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大审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纽伦堡大审判-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英国,除其他报刊外,《每日邮报》和《卫报》特别为释放这名施潘道最后的囚犯说话。早在1965 年,著名记者和评论员伯纳德·莱文(也是犹太人)就在《每日邮报》上呼吁释放鲁道夫·赫斯。
  为结束监禁,聘请的辩护人之一是伦敦的著名律师和保守党议员艾雷·尼夫。这位艾雷·尼夫在纽伦堡审判时曾以法庭官员身份向赫斯递交起诉书。尼夫在苏联人坚持拒绝释放赫斯的情况下,为谋求下面的妥协而辩护:赫斯可以在西方三国负责监管施潘道的三个月,交保与其家人同住,而在“苏联执勤的”月份里,他的家属再把他交回施潘道监狱。假如苏联人不准许赫斯在联邦德国内飞行,可以让他的家属在柏林为他安排专门的住宅。根据这个设想,又产生了其他的一些建议,如果赫斯长期软禁在阿尔戈地区的兴德朗市,住在他妻子的住宅里,人可以散步,但不允许离开当地。这个建议的障碍在于:有关这个病人的病状和治疗问题,都必须取得四个监督国的一致意见。而且,就连这样建议苏联人的答复是“不行!”。
  这些重要人物(其中包括许多是公开反纳粹的;也有些是在第三帝国统治下在德国和欧洲亲身受过纳粹严重迫害的人,他们都允许让这位希特勒的副元首在自由的环境中度过他的余生)参加签名的事实曾导致许多同情纳粹的人极端罕见的误解:他们说这些重要人物之所以愿意签名是因为他们认为鲁道夫·赫斯是一个不能正确辨认问题的好人和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替罪羊。他是由于专横霸道的、报复性的判决才被关押起来的。
  产生这些误解的原因在于无法形容的妄自尊大和心胸狭隘的自认为公道。这些特点在许多当年的纳粹领导人的谈话中还经常暴露到今人吃惊的程
  度。约阿希姆·费斯特把这种态度视为:“这是面对自己的麻烦事感到痛苦,与几百万受纳粹迫害的无辜的牺牲者相比,在道义上完全遭到反对情况的人的共同特征。”这些隐藏的纳粹分子公然把纯粹的人道和公正的动机跟对“副元首”的友好同情和赞赏混同起来。
  尽管应该尊重伊尔莎·赫斯夫人的感情,但从下面这段她的谈话中,千百万德国人肯定能发现她那沮丧的情绪里也包含着高做自满:“我们时代的许多男人有权要求得到承认,。。我的丈夫坚定不移的态度——纽伦堡审判直到他谢世为止——将在德意志人民心灵中永存。总有一天会有人为他辩白的。”
  鲁道夫·赫斯的所作所为,并不等于他崇拜的偶像的所作所为——杀人、灭绝种族。他的所作所为有些像不自觉的同谋,他是出于盲目的理想主义和盲目的顺从而奉献了自己。为此,这位副元首在施潘道监狱赎了几十年的罪,他是代表他的人民的大多数去受罚的。他们跟他一样盲目和顺从。
  第二节“出色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
  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系按所有四条起诉理由被提出起诉。他于1932年加入纳粹党。1933 年前后,他成为希特勒的外交顾问,同年他又成为纳粹党的外交代表。1934 年他被任命为出席裁军会议的代表,并在1935 年被任命为无任所大使,他以这一身分于1935 年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1936 年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 年8 月11 日他被任命为驻英国大使。1938 年2月4 日,他在总的人事变动中,即在解除弗里奇和布洛姆贝格职务的事件中,接替牛赖特出任德国外交部长。
  里宾特洛甫没有出席1937 年11 月5 日举行的霍斯巴赫会议,但是,他在1938 年1 月2 日——还在他担任驻英大使期间——上书希特勒,发表他的意见,他认为,只能以武力才能实现按德国的观念去改变现状。如果这样一种变动会引起欧洲战争,为了防止英国和法国在战争时进行干预而可能进行决战,他还提出了措施。当里宾特洛甫就任外交部长时,希特勒告诉他,德国还有四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奥地利、苏台德地区、梅梅尔和但泽四个问题;他还提到了通过“某种决定性的摊牌”或“诉诸武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1938 年2 月12 日,里宾特洛甫参加了希特勒与舒施尼格举行的会谈。会谈期间,希特勒用入侵的威胁迫使舒施尼格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奥地利的纳粹势力的让步,同时还任命赛斯一英夸特为保安兼内务部长,包括对警察的控制。当原定占领奥地利的计划被付诸实施时,里宾特洛甫正在伦敦;他根据从戈林处所得的情况通知英国政府,德国没有向奥地利递交最后通牒,声称对奥地利所作的干涉只是为了防止一场内战。1938 年3 月13 日,里宾特洛甫签署了关于奥地利并入德国的法令。
  里宾特洛甫参与了制订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从1938 年3 月起,他同苏台德德意志党保持密切接触,并且向该党颁发指示;其结果是,苏台德德意志人的问题发展成为生命攸关的问题,即成为德国策划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借口。1938 年8 月间,他参加了一次会谈,会谈的目的为,在同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一场战争的情况下,要求匈牙利给予支持。慕尼黑协定签定以后,他为进一步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余部分的目的而使用外交压力。他插手对
  斯洛伐克人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宣告独立。他出席了3 月14 日和15 日两天的会谈,希特勒在会谈中用入侵相威胁,迫使哈查总统同意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以后,里宾特洛甫签署了对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建立保护关系的法令。
  里宾特洛甫在导致进攻波兰的外交事件中起了特别重大的作用。他参加了1939 年8 月12 日的会谈,这次会谈的目的在于,一旦由于进攻波兰而爆发欧洲大战,要争取意大利的支持。在1939 年8 月25 日至8 月30 日的几天里,里宾特洛甫与英国大使就德国对但泽和波兰走廓的有关要求进行会谈。当时他知道,德国之所以暂时推迟进攻波兰的计划,只是为了试图动摇英国人对波兰的保证。他所进行会谈的方式使人们清楚地看出,他并不是诚心诚意试图去解决波兰和德国之间所面临的困难。
  里宾特洛甫事先就得到了关于进攻挪威和丹麦以及袭击荷兰和比利时的通知,并准备好了企图为进攻的行动进行辩解的外交部的官方照会。
  里宾特洛甫出席了1941 年1 月20 日的会议,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在这次会议上讨论了进攻希腊的方案;他还参加了1941 年1 月间举行的会议,希特勒在这次会议上谈德军假道罗马尼亚进攻希腊征得安东内斯库的同意。当南斯拉夫在1941 年3 月25 日加入轴心国时,里宾特洛甫曾保证新生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的不可侵犯性。1941 年3 月27 日,他出席了南斯拉夫政变以后举行的会议,拟定了希特勒宣布的意欲消灭南斯拉夫的计划。
  1941 年5 月,里宾特洛甫参加了希特勒与安东内斯库就罗马尼亚参加进攻苏联的会谈。此外,他和罗森堡还商讨过关于对苏联领土政治利用的初步计划,并在1941 年7 月,即在战争爆发以后,他曾迫切劝说日本进攻苏联。
  里宾特洛甫参加了1944 年6 月6 日的一次会议,该会议一致通过了制订一个对低空扫射的盟军飞行员施加私刑的计划。1944 年12 月,里宾特洛甫得知要把一位被俘的法国将军杀害的计划,他便指示其下属,虚构隐瞒其中的细节,以防止中立国发现这个计划。由于里宾特洛甫的活动与被占领国和轴心仆从国有关联,他也负有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的罪责。在丹麦和法国的德国最高级官员都是外交部的代表,因此,里宾特洛甫要对在占领这些国家时期普遍实施的经济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做法负责。他曾极力劝说意大利人在南斯拉夫和希腊采取残酷的占领政策。
  他在希特勒“最后解决”犹太人的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他在1942 年9月命令驻各轴心仆从国的外交全权代表加速把犹太人放逐到东方去。1942 年6 月德国驻维希大使要求赖伐尔移交五万名犹太人放逐去东方。1943 年2 月25 日,里宾特洛甫在墨索里尼面前埋怨意大利人迟迟不放逐意占区的法国犹太人。1943 年4 月17 日,他参与了希特勒和霍尔蒂关于放逐匈牙利犹太人的会谈;他向霍尔蒂说:“犹太人要么必须加以消灭,要么就该关进集中营。”在这次会谈过程中,希特勒把犹太人比作“肺痨病菌”,而且还说,如果他们不劳动,那么就应该把他们枪毙。
  里宾特洛甫在对他的起诉进行辩护时说,希特勒亲自做出了所有重要的决定,而他却是希特勒的狂热崇拜者和忠实的追随者,他从来没有怀疑希特勒一再提出的保障和平的主张,也从来没有怀疑希特勒所解释的导致进攻行动的原因的真实性。法庭并不认为这种说法是符合事实的。里宾特洛甫参与了从占领奥地利以至入侵苏联的所有进攻行动。虽然他个人与这些行动的关系更多是在外交方面,而不是在军事方面,但是,他的外交活动是与战争紧
  密相联的,因此他不可能不了解希特勒行动的进攻性质。在对通过非法侵略而取得的德国控制区的管理方面,里宾特洛甫支持犯罪计划的执行,尤其是灭绝犹太人的计划。此外,大量证据足以证明,里宾特洛甫完全赞同民族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则,而且还证明,他在犯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方面,明显与希特勒与其他被告进行了无保留的合作。里宾特洛甫之所以心甘情愿为希特勒效劳到底,是因为希特勒的计划和政策与他本人的观点相一致。
  结论:法庭根据起诉书全部四条起诉理由判决里宾特洛甫有罪,并被判处绞刑。
  第三节职业外交家——牛赖特
  冯·牛赖特系按所有四条起诉理由被提出起诉,他是职业外交家。1930年至1932 年曾为德国驻英国大使。1932 年6 月2 日,巴本内阁曾任命他为外交部长,在施莱歇尔和希特勒的内阁中他仍留任此职。1938 年2 月4 日,他辞去外交部长职务,担任德国不管部部长、秘密内阁会议主席和德国防委员会委员。1939 年3 月18 日,他被任命为德国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长官,在1941 年9 月27 日以前一直担任此职。他曾获党卫队副总指挥的虚衔。
  牛赖特担任外交部长时曾于1933年10月14日就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一事向希特勒提出过建议,也曾于1935 年3 月16 日通过有关义务兵役制的法律以及于1935 年5 月21 日通过德国秘密国防法对推行重整军备提出过建议。1936 年3 月7 日希特勒作出重新占领莱茵兰的决定时,牛赖特也曾发表过关键性意见。他还预言说,这一行动不会遭到任何来自法国方面的报复措施。1936 年5 月18 日,他对美国驻法大使说:“在解决莱茵兰之前”,不会采取任何外交行动,这是德国政府的政策。只要莱茵兰的防御工事一旦修筑完毕,中欧的国家就会明白,法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进犯德国了,那么所有这些国家在外交上将会彻底转变态度,“就不会出现新的形势”。1936年6 月18 日为缔结海军协定而进行的谈判中,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37 年11 月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