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泪生涯中的女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笑泪生涯中的女明星-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上海的早晨》中的三姨太和《围城》里的苏文纨。媛
媛自己也认为,形象最光彩的是三姨太,最喜欢的角色却是苏文纨,“只是
篇幅太小,遗憾没有过足瘾。”

媛媛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她不熟悉的,现实中也找不到生活原型,且有
很大的历史跨度和现代距离感,全凭她对原著的把握,靠她极高的悟性,把
人物塑造得丰满、逼真、形象、生动。眼光苛刻的钱钟老看罢电视连续剧《围
城》,对李媛媛金口一言:“你就是苏文纨。”

《上海的早晨》播放后,上海一些“三姨太”的崇拜者跑到戏剧学院,
非要看看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有人告诉他们:李媛媛决不像“三姨太”,她
很朴素,你们看了会失望的。“发烧友”们不信,那人又说:刚才她就从你
们眼前走过去,你们不是没认出来吗?拍这部戏时,媛媛每天蹬着单车去拍
摄现场,正值隆冬,西北风把她的身子吹得东摇西晃,有几次险些从车上摔
下来,与富贵雍容、生活闲适的资本家姨太太相比,差别实在太大了。

《上海的早晨》和《围城》所产生的效应,使人们在对李媛媛长于演知
识女性的判断上取得了几乎一致的认同。其实,她还演过农村小媳妇、国民
党女特务;就单一人物而言,演得都很成功。媛媛说,对艺术她像一个多情
的情人,钟爱她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媛媛也有她的矛盾和困惑。拍《京都纪事》,作为女主角叶晓桐的扮演
者,她所获得的报酬,比起唱一首歌要1 万多,拍一个广告就拿10 万8 万的
歌星“广”星来,每集200 元,还要交纳税金,委实太可怜了。虽然她不认
为他们不该拿。“尽管人们的观念变了,也不能太追求物质,总要有点奉献
精神。但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在以经济为杠杆的商品社会里,人的价值从哪
儿体现?”所以,她尤为呼唤艺术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李双双错误”

媛媛曾幻想自己有5 个孩子,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女教师,教他们
唱“1、2、3。。”,看他们在暖融融的太阳底下玩耍、游戏。。而他们的父
亲一定是个懂得爱心、温柔体贴又很有力量的男人。

而生活远不像她想象的那样浪漫,同学介绍她认识了一位很有才华的电
影编剧,“才华是最漂亮的聘礼。”(巴尔扎克)交往不到一个月,他们就
登记结婚了。父亲曾试图劝阻:“你们不合适,两种感觉的人在一起怎么行?”
父亲也说她是80 年代的李双双,没有真正恋爱。作家笔下的李双双和喜旺,
有矛盾,有斗争,有冲突,但最后还“天上水,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夫妻喜庆大团圆。而媛媛犯了李双双同样的“错误”,结局却又那么不同了。

爱情的基础,在于双方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没有这种理解和信任,爱情
就会演变成一杯苦酒。

媛媛去拍戏,剧本里有一组“撕开衣襟,露出胸脯”的镜头。丈夫来了,
坚决不让拍。他们一同去找导演,要求改本子。导演不同意:“怎么写就怎
么演!”媛媛很为难,要么跟丈夫走,要么丈夫走。最后还是跟丈夫走了。
“我不能为一部戏,就断送了夫妻情分。”

妥协是维持不了爱情的。

从结婚那天起,媛媛就决定要和丈夫白头到老。而事实上,“当男女双
方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以后,他们才能找到使漫长的岁月变得丰富多彩,使
生活本身充满魅力的秘诀。”(巴尔扎克)否则,“一时的热情中发下的誓
愿,心冷了,那意志也随云散。”(莎士比亚)

媛媛在八一厂拍片,吃完晚饭便到院子里散步,这已经成了她多年的习
惯,忽听有人喊:“李媛媛,你爱人来长途了。”“等着,我就来!”她一
边答应,一边兴冲冲地跑去接电话。丈夫问:“你在干什么?”“我在散步。”
“几个人散步?”“我自己。”“不可能吧?”“怎么不可能,就我自己嘛!”
“不可能不可能。。”丈夫甩出一连串的不信任,气得媛媛呜呜直哭。4 年
了,总是这样无休止地争吵,尽管丈夫气完她,又一个劲儿地软语相抚,媛
媛还是无法化解久积的烦扰。她的心很沉、很累。

终于,他们分手了。虽然,她相信他们都是好人,但两个好人不一定就
是一对好夫妻。办完离婚手续,他们同车回去。看到他的胳膊搁在窗外,媛
媛关切地说:“你把手拿进来,放那儿危险。”姐姐捅捅她:“人家已经不
是你丈夫了,用你管?”可她心里还在想着他,为他今后的生活思虑。

“任何一个女孩,都想有个家,有一个适合她的人相伴,我想我还是要
结婚的。”“从伊甸园逐走男人的是女人,但是能把他带回去的也是女人。”
(赫伯特)那么,谁将是被她带回伊甸园的“亚当”?


走近何晴

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竟出自一位在影视圈中“抡大刀”的青年影评家
之口,他对你的欣赏和“啧啧”赞叹的情态,使我差一点错把他当成“追星
族”中人。一个几乎打击过所有的大陆明星的人却如此推崇一位国内明星,
怕不是中国的英格丽·褒曼,也该是东方的奥黛丽·赫本吧?记不得是在哪
张报纸还是在哪本杂志上看到你,以为不过是美女如云的大陆青年影视明星
中的“又一个”,不禁笑那笔锋犀利的影评家,原也肉眼凡胎。初次见你,
是在去年《青年周末》组织的“名人钓鱼大赛”上,你陪“皇上”而来,穿
一条印花的半截裤,戴一顶黑色棒球帽,几多潇洒,几多俏丽,又几许文静,
几许雅致。再看刘威那张“永贵大叔”的脸,顿生“卖油郎独占花魁”之慨
后来又几次见到你,而皆因刘威在场,唯恐哥们儿视我“重女轻男”,所以
总不便与你深谈,但感觉你很耐“读”,愈琢磨愈有“味儿”。以后就有一
些报刊的编辑撺弄我写你:“这小妞儿上档次,值得你作她一道。”可我一
直为找不到由头而始终搁浅心愿,却又不能不对你投以一份特殊的关注。

我不知道台湾是否也有“追星族”,却听说他们对你的崇拜近乎达到极
至。一个《青青河边草》中的华又琳,竟在那个岛子上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狂
热,一位女学生曾不无妒意地对你说“我们台湾的男孩子得知你已经有了‘先
生’,他们好失落哦。日前,你为在其中饰演母仪天下的慈安皇后的电视连
续剧《戏说慈禧》赴台造势,当地媒体对你的宣传,不亚于对待一位外国元
首的访问。那天一下飞机,你就被拉到了“何晴记者会”现场,接受记者们
对你包围式的采访。次日,台湾《中央日报》《中华日报》、《台湾新生报》、
《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立早报》、《自立晚报》、《自由时报》、
《大成报》、《民生报》等各大报纸,都在重要版面上刊登了报道你的文章
和大幅彩色照片“中视”的老板还以最高规格的接待——亲自陪同你参观了
公司所属的各个部门。台湾因你而风光,你也因台湾而荣耀。不是吗?琼瑶
在写给你的亲笔信中称:“你演得好极了,扮相也非常漂亮。你把华又琳那
种又高贵又潇洒的气质,演得入木三分。使我好生喜欢。在扬州时与你错过
了,未能相见,十分遗憾。好在来日方长,我相信有缘才能相聚。”这位制
造了“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缠绵恋情而迷倒了大陆千百万少男少女的台
湾女作家,此番拥着从大陆来的真正的“白雪公主”,自己也激动得泪眼模
糊了。

是值《戏说慈禧》在北京有线电视台播放,终于有了了却心愿的契机,
和你面对面地坐在那间弥漫着一缕清香的幽雅的客厅里,谈论我们不时变换
的话题。你说慈安这个人物的心地形象,气质与你十分相近,很轻松的就能
把她演好。但你还是希望塑造一个有别于本色的哪怕是个很用力去演的角
色,所以不是特别喜欢《戏说慈禧》这部戏,只因“当时国内也没什么好本
子,台湾的片子不管怎么说片酬要高一些,而且我参与拍摄的《青青河边草》
在台湾播放后反响特别强烈,想趁热打铁在台湾占有一席之地。”你非常自
信:“我不去台湾(指拍摄全部在大陆)照样可以占领他们的市场。”你与
台湾演艺界似乎有种缘份。《青青河边草》的导演选中了你,你却已经接了
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拟拍的王朔的一部戏,他们只好另找了一位女演员。谁
知天山厂筹备了一个月,投进了20 多万元人民币,结果让电影局枪毙了,而
那位女演员试镜未果,最后“华又琳”一角还是归了你。《戏说慈禧》也是,


本来上了广东台的《皎皎白玉兰》,孰料第二天出外景,你突然发现自己怀
孕了,只好回到刘威那儿做手术、休假。半个月后,你接了“慈安”。最近,
台湾“中视”的老板又邀你出演《人面桃花》,正巧你和黄健中导演同时撤
出《二锅头·人头马》剧组,这样就有了第三次合作的机会。春光明媚的四
月,你将飞赴古城西安,参加这部10 集古装电视连续剧的拍摄。“你说怪不
怪,进了组,非得把我‘毁’了,然后让我上台湾的戏。好像冥冥之中有神
灵在操纵着人的命运。”你又说,“其实我特别想在大陆拍点好戏。台湾毕
竟只是一个省,而大陆有10 多亿观众。”这也就是台湾方面千方百计想留你
在那里发展,而你却执意要回大陆的根由了。你对剧本的挑剔近乎苛刻,宁
缺勿滥。因而去年你竟没有接一部戏,但照样沉得住气,并不去效仿那些“大
不了还图个‘脸儿熟’”的急功近利之辈。我想,眼下既能严谨地对待艺术、
又能耐得住寂寞的青年演员,怕是不多了。

说着话,李强(《京都纪事》中林非的饰演者)送狗来了那只外形像鹿
跑起来像马的墨西哥纯种观赏狗“吉娃娃”,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把它
搂在怀里,极尽爱抚。也许是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吉娃娃”跑到地毯上
又拉又尿,你就跪在地下擦了又擦,然后抱起怯生生看你的小家伙,抚摸着
它的头,像对孩子般地对它讲:“乖乖,听话,不许随地大小便,这样不卫
生,拉屎撒尿要去厕所。”这一番道理,不知“吉娃娃”听懂了没有,而我
却被你的“童真”逗笑了。“你可以给它起个名字。李强指着“吉娃娃”说。
“那我就叫它刘威。”于是,你就真的“威威、威威”地唤。这让我联想到
一个盘桓在很多人脑子里的疑问:“你怎么会爱上刘威?”你忽然严肃起来,
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举了个实例:“一个法国银行驻北京的首席代表,是
个很富有的女人,她愣是爱上了中国的一个厨师,并且结了婚,生活得很幸
福。”你反问我:“这种超越的爱,你可以用语言解释清楚吗?”我点头:
“是呵,爱是说不清楚的,而能够说得清的便不属于爱情的范畴了。”你和
刘威的爱,萌生在《女子别动队》,由朦胧的感觉,到忐忑的甜蜜,从放纵
浪漫,到脚踏实地把炽热的情感融化在生活的平实里。刘威拍《唐明皇》,
你远到涿州探望。为了能让你美餐一顿,“皇上”亲自采购,亲自洗剁亲自
配料,亲自架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