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女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阳的女儿-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些并不是贫困女生的心灵全貌,她们中的不少人还是能够把苦难埋在心底,化作动力,坦然面对,尽力改变,时时让微笑绽放在脸上,坚强乐观地学习、生活着,尤其是在一些高校的贫困生社团——自强社中,很多贫困女生总是用笑脸驱散阴霾,迸发着自信的神采。另外,高校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诸如“马家爵的悲剧”发生后,更是将其提上了日程,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真正能打破心灵牢狱的还是自己。所以,无需刻意地给她们打上贫困的标签,区别对待,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学校和老师,甚至社会,应该用和非贫困生一样亲切而平和的眼光看待她们,不断弱化贫富差距造成的影响,必要时施以力所能及的真诚帮助,而不是怜悯和施舍,把她们真正当作自己普通同学、朋友、姐妹。很快,你就会发现,她们也是非常阳光、可爱的女孩。


第六部分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4)

    希望之翼    
    近9成贫困生要打工自立    
    如果有只手能扼住命运的咽喉,那么这只手只能是你自己的,而自立自强才能使这只手更加有力。贫困女大学生历经求生难、求学难,跨过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跌跌撞撞地闯进了大学的殿堂,怎么可能不努力,怎么可能不自强呢!她们及其家人,甚至其后代的命运将因此而改变,因为她们在风雨中张开了希望之翼。    
    在看待贫困的态度方面,大多数贫困生认为贫困并不可耻,经济贫困不是自己的错,但心理贫困是自己的错;贫困是无法选择的,要以平常心对待,要坦然面对贫困,并自立自强;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问题,在大学期间应该搞好学习,培养各项技能,毕业后找好工作,改变贫穷的状况。    
    在2005年7月~8月对贫困大学新生的调查中,当问到上大学后打算通过何种途径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时, 87。8%特困生的回答是:通过勤工俭学贴补生活,为父母减少经济负担;82。3%的特困生表示将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争取奖学金;63。8%的特困生表示,上大学后要省吃俭用,以少花钱的方式为父母减轻负担。    
    另在2004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全国百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八成左右贫困生都从事过勤工助学活动。从不同性别来看,贫困女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的比例较高。贫困生从事的勤工助学活动主要为校内勤工助学、家教、推(促)销、发(贴)广告传单等。    
    大部分贫困生的工作时间在每周6小时以内,但同时有两成左右的贫困生每周的勤工助学时间在8小时以上。从不同性别来看,贫困女生的勤工助学时间相对较长。    
    在2004年对千名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超过9成的贫困女生对未来有信心,认为自己毕业之后会有一份工作。自信来自实力,希望展现曙光,虽然她们仍要面临性别差异等因素导致的求职难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为了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她们付出了多少代价,踏平了多少坎坷,还有什么能束缚得住她们搏击未来的希望之翼呢?    
    未完之思    
    关注贫困女生就是关注未来的母亲    
    不可否认,国家对贫困生的扶助政策力度逐年都在加大,各高校的绿色通道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更是令人心生温暖,但是贫困大学生上学仍是个沉重的话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储朝晖博士认为:随着高校扩招,贫困高考生的具体人数和比例都有所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高等教育的需求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过度教育需求”,因为社会评价体系中,对学历存在“虚旺”需求,片面追求高学历,这种需求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连锁反应,波及到了基础教育,这样就加剧了矛盾,客观上也导致了教育成本的抬高。    
    他的看法显然是针对整体状况而言的,但对于贫困生,尤其是贫困女生而言,要摆脱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只有拼命挤上高等教育的“独木桥”,“知识改变命运”成了她们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她们要改变命运必然要付出比常人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个中辛酸很多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要进大学门了,高昂的学费如同泰山压顶,而她们本已经债台高筑的家庭,事实上已经连根稻草的压力都难以承受了,有人撰文认为,高等教育的贵族化倾向,割断了农村人才据此实现城乡融合的道路,长此以往,就可能造成“社会断裂”,现在看来,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    
    与高校高收费相应的是,我国人均教育支出偏低。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5 480亿元。这一数额,比2001年的4 638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8。2%;比1997年的2 532亿元增加2 948亿元,增长116。4%。    
    这个投入总量虽然很大,增长速度虽然不慢,但要人均一下,就显出其“小”来,事实上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仅占世界总支出的1。04%,却负担着全球正规教育在校学生的17。9%,人均教育公共支出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因为我们有着经济不发达“家庭”要养十多亿人口的国情,短时间内又难以出现大的改观,加之与高校高收费并行的乱收费,更是给贫困家庭雪上加霜。甚至作为贫困生扶助体系重要一环的社会捐助,也存在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重物质资助,轻精神关怀的问题,具体到贫困女大学生更是如此。    
    但我们也应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逐渐好转的,国家每年对贫困生的扶助都在加大,各方面的探索和改进也在进行,一些观点已经形成社会共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关注贫困女大学生,就是关注未来的母亲,她们的成长成才不仅在改变她们自己,还在改变她们的家庭,进而能改变她们的下一代。    
    正如贫困女大学生的道路,抱怨和沉沦只会葬送理想,虽然无力主宰社会沉浮,但点滴之水,也能映照太阳的光芒,且行且思,奋力向前,阳光总会打在脸上,未来总会充满希望,因为那是太阳的女儿在远航!    
    (《新京报》张剑锋执笔)


第六部分阳光是灿烂、温暖的

    《太阳的女儿——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就要出版了,稿子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压在心上则更加沉重。我长期奔波在长城沿线,那里绝大部分的地方较为贫困。最困难的地方人们生活的状况,是居住在城里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的。就如在融融春日里,人们很难想到凄风苦雨。    
    谢成是20年前我徒步考察长城时的一个房东,他妻子是个很能干很贤惠的女人。前两年他进城来找我时,告诉我他妻子已经死了。谢成的妻子很坚强,肝癌病得已经很重了,也只坚持躺在家里,除吃止痛片外,拒绝一切治疗。她嘱咐丈夫家里的钱留给儿子上学。考不上大学,钱就给儿子娶媳妇。到后来她疼痛的间隔越来越短,可却舍不得增大药量。谢成一口气讲完了这些话,然后只是沉默着。我想不出她顽强地在死亡线上挣扎,死于疼痛时会是什么样子。但当她看着留给儿子上学的钱没有被病魔掠走,想到儿子读大学之后的未来,她的目光一定不会是痛苦的。    
    我很赞同这样一种说法,谢成妻子的行为,反映了伟大中国女性的美德。但是当我知道她对女儿那近似冰冷残酷的态度时,却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她女儿小学都没有读完,就开始放羊。母亲健康时给予她的关爱就远不及弟弟,母亲离开人世前的牵挂中,所给予她的也极少。更令我感到悲哀的是,在那个村庄,包括她女儿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很正常,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么做的。    
    贫困地区的女孩子是一个长期以来被社会忽视了的群体,很多人早早就弃学下地干活,甚至有些连学校的门槛都没有进过。造成这一群体悲剧式命运的原因,在贫困之外,还有早已根植于人们心底的性别歧视。农村贫困家庭多为超生家庭,在父母心中儿子是自己的,可以传宗接代,养老送终;女儿是别人的,迟早要嫁出去。当无力负担所有儿女上学时,有限的家庭资源便很自然地全部集中到儿子的身上。这些被剥夺了上学资格的女孩们,不管是甘愿沉默,还是在哭泣中抗争,最终大多数都逃脱不了失学的命运。众多失学的少女中,有不少天资聪颖,成绩优良者。只要有上学的机会,她们就能取得与兄弟一样好,甚至更好的成绩。受到“新长城”资助的这些女大学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太阳的女儿——贫困女大学生生存报告》一书,详细记录了贫困女大学生的真实情况。每一页述说都记录着一段充满坎坷的人生之路,每一篇文章都展现着她们不屈不挠的坚强。通过这本书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她们是多么地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这些女孩子是幸运的,父母的开明和努力,社会的支持及帮助,再加上个人的聪明与勤奋,她们成功地考上了大学。这些女孩子是幸福的,很多与她们一样贫穷的姐妹们,还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地梦想时,她们已经攀上可以看见曙光的高度。我相信,对这些女孩来说,过去及眼前的贫困将不再意味着痛苦。因为只要她们能在思想和灵魂深处,将贫困化成奋进的动力,要能真正做到俯仰无愧,成为坦荡光明的太阳的女儿。    
    阳光是灿烂、温暖的,象征着爱的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她们。让我们在给这些孩子们美好祝愿的同时,伸出双手,献出爱心,切切实实地给她们一点帮助,一份关怀。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女孩子们,迈进了大学的门槛,已经和所有大学的同学们站在同一等高线上,惟一相差的就是物质条件。让社会行动起来,使这些贫困但有志气的女孩子们,在人间最真诚的爱意中,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坎坷,走进人生的亮丽。    
    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    
    2005年6月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