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病魔 作者:[美] 弗兰克·卡里代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病魔 作者:[美] 弗兰克·卡里代尔-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知道怎样使用丁烷烙铁吗?” 
  “不知道。”洛林猜对了,“在这儿,举着这盏塑料闪光灯,我来找我们需要的东西。” 
  由于只有应急灯亮着,室内其他地方一片漆黑。 
  “你们要找什么?”德拉盖默问道,无意间使灯的光柱晃来晃去。 
  洛林把头埋在储藏箱内的各种实验设备中。“把住灯,不要乱动。”他说。 
  “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在恐龙时期?” 
  “是的。我们确实在白垩纪。”那只霸王龙又浮现在洛林的眼前,他摇了摇头。是啊,我们确实在白垩纪。由于某种原因,置身在活生生的恐龙当中并没有使他感到幸运。 
  “你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吗?” 
  洛林没有吱声。 
  “你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吗?” 
  洛林从储藏箱里抱出一大堆零件,还有一把尺和一些用黄铜和紫铜合金制成的无磁性工具。这些物品虽然都是无磁性的,洛林还是提醒自己要份外小心。他记得手册的注意事项栏写道:紫铜和黄铜均为软金属,与淬过火的钢相比,具有更强的韧性,但含有铁的成分。 
  “好的,拿着灯,跟在我身后。”他指挥着德拉盖默。 
  “你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吗?只有搞清楚了,我们才好返回未来。”德拉盖默站在洛林的身边,几乎贴着他的耳根子问道。 
  洛林在同位素注入器跟前停下来,稍微犹豫一下才回答:“根据马特和我早些时候的猜测,雷电把精确记时计的部分指数改变了。时间机器很可能把我们送到了地球7000万年前的过去,接近于白垩纪晚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修好继电器,然后把精确记时计确定在+7000万年。” 
  德拉盖默笑了笑,原来要回家就是如此简单的事。他很想说“我已经告诉过你了”。 
  洛林接着说,“我们是要这样做的。然而,在重新折叠时间里,如果我们不事先对精确记时计确定的月份、天、小时或者分钟作一些修改的话,我们返回到对世纪的时间就将是我们离开对世纪时间之前或之后的某一天。”洛林注视着德拉盖默的眼睛,似乎在提醒他注意自己的告诫。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德拉盖默,要是我们偶然地把时间折叠到我们离开对世纪到这里来之前的某一时间,而那一时间又是在我们自己的寿命之内,就会出现两个你我。我可不想让两个自己同时出现在21世纪,你呢?” 
  “我也不想。然而,这样的事怎么会发生呢?” 
  “好,德拉盖默,现在我就给你讲讲有关时间转移问题的第一堂课。当时间机器要在空间时间连续统一体中打开缺口时,它必须遵循这个统一体的量纲法则。因此,时间的折叠总是表现为空间的位移。” 
  德拉盖默皱起了眉头,他搞不懂空间位移的含义。 
  洛林又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向他解释,“换句话说,就是说时间机器无法将自身融合到另一时间段中。这是决不可能的。如果时间机器在折叠到另一个时间段时,由于某种原因包含了它自身的一个版本,那就只能把自己转移而不是折叠到那个时间上,从而就会使一个复制的时间出现在精确的时间内。这个复制的时间会强行进入到与原来特定的时间距离十分近的相邻空间内。” 
  洛林注视着德拉盖默的眼睛问:“听懂了吗?” 
  “没全懂。” 
  “好,让我用个例子来说明,B站把自己叠入到空间时间连续统一体,叠入到白垩纪。他们在恐龙时代走了一遭之后,自然要进行第二次时间折叠。如果第二次旅行包括了返回未来的一个时间,而这个时间是他们折叠到白垩纪之前的时间,那就会出现两个B站,一个B站紧挨着另一个B站。现在明白了吗?” 
  “明白了一点。” 
  “得这样看,我所说的这些复制品实际上并不是时间相互之间的精确翻版,它们在年龄上各有不同,有的甚至只有几小时或几分钟。在这方面,它们不同于空间时间连续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作时间位移而不称作时间叠覆,原因也在于此。这就是空间时间连续法则!” 
  “所以,”德拉盖默一板一眼地说,“如你所说,如果B站像我们一样也跃回到过去的时间,他们就应该紧挨着我们站,对吗?而且,要是两个站折叠回对世纪,折回到闪电击中实验室之前那一瞬间,他们就会出现在另两个从未进行过折叠的站近旁。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他们仅比他们的复制品年长或年轻几分钟,是不是这样?” 
  “是的。不过你刚才触及了另一个问题,德拉盖默,一个到目前为止被我忽略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德拉盖默轻声笑了一下。 
  “是的,是你。”洛林向室内漆黑一片的顶棚扫了一眼,重新考虑一下他该怎么措辞。最后,他承认道,“马特和我都认为,B站大概已折叠到过去,像我们一样折叠到了白垩纪。但是,我们的想法可能出了点差错,因为要是他们和我们一道跃回到了过去,他们的装置就该在我们旁边,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难道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时间折叠?” 
  “哦,也许他们没有进行折叠,或者他们已经进行了折叠,但是没有进入到这个精确时间。他们可能已经到过了,并曾停留过,然后又离开了白垩纪,甚至就在我们出现在这里之前。他们也许会在几分钟、几小时、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之后到达这里。一切都取决于他们的精确记时计设定的位置。我们的仪表处在归零状态,而B站的仪表没有处在归零状态,这可以用来解释两个站为什么没有折叠到完全相同的时间。” 
  德拉盖默两眼注视着洛林,心里依然在琢磨着这些话。 
  “不管怎样,我们先看一看继电器的损坏程度,然后休息一会儿。”长时间地讨论空间时间连续法则已令洛林感到厌烦,他差不多有12小时没喝到咖啡了。他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疲劳和烦躁感会越来越强烈。现在,他要强迫自己松弛一下,“怎么样?” 
  “好的。”洛林把头转向铺着瓷砖的地面,开始动手拧下继电器侧盖上的螺丝。“注意这些电缆,”他告诫说,“它们都是纤维网络,负责大力神计算机系统所有控制和反馈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任务。” 
  纤维网是21世纪最新发展的大规模光纤数据传输网络,是数据传输网络发展的终极。“ 
  德拉盖默把踩在一条电缆线上的右脚挪开:“对不起。” 
  “没关系,不要让灯来回晃动。” 
  “对不起。”   
  约翰盯着一块松软的泥土上新留下的足印在仔细观察,“这是不是霸王龙留下的?” 
  安拿起他们仅有的水壶喝了口水,答道,“是的。”她把几乎空了的水壶还给约翰。 
  “我饿了,有吃的吗?” 
  “只剩下一块棒糖了。”约翰把棒糖一掰两半,又诅咒起酷热的天气来,“真他妈的热。这儿有没有凉快点的时候?” 
  黏糊糊的巧克力沾满了手指,他把一半递给安。 
  安把半块棒糖放进嘴里,一边咀嚼着一边说,“我们这儿太靠南了,要是往北一点,夜间会凉爽一些,湿度也会小一些。当然,我说的往北一点是指越过加拿大边境。这种亚热带气候向北甚至扩展到了达科他地区,并一直持续到中新世的初期。这是一段距今非常久远的时间,大约4400万年之前。” 
  约翰摇了摇头。4400万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段。 
  他们在月光下站了一会儿,谁都没再说话,可心里都在盘算着接下来该做什么。他们该作出返回到未来的决定了。 
  然而就在此时,身旁不远处苏铁类植物丛中发出的一阵沙沙声打破了暂时的沉寂。约翰急忙转过身来,打开脉冲步枪的保险,把枪口朝向发出声响的方向。他又咔嗒一声把枪的射速由原来的3发一组的半自动点射档调至可打连发的全自动档。 
  做好了射击准备,约翰重又恢复了射击姿势,两眼不停扫视着被黑影笼罩的地面,随后又把幽灵瞄准镜竖在右眼前。黑影处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幽灵瞄准镜具有看到就可射击的优越性能,不像传统步枪瞄准镜那样要先瞄准然后才射击。他知道这种优越的性能可使他从容地应付随时出现的幽灵。 
  “你看到什么了吗,安?” 
  黑影中有两只小而亮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两个人。 
  “约翰,是一只有袋动物,负鼠的祖先。别打它,它不会伤害我们。” 
  这只有袋动物很像今天的负鼠,但它的颌很大,牙齿数量是负鼠的10倍。这样多的牙齿说明它是杂食动物。安的原始扫描器报告说。 
  约翰放下心来,恢复了正常站立的姿势。 
  “该死的东西!”约翰恨恨地说,摆着射击姿势等了半天使他感到很不舒服。然而,要是在几秒钟内,把弹匣内所有的9毫米子弹全射出去所带来的兴奋感,常常可以补偿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射击时,约翰常把左腿向前跨出,微微弯曲,右腿向后绷直,使自己牢牢钉在地上。左手紧紧抓住枪护本,右手轻轻握住枪柄,手指搭在扳机上。约翰知道,要想打得准,首先就得有正确的射击姿势──可不像电影里的射击镜头。这种站立姿势尽管不雅,但是管用,“你肯定它不会伤害我们?” 
  “是的,我保证。它是最早的哺乳动物之一,说不定还是我们人类最早的祖先呢。”安笑了起来,尽管她知道自己的话千真万确。 
  约翰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笑话。就祖先来说,他宁愿是类人猿而不是负鼠,毕竟类人猿还有点人的模样。 
  “好,玩笑开够了,我们该走了。”安在后面用扫描器的夜视功能指引着道路。 
  约翰打开了枪保险。 
  他们步履艰难地向前走着,想早一点赶回交通车。 
  他们穿过一片片林间空地和茂密的针叶林,走过了一片沼泽地,在沼泽地的尽头,他们发现一群角恐龙──三角龙。 
  “那边那只好像担负警卫的角龙,”安低声告诉约翰,“是只雄性三角龙,大概是这群角龙的头儿。” 
  “能不能找到它们的窝?”约翰悄悄地问。兽群离他们太远,再加上月光朦胧,用眼睛无法看清。 
  “不知道,我用扫描器试试看。”他们发现那只雄三角龙倒退到一棵巨大的红杉树旁,开始用身体的后部磨擦起树干来。它一前一后有节奏地摆动庞大的身躯,连约翰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棵红杉是空地上惟一的一株大树,像塔一样矗立在长着三只角的食草类动物跟前,任凭其磨来蹭去,枝干竟然纹丝不动。 
  “它在借那棵树为自己搔痒痒呢,就像农村的牛和马一样。”约翰说,他对三角龙竟会有这种非恐龙式的习性感到惊讶。“不知道那片空地上为什么孤零零地就长那一棵大树?”约翰轻声问,“这儿再找不到第二棵那样的树了。” 
  安从原始扫描器对这群角恐龙不断进行的分析中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那棵树是红杉。这里曾着过一次大火,所以只剩下了这一棵树。这片空地就是大火造成的。” 
  “你怎么知道的?” 
  “是根据那棵树分析得来的。红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