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品夫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赠品夫人-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茶楼的管事看了赵兴雅一眼,颇有些意外,媵生女和家奴一样穿着平民的衣服来茶楼消磨时光,看来水生这个从前的玩伴到如今也还混得不错。这位茶楼的管事如今已经是正经的平民身份,不过对于有着公爵府大公子腰牌的人还是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一顶轿子给赵兴雅乘坐,亲自送三人去了钟家二爷在不远处的住所。

二爷在街后面的住处不大,才一亩多地。他想了个赚钱的主意,把宅子给利用上了。临街的一溜全部改成铺子和摊位,像个菜市场,来这里卖东西的要交份子钱,钟二爷每天能收到两百钱到一千钱不等的管理费,除去必要的开销,每年能纯赚近六百个银币。这也是二爷的精明之处,他和几个管事也只是留了极小的一块地方居住,二爷不在乎脸面,能吃苦。平日里就守在这里,处理些杂事,收入比起种地收粮食来更好。

子爵的嫡次子一般没有机会承袭爵位。也不可能有很多家业可以继承,因此多半会走经营之路,钟家二爷就是如此经商的。士大夫直接经商是很没有面子的,一般来说都会从家生奴才中选出可靠的人,给予平民的身份打理产业。石头爹认识的从前玩伴豆子就是被抬举成了平民代理人。

豆子管事领着赵兴雅等人进了院子,二爷的贴身奴仆问过事由之后,便悄悄说到:“二爷午睡还没醒,昨天回大宅去了,听说和老爷闹出了什么不快,喝了些闷酒。”

赵兴雅点点头。对豆子管事说到:“管事你可以先回去了,我们不打搅二爷午睡,让宅子里的小厮带着去周边看看。团圆镇上的小铺子我还没有逛过,正好看看。”

管事见这位媵生女既然这般会处理事情,他也不必再出头了,便和石头爹道别,回茶楼干活去了。二爷身边的小厮见过赵兴雅站在大公子身边。此刻也存了心思巴结,领着赵兴雅等人在主人名下的铺子。摊子上转了转。有些心思灵敏的摊主还送上了凉粉汤子和瓜果请赵兴雅一行人解暑,看来二爷和这些商户相处地很不错。

团圆镇的规划和青华镇有所不同,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平民区的厨房是单独规划的。除了酒肆,食坊有厨房之外,几乎都是若干户平民合用专门的厨房院落。院子里配有水井,院子周围有沙箱,水缸等消防设施,居民轮流上夜,一旦起火很容易施救。除了这个,团圆镇还有灯火和取暖的规矩,这里的百姓按照规矩做了二十多年了,麻烦惯了也就习惯了。

灶台灯火管制这些年,镇子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火灾伤人破家的事情,老百姓也就继续了这种生活。钟家因为这项土政策也得到了很多进项,不过这种规矩,别的镇子可学不了,钟家花了两代人的治理才把这团圆镇的富贵平民清洗干净,推行了这钟家的土政策。别的贵族才不愿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谁敢说世袭爵位会长久在一个家族延续。也许等到新子爵在团圆镇站稳了脚跟,钟家的规矩就不算规矩了,再不得到爵位,钟家在团圆镇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赵兴雅对这项政策非常喜欢,这下子在饮食上赚十万钱变得很简单了,不过如何把这些收入弄得有根有据,还要动一番心思。等会儿见到二爷就和他说,帮着在不远处选一个联合厨房租来做食物,至于住处就更简单了,化整为零,全部租住在平民家。

主意打定之后,眼见都快到了下午四点,钟二爷的午觉也该睡好了,他的小厮急着带三人回去回话。今天二爷心里不痛快,底下人也不敢招惹他。钟家二爷看见赵兴雅一行人过来了,态度还算热情,不过表情上似乎有些难言之隐。赵兴雅向他行礼说到:“雅请二爷单独说话,大公子说了,今年的事情顺利了,明年我就改口叫您二舅。”

钟家二爷觉得小妮子挺有意思的,居然懂得提醒自己记住她的身份。钟二爷昨天和父亲闹得不愉快,正想去一趟崇府,把合作的事情说清楚,事情可能不能像当初那样好办了。现在大公子出来赚钱的家奴都来了,他只能暂时给安置了,等事情说定了再做安排。可要是他和打算跟一个五岁多的孩子说其中的烦恼,那也真是好笑了。

赵兴雅坚持对钟二爷说到:“大公子说我能做主,请二爷把事情和我说说,我虽年纪小,可我的教养奴婢是大公子选了全权处理团圆镇事宜的管事,还是请二爷把合作不畅的事情告诉雅和梳子管事。”

钟家二爷无法推脱了,便让人把石头娘找来了,先和奴才们说说也省得他们住着不安心。石头娘才带着人去了桑园,还没歇脚就听到了些是非,没等钟家二爷去寻她,她也已经找上门了。

钟家二爷把实话说开了,钟家现在跟崇府几乎翻脸了。本来钟家也知道今年是恢复爵位的最好时机,已经派人找了崇爵爷,预备把这些年攒下的六百万钱作为纳贡,恢复家里的爵位,重新把团圆镇握在手中。至于那位在北齐有关系的新子爵,肯定不会在此处长久熬着。只要崇公爵联合东越的其他贵族一起发力,把他弄回老家去当贵族,对大家都好。

大公子的外祖父本来以为崇爵爷会痛痛快快答应了,六百万钱恢复一个子爵位置不便宜了,钟家还要用钱疏通其他地方,并没有麻烦崇公爵多少。可崇爵爷不但没有答应,反而明说,钟家今年能恢复爵位,不过不是在东越,而是去南都,顶了钟家爵位的那位子爵不会离开东越。

钟老爷一听就炸毛了,什么,让他去南都当子爵,那还不如不去呢。他都四十多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谈何容易。那位有北齐王族顶着的魏子爵来东越三年了,还是不被东越的贵族圈子真正接受,好多贵族都打算赶他回北齐呢。南都相比东越更是蛮荒之地,要是被算计了,估计就要把命丢在那边了。

现在大公子的外祖父可是最痛苦的时候,放弃复位,钟家的没落就从他这一代开始,团圆镇的权势和财富不用几年就保不住了。去南都当子爵,钟家在东越的根基会被人慢慢蚕食,万一自己在南都有事,东越这边的财富不能及时支持,他在南都也坐不稳位置。不去南都是吃慢性毒药,算是慢慢熬着等死,去南都不知是饮鸩止渴还是夏日移栽,看情形更像饮鸩止渴。夏日移栽能活的机可是很小的,

赵兴雅听完钟二爷的说法,内心里对崇爵爷的狠辣有了更深的了解,不愧是个政客,能逼得钟家左右为难。如此一来,前妻钟氏的家族就彻底对他无害了,再做些表面功夫,他在外人面前又能冒充正人君子了。难题丢给了钟家,钟家想找到解脱的方式吗?

看到钟家二爷的为难表情,赵兴雅很快就有了对策,她对二爷说到:“山上的桑园,钟家酒肆和茶楼应该是二爷管理的产业对吧,每年不知道要交多少收益上去?钟老爷还在世,子嗣们自然还没有分家,大家所谓的私产应该是您的生母留下来的嫁妆,不知道二爷有多少私产,多少自己的奴仆呢?”

五岁的女孩能问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让二爷很是吃惊,不过他还是回答到:“我管的产业每年要上交三千五百个银币,我的私产就是母亲留下的两百三十亩农庄,两间铺子,五十多个奴隶。雅,你能问这些,是谁教给你的?”

ps:

三天没工夫码字了,三天只写了一千多字,周末十点多才睡,临睡对自己说,四点多起来写,结果睡到七点才醒,还要洗衣服,做早饭,到底是九点多才完成了一章。好久都没有睡到过早上七点醒了,真舒服。有时候把自己看成一只还要捕猎养活孩子的母兽,方能打起精神来继续努力。当女人真是不容易,也许我应该换一份不累的工作,钱少点就少点吧,孩子明年上学,需要做母亲的付出更多精力。

正文  89筹备起来

赵兴雅说到:“不需要谁教我,二爷记着,我和大公子都不是泛泛之辈。崇爵爷和葛氏对我和大公子的母亲做出了天理不容的事情,我们两个不会再让他们合伙欺负。上一次大公子和二爷谈好的合作其实和钟家无关,大公子是请二舅帮忙,又不是请钟家帮忙,所以二爷不用担心帮我们会引起钟家的不满。至于现在钟家所处的困境,我想大公子身边有人可以破解,等我和二爷说完合作的事情,我让人把二爷的信悄悄送去崇府,大公子自然会找人想办法帮钟家脱困。大公子和我以后都要依仗钟家扶持,一定会全力相助钟家在东越立足。”

这番极为成熟的话说得钟家二爷目瞪口呆,不过他很快就收回了自己的诧异,很认真地问到:“雅儿,我想你和逸航有事瞒着我这个二舅了。现在话都说说开了,你以后就和逸航一样叫我二舅好了。现在你就和二舅说说如何在二舅买卖上赚钱的事情。”

石头娘听到小雅和钟二爷那样说话,心里怕得要死。小雅怎么这样大意,让钟家二爷看出了她不同。看见钟二舅问小雅话,石头娘赶紧说到:“二爷,赚钱的事情是大公子交代我的,还是我来说,雅儿虽然聪明,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在大公子那边学了些东西,就敢学大公子说话,你不必太在意。”

钟家二爷看石头娘急着为小雅说话,心里也就释然了,原来这个女孩子并不是那么妖孽,只是学了自己的外甥说话,于是他认真听石头娘说了方案,心里盘算过后,觉得这件事还真的不需要对家里说。自己就能做主。

在赵兴雅原定的计划里,这次来的三十三人之中有二十人要留在桑树园子里养蚕,其余的十三人就留在钟家的地盘上卖小吃和冷饮,大人四个,其余的都是八岁到十三岁的孩子。在山上养蚕的人是妹妹从钟家带去的奴仆,不需要露面,不会让人联想到崇家,在酒肆和茶楼卖吃食的全部是孩子,这也没事,不跟家里说也罢。

赵兴雅看见钟家二爷面色放松了。便再度问到:“二舅,不知道桑叶在市面上大约卖多少钱一担,我们想租用一个厨房。需要多少钱?若是我们要住在平民家里又要多少花费?我们借用了二舅的地方,就应该自立起来,钱财算清楚,不能让二舅受家族的诘难。”

钟二爷觉得赵兴雅想得周到,于是对赵兴雅说到:“现在的桑叶是二十钱到二十二钱一担。估摸着到了七月底就会降到八个钱一担,甚至五钱一担都可能。今年的秋蚕估计没人能养成,故而夏天的蚕事最为重要,不少人家都定了冰库的冰,预备放到蚕室里,让蚕在上山前不会热死。想必今年的冰也要涨价。你们要卖冰饮赚钱不容易。租用厨房和民居的事情不用钱,我找那些摊主说一声,你们肯负责上夜。他们就让你们随便用厨房,住多余的房间。他们做生意的人,每天很忙,你们十三个人,孩子居多。混在附近的院子住很方便。想让这些人对你们好,就帮着他们照看家里。有时候买他们的东西,雇他们做些事情就好。”

赵兴雅觉得这个主意很好,能和本地人打成一片,做什么都好办了。石头娘看了赵兴雅的眼色,就接着钟二爷的话说到:“谢谢二爷给我们找了好去处,看来我们养这一季蚕要赚便宜了,我们现在把蚕孵出来,能到七月蚕还不算大,最费叶子的时候,桑叶已经便宜了,能省不少。至于冰饮,大公子说了,吃得起的人不嫌贵,吃不起的人不舍得买,我们这些人又做不了多少,不愁卖不出去。不过我们人手是少了些,不知道二爷是不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