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杀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异杀机- 第20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度接触过,恐怕也没有感受到的一切震撼。

今天,她看到了一场温文尔雅的奢华,不动声色的低调奢侈。

今天遇到的两个人都很独特——李响曾经是大学助教,也算是一肚子学识,注定他身上没有暴发户的粗俗,因而即使炫耀,也带着股儒商的风雅。而王成更是给她不断地冲击,感官上、神经上、以及精神上。刘丽至今摸不透王成的底细,这个人给她的感觉时刻在变化,但总的说来,王成所玩的东西,所喜欢的物品,都是那么……奇异。

不断地新奇感,不断的惊奇感,让刘丽感觉新鲜刺激——如果说她答应这场约会是还有点勉强,初遇王成时还有点矜持,如今她只感到幸运。

幸运女神终于向她微笑了?

此刻李响做什么去了,刘丽当然也知道,大家都成年人了,没有经历过至少听说过。刘丽对今晚可能发生的一切既没有抗拒感也没有期待——无所谓了,出来混的,大家都这样了,只是……王成对这种事的看法如何,确是让人犯难。如果仅仅为了一夜情,刘丽才不像今日这样顾忌,但正因为她觉得王成值得继续交往,这才让她顾忌形象。

酒篮被浸泡在江水中,放在酒篮中的香槟被江水冰的温度正好,说说话喝喝酒,摆一大堆脱零食闲聊,不知不觉中话题越来越少,酒又喝下去一瓶,两人却都没有醉意,都觉得夜空好静江水好美。

王成提了提绳子,将酒篮拽出江面,他用一柄精致的酒刀重新开了一瓶酒,香槟发出砰地一声,瓶塞喷出去老远,刘丽一边拒绝一边把酒杯递上去:“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醉了。”

话音刚落,整个度假存的照明灯火陡然熄灭,唯有船舷两侧的示宽灯,依旧闪着暗淡的灯光。这时候刘丽的坐姿显得颇为轻松,她双腿交叠着。在昏暗的渔船灯火下,女主持人裸露着的小腿和脚背的肌肤晶莹胜雪,纤细的脚踝浑圆而性感。浅浅的啜了一口酒,鲜红的舌头微微舔一下艳红的嘴唇,正琢磨寻找下一个话题,只听王成说:“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

刘丽一时迷糊,没听出来王成的直接,只觉得手上的酒杯被人端走,王成的脸向她凑近,刘丽感到一阵晕眩,她微微眯上眼睛,感受到王成的舌尖轻轻舔了舔唇角,唇角的一滴酒珠被这一吻舔走,火热的鼻息稍稍移开,不一会儿再度凑了过来,两唇接触的时候,刘丽微张樱唇,一口带着王成气息的香槟灌入嘴中,刘丽睁开眼睛想反对一下,随即,灼热而猛烈地湿吻将她的言语,以及那口香槟灌入腹中。

微凉的夜空下,刘丽只觉得自己处于一种难以名状的状态,似乎一切都不受控制了。她感觉到一只手溜进了她的胸衣,紧接着,泳衣的袋子松松的垂落,那双手在充满弹性的胸部肌肤上揉搓起来,一双丰盈在手指的用力下如波涛汹涌般上下翻滚着,两颗浅红色的随之跃动,显得格外凄艳。

“不好啊,让人看见……万一拍了照……”

刘丽软弱无力的抗拒着。胸尖传来的刺激如此独特而又剧烈,一阵阵刺痛中竟带着几分诡异的感觉,连带着体内的那股暖流往复涌动,她那纤柔的腰肢不停扭动着,一头瀑布般的秀发飞舞在白皙的背部,她不禁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呻吟。

那一双坚实挺拔的山丘被不断向上推起,显得又柔软又有弹性,随着手掌的用力被揉捏成了各种形状,红艳娇小的蓓蕾渐渐地变得坚硬起来。随着不停被拨弄着,将一阵阵刺激传向了她的脑海,如同电流穿透一般。这时候,刘丽泳衣已完全向下翻落,露出晶莹如玉的上身、纤柔的玉腰、半裸的臀部和健美的**都分毫毕现,匀称而动人的肢体白得令人眩目。

这时候,刘丽感觉到头好昏,她分不清自己还在坐着亦或是躺到了,她感觉到天旋地转。少顷,她感觉到王成一蹴而就的破体而入,这一动作仿佛一个巨浪,带起极大的冲击,冲的刘丽头晕目眩,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嗓音怎会变得如此淫荡,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身体竟不受控制般迎合这男人的动作。她奋尽全力扭动身子,如丝缎般光滑的背部不断地起伏着,去感受那一浪接一浪的汹涌。

这是一个漫长的快乐,刘丽觉得自己几乎把所有力气都用尽了,她虚弱的几乎弹不动手指,在沉沉睡去之前,她用尽最后力气断续说:“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这时,刘丽耳中听到王成的低语声:“放心……周围夜色朦胧,灯光昏暗,我保证周围不会有人埋伏。”

刘丽精神一松,顿时陷入最深沉的睡眠。

水面上薄薄的水汽,其实已经将刘丽的嗓音传递的很远,至少这时纪笑是被声音闹醒了。刚开始她没分辨出这声音的主人,但马上她听出来了,虽然对方在竭力压抑以至于声音稍有点变形,但这种声音实在太独特了,学音乐的纪笑知道,这是一种浑厚悠长的播音腔,通过喉部与胸腔、颅腔、腹腔共振,发出的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嗓音。

已经先入为主的纪笑立刻猜到刘丽的身上,再稍加核对,已经确信无疑。她悄无声息挪动一下身子,准备去小卧室偷看一番,但身子刚刚动了一下,忽觉得一阵浓厚的睡意袭来。

这股睡意如此强烈,纪笑一时间手指都不愿移动,但她的好奇心太强烈了,以至于她奋力与这股睡意搏斗了片刻,隐隐绰绰间,挣扎中,周围变得万籁俱静……周围确实是万籁俱静,连水底的鱼都开始沉睡。

在一片寂静中,王成悄然无息的跨过了船头,来到邻船上。

第266章巴黎任务(一)

他站在邻船的船头侧耳倾听:空气传动着轻微的鼾声,身子翻动声、磨牙声,以及说梦话的声音……但这些声音都很轻微,仿佛风声的呜咽,燕子的呢喃,或者是流水声的回音。

万籁俱静不算死寂,这轻微的人声,反而让夜显得更黑,更静。

站在这样的寂静里,王成有一阵子恍惚,思绪飘荡了一下,但立刻他回到现实,他感觉到自己站在船头,倾听夜的呼吸。

世界沉睡了。

王成无声的走入邻船的娱乐室,娱乐室内的三两人东倒西歪,仿佛睡梦突然降临,以至于他们的牌局还没结束,人便睡在牌桌上。

睡眠,意味着大脑皮层受到抑制,在此期间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降低,意识暂时中断。

当人们发现脑电波后,又重新对睡眠进行定义,认为睡眠是由于脑电脑对身体功能活动的抑制,从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

这个“适当刺激”如果只让大脑的一部分抑制削弱,却又没有达到“唤醒”的程度——那就是造梦了。

造梦可以是纯粹的梦境——身体不动,刺激部分主管记忆与抽象思维的大脑皮层,用幻想与回忆构筑一个栩栩如生的梦境。

但也可以唤醒身体部分运动功能,参与到梦境中——这就是梦游了。

人体本身具备控制脑电波的阀门,通常情况下,纯粹做梦也会让运动机能稍加活动——这时候人的脑电波处于“脑快波”中,常随着梦境伴随翻身、面部与指(趾)端肌肉不时抽动、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王成刚才发出的是大面积脑电波抑制信号,他模拟脑快波频率,让周围的人同时陷入脑快波中,这意味着附近十余米范围内的人同时陷入梦境,大家都在梦境中展示自己的**。

这种做法很危险,连当初向王成发出攻击的“造梦者”也不敢如此大面积攻击。因为脑电波的共振是双向的,你使别人产生谐振的同时,自己也处于谐振状态,而大脑中同时存在多个谐振——则意味着思维混乱,意味着疯狂。

这一刻王成就站在疯狂的边缘,他的身影似乎融入周围的黑暗……恍惚中,他鼻端嗅到一股香水味,这是“AnaisAnais”一个晃神,他仿佛重新回到了浮华的巴黎街头——他明白自己又开始回忆了,没错,这是回忆而不是梦,王成之所以激荡思维,就是要用疯狂令自己清醒。

第二次“梦中梦”发生于巴黎,正是由于这次发病,王成才感觉到身体的异常。

那次任务是一次抢劫行动,抢劫研究材料,抢劫研究者。

“上帝粒子”的研究是在隐藏于地下的、世界最大粒子对撞机中进行的,这具大型粒子对撞机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下,几乎无法隐蔽的接近,但研究者每隔一段时间会走上地面透透风,享受一下假日生活……王成小组的任务就是守株待兔,在巴黎等待研究者的到来,而后不引人注意的接近科学家们,争取必被人察觉的窃取研究资料,而后……如果这些研究资料不能为公司的研究者解惑,那就制造一种失踪假象,秘密劫持研究者。

王成清醒地记得那时一个下午,巴黎的秋季,香榭丽舍大道起点,协和广场西。

一股清淡的“AnaisAnais”香水味飘过,这味道让王成稍稍愣怔了一下,一刹时,他的思绪顿时回到了俄罗斯,回到了那一年的秘密训练中——王成不记得自己是怎么陷入梦中,但他记得自己怎么努力脱离“梦中梦”他费了很大劲才从梦中清醒。回过神来,他发现自己在扶墙喘息,面色苍白,神色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在“梦中梦”里呆了多久,而现在显然不是调查的合适时机。因为在他耳边不断有个关切的声音,重复着问:“先生,需要医生吗?需要叫救护车吗?先生,你好点了吗?”

这声音很柔软,微微带一点东方口音,王成急速地喘了几口气,重新稳定自己的心跳,他的眼睛看清了现实——对面问话的是一个东方女孩,这女孩穿一身湖蓝色Mango上装与短裤,脚蹬Hunter靴子,背着双肩包,耳朵边垂下白色的耳机线,带一副淡蓝色方框树脂近视眼镜,手里还捏着一个白色苹果手机,十**岁模样,眼睛很大,眸子里充满求知。

真是个单纯小女生呀。

这女孩一身服装并不昂贵,上装的正面仿佛男性衬衣,但这衬衣的双肩被挖去,于是从正面看,这女孩像个严肃的教会学校小女生,连衬衣的扣子都扣到领口;但从背后看,这服装又是个俏皮的露肩装,活泼而朝气。

这女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还有无数路人围在王成周围,目光中透露着关切。

如果说对面女生的装扮是夏天的话,王成这时的装扮是秋末;如果说对面小女生的装扮是青春的话,王成的装扮则是中年——他穿一身黑色的GuyRover的衬衣,AA美国服饰的黑裤和黑皮鞋,皮鞋擦得锃亮,肩上背着棕色Cisei的包,腕上戴着白金版积家腕表,外套黑风衣,戴着黑色小鹿皮手套,脸上架一副黑框近视眼镜,几乎没有表情,一副彬彬有礼的冷漠。

这是王成所扮演的角色——记者。

身为一个记者,包打听是他的职责,跟踪是他的谋生手段,逼死戴安娜不过是顺手,这职业可以让他明晃晃的窃听追踪……以及逼死人。当然可以大摇大摆打听粒子对撞机研究者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行踪——如今的王成,身在巴黎《方尖塔》杂志社,化名瓦连京。别洛佐夫斯基。

《方尖塔》是一本科学杂志,而瓦连京这个人在白俄罗斯确有其人,他曾发表过几篇科学报道,在科学杂志届小有名气,半年前瓦连京有意来巴黎谋发展,向《方尖塔》杂志发出了求职信……这个人当然是公司制作的“影子人”所以王成顺理成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