗矿给吵醒了,见紫萝坐在外面悠然自得干脆也起身和她挤在一堆形成一个三角形。丁子爷爷见了取下腰间的酒葫芦。

    “:两位公子醒了呀?给醒醒神北!”把酒葫芦递给他们。

    紫萝原以为他们会推辞掉,结果他们接过酒葫芦毫不客气的一人喝上一大口。

    “好酒!好调!”沈烁把酒葫芦还给丁子爷爷。

    后来紫萝才知道车把势的酒葫芦很重要,长途车把式有自己的专署忌讳。能给别人喝上两口那是认同和敬意。这都是后话了。

 第三十八章

    紫萝他们和丁子爷爷一路走一路聊天道也自在。

    回到车厢里。干脆让赵寒他们取出围棋来。

    “你这是要和我们下棋?”赵寒一边取棋盘和棋子一边问着。

    从和紫萝认识到现在她都没看她下过棋,还以为她是真人不露相。

    “对,下棋!不过不是围棋是五子棋。”紫萝笑着回答他的问题。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汉族棋类益智游戏,棋具与围棋通用,由中国汉族人发明,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

    这个朝代是没有的,但是为了打发枯燥的旅程紫萝决定拿出来打发时间。五子棋棋盘与围棋棋盘是通用的,汉魏时为十七路(17x17)棋盘,至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十九路(19x19)棋盘,直至1931年才出现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

    “今天我们下的这种棋很简单。这五子棋容易上手,老少皆宜,而且趣味横生,引人入胜;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紫萝说道这里有点小小的得意。

    “五子棋棋具虽然与围棋相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紫萝捻起一枚棋子。

    “先说明一下这棋的规则啊!不然我们怎么下?”赵寒迫不及待的想尝试一下这种新棋种的下法。

    “第一回合先手只能下一手,其余回合可以下连续两手。后手每回合均可以下连续两手。每颗子所投的棋盘没有限制。只要任意一方在两个棋盘上且同一个回合上连为五子为胜。若任意一方在两个棋盘上且不同一个回合上连为五子为负。若任意一方在不足两个棋盘上且同一个回合上连为五子为负。”紫萝把规则详细的告诉认真倾听的两位。

    听完紫萝的说明后两人都跃跃欲试。

    紫萝比他们熟悉就下先手。慢慢的他们从开始的生疏到越来越熟悉很快。紫萝越下越吃力。他们越下兴趣越旺,紫萝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腹黑的主,一个个都知道“挖坑”等着她。

    最后紫萝那股子骨头里天生的不服气也给带了出来,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歇脚的时候也不愿意下车去溜达溜达了。

    三人的棋风也不一样。紫萝下的比较保守。赵寒则是一味的朝前拼杀,而沈烁则善于挖坑等你跳进他设置好的圈中。紫萝和赵寒直接就成了欠虐的主直接被虐。

    弄得两人对着沈烁“哇哇”大叫。

    最后紫萝和赵寒干脆结盟,用两个“臭皮匠”的思维对杀“诸葛亮”思维的沈烁。沈烁直接忽视两人的不满,慢条斯理的喝着茶等着在那抠眼挖脸的两人。眼中的精光随着眼缝消失不见。

    “东家,看来今晚是到不了休息的地了,我们只有在外面歇息了。”丁子爷爷拉起车帘子对着里面的三说道。

    “行,那就就地歇息吧!天亮了我们再赶路。”沈烁斜依在靠枕上回道。

    “那好,我们这就去张罗!”丁子爷爷停好了马车去张罗安置和做饭事宜去了。紫萝和赵寒则还在那思索着。看着如此纠结的两人。丁子爷爷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不一会众人就分成了“四拨”。

    第一拨人,寻找水源。第二拨人拣柴火。第三拨人安营扎寨。第四拨垒灶台搭桌椅。大家分工明了。

    桌子椅子都是可以折叠的。摆放起来很方便。他们用大石块垒起一个大大的火塘。把小枯支放在火塘的中间。等拣柴火的人回来后把他们拣来的小干柴堆放在那些小枯支上。用火折子把火点起。一会就燃起来了。生好火后,丁子爷爷赶紧把车上的三人叫了下来,顺便把棋盘也给他们搬了下来。让他们在火塘边下棋。顺便给他们偎上一罐烧酒等会喝。

    三人点点头致谢。便又继续沉迷在棋海中。

    翠花和山查在那做晚饭,小松他们则在那帮着生火添柴。

    那边负责安营扎寨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