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大审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纽伦堡大审判- 第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53 年6 月18 日,埃及共和国在法老统治过的这块古老土地上宣告成立。1954 年11 月14 日,穆罕默德·纳吉普被他的总理加麦尔·纳赛尔推翻。
  两年后,第二次阿以战争爆发,后因英法干预而告终。但在此后的10年内,“开罗的德国人”在埃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缪勒一直呆在开罗,他这时变得格外谨慎,并给人以谦逊的印象。他改名阿明·阿普德·麦吉德。他的医生不是别人,正是原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实验员”汉斯·埃兹尔博士。1960 年,纳赛尔从克里姆林宫取得火箭,缪勒被委以重任,负责建立火箭安全保密系统。
  在60 年代,德国侨民过着几乎是封闭式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往来。几乎所有的前纳粹头目都起了阿拉伯人的名字。某些人还皈依了伊斯兰教。
  这些人中有:改名叫阿里·纳海尔的前保安处驻波兰分处处长莱奥保尔德·格莱因;改名叫恩瓦尔·本·萨拉姆的前盖世太保驻华沙犹太人办事处处长贝尔诺尔德·本德尔;改名叫约成·德莱塞尔的前迪塞尔多夫市盖世太保分子若希姆·道默林;改名叫哈米德·索里曼的前乌尔姆市盖世太保头目海因里希。泽尔曼;改名叫纳衣姆·法希姆的原卡尔登勃鲁纳在中央保安局的合作者海因坦克希·维莱尔曼博士;前维也纳盖世太保分子,改名叫路易斯·埃尔哈格的路易斯·海登和弗朗茨·希托弗尔等。
  从1964 年开始,这些颇不平凡的合作者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其中有几个人成了以色列情报部门的“炸药包裹”的牺牲品;有些人则因欧洲公开了他们的身份,不得不重新转入地下。1967 年,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离开了阿拉伯联盟共和国。
  和往常一样,逃亡心切的海因里希·缪勒这次还是最先离开了开罗。不过,他没有返回西欧,也没有去社会秩序混乱的拉丁美洲国家,而是到了他20 年前曾准备在那里稳身的东方。苏联对埃及的影响,一个由阿里·沙博里领导的亲莫斯科集团的存在,使缪勒没费多大周折就同苏联取得了联系。“我知道他们终究会这样对待我们的!”这位前盖世太保头子高兴他说道。1964 年1 月12 日,西德《明星》画刊刊登一篇题为《“缪勒一盖世太保”在阿尔巴尼亚》的报道。此后不久,一名由苏联长期关押后释放的前保安处特务说:“缪勒现在苏联,在莫斯科工作。我曾见过他两次。”
  尾章 纽伦堡难道不是一个危险的先例?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是否就像它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是一个具有世界弄事法庭意义的国际法庭呢?或者说,纽伦堡法庭是否就是四个国家共同组成并由这四个国家任命了法官和起诉人的法庭呢?国际军事法庭本身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和令人信服的回答:“签字国设立了本法庭,规定了本法庭所要遵照执行的法律,并制定了规章,以使审判能正常进行。因此,它们共同所做的正是它们之中每一个国家单独所能做到的事。因为,毫无疑问,每一个国家均有权设立特别法庭,以行使权力。”所以国际军事法庭不是世界刑事法庭。十九个国家签署的具有立法性质的伦敦协定和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后来关于承认法庭条例和判决的决定证明了,共同主持审判的四大国在这一诉讼过程中通过惩罚对它们本国公民犯下罪的战犯而维护了人类的利益,因而也维护了德国人民的真正利益。
  明确指出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存在着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在未来必将设立某种永久性的世界刑事法庭,甚至对这一法庭的条例已经有了许多拟定的方案。按照这些方案,具有防止和抵抗侵略职能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安理会——实际上将失去它的权限。如果有一天确实再次需要组成一个制裁战犯的国际法庭的话,那么根据安理会作出的对当前存在的侵略行为的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在合法分配席位和合法行使程序的情况下——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对这一项共同的任务袖手旁观,正像1945 年所根据的具体情况那样,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明智的。有人担心,被逮捕的侵略者会在既没有中立国代表又无本国代表的情况下提交审判。各国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无需害怕这一点。在破坏世界和平的罪犯面前不存在政治上的中立,也不存在民族的团结。尽管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就这些法官的倾向性而言,他们过去有倾向性,将来也会有倾向性,而其他任何国家的法官都不可能没有倾向性。
  一方面,我们有必要抵制关于设立一个长设性的国际刑事法庭的据称是可能的和合乎原望的某些危险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反对以此来取代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1945 年前后流行的一种不无危险的论调。这种论调主张以一般的行政机构的政治决定来代替正规的司法程序。乍看起来,那些主张不经过长时间的司法程序而由政治性的临时法庭来裁决的观点好象是合理的。特尔福德·泰勒在一篇悼念杰克逊的文章中谈到了1945年4 月在美国国际法学会上展开的一场辩论。辩论的题目的是:《法在各国人民之间的作用》。文章说,美国副总统芬奇当时曾声称,没有一个法庭会审判希特勒无罪,因而,所有的审判不过是可笑的官样文章。美国最高法官斯通和当时的政治家科德尔·赫尔都同意芬奇的这一看法。法官断言,辩护方面绝不会像起诉当局那样有这么多的时间提出证据,实际辩护方面得到的时间要多得多,这就是说,一项行政命令会更好些,因为命令是不加掩饰的、简单的,完全不是作为司法部门的合法行为,而是公开表现为一种政治上的强迫措施。
  这种观点是由反希特勒联盟国家的某几个政治领导人首先提出的。如果依从他们的观点,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法西斯分子的罪行就不会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许多人就会把罪犯当作烈士看待;而尤其不能为未来开创一个先例。另外在纽伦堡审判之后国际法仍然可以被新的侵略分子任意歪曲。还有一些人高谈阔论,拿破仑就是未经法律手续而被囚禁在圣赫勒那岛上的,这种敌视法律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危险。正像罗马什金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类比的推论不是孤立的,是与处理法西斯首要战犯的相应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某些人企图像当年处置拿破仑那样也将法西斯首要战犯禁闭起来,把他们更安全地保护起来,以便在下次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重新起用他们。
  大大小小的战争时有发生,甚至有人妄想发动所谓“第三次世界大战”。纽伦堡大审判应该是一个警告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妄图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家来说,纽伦堡审判都将是一个危险的先例。很早的时候,就有人企图否定审判战犯对未来的作用。1945年在纽伦堡,美国法官鲍尔斯在审讯所谓的威廉案件时说:“我坚决反对那种认为本法庭的任务就是为各国制定未来行动准则的观点。”邓尼茨的辩护人——德国海军法官克兰茨比勒——当然非常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泰勒指出:“纽伦堡的持续作用在于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回忆和激发他们的良知,谁受的痛苦最深刻,那么他的反抗也就最强烈。”
  在列奥·格罗斯的一篇文章里集中在理论上反映了这种倾向。格罗斯把纽伦堡被告的德国辩护士们所提出的各种辩护理由集中成为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因此而据称是普遍建立起来的个人与国际法的直接关系是判决的主要意义。众所周知,这是一种在个人与国际法之间的法律关系上的干涉主义观点,纽伦堡的判决根本不是以这种观点为指导的。另一方面,由于长年在纽伦堡作为起诉人工作的经验,使泰勒这样一位人士认识到:“今天,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纽伦堡的原则是否有理有据,而在于人类是否能够按照这些原则生存,或者,假如没有这些原则人类是否仍然能够生存。”
  要么反共、反犹、法西斯主义、战争政策和背叛本国人民,要么坚持纽伦堡原则,不仅在过去和现在,这都是唯一的选择。某些人认为,在这方面,政治上的教权主义与德国侵略势力相互勾结也不无目的。例如萨维基从西德一个希特勒的辩护士的文件中引证了一段话:“在战争期间,帕德博恩的主教克莱因博士曾手持他的主教冠冕高呼领袖万岁,福音派主教奥伯沙伊德博士也曾身穿冲锋队长的制服向教友布道。”
  总的看来,纽伦堡的判决对揭露纳粹统治的独裁体制作出了重要的积极贡献。它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宣判德军参谋总部无罪和对德国金融寡头集团及法西斯宣传机构的宽恕。代表西方国家的起诉代表按照他们政府的指示拒绝把银行家施罗德和法本化工公司的头目列在第一批首要战犯的诉讼案件之中。并且从一开始就阻挠将之列入专为上述人士提出的第二号国际诉讼案件之中,苏联法官尼基钦科对没有任何根据无罪释放沙赫特、巴本和宣传机构头目弗里切持反对态度,而且尤其对宣布德军参谋总部无罪持反对态度。苏联法官所持的不同立场是对判决的重大的、理由充分的修正,弥补了由于西方国家法官的阶级立场而给这一判决所造成的缺陷。尽管如此,纽伦堡法庭所作的判决仍然是对消除德国军国主义斗争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掌握在德国人民手中的一件武器,也是掌握在比今天的世界形势不利得多的条件下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的各国人民手中的一件武器。引  章 。。。。。。。。。。。。。。。。。。。。。。。。。 纽伦堡1945
  第一章大审判第一节 。。。。。。。。。。。。。。。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走上绞架的侵略分子第二节 。。。。。。。。。。。。。。。。。。。。。。。。。谁破坏了和平第三节 。。。。。。。。。。。。。。。。。。。。。。。。。。苍白的辩护
  第二章引人注目的被告第一节 。。。。。。。。。。。。。。。。。。。。。。十恶不赦的戈林元帅第二节。。。。。。。。。。 他决心在这场公开的审判中扮演一个精彩的角色第三节 。。。。。。。。。。。。。。。。希特勒的继承人仅被判处十年徒刑第四节。。。。。。 对于一名军人,上级的命令也不能被看成从轻判处的理由第五节 。。。。。。。。。。。。。。。。。。。。。。。。。。。死亡之神
  第三章艰难的审判第一节 。。。。。。。。。。。。。。。。。“千秋帝国”的副元首——赫斯第二节 。。。。。。。。。。。。。。。。。“出色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第三节 。。。。。。。。。。。。。。。。。。。。。职业外交家——牛赖特第四节 。。。。。。。。。。。。。。。。。。。一个左右希特勒的神秘人物第五节 。。。。。。。。。。。。。。。。。。。。。。。。。战争的原动力
  第四章狡辩第一节。。 约德尔为自己辩护:他是一个曾经宣誓服从的士兵,而不是政治家第二节。。。。。。。。。。。。 对雷德尔最严厉的指控是不加限制的潜艇战第三节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