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复仇女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5复仇女神-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谁可以预见到这点,而当皮特过世之后又有谁能处理这些事情?

  另外还有艾利斯罗,那颗罗特环绕的行星,伴着巨大的美加斯与浅红的涅米西斯复杂的起降模式。艾利斯罗!从一开始就是个大问号。

  皮特很清楚地记得,当他们进入涅米西斯星系的那一天。当罗特朝向那红矮星接近时,这个错综复杂的恒星家族就一天天地向他们展示。

  美加斯被发现距涅米西斯四百万公里,只有水星到太阳十五分之一的距离。美加斯获得的能量与地球从太阳所得相当,不过其中较少可见光而较多红外线的辐射强度。

  无论如何,美加斯不适合人居住,即使是从第一眼就可以判定。它是个气态星球,有一面总是向着涅米西斯。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都是廿天。它的永夜面只能稍微降低些许温度,因为它自身内部的热度已使得地表呈现普遍的高温。而另一端的永昼面则是令人无法忍受的高热。美加斯的大气完全地保存它的热度,并且,与木星相较之下有更大的质量与更小的半径,造成它的表面重力是木星的十五倍,地球的四十倍。

  涅米西斯没有其它的大行星了。

  然而,当罗特更加靠近它们,美加斯可以看得更清楚时,情况又再度转换。

  是尤金妮亚·茵席格那带给皮特这个消息的。这并非她自己所得到的发现。那不过是从电脑增强照片中所显示的东西,因为茵席格那已是天文总长,因此结果将必然地转呈到她的手上。她很兴奋地将它带到皮特的委员长办公室。

  她直接了当地说道,语调中压抑着情绪上的激动。

  “美加斯有一颗卫星。”

  皮特稍稍地扬了眉毛,不过还是说道,“那不是可以预期的吗?在太阳系中的气态行星都有一群卫星环绕。”

  “当然,詹耐斯,但这是一颗不寻常的卫星。它相当的大。”

  皮特保持他的冷静。“木星也有四颗大型卫星。”

  “我是指,相当的大,差不多有地球的大小和质量。”

  “我知道了。很有趣。”

  “不只这样。还有更多的事情,詹耐斯。如果这卫星直接环绕着涅米西斯,潮汐力会让它一面朝向涅米西斯,那将使它无法适合人住。相反地,它是一面朝向美加斯,这让它比直接面对涅米西斯更凉。除此之外,这卫星的自转轴以很大的角度倾向美加斯的赤道。这也是说在这颗卫星的天空中,美加斯只会以大概一天的时间,从一个半球的北天移动到南天,而涅米西斯则是横越天空,以着一天的周期反覆起落。一个半球有十二小时的黑夜与十二小时的白昼。另一半球也是相同的情况,不过在白昼时经常有半小时的时间会发生恒星蚀,冷却可以达到效果。在这个半球的这段黑暗时刻,黑暗会受到从美加斯的反射所照耀。”

  “那么,这颗卫星有着相当有趣的天空景象。对天文学家来讲实在是奇观。”

  “这不只是天文学家的棒棒糖,詹耐斯。这卫星很可能有着适合人类的温度范围。它可能是适合人住的世界。”

  皮特面露微笑。“这就更有趣了,但毕竟它不会有我们习惯的这种光,是吗?”

  茵席格那点头。“十分正确。因为没有短波光线的散射,那儿看来将是淡红的太阳与昏暗。我想,那里应该也是一片红色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你已经为涅米西斯命名,而你的一个部下为美加斯命名,我将取回为这颗卫星命名的特权。就叫它艾利斯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一个意义为‘红色’的希腊字。”

  自此之后有段时间都有好消息传出。在美加斯—艾利斯罗系统的轨道之后发现了可观的小行星带,而这小行星带正好为建造更多殖民地,提供理想的素材。

  当他们接近艾利斯罗,它可住人的特质似乎更强烈了。艾利斯罗有海洋与陆地,然而透过它的云层所得到的可见光与红外线的初步估算,似乎它的海洋比起地球来较为浅薄,而真的足以称做高耸的山脉却非常罕见。茵席格那根据更进一步的计算,坚称那是一颗完全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

  而当他们更靠近到可以准备研究艾利斯罗的大气光谱时,茵席格那告诉他,“艾利斯罗大气较地球浓,并且它含有自由氧——百分之十六,另外百分之五的氩,其它的是氮气。在那儿必定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但我们还没有侦测出来。重点是,那儿有可让人呼吸的大气环境。”

  “听起来愈来愈好了,”皮特说道。“当你第一次发现涅米西斯时,有谁能想像到这件事?”

  “对生物学家来说是愈来愈好了。或许对罗特全体来说不是那么好的消息。一个有相当容量的自由氧是代表着生命存在的指标。”

  “生命?”皮特突然陷入了某种思考而惊愕失神。

  “生命,”茵席格那邪恶地加强了这种可能性的压迫。“而且如果生命存在,可能是智慧生命体,或许有着高度的文明。”

  17。

  紧接而来的是皮特的梦魇。他不只体认到,除了有来自旧世界多数地球人的追赶,他们或许有着更高的科技——另外他罗特还得面对随之而来的未知恐惧。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实体,如果有的话,对于这靠近侵犯的古老文明,可能会不多加考虑,就在一瞬间扑灭他们,就像人类拍打靠近耳边的蚊子一般。

  他们继续靠近涅米西斯,皮特则是愈来愈忧心忡忡地对茵席格那说道,“需要氧气真的意谓着生物的存在吗?”

  “这是热力学的必然性,詹耐斯。在一个类地行星——而且,我们可以很清楚知道它真的很类似地球——在任何类似地球的重力场下,有岩石开放在大气当中,自由氧不可能存在。如果在大气中一开始就存在的话,氧气会自发性地与土壤中的其它元素化合,并释放出能量。它会持续存在大气中,必须要有某种程序提供能量,并持续地制造出自由氧。”

  “我知道这些,尤金妮亚,不过为什么能量提供程序必须要与生物有关?”

  “因为大自然还未见过任何其它的事物可能执行这件工作,除了绿色植物利用阳光实行光合作用所释放出的氧气以外。”

  “当你说‘大自然还未见过任何事物……’,你是指太阳系。这是另外一个星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太阳和行星。热力学定律可能有效,但要是有某种化学反应可以在这儿形成氧气,而在太阳系是没有见过的呢?”

  “如果你是在打赌,”茵席格那说道,“不要为这下赌注。”

  所需要的是证据,而皮特等着证据出现。

  涅米西斯和美加斯有着很弱的磁场。这项发现产生比预期更少的冲击性,因为恒星与行星的自转运动都十分缓慢。艾利斯罗,则是有着廿三小时十六分的自转周期(这与它绕美加斯公转周期相等),在强度上与地球磁场相近。

  茵席格那表达着她的满意。“至少我们不用担心强大磁场所造成的辐射伤害,特别是涅米西斯的太阳风比起太阳来是弱了许多。非常好,因为这意谓着我们可以在远距离就侦测是否有生物存在艾利斯罗上面。至少,是科技型态的生命。”

  “什么意思?”皮特问道。

  “具有高度科技的文明不太可能不使用丰富的无线电波辐射,而这将自艾利斯罗朝四面八方散出。我们应该能够分辨出这些与行星本身不规则辐射的不同,当这种自然辐射剂量很小时,我们认为它的磁场很弱。”

  皮特说道,“我已经想过这种必然性了;我们可以推断艾利斯罗没有生命存在,即使它拥有带着氧气的大气结构。”

  “喔?我很想听听是怎么回事。”

  “我已经想通了。听好!你是不是说过,潮汐效应使得涅米西斯、美加斯和艾利斯罗的旋转变慢?你是不是说过,最后美加斯会逐渐远离涅米西斯,而且艾利斯罗会逐渐远离美加斯?”

  “是的。”

  “因此,如果我们将时间往回溯,美加斯曾经更靠近涅米西斯,而艾利斯罗曾更靠近美加斯和涅米西斯。这也是说艾利斯罗在当时,对于生命起源说来是太过于炎热,而可能到最近才有适合生命的气候。也因此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一个科技文明开始发展。”

  茵席格那很客气地笑出声音来。“好观点。我不应该小看你的天文才能——但还不够好。红矮星有很长的寿命,而涅米西斯可能只是宇宙中十分年轻的星球——比方说,它在一百五十亿年前形成。当天体比较靠近时,潮汐效应可能在一开始还算十分强烈,而几乎所有的星体远离运动,可能都在刚开始的三、四十亿年间发生。潮汐效应随着距离的三次方递减,在最近的大约一百亿年,情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而这已经有足够的时间让数个科技文明建立了。不,詹耐斯,我们不要只做猜测。让我们等着看看,是否我们可以侦测到无线电波辐射。”

  ——更加地靠近涅米西斯了。

  从裸视只能看到一颗微小的红色球体,但它的昏暗却无疑地可以辨认。在另一边,美加斯看来是个暗红色的点。在望远镜里,从罗特与涅米西斯的相对角度只能看到美加斯不到一半的“月象”。艾利斯罗只能从望远镜中看到,是个深红色的小光点。

  光度随时间进展愈来愈强,茵席格那说道,“有好消息给你,詹耐斯。没有侦测到任何源自科技的无线电波辐射。”

  “太好了。”皮特感到一股释放的气息,仿佛一阵实体的暖风吹拂他的脸颊。

  “不要太过高兴,”茵席格那道。“他们可能使用比我们预期更少的无线电波辐射。他们也有可能遮蔽住了。他们甚至可能使用某些取代无线电波的东西。”

  皮特的嘴角扭曲成一种微笑的表情。“你说的是认真的吗?”

  茵席格那不确定地耸着肩。

  皮特说道,“因为如果你要打赌,不要对这下注。”

  ——更加靠近涅米西斯,而艾利斯罗已经可以用裸视看出了,美加斯在它旁边,而涅米西斯则在殖民地的另一边。罗特调整了自己的速度保持它与艾利斯罗的步调,然而,从望远镜中可以见到,行星上飘浮着那熟悉的螺旋状云层,证实了它应该拥有某种程度上与地球相似的气候。

  茵席格那说道,“在艾利斯罗的夜半球中没有光线的迹象。这应该会让你高兴,詹耐斯。”

  “缺少光亮并不代表就没有科技文明,我想是这样吧。”

  “当然如此。”

  “那么,让我来扮演恶魔拥护者的角色吧,”皮特说道。“在红色太阳与昏暗光线的条件下,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昏暗人造光亮的文明呢?”

  “在可见光下看来或许是昏暗的,但涅米西斯有丰富的红外线,而且我们相信所谓的人造光线应该也是类似地丰富。然而,从我们所侦测到的红外线是全行星性的。在所有行星的表面,从分布的考量上应该认为无论何种人造光线,在人口密集地区应该会比其它地方更丰富。”

  “那么就忘了这件事吧,尤金妮亚,”皮特愉快地说道。“没有科技文明的存在。这样也许会让艾利斯罗看来较为无趣,但你不能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