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
陷,平复较快。
    中度:全身组织均见明显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此外,胸腔、
腹腔等浆膜腔内可见积液,外阴部亦可见严重水肿。
九、皮下结节
    皮下结节(subcutaneous nodules)较大的通过视诊即可发现,对较小的结节则必须
触诊方能查及。无论大小结节均应触诊检查,注意其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及有无压
痛等。位于关节附近,长骨骺端,无压痛,圆形硬质小结节多为风湿小结;位于皮下肌肉
表面,豆状硬韧可推动小结,无压痛,多为猪绦虫囊蚴结节;如结节沿末梢动脉分布,可
为结节性多动脉炎;如指尖、足趾、大小鱼际肌腱部位存在粉红色有压痛的小结节,称为
osler小结,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游走性皮下结节,见于一些寄生虫疾病,如肺吸虫病;
无明显局部炎症,生长迅速的皮下结节,见于肿瘤所致皮下转移。
十、瘢痕
    瘢痕(scar)指皮肤外伤或病变愈合后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斑块。外伤、感染及手术
等均可在皮肤上遗留瘢痕,为曾患某些疾病的证据。如癫痫患者摔伤后常出现额部与面部
瘢痕;患过皮肤疮疖者在相应部位可遗留瘢痕;患过天花者,在其面部或其他部位有多数
大小类似的瘢痕;颈淋巴结结核破溃愈合后的1患者常遗留颈部皮肤瘢痕。
十一、毛发
    毛发(hair)的颜色、曲直与种族有关,其分布、多少和颜色可因性别与年龄而有不
同,亦受遗传、营养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正常人毛发的多少存在一定差异,一般男性体毛
87
;#{*§{,  。疆≤《≈萼§0鑫霪矮霪*孽j,,冀莲疆萋{:
冬曝?第二镐侮幅检查。。豢遴_00 7jjj l繁麟
较多,阴毛呈菱形分布,以耻骨部最宽,上方尖端可达脐部,下方尖端可延至肛门前方;
女性体毛较少,阴毛多呈倒三角形分布。中年以后因毛发根部的血运和细胞代谢减退,头
发可逐渐减少或色素脱失,形成秃顶或白发。
    毛发的多少及分布变化对临床诊断有辅助意义。毛发增多见于一些内分泌疾病,如
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者,女性患者除一般体毛增多外,尚
可生长胡须。病理性毛发脱落常见于以下原因:
    (1)头部皮肤疾病:如脂溢性皮炎、螨寄生等可呈不规则脱发,以顶部为著。
    (2)神经营养障碍:如斑秃,脱发多为圆形,范围大小不等,发生突然,可以再生。
    (3)某些发热性疾病:如伤寒等。
    (4)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及垂体功能减退。
    (5)理化因素性脱发:如过量的放射线影响,某些抗癌药物如环磷酰胺等。
第三节  淋  巴  结
    淋巴结分布于全身,一般体格检查仅能检查身体各部表浅的淋巴结。正常情况下,淋
巴结较小,直径多在O.2~O.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不易
触及,亦无压痛。
一、表浅淋巴结分布
    (一)头颈部(图2—2—10)
    1.耳前淋巴结位于耳屏前方。
    图2—2—10颈部淋巴结    图2—2…11  腋窝淋巴结
2.耳后淋巴结位于耳后乳突表面、胸锁乳突肌止点处,亦称为乳突淋巴结。
3.枕淋巴结  位于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间。
4.颌下淋巴结位于颌下腺附近,在下颌角与颏部之中间部位。
5.颏下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内,下颌舌骨肌表面,两侧下颌骨前端中点后方。
6.颈前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7.颈后淋巴结位于斜方肌前缘。
8.锁骨上淋巴结  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所形成的夹角处。
第二
(二)上肢    f
1.腋窝淋巴结是上肢最大的淋巴结组群,可分为5群(图2—2—11):
(1)外侧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外侧壁。
(2)胸肌淋巴结群:位于胸大肌下缘深部。
(3)肩胛下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后皱襞深部。
(4)中央淋巴结群:位于腋窝内侧壁近肋骨及前锯肌处。
    (5)腋尖淋巴结群:位于腋窝顶部。
    2.滑车上淋巴结  位于上臂内侧,内上髁上方
3~4cm~Zl:,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的间沟内。
    (三)下肢
    1.腹股沟淋巴结  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三角内,
它又分为上、下两群(图2…2—12):
    (1)上群: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韧带平行排列,
故又称为腹股沟韧带横组或水平组。
    (2)下群:位于大隐静脉上端,沿静脉走向排列,故
又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纵组或垂直组。
    2.胭窝淋巴结  位于小隐静脉和胭静脉的汇合处。
二、检查方法及顺序
    ....  .    图2—2…12腹股沟淋巴结
    (一)检查方法
    检查淋巴结的方法是视诊和触诊。视诊时不仅要注意局部征象(包括皮肤是否隆起,
颜色有无变化,有无皮疹、瘢痕、瘘管等)也要注意全身状态。
    触诊是检查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检查者将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平放于被检查部
位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这里所说的滑动是指腹按压的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的滑动;滑动
的方式应取相互垂直的多个方向或转动式滑动,这有助于淋巴结与肌肉和血管结节的区别。
    检查颈部淋巴结时可站在被检查者前面或背后,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
动触诊,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或肌肉松弛,有利于触诊。被检查
者卧位时,检查颈部淋巴结见图2—2—13。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
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
锁骨后深部。检查腋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以左手
检查右侧,触诊时由浅及深至腋窝各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右)手扶托被检查
者左(右)前臂,以右(左)手向滑车上由浅及深进行触摸(图2…2…14)。
图2…2.1 3颈部淋巴结触诊
图2…2—14滑车上淋巴结触诊
.、嘲
曼聱j。箦二镐侮禚检查
√∞
    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
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同时注意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二)检查顺序
    全身体格检查时,淋巴结的检查应在相应身体部位检查过程中进行。为了避免遗漏应
特别注意淋巴结的检查顺序。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
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上肢淋巴结的检查顺序是: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
结。腋窝淋巴结应按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的顺序进行。下肢淋巴结
的检查顺序是:腹股沟部(先查上群、后查下群)、胭窝部。
三、淋巴结肿大病因及表现
    淋巴结肿大按其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一)局限…眭淋巴结肿大
    l_非特异…陛淋巴结炎  由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所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齿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急性炎症初始,肿大的淋巴结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
无粘连,肿大至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炎症时,淋巴结较硬,最终淋巴结可缩小或消退。
    2.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
等,可相互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感。晚期破溃后
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
感,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
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
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
标志。
    (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等;细菌感染见于布
氏杆菌病、血行弥散型肺结核、麻风等;螺旋体感染见于梅毒、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
等;原虫与寄生虫感染见于黑热病、丝虫病等。
    2.非感染性疾病
    (1)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高长斌)
(强萎m头部及兵器宦是人体最重要媳外彤特征之一,走检熏着最芄和最
【  常常能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诊断资料,应进行全面的视诊、触诊。
第一节头发和头皮
第三章头部
容易见到的部分,仔细检查i1
    ,。  ”。:一    0
    检查头发(hair)要注意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型与特点。头发的颜色、曲直和疏密
度可因种族遗传因素和年龄而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头发较稀疏,头发逐渐变白也是老年性改
变。脱发可由疾病引起,如伤寒、甲状腺功能低下、斑秃等,也可由物理与化学因素引起,
如放射治疗和抗癌药物治疗等,检查时要注意其发生部位、形状与头发改变的特点。
    头皮(scalp)的检查需分开头发观察头皮颜色、头皮屑,有无头癣、疖痈、外伤、血
肿及瘢痕等。
第二节头  颅
    头颅(skulI)的视诊应注意大小、外形变化和有无异常活动。触诊是用双手仔细触摸
头颅的每一个部位,了解其外形,有无压痛和异常隆起。头颅的大小以头围来衡量,测量
图2.3—1尖颅
时以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头围在发育阶段的变化
为:新生儿约34cm,出生后的前半年增加8cm,后半年增加3cm,
第二年增加2cm,第三、四年内约增加1.5cm,4~10岁共增加约
1.5cm,到18岁可达53cm或以上,以后几乎不再变化。矢状缝和
其他颅缝大多在出生后6个月骨化,骨化过早会影响颅脑的发育。
    头颅的大小异常或畸形可成为一些疾病的典型体征,临床常见
者女日下:    知识宝库考研社区‘Ww”_’。“。。_。。曲友情提示:购买原版,饮水思源。
    1.小颅(microcel:)halia)小儿囟门多在12~18个月内闭合,
如过早闭合可形成小头畸形,这种畸形同时伴有智力发育障碍。
    2.尖颅(oxycephaly)亦称塔颅(tower skull),头顶部尖突
高起,造成与颜面的比例异常,这是由于矢状缝与冠
状缝过早闭合所致。见于先天性疾患尖颅并指(趾)
畸形(acto—cephalosyndactylia),即ApeI‘t综合征
(图2—3—1)。
    3.方颅(squared skull)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
坦呈方形,见于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
    4.巨颅(1arge skull)额、顶、颞及枕部突出膨
大呈圆形,颈部静脉充盈,对比之下颜面很小。由于
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
特殊表情,称落日现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