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晋江银牌推荐vip2015-04-23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剧同人)徐贤妃唐宫日常 作者:容默(晋江银牌推荐vip2015-04-23正文完结)- 第6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晋阳轻哼一声,低声道:“徐姐姐也学奸了……我去找她。”
    王德刚想说连清宁宫的人都不知道徐慧去了哪里,却见小公主步履匆匆地走了,竟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还真叫晋阳猜中,一进藏书阁所在的院子,就见清宁宫的玉藻守在门口。
    晋阳没办法像徐慧那样随意出入,叫人进去传句话的能力还是有的。徐慧一听说她过来了,就放下书本,含笑步出藏书阁。一大一小两个人,沿着宫中的小路慢慢地走着。
    晋阳拍拍胸口,夸张地说道:“自打徐姐姐入宫,这样的事情我可是好久都没做过了,方才我也是吓了个半死呢。”
    徐慧浅笑道:“你耶耶向来宠你,又怎么舍得迁怒于你?少在我这里装模作样了。”
    晋阳轻轻吐了吐舌头,“九哥总跟我说,朝堂上的那些老家伙没一个好东西。每每惹怒了耶耶,就有人撺掇着让我去劝。他们倒是好了,只怕耶耶有哪天动了真火,发到我头上。”
    “其实你耶耶哪里就是个不懂道理的人了。”徐慧淡淡地笑,“不过就是让你我给他个台阶下罢了。”
    晋阳想了想,与她相视一笑,“倒也是。”
    春日微雨,宫人们早有准备。几滴春雨刚刚不痛不痒地打下来,油纸伞便已高高撑起。
    一时之间,徐慧和晋阳都没有说话。沉默之中,却没有一人觉得尴尬。
    等过了一会儿,晋阳突然问道:“徐姐姐,你和耶耶闹别扭了吗?”
    徐慧愣了一下,才慢慢地说:“没有。只是他胡闹惯了,不知爱惜身体,我有几分恼他。”
    “这还不是闹别扭?”晋阳就知道,若在平时,徐慧不会故意让甘露殿的人找不到人,结果让王德找到她头上来。
    徐慧摇摇头,“这一二年,早都习惯了。既然知道很快就算和好的,又算什么别扭。”
    晋阳有些受不了地努了努嘴,做出个鬼脸来,可爱至极。徐慧忍不住伸手,轻轻在她脸上一捏。在晋阳生气之前,她飞快地将手藏到了背后。
    “徐姐姐!”晋阳压低声音喊她,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来,可是声音犹且稚嫩,装得一点都不像。见徐慧压根不害怕自己,晋阳轻哼一声,半真半假地说:“你且别得意,将来有你好受的呢。”
    徐慧若有所思,低头看她,“还望公主殿下赐教。”
    晋阳摆摆手,“不是说我,是说耶耶。其实我觉得九哥说的蛮有道理。耶耶每回生气,你我都去劝谏。在他心里有我们的时候,怎样都好说。可若有一天……”晋阳顿了顿,她突然觉得自己这话说的不大吉利,这不是在诅咒徐慧失宠吗?
    徐慧却不介意,她心领神会,唇角泛起一丝笑意,“想不到晋王殿下看得倒是通透。”
    “所以我还以为姐姐学奸了,特意躲了起来呢。”晋阳见她不生气,这才放心地说:“以往后妃们都是这样,耶耶开心时凑上来,耶耶不开心时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耶耶生气,会迁怒于她们。这后宫里除了已逝的阿娘,我还没见过谁敢和在气头上的耶耶对着干的人呢。”
    徐慧浅笑道:“文德皇后走的时候,你才多大。”
    “我听人说的嘛。”晋阳道:“不管怎么样,九哥的这些话,我觉得有必要让姐姐知道。”
    徐慧见她今天三句话不离“九哥”,不禁问了句,“你同晋王最近感情很好嘛?”不怪她这么问,晋阳和李治这两人虽然打小在甘露殿一同长大,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晋阳嫌弃李治呆傻,李治嫌弃晋阳是个小人精,俩人经常开打。
    “我就是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晋王默了默,突然说:“徐姐姐,你知不知道,高阳姐姐要出嫁了?”
    徐慧点点头,这件事情她有所耳闻。高阳和晋阳虽然不是同母所出,但高阳作为较为受宠的公主之一,和晋阳也算玩得多的。
    今天的晋阳看起来有几分伤感,话题跳跃得极快,不按常理聊天,“所以我觉得九哥也挺好。”
    “诶?”徐慧敏感地捕捉到了什么,“你到底想说什么?”

  ☆、第八十七话

第八十七话
    蒙蒙细雨中,晋阳清甜一笑,“既然我帮了徐姐姐这么大一个忙,姐姐也帮我一件事嘛。”
    晋阳向来人小鬼大,徐慧不敢轻视,慎重地徐徐道:“你且说来听听,我再决定帮不帮你。”
    晋阳见她不肯轻易上钩,转过头轻轻吸了吸鼻子,嘟起小嘴。
    不过很快,她又换出一副谄媚的笑脸,笑呵呵道:“听说徐姐姐的妹妹在找婆家,我看九哥就很不错呀,你说是不是?他们年龄相仿,我九哥脾气又好……”
    提起妹妹徐颖,徐慧眉头轻挑,侧首看向晋阳,“这话是你九哥央你同我说的?”
    晋阳没有瞒她,点了点头。
    徐慧沉默下来。晋王从没有见过徐颖,突然想要娶她,肯定有旁的缘故。
    她不知李治是为了什么,但出于直觉,徐慧就觉得这并不是一桩好亲事。
    虽然上有太子,但不管怎么说,晋王都是文德皇后嫡子,备受太宗宠爱。以她们徐家的家世,做宫妃绰绰有余,可也只能如此了。
    她自己做了妃子,说得好听,可到底是个侧室。家中统共便只有两个女儿,也要妹妹走上这条路吗?
    徐慧不想答应。
    晋阳如何看不出来,原本她也只是耐不住晋王纠缠,才同徐慧提了这么一嘴。见徐慧好像不大高兴的样子,晋阳立马退步道:“当然了,这件事还要徐姐姐你点头同意,不然九哥是没那个胆子去同耶耶请旨的。”
    徐慧不想让晋阳夹在中间为难,她摸了摸晋阳的头发,温声笑道:“嗯,我知道了。若晋王坚持,就让他自己同我说吧。”
    晋阳长长地松了口气。她九哥是个男人不假,可缠起人来比小姑娘还黏人,她可是怕了他了。有徐慧这句话最好,省得她再被纠缠。
    徐慧回到清宁宫时,太宗已经等在那里许久了。看来是晋阳出来没多久,他便到了她这里来。
    “陛下。”她照旧规规矩矩地行礼,礼才行了一半,就被他一把拉到怀里,紧紧抱住。宫人们一看这个架势,连忙悄声退后,争相比着谁更像个摆件。
    见徐慧没有反抗,太宗更加大胆,将她抱坐在自己膝盖上,一手搂着她的背,一手揽住那不堪一握的腰肢。温香软玉在怀,他心底的最后一丝怒气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酒醒了?”徐慧问他。
    太宗点点头。
    “气消了?”
    他再点点头。
    徐慧笑了笑,“那就好。”
    她看着这张近在咫尺的面孔,突然想起不久前晋阳所说之言。她与晋阳不同。晋阳是陛下的骨血,父女之间血脉相连,永远不变。可他对她的宠爱,会是永恒不变的吗?
    历朝历代,任何一位宠妃,恐怕都没有自信,口出这样的狂言。
    她对他一直真情以待,生气就生气,喜欢就喜欢。若说起劝谏的次数,比魏征还要多。有时候说起话来,比魏征还要一针见血。
    他是圣明天子,可以容忍,可以克制。可有朝一日,当恩情不在,他会不会也像气恨魏征这样,怨恨她呢?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的,徐慧就将其抛之脑后。
    过分担心未发生的事情有何意义?徐慧了解自己。她要走的路,只要是正确的,就算是注定会撞得头破血流,她也绝不会回头。
    “那你呢,慧儿,你还气不气了?”
    他轻轻地抚摸着她柔嫩的脸颊,小心翼翼地问。
    她歪头靠在太宗怀里,声音软糯,“我从没有生过陛下的气……”
    这话是假的,心意却毋庸置疑。
    李二高兴得颧骨升天,暖化的心轻轻地飘了起来,如沐春风。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打了有些日子的仗,终于传来捷报。
    贞观十四年八月,侯君集攻克高昌。太宗当即下令,以其地置西州。
    九月,麴文泰病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大唐。太宗下旨,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置庭州于可汗浮图城,加强大唐对辽远疆土的统治。
    也就是从太宗设立安西都护府开始,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自此,大唐成为真真正正的天朝上国,万邦来朝。
    大唐打了胜仗,又得到这么多战利品和贡品,连日以来,宫中皆是喜气一片。唯有近些日子将被指婚的高阳公主,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前些日子太宗便放出话来,有意为爱女择婿。说起来太宗对高阳公主,的确是有几分偏爱。一般大唐女子十一二岁定亲,不久后便要出嫁。高阳公主却是留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嫁人,在民间算是老姑娘了。再不能嫁人,是要吃官司的。当然,皇家不能与平民相比。太宗迟迟不肯为高阳公主定亲,一是为了多留女儿几年,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几年朝中又需要公主和亲了。
    这也是高阳愁眉苦脸的原因之一。她早已有了心上人,可她知道那人是嫁不得的。这也就罢了,能嫁到京中,倒也不错。最倒霉的就是被送去和亲,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知能活上几年。
    一般情况下,皇室是绝不会送皇帝的女儿去和亲的。一般送去藩国的,都是宗室的女儿。可现今不同,吐蕃的松赞干布求亲被拒之下,竟然发动战争,直逼唐朝松州,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大唐。
    太宗自然不会怕他,派出牛进达一举击败了吐蕃军队。在侯君集率领的主力军到达主要战场之前,松赞干布便投降了。
    这一次,他再次请婚。太宗为了停战,只怕会指一位真正的公主过去和亲也说不定……
    高阳此时便处于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她不想嫁人,另一方面,她更怕嫁去蛮夷之地。也难为她小小年纪,生母早逝,没有个长辈可以商量。
    最后不知是谁给她点了路子,求到徐慧这里来。
    徐慧和高阳公主的交情不深,高阳公主也知道自己冒昧了,带了好些苦心搜集的古籍送过来,言语间还不断提及她和晋阳的交情,希望徐慧看在晋阳的面子上帮一帮她。
    可徐慧一直没有松口。涉及到前朝政事,徐慧向来是很少插手的。
    高阳见她一直和自己迂回周旋,情急之下,干脆直言道:“徐婕妤,你我同年出生,想来这宫里你最能了解我的心情。都是家里娇生惯养长大的女儿,谁愿意嫁去蛮夷之地呢?”
    徐慧浅浅一笑,颇有几分不赞同的意味。老实说,若是她的和亲能换来两国之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她愿意远嫁。
    只不过这个话,她没有说出口。高阳公主既然是为了此事而来,她若那样说,便是在打高阳的脸了。人各有志,没那个必要逞一时之气,打那个嘴仗。
    “公主稍安勿躁。”徐慧亲手倒了一杯果饮给她,温言道:“依我所见,公主实是多虑了。朝中和亲,向来是选宗室女。没道理到了公主这里便例外。”
    “有徐婕妤这句话,我便放心了。”高阳长长地松了口气,甚至夸张地拍了拍胸口。
    徐慧好笑地看着高阳。她并没有给高阳任何承诺,她却这样信任她?真是搞不懂了呢。
    其实徐慧是没意识到,三年专宠,早已让她积威甚重。她的位分虽不是最高,在后宫的分量却丝毫不低于正一品四妃,甚至更重。但无论是得宠之前,还是圣眷正浓之时,徐慧对人对事的态度都是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