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河河套地区的大片土地。匈奴入侵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威胁到了新生的统一王权,秦王政不得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讨伐匈奴,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收回了河套失地,并且在这里设置了34个县,重设9原郡,修筑了几十座城堡作为防御工事,并从内地移民3万到此戍守垦荒。为了巩固北方边境,蒙恬和另外一位大将领兵渡过黄河,占据阴山。在据守阴山一带时,蒙恬就率军民首先对新收复的沿黄河一线的赵长城进行了修补,为防备匈奴人的再次进攻,秦始皇决定修筑一条新长城。公元前213年,即始皇34年,声势浩大的长城修筑工程全面展开。为了修长城,秦政府几乎动员了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大批役夫被迫征赴边疆,粮草也源源不断从内地输往北境。在东西长达万里的长城沿线,到处是开山凿石、肩挑畜拉、打夯砌筑的场景。长城沿线地势十分险峻,施工非常困难,他们充分利用山河自然之势,据地形筑城,连缀了原有的旧长城,并对之进行修葺增补,同时也建造了不少新的城墙。这项工程十分浩大艰巨,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十分有限,劳动人民必须克服很多困难才能完成。不少人葬身于此,累累白骨成为长城的奠基,经过整整9年的烈日严寒,万里长城终于竣工。    
    新的万里长城全长约5000千米,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沿依阴山山脉,行经内蒙古草原,一直奔向苍茫的大海。长城的建筑,绝大多数地段是以山脉为基础,随着山势而建,有的甚至建在1300米的高山之上。长城本身的高度从5米到10米不等,墙外都用砖和石头砌成,里面则用黄土夯实。作为建筑工程体系,它是由关隘、城墙、城台、隧峰四部分组成的。关隘就是关城,通常建在高山峡谷等险要处,扼守要冲,镇守于此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城墙就是长城的主体。城台可用来望城外,每隔130米就有一个。烽隧,又叫烽火台,大多建在高山顶上或险要处,专门为了传递军情而设,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便浓烟直上云霄,夜晚则燃烧加有硫磺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用以报警。另外,秦始皇还派大军在长城沿线驻守,并设了10多个郡,进行管辖开发。    
    万里长城的修筑,尽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但是对于保护北疆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巩固发展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在秦的都城咸阳燃起了焚书的烈火。随后焚书之举很快就蔓延到全国各郡,第二年,在政府文化机关供职的诸生460多人被活埋,700多人被杀,无数被流放到偏远之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是秦统一后为统治思想文化、加强文化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战国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文化非常繁荣。随着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不仅政治经济上,文化上也要求实行专制统治。刚开始,秦始皇派人从六国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古典文献,并征召了70多位博学的老者,授予博士的官职,在博士官下,又设了2000余名诸生,让他们整理文献,把不利于封建专制政权的书剔除出去。这些学人多信奉儒家思想,推崇周礼,赞赏分封,对新建的专制政权多有议论。他们最初还受到了较优厚的待遇。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向秦始皇建议废郡县立分封,理由是中央权力集中之后,一旦权臣专政,皇帝就会孤立无援,所以应该分封子弟,作为皇上的辅枝。秦始皇将淳于越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代表新兴官僚商人集团利益的丞相李斯坚决反对,认为这是旧儒的复古思想在作怪,所以才以古非今。而现在时代形势变了,情况不同了,不能再用老办法来治理国家,儒生们复古的思想只会扰乱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皇帝的统治。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严酷的文化专制措施:除秦国的历史典籍、博士官所掌管研究的一套书、农医之书,以及求神问卜之书外,其他私藏《诗》、《书》和诸子百家典籍全部烧毁;有敢于谈论《诗》、《书》的一律问斩;以古非今的人连族诛灭;官吏知情不报的,治以同罪;命令颁布后30天还没照办的,在脸上刺字并发配边疆做苦役。第二天,咸阳城就燃起了焚书的熊熊烈火,秦以前的文化典籍,尽数灰飞烟灭,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焚书”之后,怀有复古思想的旧贵族文人依然在政府机关掌管着文化事业,散布不利于专制统治的言论。秦始皇为了肃清这些反对派,又制造了“坑儒”惨剧。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侯生、卢生两个方士寻求长生不死的仙药。当时,秦始皇迷信神仙方术,重用方士,经常派人到深山远海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侯生、卢生看见当时政治日益专制独断,始皇为人又凶狠刚愎,为所欲为,十分担心以后会有什么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二人商量之下,觉得在朝中不能再呆下来了,便一起逃走了。秦始皇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怒,指责方士们的过错,说韩终去找仙药一去不返,徐市等人花了数以万计的钱财也没有任何结果;他待方士已经很优厚,他们却诽谤皇上,妖言感众,搅乱民心。于是始皇派人搜捕可疑的诸生进行拷问,儒生们相互牵连,触犯禁令的共有460余人,这460多个人都被活活埋在咸阳城外的大坑中。始皇又诏告天下,此后若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必将严惩不贷,并将有过失的诸生发配到边远地带。又过了一段,始皇命人假装冬季在骊山上种瓜结出了果实,让诸生前去观看,暗中埋伏了大批武士,将他们活埋,共有700多人遇难,这就是坑儒事件。二世统治时期,也曾发生过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当时作为“官学”的法家对“私学”儒家的排挤,是加强中央专制的需求,它沉重打击了儒家学派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对文化极为严重的摧残,给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秦始皇实行很严酷的法治,设立连坐诛族的重刑。人们动辄触犯刑律,人心惶惶。他还多次巡游,炼丹寻药,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陵墓,耗费了巨大的人力才力,加剧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在他死后,胡亥实行更残暴的统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更加残酷。在埋葬始皇时,他命令后宫没有生子的人一律殉葬,并把修建陵墓的人统统埋在墓中,并继续修建阿房宫,豢养狗马禽兽以供游猎,横征暴敛,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公元前209年7月,秦二世命令阳城(今河南阳成县)地方官征调九百名壮丁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去防守边疆。这九百名壮丁由两位都尉带领,他们从壮丁中选了两个屯长作为帮手,其中一个是陈胜,另一个是吴广。当这行人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大泽乡地势低洼,路已经不能再走。雨下了好几天都没有停,这些人都心急如焚:这样耽误了下来,即使以后日夜兼程,也没有办法按时到达渔阳城了,而按照秦朝律令,误期是要被砍头的,若明知误期还继续前行,那无疑是去送死。陈胜、吴广便商议举行起义,他们认为前行是死,逃走也是死,不如兴大事起义兵,推翻秦的暴政。    
    有了这个决定,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便去找了个算卜先生卜了一卦,算卜先生从他们谈话中看出些眉目,便告诉他们所卜的事一定能成功,但要能借助鬼神就会更多胜算。陈胜、吴广非常高兴。他们找了一块白绸,上面用红笔写上“陈胜王”,然后悄悄放到鱼腹中,卖鱼的人剖开鱼腹看到鱼肚子里的白绸,非常奇怪。这个消息很快四下传开,“陈胜王”三字深深印在人们心中。不久后的一天晚上,吴广悄悄藏在一个破祠堂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学着狐狸的叫声,隐约说出“大楚兴,陈胜王”的话,正在丘冈上的士兵正为自己的惨痛悲叹,突然听到这种声音,又联系到前不久鱼腹中白绸上的“陈胜王”的事,大受震动,开始议论纷纷,观察陈胜,对他十分恭敬。    
    陈胜、吴广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一天晚上,吴广趁都尉酒醉的时候,多次故意说与其等死不如逃走。都尉果然被激怒,要鞭打吴广,吴广挺身而起,出其不意把这个都尉杀了,而陈胜也迅速杀掉了另外一个。陈胜、吴广乘此机会鼓动大家,说现在赶到渔阳也是一死,即便不死在边疆远地也是九死一生,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也得死出个名堂来,王侯将相也不是天生的。众人受到激励,表示拥护他们。于是他们诈称是奉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之命,揭竿而起,自号大楚,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率全体壮士一举占领了大泽乡。当地人民深受秦朝暴政之苦,见有人领头举事,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    
    陈胜、吴广又带队攻打了蕲县,这是他们攻下的第一个县城。初战胜利大大鼓舞了起义军士气。他们又攻下陈县,并以陈为都城,陈胜被群众拥为“张楚王”,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队伍发展到了数万人。    
    陈胜称王后,以吴广为假王,率军攻打荥阳,另外派人去进攻九江、广陵、南阳和魏地。吴广进攻荥阳的部队受到阻碍,久攻不下,其他几支部队却纷纷自立为王,与地方豪强抢夺地盘。起义首领们忙于争权夺势,力量削弱。陈胜又派周文去攻取关中,遭遇到了章邯率领的秦军,一败涂地。章邯又进攻荥阳,吴广的部下田臧杀死了吴广。章邯军继续前进到陈,陈胜败走,逃到了城父,被部下杀死。至此,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以失败告终。    
    大泽乡起义掀起了反秦的浪潮,继起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农民军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第二部分:秦始皇统一中国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秦末农民起义中崛起的地方豪侠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角逐。经过长达5年的战争,公元前202年,走入穷途末路的项羽拔剑自杀,由陈胜开始、项羽首功所取得的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到了刘邦手中。刘邦统一了中国,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    
    项羽是楚国名将的后代,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长大后成了秦末第一武术高手。刘邦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项羽、刘邦响应秦末农民起义,扩充队伍,积极发展势力。各路起义军为了号召群众,共同推举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和起义军总领袖,然后兵分两路攻打秦朝。项羽在攻打秦朝、进军北上的途中夺取了北征军的领导权。公元前207前,强大的秦军追杀赵国军队到巨鹿。项羽率领全军,破釜沉舟,士兵每人只带3天的干粮,表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