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花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花公子- 第9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屋内的气氛有些紧张,赵东阳深呼吸一口后转移话题说道:“柳姑娘,刚才那首诗确实乃佳作,在下读了爱不释手,因此斗胆问问姑娘,这首诗有无下联呢?”
  柳吟月一愣,心想这诗是花潇洒那厮给自己的,有没有下联自己也不清楚啊。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见她莞尔一笑道:“依公子之见呢?”
  赵东阳点点头,“定有下联。”
  柳吟月笑道:“那小女子有劳公子将这下联作出来如何?”
  之前赵东阳尝试过,想了很多,他自己都不满意,眼前见着柳吟月邀约自己作下联,他自觉有些诚惶诚恐,赶紧道:“只怕是在下作不出来。”
  “无妨,公子可以多留些时日,若是今后再有机会相见,公子不妨告诉小女子。”
  见着柳吟月这么一说,赵东阳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
  送走赵东阳之后,柳吟月赶紧书信一封,让丫鬟出去转给花潇洒,问问这诗的下联到底是什么。
  ……
  其实慕蓉婷并未出去,当她听到赵东阳来访后,她很是惊讶了一番,接着便果断地告诉家丁,就说她不在。
  平素里第一次谎言骗人的慕蓉婷虽说只是口授给家丁而已,但是她却是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难过,她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
  昨日接到爹爹的回信,信中讲,那些浙江的茶商又开始口风严实起来了,对此慕天豪也是毫无办法,他实在搞不懂那些茶商出尔反尔的心态。
  而关于那个建议,慕天豪的建议是再等等,同时他还在信中提到希望慕蓉婷能够来杭州一趟。
  眼下马上就要到冬至了,慕蓉嫣思索一番后,回信至爹爹道,说自己等这冬至祭祖一过,安排好家中一切事物之后,便会去浙江一趟。
  回信完之后,慕蓉婷将张百顺叫了进来,告诉了他近期的一些情况,当得知慕蓉婷也将去浙江后,张百顺的心一下子忐忑起来,在他看来,这可是最后的救命草了,不过细心的张百顺还是从慕蓉婷的脸色中看出了端倪,大小姐也并无多少把握,一切尽顺天意。
  走出房门的张百顺长叹一口气,心中的不祥预感更加强烈起来。
  

154、顾可久这个人(1)

 翌日,花潇洒买了不少补品带到了吴老二家中,当他进去顾可久的房间之后一看,只道顾可久正在看书,而那本书实在是破败的不像样子了。
  顾可久的气色较之昨天好了不少,不过脸上仍然是一脸的惨白,花潇洒断定这与顾可久日常的饮食有关,成天粗茶淡饭,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何谈补身子?
  见着花潇洒来了,顾可久赶紧放下书,极力挣扎着要下床迎接,不过他的反应还是慢了一步,只见花潇洒一个健步上去,将顾可久给止住了。
  “别动,躺着……顾兄。”虽说语气严厉些,但是却饱含了不少关心与温暖。
  顾可久不由得点点头,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一脸愧色道:“花兄,你以后可别叫我什么顾兄了,在下是年幼于兄长呐。”
  见着顾可久脸红的像猴子屁股一样,花潇洒微微一笑:“也好,那我就以顾老弟称呼你。”
  顾可久点点头:“你这样叫,我就舒心多了。”
  “怎么样?今日好了不少吧。”
  “与昨天相比好了不少,不过脑袋还有些疼痛。”顾可久的伤用医学术语来说就是脑震荡。
  关于补品这点花潇洒想的还是比较周全,花了几两银子买来天麻、红枣、当归、人参等补品与鸽子炖食,一个星期下来包管顾可久脸色红润,气色如初。
  “所以大夫都说了,你要多休息。”
  “我不敢休息呐,收了个小童孩,教他读书,之前答应好好的,一个月讲二十次学,这个月马上就要过完了,还有五六次没有讲啊。”很显然,顾可久所说的那个小孩是小强。
  花潇洒笑了笑,安慰道:“顾老弟,你想想人家为什么把孩子送到你那里来?那还不定是看上了你的人品,觉得你这个西席先生刻苦认真,因此才将孩子送来,所以这点你不要担心,你把那小孩家住哪里告知于我,回头我去帮你给人家说明一下,你看怎么样?”
  事已至此,顾可久也只能这么办了,不过他说话的时候还是面带难色,“那家住在西门那里,小孩姓何。”说到这里,顾可久顿了顿。
  “花兄,实在不好意思,我就只知道这么多。”
  其实当初他吩咐熊二就是别说太多了,见着顾可久这么一说,他赶紧道:“西门那边很好找,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了。”
  见着花潇洒说话时,一脸信誓旦旦的样子,顾可久也随之安慰着点了点头。
  两人今天的兴致都还不错,聊了几句家常理短,然后扯到了书院的一些情况,当花潇洒无意中说到徐百贞的时候,顾可久接话说道:“徐夫子是个好人,若是没有她的帮助,我定是进不了书院的。”
  现在的花潇洒一听徐百贞就烦,不过这倒算是提醒了他,在放假之前,书院就有令,说是在此期间,每个西席先生必须研习《雍也第六》这篇文章,待到冬至之后,书院将对他们进行考核。
  《雍也第六》花潇洒能从容背诵下来,但是这其中的字面意思,他弄得不是很清楚,想了想之后,花潇洒决心乘此机会好好向顾可久请教一下。
  不过他还是打着要考一考顾可久的幌子来的,若是明眼告诉顾可久说自己不会,那样子太丢脸了。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这句很简单嘛,孔子说,雍这个人可以去南边嘛。
  不过他还是说了出来,顾可久想了想之后答道:“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顾可久释义出来之后,花潇洒傻眼了,靠,这意思怎么差距这么大?
  见着花潇洒一脸的茫然,顾可久赶紧说道:“花兄,我记得明明就是这个意思。”
  “对,对……”花潇洒赶紧笑脸道,“那你说说为什么‘使南面’要解释为做官呢?”
  顾可久想都没有想直接说道:“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
  说完之后,花潇洒不由得笑了出来,他笑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顾可久说到了“古代”两个字,在他看来,眼下穿越过来的明朝是古代,而孔子所在的那个年代也称之为古代,古代人管古代人叫古代人,靠,这么拗口。
  顾可久解释的不错,字字如同刻板一样深深地刻进了花潇洒的脑海之中,他赶紧继续穷追不舍地问了起来。
  问:“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答:“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有的地方花潇洒还让顾可久挨个详细释义一遍,顾可久也都没有费多少功夫,便耐心地讲解了一番:
  “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三十一岁。亡:同无。”
  ……
  两人就这么你问我答,将这《雍也第六》给学习完了,完毕之后,花潇洒微闭眼睛,仔细一想,只道是刚才那些对话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心中不由得心花怒放一番,看来这效果不错。
  不过更让他感到较为满意的则是通过这次向顾可久的请教,他学到了不少东西,小半天下来后,竟也能轻松地释义一段话了。
  看来顾可久确实有两把刷子,若不然的话,连个举人都没有中上就能进书院,虽说他说自己能进书院多亏了徐百贞的帮忙,但是徐百贞也不是那种势利小人,必定这顾可久有什么过人之处才会被破格录取的。
  想到这里,花潇洒不由得问起了顾可久:“顾老弟,我有个疑惑不知该问不该问。”
  见着花潇洒如此一说,顾可久赶紧道:“当兄长的问兄弟问题岂有不说之理?”
  “以兄弟你的学识,为何只考取了秀才这一功名呢?”话说的还算委婉,就看顾可久的承受能力了。
  花潇洒问完之后双眼紧紧地看着顾可久,生怕这家伙情绪失常呐……
  

155、顾可久这个人(2)

 顾可久的情绪确实在花潇洒的注视下波澜起伏了好一会儿,那张原本白皙无血色的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同时他的全身也开始颤抖不已,看得出,花潇洒的这个问题属于顾可久极其不愿意去正面面对的。
  看着眼前顾可久这样子,花潇洒忽然间想到了本山大叔与范伟大哥演的那个小品。
  “5;4;3……”
  “兄弟,你终于挺过去了,恭喜你了。”
  ……
  而眼前的顾可久显然就属于决心要挺过去但是却随时可能要抽过去的人,一旁的花潇洒就差为他摇旗呐喊“5;4;3……”这样的话了。
  许久(据花潇洒回忆,那日许久是个量词,至于时间跨度到底有多长,他也是不知道)之后,只见顾可久长长地出了口气,一脸的如释负重。
  沉默片刻,顾可久告诉了花潇洒其中的缘由。
  细细一算,顾可久一共参加过三次乡试,一次因为家里穷,还没有走到地方就结束了(靠,这算够倒霉的了),第二次还是因为穷,虽然走到了考场,但是却晕倒了(身体素质太差),第三次别人看起来属于自暴自弃,其实顾可久自己解释则是自己不会,看得出还是比较实诚。
  听完顾可久这非常坎坷的科举之路后,花潇洒不由得想到了两个字,“倒霉”,不过这两个字也就是能在心里想想罢了,嘴里说出来的还是得上得了席面,“顾老弟,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说完之后眼神还是那样的真诚,即便你说你不信,也得为之那极其感染力的言语所折服。
  顾可久二一点,根一点,自然也就信了,所以他又特意提到了上次在书院的事情,说起书院的事情,他说自己其实当时就是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若是还能控制的话,兴许他就不会那样做了。
  看来顾可久是真的改变了,当他明白一头执着地是不会到达终点后,他会选择暂时的屈服,暂时的低头,从而换来折线。
  欣慰的同时,花潇洒安慰道,“那你就好好备战明年的乡试,以你的能力,现在是定能考取的。”
  谁料顾可久却摇摇头,花潇洒随之一愣,他不明白为什么顾可久竟然选择了放弃。
  倒是顾可久也是一脸茫然的看着他,花潇洒也看出了这点端倪,他不由得心想莫非自己说错了什么?
  果然顾可久问话了:“花兄,不知道你是哪一年的举人呢?”
  见着顾可久问自己这个问题,花潇洒感觉到了异常,他平白无故就从科技较为发达的二十一世界穿越过来,怎么可能参加这明朝的科举考试呢?
  不过顾可久这么一问,倒是提醒了他,记得初次进寒山书院的时候,那举荐表上就有何年科举获得何种称谓这一选项,当时他也是不会填,偷偷地瞄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