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政治理论全程预测100题-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治经济学原理    
      34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材料1】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和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灾制度、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五保户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正在积极推进。随着社会救助单项制度的不断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之间衔接配套、整体效率发挥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材料2】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04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去年末,中国共有205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了5378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到285亿元。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25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10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04万人和243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46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97万人。2004年全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    
      【材料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同时,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简述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3)联系材料,谈谈当前应当如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要点】    
      (1)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及生活发生困难的个人或家庭给予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    
      (2)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改革发展的“减震器”,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和社会安定的“稳定器”。加快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创造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良好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机体的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当前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重点是:    
      ①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②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    
      ③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④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5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材料1】    
      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从133。6元提高到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从316元提高到9422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1978年只有210。6亿元,2004年达到119555亿元。市场商品丰富多彩,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条件明显改善。    
      【材料2】    
      “九五”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收入实际增幅(%)199648392920006280642004942277【材料3】    
      “九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情况    
      年份农村人均纯收入(元)收入实际增幅(%)城乡收入差距199619268。92。5200022532。12。7200429366。83。2【材料4】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2005年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宣布了今年的5项具体措施:一是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免征农业税。二是全部免征牧业税。三是因减免农(牧)业税而减少的财政收入,主要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予以补助。中央财政为此新增支出140亿元,用于这方面的支出总额将达到664亿元。四是中央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五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改革。    
      【材料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材料6】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主要措施: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概括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的趋势。    
      (2)应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从“注重社会公平”的角度,谈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意义。    
      (4)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近年来,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2)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然使个人收入呈现多样化的复杂现象,也必然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3)从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提高效率的角度看,这种收入差距的拉大有其必要性。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又要避免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这是因为,收入差距过大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更与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因此,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4)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支持和引导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新时期解决城乡差距又不能只靠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必须搞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能够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上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通过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36根据材料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超过1/3。特别是在一些一般性竞争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有的已经超过70%,上缴的税收已经占全部税收的43%,民间投资已经超过50%。    
      【材料2】    
      2003年底,中国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8000多万人,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民营经济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近年来每年吸收就业人员多达1200~1500万人。另外,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中的65%是靠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再就业的,非国有乡镇企业还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材料3】    
      私营经济已成为对外开放中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私营企业外贸出口增长迅猛,大大高于全国外贸增长水平,也明显高于外资企业外贸增长速度。目前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已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0%左右。    
      【材料4】    
      2005年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当前应如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改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下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