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4-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354-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2年我们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月薪基本上介于1500元~2500元之间,部分优秀的本科生一毕业就能月薪3500元以上。而三年以后,我很多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而他们的就业情况似乎并不比三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好多少,大部分人的月薪都是2000元左右,甚至有一些同学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月薪不过1500元的工作。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平均工资会比其他专业的高一些,但相比他们两三年以前本科毕业时的水平也只是略有涨幅而已。    
    有一位同学本科毕业的时候尝试着去找工作,经过几次面试以后得到了广州一家媒体的聘用,月薪2500元。当时这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了,但是他选择了留在学校读研究生。他希望三年以后拿到硕士学位的时候能够找到月薪5000元以上的工作,可是,事与愿违,几经周折以后他才找到工作。通知他上班的仍然是两年前广州那家媒体,可是这次他能得到的月薪只有2000元了。    
    当你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比你更受欢迎,当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应该比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也更受欢迎,但是,这种比较都是将应届毕业生作为对象的。如果你读研,三年以后将成为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而如果你不读研,到那个时候你就成为了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对于大部分用人单位来说,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绝对比毫无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更有吸引力,这在市场营销、公关等非技术性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华中科大计算机学院一位负责人介绍,该院2004年研究生就业形势虽然很不错,但以去华为公司为例,3年前本科毕业去该公司的学生不仅当时月薪已达5000余元,且现在大多已成技术骨干,月收入基本上已经过万,而2004年去该公司的硕士研究生月薪能到4000元就不错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三部分“3E人才公式”

    “3E人才公式”    
    对于任何工作而言,工作经验就算不直接决定能否被聘用,也绝对会影响薪酬的高低。以下是中华英才网2004年上半年薪酬报告中的一部分,大致地反映了工作经验和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    
    工作经验年薪平均数年薪中位数    
    6个月以下1888913100    
    6…12个月2127018000    
    1年2223918000    
    2年2651521600    
    3年3267524600    
    4年3494928000    
    5年3935432000    
    6…9年4743136000    
    10…15年5279739000    
    16年以上5088536000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年薪高出13786元,即月薪高出大约1150元。而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在长沙、南昌、成都等内地城市,三年工作经验可能确实只能让工资上浮1000元左右,但是,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三年工作经验绝对能带来更大的变化。应届毕业生在这些沿海城市未必能得到很高的工资,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刚来深圳的时候月薪都在2000元以下,但是,工作一年以后,一般都能达到3000元。而工作三年以后,月薪4000元应该是毫无问题的,除非这个人素质太差或者不求进取。而在深圳这种适合创业的城市,三年工作经验足以让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成长为一个自主创业的企业主。    
    而读三年研究生以后收入水平是不是一定会比本科毕业的时候高出这么多呢?近几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济南等地相继公布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以合理调节人才市场薪资水平。上海市公布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博士3000元(最低2000元,最高8000元),硕士2500元(最低1200元,最高7000元),本科1900元(最低800元,最高4000元),大专1400元(最低800元,最高3000元),中专1100元(最低600元,最高2000元)。从这组数字来看,硕士生比本科生的平均月薪只高出600元,相当于一年时间只带来工资200元的涨幅。    
    深圳市也公布了最新劳动力指导价位,其中中专毕业生平均月薪为1400元,本科毕业生月薪2300元,博士毕业生月薪4100元。也就是说,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博士生的月薪只比本科生的月薪高出1800元,而博士生比本科毕业生至少要大6岁。在深圳这样一座年轻比任何财富都更为宝贵的城市,牺牲6年的工作经验换来每个月高出的1800元工资,值得吗?这绝对是任何一个智商高于80的人都不乐意接受的交易。    
    总体上学历和收入确实成正比,但学历常常和资历(工作经验)综合影响收入的高低。如果一个求职者能够从用人单位获得的收入(earning)为E,求职者的教育背景(education)为E1,工作经验(experience)为E2,则:    
    E= E1+E2    
    姑且把这称作是我的“3E人才公式”吧。同样是付出三年的努力,你可以让E1的值增加1,也可以让E2的值增加2甚至增加3。在这两者之间,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投资方向?    
    还有一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随着资历的积累,学历对收入的作用趋于减弱,工作经验的影响趋强。以上海外资企业的软件工程师为例,应届硕士毕业生第一年的收入只相当于已工作4年的大专生的80%,工作2年的硕士年收入低于有5年资历的本科生6000元,31岁硕士毕业的外企质量经理仅比本科学历的质量经理年薪多10000元,每月差不足800元,而前者比后者晚工作了3年,在前者还在向家里要钱交研究生期间的学费时,后者已经在向家里寄钱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三部分学历与就业面成反比

    学历与就业面成反比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在收入水平上并不占多少优势,而研究生的就业面和本科生比较起来更是处于明显的劣势。一般来说,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博士的就业面自然最窄。很多博士生进入人才市场以后,根本不知道该应聘什么工作,因为他在学历要求一栏几乎找不到“博士”二字。很多面试官只要一听说前来应聘的是一名博士,绝对不出两分钟就会把他打发走。人才市场曾经流行这么一句话:学士靠边走,硕士满街溜,博士才能抖一抖。可如今博士也抖不起来了。本来适合博士生的工作就非常有限,加上博士对工作的期望值往往非常高,所以很多博士在就业的时候充满了无奈。读了至少22年的书才拿到博士学位,到头来却徘徊于失业的边缘,个中滋味向谁述说?    
    29岁的张鹏是西欧近代思想史博士研究生。他说:“我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本来对口的单位就不多,除了去研究所、高等院校,或者考公务员以外,就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了。听说上届毕业的师兄中,有好一些到现在还在‘漂着’。”张鹏的话里充满了无奈,但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据了解,文史类专业的博士生大多对就业信心不足,原因是受专业限制,就业面太窄了。    
    热门专业的找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严家毅是2003年毕业的博士,回忆起找工作的情形也是一肚子苦水。严家毅是学经济的,快毕业时满以为学的是热门专业,找工作绝对没问题。第一次去招聘会就给了他迎头一棒:他开出的月薪是5000元以上,企业表示无法接受。此后几经周折才总算找到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月薪不过3800元。    
    据华东师范大学毕分办的屠老师透露,该校2004年毕业的300多名博士中,能够进入企业的不到一成,大部分人的就业方向都是高校或政府机关,还有好一些直到毕业离校都还没有落实就业意向。企业对于博士学位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了,许多用人单位表示没有必要把拥有多少博士当作炫耀的资本。    
    一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说:“很多博士开口就是月薪5000元,甚至1万元,觉得他的文凭应该值这个价。这可能不太现实。凭我的工作经验,一些博士有很强的优越感,心高气傲,工作又很浮躁,人际关系也不容易处理好,还常常这山望着那山高,动不动就跳槽,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说实话,有时候他们的工作成绩还不如本科生出色。”    
    根据中华英才网2004年上半年薪酬报告,不同工作年限的硕士生平均年薪为65948元,而博士生的平均年薪只有61573元,比硕士生低4375元,相比MBA68245元的年薪而言,更是低了6672元。而博士的月薪中位数和本科生比较起来,也不过只高出区区917元。依此看来,如果想通过考博士得到更高的薪水,那只能是镜花水月了。    
    所以,从上面这些数据和事例可以看出,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如果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考研或考博,那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的时候只会更加找不到工作;如果是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得不到满意的薪水而考研或考博,那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时候所能找到的工作只会更加令人失望。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三部分考研的成本核算

    考研的成本核算    
    如果说读研究生是一种投资,上文谈到了这种投资的产出,现在我们不妨再来算算投资的成本。由于地域、学校、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读研究生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出入,所以只能大致估算一下。    
    先算算考研的成本:买专业课书籍和公共课书籍资料的费用1000元左右;英语政治辅导班花费1000元左右;去有关学校听专业课花费1000元左右;为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外租房半年,房租水电费每月250元,半年共1500元;考试报名费、材料邮寄费等合计200元;参加复试的来回差旅费大约500元。这样算下来,考研的经济成本就已经有5200元。这还不包括考研时巨大的心理成本和考前大量的时间成本。    
    再来看看读研究生期间的费用:每年学费6000元(公费研究生学费只要3000元左右,但公费研究生的比例已经非常小,而自费研究生每年学费大都要8000元以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每年要3。4万。另外,有消息显示,2006年研究生将全面收费,三年的学费至少将在2万元以上);每年住宿费1200元;每月生活费、书籍费500元,除去寒暑假,以一年10个月计算,共计5000元。按照这个数字,三年下来共花费36600元。    
    成本核算不但应该计算积极损失,还应该包括消极损失,即应得而未得的合理预期收入,也就是所谓的误工费。如果本科毕业以后没有读研究生而直接参加工作,假定第一年平均月薪1800元,第二年平均月薪2500元,第三年平均月薪3500元,则三年共收入93600元。加上前面的两项费用,共计135400元。    
    面对13。54万的成本,你还会毫不犹豫地投资读研究生吗?如果研究生毕业以后月薪比本科生高出1000元,那就需要用11年的时间才能赚回这笔成本!更何况当本科生工作到第四年月薪4000元以上的时候,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可能只有2500元甚至更低的月薪。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三部分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还有一些人想读研究生并不只是因为找不到满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