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晋江银牌推荐vip2015-04-23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剧同人)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晋江银牌推荐vip2015-04-23正文完结)-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宗愣了愣,骂了他一句,“狗屁!”
    但他却是把这番狗屁言论记在了心里,晚上临睡前,装作不经意地说给徐慧听。
    徐慧听了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抬眸看他一眼。
    “你这么看朕做什么?”太宗非常心虚地说:“朕可没有那么禽兽啊,不会趁着你不舒服对你怎么样的!”
    徐慧牵起唇角,浅浅一笑,“陛下何须急着辩白呢?徐慧又没有说陛下是禽兽。”
    他反应这么大,还能是为什么,心虚呗。
    徐慧来了月事,自然不能去游泳了。倒是便宜了晋王,连续几日缠着太宗陪他去玉罗殿,还当他家耶耶当真喜欢玩水呢!
    太宗见晋王玩得开心,不禁露出一副慈爱的表情来,眼底满满都是和煦的笑意。
    人年纪渐长,总是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看着他们没心没肺的样子,在浊世沉浮已久的心就像是被雪水洗过一样,变得清澈透明起来。
    “雉奴啊,”看着初初长成少年模样的小儿子,太宗和蔼地说:“你也老大不小了,耶耶送你几个教导人事的女子吧?”
    晋王闻言一惊,大脑一片空白,竟呆呆地沉入水中。等鼻子里呛了水,他才回过神来,慌张地挣扎起来。
    “真是的,都十一岁的人了,还这么害羞,你当你是个小姑娘啊。”太宗说是这么说着,人却是跳进水中,一把将自家儿子拉了起来。
    就像提起一只小鸡一样轻松。
    晋王咳嗽着说:“多、多谢耶耶美意……儿子不,不……”
    “不要?”太宗挑眉,没想到他家儿子还挺假正经的。
    李治慌忙道:“雉奴不急。”
    感情还是要的。
    太宗就笑了,“行,那等你过完生日再说。”
    晋王红了脸,低声谢过父皇。
    从玉罗殿出来,太宗便径直往徐慧那里去了。
    清宁宫里,徐慧正半躺在床上,安心看书。平时白日里除了午歇,她很少上塌。只是特殊时期,跪坐着实在不舒服。想着今天不用出门,她便索性只穿了里衣,靠坐在床榻上。等看了入了迷,自然而然的就忘记了身体上的不适。
    太宗回来的时候,就见徐慧手捧着一卷书,正专注地读着。
    侧颜轮廓柔和,静美如玉。
    一时之间,他竟有几分不敢打扰徐慧,生怕破坏了这幅画中仙境一般的佳人美景图。
    最后还是徐慧发觉他来了,来了也不叫她,就在不远处傻站着,高高大大的一个人,像一堵肉墙般,投出一片阴影。
    她好笑道:“陛下什么时候来的?”
    随着两人越来越熟,她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若是以往,她定要起身规规矩矩地行礼迎驾。但现在,她被太宗宠得过了头,身子不舒服,当真就不起了,甚至连样子都懒得做一下。
    偏生李世民这个皇帝不一般,最喜欢她不把自己当皇帝了。见她这般亲昵地同自己说话,一时欣喜,不禁笑了起来,“也没多久。见你读的认真,便没敢惊扰了你。”
    徐慧淡淡一笑,笑容淡的如清晨的薄烟一般,却是格外婉转动人。
    太宗看得又是有几分发怔,顿了顿方没话找话地说:“在读《周易》?”
    见徐慧点头,太宗好奇道:“你没看过?”
    徐慧摇头:“第四次看。”
    太宗笑道:“朕特别特别喜欢《周易》。你若喜欢,就是最好的了。”
    徐慧轻声吟道:“‘天地之道,贞观者也。’陛下连年号都选自《周易》,果然是对此书极为推崇。只可惜徐慧愚笨,读了三四遍,仍然不得其中精髓。”
    太宗不赞同地说:“你若愚笨,这世上便没有一个聪明人了。你读三四遍,定然已不下于凡人苦读三四十遍。”
    徐慧突然捂起了脸,哀叹道:“都怪陛下……”
    太宗奇道:“好端端的,怎么怨上朕了?”他明明是在好心地开解她好吗!徐慧不感动得主动投怀送抱也就罢了,怎么还怪起了他?
    徐慧娇嗔道:“看了陛下送来的那些通俗易懂的书后,脑子好像也跟着退化了,竟只爱挑些轻松不费脑的书来看,这样不好,不好。”
    李二一愣,竟是无言以对。她这是在怨他,把她养傻了?
    回想起下午被自己养得有几分呆愣的小儿子,太宗突然自我怀疑起来,他是不是太溺爱孩子了?
    感情他一手带大的孩子,都容易变傻?
    为了证明自己不傻,也不会把人带傻,晚上,太宗挨在徐慧身边,耐心地给她讲解《周易》。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形象易懂,竟似把那深奥拗口的古文说活了一般,让徐慧不禁感叹,“陛下,我忽然觉得您好厉害……”
    “那是,”李二翘起了胡子,十分得意地说:“也不看看朕是谁!”
    徐慧略窘地看着他,心想,陛下要是不说这句话,本来可以显得更厉害些的……
    不过为了防止太宗当场吐血,徐慧生生地把这句话憋在了肚子里。
    三天过后,太宗一早起来,忽然紧张地抓住徐慧,问她身体好了没。
    好像徐慧身负重伤似的。
    她一头雾水,“陛下,妾身并无不适。”
    太宗有几分着急,又不知如何解释,“朕是问你……问你那个!”
    “嗯?”
    “就是朕没有,你有的那个!”
    徐慧幽幽地看向了太宗的胸口。
    “朕说的不是这个!”太宗突然被她看得不好意思起来,老脸一红,细声道:“朕是说……你的月事完了没……”
    徐慧恍然大悟,低声答道:“嗯,都干净了……”
    “好了就好!”太宗兴冲冲地拉她起身,“走,咱们去拉弓!”
    “诶?”被拖着走的徐慧吃惊道:“可是,我不会……”
    她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别说拉弓了,摸都没摸过。
    “知道,朕教你。”经过教徐慧游泳的事情后,太宗现在特别喜欢教她学东西。
    特别是徐慧不擅长的。
    这样才能显得出他堂堂大唐天子的威严嘛,哈哈哈哈!
    李二特别自得地想。
    到了校场上,就见宫人呈上两张截然不同的弓。
    一张小得可爱,不过半臂长短,瞧着就像小孩子的玩具。
    而另一张大弓,足有六尺长,唤作“巨阙天弓”,乃是太宗年轻时随身兵器中最称手的一件。
    传说陛下年轻时力大惊人,“巨阙天弓”一出,立马吓得敌军屁滚尿流,作鸟兽散。
    可如今……
    王德和吴庸在旁看着校场上的两人,眼中不免有几分担忧。
    好几年没拉过这张大弓的陛下,您确定不是……来丢人的?
    若搁在平时,已是不惑之年的太宗自是轻易拉不起这张大弓了。可是现在能一样吗?
    小美人儿就在旁边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他。这可是他拉弓射箭的源动力啊!
    察觉到徐慧的目光,太宗一下子就浑身使劲儿,好像穿越回了二十年前。举起大弓,用力一拉,朝着远处的靶子一射,“嗖——”的一声,中了!
    在场众人纷纷鼓起掌来,太宗却不理会,只是扭头直直看向徐慧。
    徐慧抿唇一笑,沐浴在清晨的阳光里,皮肤白皙得有些透明。
    “陛下英武,徐慧佩服至极。”
    她这话夸赞是真,却有三分应付的成分在里头。
    如今徐慧算是看明白了,陛下这样苦心安排,她要是不夸上太宗两句,免不了要被怨念上一天。那就太不值当了。
    不如轻飘飘两句话,哄他开心,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省了麻烦。
    太宗听了果然很高兴,刚刚逞能时抽的筋都不疼了,兴冲冲地跑过来教她拉弓。
    与游泳不同,徐慧对拉弓射箭是真没什么兴趣。她这双手原本就是用来写字画画的,娇嫩得很,哪里是个练箭的材料。
    可他特意画了图,让人给她制了符合她身材比例的弓箭,瞧着费了不少的心,她总不好辜负了陛下这番情意。
    于是徐慧顺从地被他自后揽在怀里,摆出拉弓的姿势来。
    “放松些,对,就这样……”他摆弄着她的手指,微微弯下腰来,嘴唇几乎贴着徐慧的耳朵,弄得她痒痒的,却不好躲开。
    “好了,用力拉,然后对准靶心……”他扶着徐慧的双肩,帮她瞄准后,说道:“松开手试试看!”
    徐慧手一松,弓是出去了,可是直接掉在了地上。
    围观的吴庸等人看了都想笑,但见太宗眼风一扫,所有人都立即乖觉地闭上了嘴巴。
    呵呵,谁敢笑话他家慧儿试试看?
    先问问他的弓答不答应。
    倒是徐慧自个儿先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地同他讲,“好难喔。”
    “不急,慢慢儿来。”太宗温柔地道:“你先学着,等到了冬天,朕去狩猎的时候,就可以带上你了。”
    “冬狩?”
    太宗颔首,“去年惫懒,便没出宫打猎,今年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见徐慧点头,王德等人不禁在旁腹诽道:陛下骗谁呢!分明是想出宫泡小姑娘!

  ☆、第六十六话

第六十六话
    比冬猎更早到来的,是晋王的生日。
    说好了今年不要大办,太宗就真的没大宴后宫,就在甘露殿里摆了一桌,叫了薛婕妤和徐慧,还有晋王的胞妹晋阳。统共他们五个,和上回吃锅子时一样。
    既然是过生日,自然要送礼物。太宗送了晋王十匹贡马,薛婕妤送了一套孤本,晋阳送了两个亲手绣的香包。轮到徐慧,她送了晋王一幅字。
    晋阳和她相熟,就打趣徐慧,“徐姐姐未免太敷衍了些吧,你每天都要练字,随手抽一张送给九哥就算完了!我为了给九哥做香包,可是准备了好些日子呢。”
    徐慧是后妃,送晋王东西,那叫“私相授受”!当着陛下的面送,那也就罢了,还能送什么太费心的不成?
    众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晋阳是在逗她,便都没当回事。
    “公主真是冤枉我了。”徐慧柔柔笑道:“我为了写这幅字,可是练习了十余年呢!”
    晋阳听她这么说,真是憋屈的要死——她统共还不到十岁呢!想不到徐婕妤竟然这样耍赖!
    这种调戏别人不成反被调戏的感觉,好想哭!
    晋王也想哭,他特别喜欢这种小范围的聚会,让他有一种被家人关爱着的感觉。比起往年一群人凑在一起,心口不一地说些漂亮话,实在无趣得紧。
    送完礼物之后,宫人呈上精致的糕。乳黄色的糕蒸得柔软香甜,两个小姑娘吃得尤其开心。
    在唐朝,糕是非常精美的主食,一般老百姓只有节令的时候才能吃。于皇家而言,却不是什么稀奇的吃食,御膳房的大厨用麦面、米粉混着揉好,放到大蒸锅里一蒸,费不了多少力气,转眼间香喷喷的冒着热气的糕就做好了。
    晋王的生日过后没多久,徐慧的生日就到了。
    她生日那天,杜掌膳也呈了冒着热气的糕上来。结果出乎徐慧意料,今天的糕格外难吃,硬的跟石头一样。
    徐慧强忍着嚼了嚼,咽下一口就不肯再吃了。
    太宗特别失望,轻皱着眉头问她,“怎么,不好吃吗?上回雉奴生辰,朕看你喜欢,才……叫人多做了些。”
    徐慧诚实地回答,“嗯,特别难吃。还是吃面好了。”
    李二默默地泪流满面。
    晚上临睡前,徐慧轻声叫他,“陛下?”
    太宗正在脱衣服,闻声也没抬头,就随口“嗯”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