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枭雄- 第8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加之作战时因为需要随时发起炮击以支援步兵作战,如果还和那样归属炮兵管辖的话,这中间恐怕耽误时间,有延续战机之嫌,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的建议是把迫击炮配属给各步兵部队,由我等步兵军官直接指挥,以尽可能的发挥迫击炮机动便利的抵近射击优势。”

王占元的这个观点其实已经被刚才的孔眺北、陈光远说过,他不过是重复了这一观点而已,不过他能够被王英楷塞到第六协来,而就算有王英楷的推荐,但是袁世凯能够抛却其他候选人选择了他,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此外,我听刚才赵总办说福州机器厂那边除了现有的八十毫米口径迫击炮外,已经开始研制更小或者更小口径的迫击炮。其中就有六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这两种新口径,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一百二十毫米这种口径的迫击炮的重量恐怕得有三四百公斤,如此重量自然不适于标以下步队随军携带,可以在炮队标中编一个营,用于大规模战场的火力支援作战!

而八十毫米的迫击炮,重量近百公斤,纵然可以分拆携带,不过在营以下的部队里携带依旧不容易,而且直接在各步营装备,所需的数量也比较大,不如在各步兵标中各配置一迫击炮营,以四门为一队,辖三队共十二门,骑兵标也可以适当配属一个营。

再有六十毫米迫击炮,此炮极为轻便,不用马匹驮运,可以由士兵直接携带,完全可以直接下放给步兵队所用,不用多,一个步队两门即可大大提高我第三镇基层步兵火力!”

赵东云听罢王占元的话略有惊讶,这人倒是思维比较灵活,自己还没有说过六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装备呢,他就是从刚才众人的讨论上察觉到了这些,论起对事务的观察敏感,远胜自己的一票嫡系啊!

赵东云点了点头:“说不错,迫击炮这东西既然好用,我们自然是要用的,而且还要发展不同口径的迫击炮已构成多层次的打击火力,福元机器厂那边前几日已经给我来报,说他们已经开始展开一百二十毫米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研发设计工作,其中六十毫米的迫击炮较为简易,他们已经做出了样炮,军械处的人已经去福元机器厂视察样炮的性能数据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就会向福元机器厂他们下该炮的订单了!”

刘廷贵脸上带有期待:“那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呢,不知道他们研发的如何了?”

赵东云道:“此炮口径略大,对炮管要求也比较高,福元机器厂那边还在做前期研发,估计要过些时日才能出样炮!”

刘廷贵听罢后,脸上满是失望,和八十毫米以及六十毫米的迫击炮不同,那一百二十毫米的大口径迫击炮注定就只能是他炮兵标里管着的火炮,这迟迟研发不出来服役,他自然免不了会失望。

这个时候,赵东云看了一眼林永权:“前些日子,我也让教育处那边做了个迫击炮的装备计划,办的如何了?”

林永权在这场会议里自从做了开场白后,就一直没有说话,他和在场的陈光远、孟恩远等人不同,他并不在野战部队任职,他手下的也都是一群文职军官,乃是第三镇内参谋官派系的领军人物,平日里自然没有必要参与到基层部队的争夺中去。

林永权听到赵东云的吩咐后,才开口道:“根据大人之前的指示,我教育处先后做过数个迫击炮的装备计划!”

说到这里的时候,林永权翻开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身为教育处总办,林永权所制定的迫击炮装备计划自然不可能和在座的这些部队主官那样只是张口就说说个大概,他所做的计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有战术应用,同时还得考虑到购置成本,后期成本,训练迫击炮部队所需要的军官以及士兵等,同时还得考虑迫击炮的应用对现有步兵战术所造成的影响和改变,以及给出步兵应该做出何种改变来适应的解决方案。

这些问题自然不是那些部队主官们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要知道主持迫击炮装备计划的教育处里的十余名专业参谋,尤其是教育处所辖的督练处里头的那些委员们,大多都是科班出身的年轻军官,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

而且做出来的计划也是尽可能的详细,小到迫击炮该用几个射手,该用几个炮弹手,迫击炮的指挥官该配属什么装备,作战时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大到迫击炮和步兵的协同进攻战术理论以及迫击炮和传统野战炮之间的配合作战问题。

如果那教育处的各种论证汇集起来,估计能够遍一本几百页厚的迫击炮应用书籍了,林永权手中的文件只是汇总后的总计划而已。

“我军装备的迫击炮的计划,考虑到前期迫击炮军官以及射手的缺乏,将会尽可能的做到集中训练,同时考虑到迫击炮对弹药的消耗非常大,而我军基层部队后勤供应能力较差,所以原则上尽可能的把迫击炮上调运用,不过又考虑到必须让前线指挥官能够实时指挥迫击炮作战,所以我们教育处制定了一系列的装备计划。

步兵营将辖一个迫击炮排,内有四门六十毫米迫击炮,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

步兵标再直辖一个迫击炮排,内辖四门八十毫米迫击炮。

镇属炮兵标辖迫击炮一营,配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十六门。

骑兵部队则在营辖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在标辖八十毫米迫击炮四门。

工程队、辎重队各在营部辖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如此全军共有六十毫米迫击炮六十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四十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十六门。由于迫击炮集中到营级以及标级部队,由此同时也拟将进一步增强营部和标部的后期人员。”

实际上,这个装备数字依旧是比较夸大的,已经超出了第三镇的后勤供应能力,同时也会造成第三镇的军费紧缺,但是赵东云之所以会批准这个耗资众多的计划,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己手下就这么一个第三镇,只要战斗力能够提升来,赵东云并不在乎花多少钱。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前段时间剿匪顺利,而且未来预期也还会有不少剿匪的收入,所以这经费来算不算太严重,所以趁着有机会有时间就一次性把迫击炮装备到位。

如果不是迫击炮刚装备没有足够的军官和射手,他还打算直接把六十毫米迫击炮下放到队一级呢,而不是集中到营级部队中去。

听到林永权的这个计划,众人一时间都没怎么说话,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先前所争都白争了,孟恩远的骑兵也有迫击炮,刘廷贵的炮兵也有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而那些步兵部队更不用说了,六十毫米和八十毫米的几乎都被他们占去了。

一时间可谓是人人满意,尤其是陈光远为首的步兵军官们,一个个露出满意神色,而随后林永权的下一句话则是让他们更满意了。

第一百零五章舆论压力

林永权说完了迫击炮的装备计划后又道:“考虑到迫击炮即将大规模装备营级部队,同时营级以及标级部队也将会大规模提高后勤供应能力,所以教育处的诸多同僚们觉得同为步兵支援武器的重机枪也可以适当的下放营级部队!”

“辛丑年我北洋大批量装备重机枪之初,为了快速培养相应的技术军官以保证尽快的形成机枪的战斗力,采取的是集中制度,然而如今数年过去了,我军中的重机枪装备已经成熟,这种时候已经是可以考虑效仿西方诸多部队,把机枪下放到营标级!”

“根据这一计划,我教育处的诸位同僚们制定了重机枪的新装备计划,初定于在各步兵营装备两挺重机枪,另外在步兵标再配属六挺重机枪。”

“迫击炮和重机枪的下放装备,旨在加强我军营级以及标级部队的作战能力,使之具备的进攻以及防御能力!”

林永权的话刚落下,那陈光远就是立马表态:“这是好事,我军的重机枪应用早就该跟上泰西诸国陆军的步伐了!”

陈光远还有一句没有说出来,那就是重机枪的数量早就该增加了,从1901年开始,北洋新军受限于经费的限制,制定的是一个镇配属一个机枪营二十四挺重机枪的装备计划,而随着重机枪在北洋新军体系内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有着赵东云等一批少壮派军官的推动,导致重机枪的战术应用越来越明确,而要求增加装备重机枪的呼声也是越来越大。

前几个月孟恩远手下的骑队第三标装备一个机枪队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导致当时的第三混成协的重机枪数量从二十四挺增加到了三十挺。

同样的情况还是出现在北洋新军的其他部队中,袁世凯这几年来可是一直在持续购买重机枪,前后都已经购买了一百多挺重机枪了,不仅仅装备了北洋常备军,同样还装备了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

甚至北洋新军大规模装备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其他各省新军,为什么?因为练兵处成立后要求全国各省的常备军编练都必须效仿北洋常备军的编制,而如今北洋常备军的正式编制里,可是有一个一个机枪营的。

北洋常备军的大规模装备重机枪的行为也是影响到了国内兵工厂的生产,湖北枪炮厂据说已经开始试图仿制马克沁机枪了,而作为湖北枪炮厂的主要竞争对手,福元机器厂的方法更加干脆和快捷,也不埋头自行仿制,而是采取了国际上的标准商业做法,直接从德意志武器公司引进技术并从马克沁手里购买相关专利,然后购置机器进行专利授权生产。

这里得说一说,福元机器厂是一个纯商业的企业,和国际的数大兵工厂都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且管理层都是由洋人组成,而且非常多的原料都需要进口,同时时不时也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所以对于专利技术这些还是比较敏感的,一般想要仿制某种武器的时候并不会自己直接捣鼓出来,而是会选择购买专利技术然后授权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福元机器厂的迫击炮相关设计也已经在国外诸多国家进行了专利申请。

当然重机枪这玩意就是要玩来料加工组装,但是难度依旧不是制造步枪那么简单的,更别说福元机器厂瞄准的是当今国际武器市场上最先进的mg01型马克沁机枪。

仿制过程里虽然比湖北枪炮厂自己捣鼓要强的多,但是一时半会也是弄不出来的。

国内的兵工厂开始仿制生产,同时国内的新军也开始注重并装备机枪,也是从侧面可以证明中国的重机枪应用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赵东云也是开始尝试把重机枪下放到营级部队,以进一步加强重机枪在部队内的战术作用。dabeijing

如果林永权所说的这个计划成功执行,那么就代表着第三镇的机枪装备数量还会进一步提高达到四十六挺。

迫击炮的装备和重机枪的持续增加,表明的是赵东云对第三镇战斗力增加的迫切需求!

因为能够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算多了,东北的局势已经可以说到了一触即发的态势,战争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

而作为代表中国一方在东北的武力所在,赵东云也是感到压力非常大,近来国内的诸多报纸频繁提起他的名字,赫然是把他当成了袁世凯在东北的直接代表,他的一举一动也是关乎到了东北局势的进展。

甚至他受到了一封由上百名到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请愿书,上头要求他出兵辽河以东收复东三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