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黑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瓦黑瓦- 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利箭只落在—口烂泥塘里。    
    这蒋短爪子是个中家干部,今天让他参加辩论,本就有点勉强,这会儿又被汤文甫—方死死咬住不放,不—会柳就显出狼狈样来。这姜老师既有理论水平,又很能损人,“听人说,蒋干事的手还有点历史。别人叫蒋短爪子,我听了很生气!侮辱人嘛,很不好嘛!可这手的历史,能不能请蒋干事与我们说—说呢,也好让我们知道你是个老革命者嘛!”可是这手的历史是说不得的:当年咱参军,用刀剁了的。蒋干事立即局促不堪,额上大汗淋漓,口中连喊:“无聊无聊!”    
    午后,杜长明一方—寸—寸地蔫了下去。人种杜长明坐在他一方的人群当中,虽然还是—副大将风度,但从不停地往后梳理头发的这一动作来看,多少已露出心虚的实相了。    
    下午三点,汤文甫站起来了,“从早上八点四十五分开始,我就恭听诸位的讲话了,现在我要说话了……”他这—说话,一想到我母亲每年春末腌咸菜时发把锋利的菜刀,一下一下地往下切。他将杜长明的“罪恶”——地排列出来,并——地揭示了给人看。他把八点四十五分以来杜一方发言中的荒谬论点一一回顾,并加以近乎于残忍的驳斥,就像一个贪心的强盗拦住—个油水不大的穷汉,令他将身上的衣服剥得—丝不剩而活活地露出羞物—般。他说话不打—个磕巴,不说—句车轱辘话,不漏半滴水给对方。他的声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会儿缓缓的,—会儿层层上扬,全部取消标点符号,一句咬一句,十分紧张,像一裉绳子拉紧了在活活地勒—个人的脖子;—会儿又松下来,像把那个已被勒得白眼直翻的人放到了地上,再戏弄他—番。他十分喜欢使用“但是”、“然而”这样几个转折词。在说“但是”时,他总要把“但”与“是”之间拉开距离:“但——是……”并且总在它们出口之前与之后停顿—下,仿佛要落实一下抓在手中的刀在砍劈下去之前是否已经被抓牢了一般。“但是”之前是引诱,是死亡前的放风。“但是”带来的—个陡转,犹如空中索索作响的绞索落了下来,又犹如面临绝无退路的万丈悬崖。这“但是”    
    与“然而”的转折,大概在近几十年的政治生活里,已绝不是—个辞汇学意义上的辞汇了。这几十年间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颠覆,就是常常将“但是”之前与之后的话颠倒—个个儿,而这一颠倒,便“呼啦啦”地倒下去一大批人。这个“但是”与“然而”,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退路和保护,使许多机会主义者得以逃脱惩罚和灾难。而当时,汤文甫正驾轻就熟地使用着它们,将杜长明—伙—步一步地逼向死路。    
    汤文甫的讲话,真是—路雄风,横扫—切。里面外面的人皆鸦雀无声。一九八五年秋天,我与汤文甫同被—家杂志邀请在一处风景区开会,我们住在一起,回忆起这场辩论时,我说:“你那时真是了不起!”他—笑:“狗屁!都是从‘九评’学得的路数。‘九评’是大辩论的最好文本。当时的那些套话,诸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类的话,是从那里面直接套过来的。那论证方式以及从头到尾的一股气势,都是我把‘九评’看了个烂熟,老早就领神会了的,用起来,顺手得不得了,而且肯定是置人于死地!”    
    杜长明并没有什么大水平,只学得了一些辩论的套话,在汤文甫讲话时,偶尔反击一下,但没有力量,随即被汤文甫轰炸了回去。汤文甫的讲话结束后,杜一方陷入了十分悲哀的处境。杜长明力图挽回颓败的局面,站起来想再较量—番,但话没有说完三句,汤文甫往后一仰,来了个乔冠华式的大笑:“哈哈哈……    
    哈哈哈……“他一方的人,有人明白他在笑什么,也有人不明白,但都跟着一起笑,笑得杜长明一方的人都手足无措。汤文甫这才一边笑着,一边指着杜长明说:”是‘恬不知耻’而不是“刮不知耻‘!哈哈哈,刮不知耻,刮不知耻!……”这是对杜长明的最后一击,到此时,杜长明这一方已经理屈词穷,精疲力竭。也有想再辩几句的,又惟恐被汤文甫扑住小辫子,当着那么多人奚落一通,也就只好咽了咽唾沫,不言语了。    
    这时,汤文甫一边全体起立,从口袋中掏出红本本,由汤文甫点读:“打开《毛主席语录》第一百一十九页……”“打开《毛主席语录》第二百五十八页……”—起朗诵,刀切般的整齐,气吞山河。汤文甫把辩论完全变成了一门振奋人心的艺术。    
    此时,天已将晚,杜—方已有几个人从人群中猫着腰往门口走去。但汤文甫像是早就料到这个局面似的,老早派人把住了大门。蒋干事就是这样被好几个人重新推了回来的。汤文甫面带笑容地说:“蒋干事,别丢下杜大帅,独自脱逃嘛!”有人大声喊:“有种的就留下来!”直到夜里十点多钟,大辩论以杜长明—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蒋干事虚脱,被送进医院,挂了吊瓶。    
    一连许多天,油麻地镇的人都在惊叹汤文甫的口才。后来,汤文甫对我说:“狗屁!许多语录是我瞎编的。我到现在也没有看过《资本论》,可在当时,我竟敢说在第几卷第几页上,马克思是如何如何说的……”    
    这场大辩论,已使人感到杜长明的位置摇摇欲坠了。但他毕竟还在原来的位子上,毕竟还由他最后审定了—个油麻地中学高中录取名单。真的被赶下位子来,是在我离开红瓦房—个多月以后了。    
    夺权前十几天,四下里都盛传汤文甫认识一个大人物文风来,并与文风来直接取得了联系,夺权已是指日可待。后来,他果真带领以汤庄人为主的近千名人冲进镇委会大院,迫使杜长明交出了公章。杜长明知道他与文风来的关系,嘴也不敢还。好多年以后,汤文甫一笑,“狗屁!我哪儿认识文风来?他是南大的,我是南师大的。”


第四部分大队干部的通知(3)

    第二节    
    我虽然进了黑瓦房,却无书可读。在初三时,还哩哩啦啦地上了些课,现在则完全停课了。油麻地中学成了造反派的—个大本营,整天战斗歌声响彻云霄,不断地看到大路上有一队—队的人往镇上去刷标语与大字报,到处可以看到糨糊、墨汁之类的东西。我和马水清他们几个,也忽然改变了自己,渐渐对那些富有童趣的事情淡漠起来(比如说我,对玩鸽子的兴趣一下子就浅淡下来),而有了另样的冲动与激情。    
    受了周围的气氛熏染,特别是受了汤文甫那些极具煽动性的鼓励,我和马水清也造反了,并且越造反就越想造反。造反很让人上瘾。马水清竟然用他那一边倒的字写了上百张大字报,常拎着糨糊桶,将它们贴到街上去,整天很充实,很兴奋。    
    在八蛋他们几个冲击王维一家的小杂货铺子时,马水清也领了油麻地中学的—些人参加了,只不过没有直接出面罢了。那时,王维—得了肾病,并且离开了学校,正浮肿着待在家里。丁玫念完初三已无高中好念,晃荡了一年之后,也没能被推荐上高中,只好待在了吴庄,再也不来理会王维一,倒是常常去马水清家。而马水清则坚决地拒绝了丁玫的热情。我被汤文甫看中,他出面与我们油麻地中学的“云水怒”    
    商量,将我要到了他身边去办《激流》小报。同时要去的还有乔桉。我们俩似乎一下子都忘记了过去的不快,很愉快地合作了许多日子,印了大约—百多期的《激流》。    
    杜长明的家被撵出了镇委会大院,而蜗居到油麻地小学的一间厨房里。搬出大院的那一天,我站在廊下望着杜高阳弯着腰扛着铺盖卷,心里说不清是怜悯还是高兴。杜长明住的一套大房子腾空之后,汤文甫领了老婆与—个拖着长鼻涕的男孩,告别了那丈把长的茅屋,而成为这套大房子的新主人。    
    镇委会大院远比从前热闹,出出进进的人很多,仿佛雨后的蚁巢。    
    汤文甫给了我们《激流》一间房子,并让我们把铺盖卷搬过来。    
    天下是汤文甫的了。    
    但汤文甫的心中并不塌实。他深深地感受到,杜长明那高大的身影还笼罩着油麻地镇,说不定哪—个早上他还要重新回来。    
    他现在能做的就只有一条:宜将剩勇追穷寇。通常的办法,就是搞臭杜长明。    
    而搞臭—个人的通常做法,就是做男女关系方面的文章。人种杜长明,在这方面绝对有人种意识。因此有的是材料。奚萌就是—个很值得怀疑的对象。但汤文甫绝不愿在这样的事情上亲自出马,一是他自己也有短处,二是过问这种事情有失身份。    
    他把这件事情不当事情地与—个叫余大耳朵的—说,就不再过问了。余大耳朵叫了八蛋等三人来一起对付奚萌。八蛋现在是专业的造反派。他不知从哪儿搞来了—套军装,整天穿着,并束了一根宽宽的皮带,只是头还光着,俨然一副武人的形象。    
    有时,他也会站在街上看大字报。仿佛那些字他是都认识的。这几个人在一天晚上,把那个奚萌扭到了一间屋子里。这间屋子偏偏就在我们隔壁,中间只拦了道都未砌到屋顶的半截墙。因此,那边的声音皆一一如实地传送过来,耳朵躲都不能躲开。    
    那天晚上,乔桉回家取米去了,就我独自一人。我做出一副躺在床上看书的样子,但—字也未能看得进去。    
    余大耳朵:今天把你叫来,是让你交代你跟杜长明的关系。    
    政策你比我清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奚萌:什么关系?他是镇长,镇党委书记,我是秘书。    
    余大耳朵:甭他妈跟我废话,你明白我指的是什么关系。    
    八蛋:男女关系!搞腐化!(这地方上把干部睡女人,都叫“搞腐化”,大概是从“作风腐化”演变过来的)。    
    奚萌:没有。    
    余大耳朵:奚萌,望你认清形势。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抱着杜长明执迷不悟?    
    你要站过来!怎么个站法?交代问题,划清界限,反戈一击。你年纪轻轻的,连婆家都没找吧?别跟着杜长明把自己给葬送掉了。你跟杜长明那一点子事,你不说,我们也知道。我们现在只不过是给你—个机会,让你自己亲口说出来。说出来也就完了,你也就清爽了。这种事,也是人之常情,是人他都想做的。谁不想做?区别也就是有些人忍住了,有些人没有忍住。再说了,这事,主要责任也不在你一方,在他杜长明一方。    
    他要做,你—个文弱的女孩子家,又在他手下,还是他把你从小学校借调来的,你又能怎么样?这—些情况,我们都想到了,我们并未往重里看你。但不说,是不行的!    
    奚萌依然不说,一直拖到夜里十二点,也没交代一句。    
    八蛋火了,从腰里抽下皮带来,只听见皮带扣砸在桌子上,发出“当!”的—声。    
    余大耳朵:八蛋,先别动手!    
    奚萌一下哭了,像个小女孩放学归来,在路上受了—个坏孩子的戏弄—般地哭。    
    有人人镇上饭馆里给余大耳朵他们端来了夜餐。大概是每人—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