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人幽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冰人幽灵- 第20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独生子女养12个老人? 
       27岁的尹维4年前一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外企,4年来基本月薪从7000直升到现在的近两万。在本科就读的那所不甚出名的学校,尹维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去“为金钱而奋斗”。但是尹维自己最近却一脸苦涩:相恋5年的女朋友****了。“从各方面来讲,我都应该和她结婚,把孩子生下来,何况我们俩这么多年感情也很稳定了,结婚只是早晚的事。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很害怕。” 
       尹维的恐惧来自下面的一笔帐:“我妈已经下岗在家3年了,我爸也是今年退休,按照我们老家的规矩,我要是成了人结了婚就应该把爸妈都接到北京来住,不然我在家乡是要被人骂的,毕竟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儿子。我女朋友当公务员,收入一般,也就能养活她自己吧。但是她也是独生子女,她爸妈早就表态了,要和我们一起住。我本来是想就买两套房子好了。但是两方家庭收入都一般,主要还是得靠我。我现在有二十几万的存款,在北京买房也就能付个首付。以后要养老婆、养房子、养车、养四个老人、还要养个孩子,我就是在公司再升一级也没什么闲钱了。” 
       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的调查显示,有1/5的独生子女表示在婚后五年内“要事业不要孩子”,其中沉重的家庭负担是一个主要因素。清华大学陈丙珍教授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据预测,2025年到204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从2。84亿增长到4亿多。到2050年左右,平均一个劳动人口就要赡养一个退休人员。如果从“421”家庭结构来看,算出来的负担更重:如果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可能出现一对年轻人赡养12个老人的局面。就算金钱上能应付,独生子女精力上也难以支撑。 
       大多数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社区养老配套服务等措施解决“独生子女养老难”。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员杨远却认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实行大规模“社会养老”根本不可行。“美国是个市场化很高的社会,但真正进入机构养老院的只有20%,其余都是家庭养老。”“老人除了需要物质赡养外,也在呼唤精神赡养,机构养老不能给老年人亲情。如今,丹麦、瑞典等‘生死全包‘的福利国家也在提倡让老年人回归家庭养老。” 
       杨远说,上个世纪末“90%以上独生子女父母表示老年时会考虑机构养老”的调查数据是“过高估计需求”。“当时调查的准老人们真正年老时都不愿选择机构养老”,这也是造成当前养老院空床率高的原因。 
       一位独生子女曾经在网上发出这样的呼喊:“我做了一个噩梦:我变成了一只蜗牛,异常艰难地往前爬,我背上沉重的壳,是12个老人。我被压得无法喘息、苦不堪言,我哭喊、我挣扎、我绝望。”
外篇 2050年谁能过上好日子

           经济学家最不擅长的工作就是做预测,经济学家最热衷于做的事情也是做预测。Casti在《寻找确定性》(Searching for Certainty)一书中认为,经济学的预测力在各个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二,仅仅比进化生物学强一些。或许是因为经济学家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公布预测结果的时候总是含糊其辞。尤其是,预测的未来越遥远,预测力就越弱,所以胆小的经济学家很少做长期预测,如果让他们预测未来5年的走势,经济学家就会战战兢兢,如果要他们预测10年后的事情,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会乖乖闭嘴、噤若寒蝉。 
       不过,也有胆子特别大的。最近,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推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预测的是50年后的世界经济。凯恩斯说“长期我们都要死去”,尽管这话说得有点意气用事,但用到高盛的这份报告中却非常贴切。50年后,有多少正在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会仍然健在?我不知道是不是高盛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公布他们的报告时底气格外的足。 
       根据高盛的预测,在未来50年里,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高盛把它们称为BRICs)将会超过现在的发达国家G6(美、日、德、法、意、英),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一只强大的力量。以美元计,中国可能在未来四年里超过德国,在2015年超过日本,在2039年超过美国。印度的经济规模可能在30年内超过全世界除美国和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俄罗斯可能在2050年超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 
       相信很多中国人读到这份报告都会怦然心动。到不了2050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怎不叫人扬眉吐气。那么,高盛是如何得到这一结论的呢? 
       根据经典的增长理论,高盛将GDP增长率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就业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技术进步。然后,高盛提出了几个工作假设:首先,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所以它们的就业增长率较高;其次,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资本低于发达国家,稀缺带来价值,所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更高,投资率相应更高,并导致更高的资本存量增长率;再次,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技术来“迎头赶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速度也更快(或曰,发展中国家按照固定的速度向发达国家“趋同”)。最后,由于是用美元来计算GDP,就需要讨论汇率问题。高盛认为,目前BRICs国家的汇率都远远低于购买力平价汇率水平。他们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其汇率会逐渐向购买力平均水平收敛,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汇率升值是无法回避的。按照高盛的估计,BRICs的真实汇率可能在未来50年里上升300%(平均每年上升2。5%)。如果目前的经济增长继续下去,并且汇率能够自由浮动的话,中国货币的价值可能在十年内翻一番。根据他们的模型计算,在未来50年内,BRICs以美元计算的GDP增长,大约三分之一来自货币价值的上升,三分之二则来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说到这里,高盛的预测其实并不稀奇,他们只不过假定,只要BRICs能够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总有一天就一定能够成长为大国。这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国王有一个十岁的小公主,他总是嫌公主长得太慢,于是遍求名医,想找到一种让公主长得更快的药。有个医师禀告国王,药是有的,不过需要时间来炼,他请求国王让他把公主带走。过了八年,医师带着公主回来,告诉国王大功告成,仙丹已经炼成,公主也已服用。国王一看,公主果然已经长成了十八岁的大姑娘。 
       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成长要比孩子的成长复杂得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也复杂得多: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的资源禀赋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但是改革开放政策却呼唤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政治因素如政治动荡、战争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冲击;随着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外部环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比如东亚四小龙的成功经验一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所羡慕,但是,有的学者便指出,这一发展模式是源于冷战期间美国的特殊扶植,这是一种“邀请的发展”。想参加晚会的人很多,但是收到门票的却寥寥无几。如果不对这些更复杂的因素进行分析,那么长期预测并不会比算命高明到哪里去。早在上个世纪末,人们也像看待现在的东亚经济一样非常看好拉美经济,像看待现在的中国一样看好阿根廷,结果呢,阿根廷至今仍然是一个缺乏增长动力的国家。 
       不过,就算高盛的预测只是做了道平淡无奇的练习题,但是他们的研究仍然能够给我们以启发。 
       首先,如果到2050年BRICs果然超过了G6,世界经济格局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却不是最富有(以人均收入计)的国家。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可能达到韩国目前的水平。到205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可能会接近发达经济现在的水平(人均30000美元)。美国2050年的人均收入可能达到80000美元。大国并不是富国,大国并不是强国,这会对2050年的世界经济体系带来崭新的挑战。展望未来,必须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加强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力。当前,人们经常听到的是发达国家的声音,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主要是那些最不发达的小国和穷国的声音,而像BRICs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影响力和实力与其增长潜力都是极其不相称的。 
       其次,到了2050年,东亚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大陆,因为这里既有印度、中国,也有日本,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四个经济体亚洲便居其三。俄罗斯经济重心可能也会随之东移。相比之下,欧洲将沦落为世界经济的边缘。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都会发生板块的裂变。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增长造成巨大影响。这使得中国在亚洲的影响日隆,今后如何进一步推动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和南亚的对话和融合,对于中国的崛起和亚洲的繁荣都有重要意义。 
       最后,BRICs的高速增长会带动全球生产格局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调整。跨国公司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下将加速向发展中大国转移,BRICs将在全球生产链条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这对国际贸易、国际间的工资水平和收入分配都会带来深远影响。由于较高增长率会导致较高的收益率和对投资需求的增加。全球资本将加速向BRICs流动,那么,国际货币体系是否需要因此而重新排序呢? 
       2050年,那些能够健康长大的孩子将过上好日子。
外篇 科学化农业――2050年

           科学化农业――2050年的新视野
       作者:左天觉
       中国经济正面临快速发展。2002年相对购买力差距(PPP)在全世界只次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如果保持4%年增长率,美国保持2%年增长率,则中国的PPP值可于2023年赶上美国。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2年是4;400美元。若保持4%成长,在2050年,可达到28;910美元。相等于日本今年的GDP,及美国今年GDP的75%1。 
       中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但必须解决农村与城市差距的社会问题,并应用科技及自然资源,发展农业。下面提出未来50年中必须实现的主要发展。 
       农村与城市的不均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以及东部和西部的差距,造成了社会不平衡。中国人口,估计在2030年达到16亿高峰,如果仍坚持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将下降。目前70%人口,居住在农村。其中有“流动”人口,随工作而转移。真正农民,因季节不同,也不是全职工作。农民一般出售原产品,很少享受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农民收入少,教育不够,就业率也极低。 
       中国和其它国家比较,差距也大。2002年,日本的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1。4%,就业人口的5%。美国农业占2%GDP,农民不到2%的就业人口。中国农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