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征服史- 第1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混同江畔一直打到了西京大同府。而到了半年前,金人攻破西京,俘获了阿疏,却仅仅是打了他几杖便把他放了。有些金人不认识他,或问为谁,阿疏便说:“我,破辽鬼也。”

赵瑜与女真人一样,并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寻找借口上,随便挑出一条敷衍下面地士兵就行了。在军中高层,无人不知今次作战是即将来临的逐鹿天下的总演习。在出兵前,赵瑜也明确对军政两班说这是大战前的最后一次大考。

而到现在为止,所有人的表现都很不错。从动员令下达开始,东海国中的文官们检索名簿,安抚民众,同时安排奴工去帮助军属,为大军出动解决后顾之忧。参谋部也很出色,只用了十天,便把所有新增编制都安排妥当,八万大军渡海登陆、后勤运输——虽然只是沿着琉球群岛稳步北上——也始终按照计划中顺利进行。

如果让赵瑜来打分,此前的表现绝对是及格了。剩下来他要做得,就是另外一个任务——将日本灭族!

“日本国中,除了公卿王侯,下面庶民都没有姓氏。而即无姓氏,便不知其先祖由来,只如无知禽兽,其人不足虑。只要把识字知礼的上层都清理掉,倭国也就亡了。”丁涛心平气和的说着今次的计划,朱聪听得却汗流浃背——这些年他一直看着赵瑜仁心爱民,都忘了他当初是如何地心狠手辣。

赵瑜接下去解释道:“无意义地杀戮非我所喜,但让全军见一见血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南洋已定,三佛齐覆亡、真腊也在苟延残喘,能动手地也只剩日本和高丽了。不过高丽紧邻女真,消息容易散布,太狠辣的手段也不适合使出来。不比日本,孤悬海外,又多年不知兵事,是再好不过的目标。”

“东海既要崛起,脚下的路少不了用尸山血海来铺垫,交趾如是,辽南如是,南洋如是,当然,今天的日本也如是。就让倭人成为我们的踏脚石罢,接下去的路需要他们的尸体来修建!”

注1:由于日本偏处海外,几乎没有外敌侵扰。所以历代京城,包括平安京都没有城墙。不过因为模仿长安筑城,所以城门却是完备。这种城池,仅仅是建着好看,并没有实用价值。

第三章 灭国(上)

大宋宣和四年十月十九,甲戌。

北陆道。

为日本五畿七道之一,是其国中北部的行政区划。同时也是日本本岛北海岸,贯通若狭、越前诸国的交通要道的名称。

泰西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而在大宋,以汴京为中心,延伸出来的水陆要道也不计其数。放到日本,也同样如此。除去以南海道为名的四国岛,西海道的九州岛,本岛之上,以平安京为起点,修筑起四条官道贯通本岛的东西两面。分别是向西去的山阴道和山阳道,向东延伸的北陆道和东海道。至于从琵琶湖边的近江国,一直把整个东北地区一起囊括进来的东山道,虽然没有大路连接京城,但穿梭在群山中小路也为数不少(注1)。

而这些倭国历代政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造的道路,却恰恰给东海军的四面出击,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张大牛沉默的走在队列中,双脚机械的在北陆道的黄土路面上交错前行。在他的前后左右,一个不满编的指挥,总共三百五十名官兵,都默不作声的紧跟在高高飘扬的军旗之后。身上披着的鱼皮轻甲,挂在腰间的夹钢佩刀,以及背上的双肩油布背包,都是东海军制式配备。虽然他们只是副营,但所有的配备都不比正营差到哪里去,不过同样的,他们身上地负重也绝不比正营的士兵少上一两半钱。

不比正营经过长年累月严格训练的精兵。能背负着近六十斤的兵器装备,在一天之内跋涉四十里后连续投入战斗。像张大牛这样的预备役,在经历了连续四天的行军作战,除了麻木的听从命令,再没有一星半点地多余气力,就连张口说话都嫌费劲。从体内的每一块肌肉传来地疲累,让阴郁怒火在张大牛的心中熊熊燃烧。满腔的愤恨都投注在倭人身上。

四天前,按照东海军中通报的说法。由于倭王无视赵瑜的善意,‘蛮横’的拒绝了最后通牒,拒不交出被掳走的国人。在平安京外围城了半月之久地大军终于奉命出动。八支正营部队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方,而剩下的队伍则在进军号声中突入城中。

平安京中的抵抗,就如挡在滚滚车轮前的螳螂,在一瞬间便灰飞烟灭。把平安京外的篱笆墙踩在脚下,用火药包把只有两丈高的宫城城墙炸成瓦砾。张大牛所属的指挥当先杀入王宫,占领了象征日本中心的紫宸殿,把倭王临朝时所坐地御榻献到了赵瑜面前。

攻城之战仅仅持续了两个时辰,十月望日的那一天所剩下的时间,张大牛和数万名东海士兵一样,都是在洗劫城中的工作中度过。在历经交趾、辽南、南洋各次大战的一线军官的指挥下,刚刚被征发入伍地新兵们,极有效率的在一间间宫室和公卿府邸中杀戮劫掠。日本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无论金银珠宝,还是古物珍玩,都一点不留地被搬运搜集,堆积在大街上,继而连同俘获的嫔妃宫人。贵戚仕女,被数以百计的大车运出城外。

上至天皇法皇,下至王侯公卿,近万倭国贵族被屠戮一空,尸体在皇宫中堆积如山,发黑的血液凝固在被瓦砾碎石之上,厚厚的竟有数寸。在把城中百姓驱赶出城之后,一支支火把丢进了王宫宅院,依然是东海军惯例的纵火焚城。三百多年的倭国王京,淹没在火海之中。北风呼啸。如有数万冤魂在悲鸣。风助火势。那直上云霄的黑沉浓烟,就算到了百里之外。仍清晰可辨。

第二天,把周围四十里地熊熊烈焰留在背后,东海八万人马沿着大路向东西分兵进军。约期三月,全灭日本。赵瑜亲领近卫一营,加上近万登陆地水兵,清理近畿五国。日本的国,只相当于大宋地一县,五国合一,也不过一州之地。赵瑜提领一万两千人,并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

而张大牛所属的野战三营,领到的任务便是横扫北陆道诸国。北陆道沿着北海,本有七国,但在佐渡国这个海外孤岛被东海占领并开发金矿之后,就只剩六国。由于有佐渡岛上的驻军和分舰队支援,这个任务被认为是各营中最轻松的一个。

不过所谓的轻松,也只是相对而言。绕过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野战三营一边行军,一边攻击沿途的村庄、寨堡、寺庙和神社。在这过程中,正营始终没有出动,一切战斗都有两个副营来完成。甚至是哨探游骑,安营扎寨,也是由副营亲历亲为。

相对于累得七死八活,每天都在行军、作战、休息中循环度日的新兵们,正营的四千官兵轻松得仿佛在观光游览。不过,因此而生怨的士兵却很少见,有身经百战的正营跟在身后,所有的新兵至少都能睡得安稳,也不用担心战败会如何下场。

对于四个野战营的战斗力,东海国中几乎都是盲目的信任。东海国历年来的战争,从来都是动用五千兵便能灭国屠城,有四千精兵在后压阵,哪还会有人担心倭人的反击。

张大牛所属的这个指挥,刚刚毁掉琵琶湖北的若狭国国分寺,同时还顺路烧了两间神社。欲灭其国,先毁其史,在日本,传承历史文化的不是公卿武士,便是僧侣神官。而一路北上,沿途的神社、寺院无数,让他们着实费了不少气力。

在身后留下了一片废墟,三百五十人的队伍稳步向前,他们这个指挥接下来的任务是赶去前方的预定地点,为全军准备好今天休息的营地。野战三营地其他队伍现在正分散在若狭国的村落乡镇之中。按照早间的行军计划,他们只有到了晚间才能陆续赶上来。

急促的蹄声从前路响起,几匹散出去的游骑正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马上的骑手满面风尘,而马鞍之后,几枚首级正随着马身地颠簸上下飞舞。游骑与张大牛擦身而过,他只用了眼角瞥了一下,又低下头去盯着身前士兵的脚步——他就连好奇地力气也没有了。只剩下机械化的动作。

游骑在已走出行军队列的三名主官身边停下,不知报告了些什么。很快指挥使跳上自己的坐骑——在此之前。所有的军官都是与士兵们一样,背着装备徒步行军——骑在马上,赶到了队列最前,指挥刀在头顶挥舞了两下,直指前方,大声呼喝:“全军轻装前进,半刻钟内赶到前面的山口!”

没有半点拖延和磨蹭。一串沉闷的落地声之后,三百五十具背包被抛落在身后,蜿蜒地队伍如同受了惊的巨蛇,突的一下便加速向前冲去。急促的脚步声中能听出士兵们的兴奋,东海军功最重战阵歼敌,其丰厚程度甚至连攻城略地都比不上,指挥使即是如此下令,前方必然有敌军出现。比起烧杀抢掠。自是即将来临的战事更让他们这些士兵期待。

※※※

军势已经接近了若狭国和越前国交界处的山口。越前守平忠盛正领着他的六千大军在北陆道上赶向若狭国中。身后地红色军旗随风舒展,一万多只脚步带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回头看向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平忠盛不禁自得而笑。他是伊勢平氏的支脉,但由于继承了其父的位置,历任地方又屡立功绩,不到三十岁便已经成为一国守护。离殿上人的仙籍(注2)也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却是咫尺天涯,世代垄断公卿高位地藤原诸家,不可能允许一个卑微武家分家家主,贸然涉足只属于他们的领地。不过,现在这个让他难以逾越的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

上洛!

这是让所有在外的武士都兴奋的词语。能入神京为官,参与朝政,是平忠盛等武家子弟毕生的梦想。而十天前的勤王之令,便让平忠盛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没有多做犹豫。他立刻派出人马去联络越前国中的大名、小名(注3)。经过一番威逼利诱。便召集起了六千人众——这也多亏了现在是秋收之后,进入了冬闲期。征召农兵才如此顺利。

虽然来袭的贼军据说有十万之众,但熟悉京中虚实地平忠盛却并不相信。若是平安京外真有这么多贼军,京城早就保不住了,如何还能送出勤王令?最多不会超过万人,平忠盛有着自己地判断。

对付这点贼军,平忠盛有足够的信心。只看他越前一国就召集了六千军队,就知道以神国五畿七道地人口,编出二十万大军绝非难事。只要诸路大军合力,想消灭贼人是易如反掌。

不过尽管如此,他在出兵前后,却总有种心惊肉跳的不详预感。看着前来送行妻儿,平忠盛却觉得也许看不到刚满五岁的嫡子元服时的英姿了。虽然晦气话没有说出来,但他却忍不住却给嫡子起了成年后才用得上的大名:清盛,平清盛(注4),这应是能掌控天下的一代豪杰的名字。

军势已接近若狭国,其国地域狭小,如果全速行军,只要两天便能进入平安京所在的山城国。兵贵神速的道理,平忠盛很清楚,越早赶到平安京,能受到的封赏就越丰厚。给坐骑猛抽了一鞭,他再次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但这时,前方里许外的山口处,一面蓝色的大旗突然竖起,旗面卷动,闪烁着点点金光。

平忠盛瞳孔骤缩,猛提起马缰……是敌军!

注1:不多加解释了,有兴趣的去玩玩信长的野望好了。

注2:日本古代,能上殿面君的,必须是正六位以上的官员,称为殿上人。而登载殿上人的名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