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底金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底金字- 第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是有理! ”(《宁死不屈》)、“塞里姆,到了这种地步!”(《海岸风雷》)、“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渡江侦察记》)、“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地道战》)、“下吧,下他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战洪图》)、 “有阿司匹林吗?”(《广阔的地平线》)、“天灵开,地灵开,妖魔鬼怪快离开。”(《森林之火》)“地雷的秘密我探听出来了。”(《地雷战》)、“这是泰勒将军的命令!”(《打击侵略者》)、“你拿的是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集》?”“《阿丽拉》。”(《看不见的战线》)、“冲上去的,赏三两大烟土!……”(《突破乌江》)、“谁火、火、火了?”(《秘密图纸》)、 “万山大叔在马棚呢!”(《青松岭》)、“我一句话不说两遍。 ”(《多瑙河之波》)、“你是我党有自觉性的党员。”(《列宁在十月》)、“已经是人家的人了。”(《摘苹果的时候》)、“白花花的大米,倒在老汉的口袋里喽!”(《卖花姑娘》)、“都说我福大命大造化大。”(《铁道卫士》)、“鸡都叫了!”(《半夜鸡叫》)、“ 以往的失败,就在于轻敌呦。”“看在党国的份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南征北战》)、“李向阳在哪儿?”“老乡们,快出来吧。”“今天给你们上堂政治课。”“不理他,看他怎么办!”(《平原游击队》)……都成了孩子生活里的常用甚至必用的语言。墨索里尼是强词夺理的代名词,塞里姆是一个人窘况的代形容词。说一句“你就跟墨索里尼似的”,或者“塞里姆——”,没有人听不懂。不仅是台词,有的字幕、旁白,像《列宁在十月》里的“过了半点钟”,“又过了半点钟”,《地道战》里的“敌人的招数使完了,该看看咱们的本事了” ,也都是北京孩子挂在嘴边的日常用语。    
    流行歌曲,曲子是电影音乐,词都被改了:    
    老乡,快跑——鬼子就要进村了——(《地雷战》)    
    钱广赶大车,孙福捎点货,榛子、蘑菇、大倭瓜……(《青松岭》)    
    六百工分二十石大米还有现钱,方方的脸蛋说命她身体结实,厚厚的嘴唇说明她不爱说闲话。娶过来吧,娶过来吧,快挣工分。(《摘苹果的时候》)    
    孩子的外号,也尽是电影里的人物:    
    松井、老狐狸、六百工分、翻译官、周扒皮、马小飞、解老转、白桃花、顾调度、布哈林……    
    流行的顺口溜,也拿电影作文章:    
    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    
    双抢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爬城墙。城墙有地道,我就钻地道。地道有张纸,我就拉泡屎。拉了屎,仍了纸,敌人一冲锋,踩了一脚屎。


第二部分:三种精神食粮看电影的故事(2)

    有一阵子,流行这样的游戏:孩子分两拨,每天晚上出来“对电影”。一拨孩子先说出一个电影名,另一拨孩子说出另一个片名,其中的一个字与前一部电影名里的一个字必须一样。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很多孩子在下午就大作准备,查书,问大人,搜集尽可能多的电影名,研究先说哪一部片子对方不易对答。做这样的游戏,导致有些片子即使没看过,孩子也多闻其名。有时为了确认一部电影是否存在的证据,能吵到半夜。    
    更多的时候,是稍大的孩子聚在一起议论老电影,从情节到演员到演技。晚几茬的孩子也跟着瞎听。有的大孩子甚至翻腾出了诸如《渔光曲》、《春风回梦记》、《桃李劫》、《小城之春》这样解放前的老电影和蝴蝶、陈云裳、黎莉莉、郑君里、费穆这茬演员。他们也没看过,多是转述家长的记忆,或者从书上搬来的。像《战上海》、《寂静的山林》、《百万英镑》、《攻克柏林》、《州委书记》、《流浪者》等不计其数的片子,6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是先从那些大孩子聊电影时,听到一鳞半爪,若干年后,这些电影解禁,或内部放映时,才看上。    
    电影中的许多情节也被孩子模仿于生活中,当然,势必走了样。看过《地雷战》后,就有孩子发明了这样的“地雷”:在常过人的土路上挖个坑,就坑拉泡屎,然后在坑面铺上树枝,垫一层报纸,再铺上浮土。孩子躲在一边,等着过客来“踩地雷”,以收有人弄一鞋屎而后跳脚大骂之效。有的孩子学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地下活动”,挨窗台“洗劫”花盆里的花,然后在花盆底下垫一张“传单”,上书:“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其实他们并不把从人家花盆里拔出来的花当法西斯“消灭”,而是移植到自家的花盆里。我们院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一群孩子合谋在后院偷着挖“地道”,打算建一个《地道战》里的地下工事。天天作业,已经挖了直径一米多、一人来深的坑,每天收工后将洞口隐蔽——垫上纸和浮土,院里没大人知道。不料有个女孩没人的时候前往“巡视”,掉进坑里,磕着了,惊动了家长,这才把它填平。几个居委会的小脚老太太还专门来现场趴在坑口上勘察,分析这些孩子的挖坑动机,商量来商量去的。    
    张自忠路上的“段祺瑞执政府”解放后拨给了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在院里盖起三栋宿舍楼,“老段府”楼内的一部分也成了教工宿舍。一些人大子弟的少年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老段府是“三一八”惨案发生地,解放后没少给电影厂摄制组当外景地,《南征北战》、《鄂尔多斯风暴》、《佩剑将军》、《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影片的若干镜头,都取自这里。这院的孩子很幸运,常有机会实地感受“拍电影”。刘璞是这个院的孩子,他还记得拍《鄂尔多斯风暴》时,运来无数卡车的土,把现代化的马路“还原”成土路。刘璞后来到内蒙古插队、上学、工作,在乌海市一呆十几年,由文工团演奏员而首席小提琴,而团长。也算是一度奋战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插队时有一回到公社看露天电影《南征北战》,演到“国军”将领开过军事会议出来,张军长和李军长临上车前互道“一路平安”时,刘璞指着那座作为背景的西式楼房,对同去的“ 插友”说:“我家就住在这里面。”周围老乡一齐送来诧异的目光,以为他神经出了毛病。    
    算起来,六七十年代,是中国有电影以来产品最匮乏的时期,却是电影和孩子的生活最紧密相关的时期。正由于没多少电影看,翻来覆去就是这些,一部电影,能从六七岁看到十六七岁,看过不知多少遍(还不包括四处蹭着看电视及听收音机里的录音剪辑),也不感到过时,才延伸了这些电影的生命力,才让这些电影和孩子的生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才铸就了几代孩子永远的电影情结。这是坏事变成好事的一例铁证。前些年,有个女影迷在电视台当嘉宾,说老电影。她提及当年的电影注重细节,举的是《平原游击队》的例子,老侯去端炮楼那场戏。她说,观众可以看到远景中两个伪军小兵互弹脑锛。这是一个一晃而过的片段,情节也很紧凑,观众的注意力一般不会离开老侯。她居然注意到这样的细节,不看个多少遍,是很难想象的。有个朋友告诉我,他现在每个星期一,必守着电视,看《流金岁月》里的老电影,场场不落。我的一个同学给这种现象命名为“红色经典情结”。    
    那时候,芸芸孩子,有几个不迷电影呢?    
    看电影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有一本看电影的故事账。    
    翻过墙的,爬过窗户的,钻过下水道的,造过假票的……这是几乎在所有内部礼堂都发生过的事情。很多孩子为了看一场电影,绞尽脑汁,到了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朱琏是木樨地中央政法干校院里的孩子,中学时和我同学校同年级不同班。他们院的礼堂,是当年远近闻名的一个大演内部电影的地方。这个礼堂规模不小,楼上楼下,舞台有前后之分。有不知多少没票的孩子,曾在这里以身试法,用《地道战》里的一句台词说,正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政法干校院里的孩子,并非场场有票,被挡在外边的时候,也得另想辙。他和我说起过的一次经历,不仅可以入书,还是一个经典的素材——喜剧素材。


第二部分:三种精神食粮看过N遍的片子

    那次演的是内部电影《攻克柏林》,这是当年对孩子来说极具诱惑力的苏联片。朱琏一伙(两三个人)中午闻讯,探得票没什么指望,要看这场电影,非玩邪的不可了。他们整下午都在为“作案”作准备,去商店买蜡烛,找来锯条、改锥之类的工具,切磋方案。晚饭也牺牲了。开场前钻了暖气管道,他们凭着烛光摸到礼堂的后舞台下面,耗时甚久,总算撬开并锯断了后舞台的木板。窜出舞台,看见另一拨孩子也在里应外合,先持票进场的正在撬木板,接应下面没票的同伙。他们绕到安全门外的走廊,平安无事,松了口气。然后上二楼,一个个大摇大摆地鱼贯入了场。一切顺利,只是电影已开演半天了。看电影时,他们还都腾出点精力为这次得手得意和庆幸片刻,尽管代价大了点。剧终亮灯后不免有点纳闷,来看电影的怎么都是院里的男女老幼?回家才得到谜底,原来事先的情报不准,这是一次家属专场,每家发了一堆的票,还都给他们留着,正到处找不到人呢。    
    违规看电影被抓,登记写检查告家长和老师,被关个几个小时,这都算不了什么。有几个院外的孩子,为了一场电影,付出了惨痛代价。那时到政法干校混电影看,先得进了政法干校的院子再说进礼堂的事。大门有警察站岗,很难混进去,只有两条路:走下水道,翻墙。有个孩子翻墙时,被墙上的玻璃茬子硌成重伤,送进医院做了睾丸摘除手术。还有个孩子单挑着钻地下管道,一宿没出来,差点没活活憋死。可知当年的孩子对电影的痴迷,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财政部礼堂有一次演《出水芙蓉》,混乱中有孩子持刀捅死月坛派出所的一个警察,酿成了命案。    
    我的两个同班同学陈凯、李连生,也住在政法干校院里,他们都多次给我们提供看电影的方便。有一回说是演《羊城暗哨》,他们已经看过,并打探到票的颜色和副券号数,李连生给我做了一张假票,把同场颜色但副券为“3”的票,略施改造,换上了当场的副券“8”,他小时候学过画画,弄得天衣无缝。我拿着这张假票心里打着鼓迈上礼堂的台阶,若无其事地入了场,居然未露破绽。开演才知道,片子非《羊城暗哨》而是《跟踪追击》。回到教室一说,他们一听就傻了。我估计李连生一准后悔,错过了本可以先睹为快的这场反特电影。那时谁先看了什么内部电影,可以拿来当时髦的谈资。常看内部电影,能享引领时尚潮流的骄傲。不少孩子为做假票大攒过期电影票,有的甚至牺牲了在他们听来 “没劲”的电影而留下一张完整的票,有的攒了几百张,夹在一本厚书里,什么样的副券都可以“造”出来。据说那些造假票的孩子中,不少人几十年过去,“传统”未丢,潘家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