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梅花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张梅花图-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近在全国非常出名,顷刻之间就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连中央电视台《焦点
访谈》的记者都赶来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也知道这种名声对于我们临江市到
底是光荣还是耻辱。无可置疑,这是一种耻辱,一种真正的耻辱……”

    说到这里,市长关长天插话说:“这不仅仅是一种耻辱,同时也是在给我们临
江市党政干部的脸上抹黑!”

    “对,关市长说得很对。” 丁岚山接过话题。“‘5。13’事件在媒体上一曝
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腐败,这一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如果没有腐败,那幢
快要竣工的七层楼房会垮吗?如果没有腐败,包工头李阳光会逃吗?如果没有腐败,
李阳光怎么会把这项工程揽到手呢?要知道,这几年全国发生的好几起豆腐渣工程,
都是与腐败有关的。关市长为什么说‘5。13’事件是在给我们临江市党政干部的脸
上抹黑呢?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人们觉得这事与我和关市长有关;第二,
通过这件事,外界可以从中看出我们临江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抓得很不好,如果
抓得很好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说句公道话,这几年我们在党风廉政建
设方面是抓得很不错的,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震惊全省和全国的大案要案,我们
市没有发生过一次。这是我们的光荣。但自从‘5。13’事件发生后,这光荣就被耻
辱代替了!我作为临江市的市委书记,真感到无地自容!所以事情发生的当天,我
们就组织了调查组。当包工头李阳光逃匿后,我们又成立了专案组。其目的是想把
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真正地找出楼房垮塌的原因,以告世人,以慰亡灵。现在,
‘5。13’事件快过一周了,我们的专案组进展如何呢?是不是有了一些眉目?今晚,
把大家请到一起,就是想听听‘5。t3’专案组长赵复民同志的汇报。老赵,你讲吧。”

    坐在会议桌边的赵复民,用咳嗽的方式清清喉咙说:“‘5。13’专案组,在市
委和市府的领导和关心下,通过我们近期的大力侦破,取得了巨大收获,就在事件
发生的第三天下午,我们在省城三环路清水河大桥旁的大众小旅馆里,一举抓获了
逃犯李阳光……”

    丁岚山和关长天知道此事,所以表情很平静。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没想到专
案组这么快就抓到了李阳光。于是,一束束同样惊愕的目光,一齐盯向赵复民,仿
佛在问:你们是怎么抓到的呢?楼房垮塌的原因到底与高在尚有没有关?真的是腐
败造成的吗?

    然而,就在赵复民快要开口向常委们具体汇报此事时,丁岚山却讲话了,十分
威严地说:“在老赵末讲之前,我有言在先,今晚的会议是一次秘密会议,任何人
不得将有关高在尚的事泄露出去,否则后果自负!我希望各位遵守这一点,千万别
抱什么侥幸心理,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三年不漏的茅草房,更没有不透风的墙。好
了,老赵,你讲吧。”

    常委们显然明白,丁岚山是在警告他们,于是纷纷表示坚守秘密,后果自负。

    接下来,赵复民开始讲抓捕李阳光的具体经过。讲完之后,他从衣兜里掏出一
盘磁带说:“有关李阳光的交代材料,全都记录在这里面,大家听听吧。”

    一些常委这才发现,丁书记的办公桌上,早就准备了一台收录机。赵复民把磁
带放了进去,不一会儿,便传出了李阳光的声音……

    常委们点燃烟,认真地听着。整个办公室里,除了李阳光的声音外,连一丝杂
音也没有。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李阳光的交待才播放完毕。一个个常委大惊失色。
如果说高在尚收受贿赂在他们的意料之中的话,那么高在尚收受五十万的回扣就在
意料之外了。他们没想到,两百万的工程,高在尚竟要了五十万元的回扣。他们更
没有想到,高在尚为了五十万元的回扣,竟给李阳光出谋划策,叫他去搞虚假公司
和伪造营业执照;而后来当“5。13”惨案发生后,他怕殃及自己,又叫李阳光逃跑,
并给他办理假身份证和准备资金。

    小小的办公室顿时哗然了,常委们纷纷议论。他们由此可以看出,公安局的这
项工程,高在尚并没有对外公开招标,而是以公安局第一副局长的身份擅作主张,
将它承包给没有任何执照的李阳光,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李阳光给的回扣高。
如果换一个正而八经的建筑公司,是决不会给他那么高的回扣的。

    丁岚山和关长天议论了几句后,望着赵复民提高声音说:“老赵,你现在把你
们检察院的打算谈谈吧,也就是现在你们准备对高在尚采取的具体措施。”

    赵复民说:“根据李阳光的交代,我们可以看出来,高回扣是‘5。13’惨案的
原因之一。高在尚是犯了受贿罪,且数额巨大。‘5。13’惨案发生后,高在尚身为
公安局副局长,不但不抓捕李阳光,而且还吩咐他逃匿,并为他逃匿提供假身份证
和巨额资金,情节严重而恶劣,明显是犯了包庇罪。”

    “由于高在尚双罪并发,罪证确凿,市检察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实施逮
捕,由检察院反贪局执行。现在,只等你们常委会表态了。”

    说完,他看看了书记,又望望关市长。

    丁岚山毫不犹豫地说:“我表示赞同检察院的意见,立即对高在尚实行逮捕。”

    关长天接着说:“我也表示完全赞同。”

    丁岚山望望大家说:“你们呢?有意见吗?”

    常委们异口同声地说:“没什么意见,完全赞同。”

    丁岚山说:“那好,大家算是一致通过了。老赵,现在只等你们反贪局抓人了。”

    赵复民说:“丁书记、关市长,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你们,由于高在尚是市
公安局第一副局长,按照一般司法程序,一还应该报省检察院批准。但据我们所知,
高在尚与省检察院的检察长林向强关系十分亲密,他们不仅是同学、战友,而且还
是很好的朋友。据说林向强的女儿林晓玲,高在尚认作干女儿。他们的关系如此亲
密,我们还向省检察院汇报不汇报?”

    关长天双眉一锁问:“你们检察院的意思呢?”

    赵复民说:“我们打算先不汇报,想来个先斩后奏,主要是害怕林向强走漏风
声,高在尚采取某种措施。如果这样的话,事情就难办了,因为高在尚不是一个普
通人。”

    丁岚山说:“高在尚和林向强是同学是战友,这不是什么秘密,我早就知道了,
在座的各位肯定也知道。鉴于此情,你们检察院的考虑是非常正确的。这个叫以防
万一。我们现在是打老虎,可千万别还没有动手就被老虎咬伤了。老赵,我赞同你
们的意见,来一个先斩后奏。”

    关长天和其他常委也表示赞同。

    丁岚山看着赵复民,又说:“老赵,你说得好,高在尚不是一个普通人,由于
杨局长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他实际上行使的是局长的权力,他身上肯定随时都携
带武器,你们抓捕他时可千万要小心呀。还有,他在公安局经营那么多年,肯定有
一帮铁哥们,你们可千万要谨慎呀。”

    赵复民说:“是的,丁书记说得非常正确。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的初步方
案是智取而不可强攻。还有,丁书记、关市长,你们顺便研究一下,由于杨局长在
中央党校学习,再加之高在尚又被逮捕,谁又负责公安局的工作呢?临江市这么大,
社会治安这么差,公安局不可能群龙无首。”

    丁岚山点点头说:“对,这个问题你提得很对。”

    于是便与大家一阵商量。最后决定,暂时由公安局第四副局长韩少波负责。

    这次秘密会议一晃就开了一个多小时,常委们听取了赵复民有关“5。13”事件
的汇报,也一致同意逮捕高在尚的方案,现在该结束了。这时,丁岚山再一次威严
地对大家说:“我再次声明,任何人不得将有关高在尚的事泄露出去,否则后果自
负!你们一定要意识到泄密的严重后果,弄不好高在尚会伤人的。俗话说,兔子逼
急了也会咬人,就是这个道理。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但市委书记丁岚山并没有走,市长关长天和检察长赵复民也没有走,他们还有
要事相商。其实也不是什么要事,只是想认真地研究一下“智取而不可强攻”的逮
捕方案。

    翌日上午8 时30分,高在尚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办公室。

第四章

    他泡好一杯茶后,就开始抽烟,眉头锁得紧紧的,一副酷模样。

    见他这副样子,各区分局和派出所一些来找他办事和谈事的人,也畏惧三分。
害怕惹他生气。他们只好不见他,甚至连招呼也不向他打,就回去了,等高副局长
心情好的时候再来。有的干脆不找他,而去找副局长韩少波。在这些人看来,跟韩
少波谈,也等于在给高在尚谈,因为韩少波是高在尚的心腹,是高在尚一手提拔起
来的,从一个镇派出所所长,到区分局局长,又到市局副局长。短短四年时间,他
就来了一个三级跳,真可谓官运亨通,是公安局爬得最快的一个年轻干部。

    在很多不知道内情的人的眼里,韩少波之所以爬得那么快,高在尚之所以提拔
他,是因为韩少波给高在尚暗地里给了很多钱,因为当前买官卖官的现象不是没有,
而是大有人在,甚至愈演愈烈,举不胜举。

    其实这种认识冤枉了韩少波,也冤枉了高在尚,有失公正和公道,因为在选拔
干部方面,特别是选拔年轻干部,高在尚从来就不搞买官卖官,也不以背景取人。
三年前,有一件事情曾经一时传为佳话。临江市某区委书记的公子,系该区某派出
所一个普通警察,他不想在派出所工作,想调到市局去坐办公室,于是托他父亲去
给高在尚说情,高在尚却毅然拒绝,说市局没有他合适的位置,让那个区委书记当
面碰了一鼻子灰。但他的公子并不甘心,决定用金钱去打动高在尚的心。可是高在
尚不为金钱所动,派人将两万元的现金如数退回。

    这件事后来在省报“共产党人”栏目里暴了光,题目叫“副局长退巨款”,是
省报一个很有名气,据说也很漂亮的女记者写的,名字叫吴小丽,专写反腐倡廉这
方面的文章,被誉为反腐倡廉的“笔手”和“吹鼓手”。

    如果说在这之前,高在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印象不是很好的话,那么自从“副
局长巨款”这篇报道发表后,老百姓就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觉得这位第一副局长不
错。

    高在尚在选拔干部方面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非常看重“才能”二字。
只要有才能,就提拔,不管他的背景如何,也不管他是否是党团员和是否年龄太小,
以及是否具有大学文化。他觉得这些都与才能无关。一句话,才能是选拔干部的先
决条件,只要具备了这个先决条件,后面不具备的都好解决,不是党员可以申请,
年龄太小还可以增长,不是大学文化还可以去学习。

    年轻有为的韩少波就是在高在尚“才能”二字的前提下一级一级提拔起来的,
而且公安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