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牛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查牛群-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研究”去了。不出张真所料,这十名学生似乎是商量好的,虽然是抽象画,每个人构图不同,画法不同,但每幅画的内涵相近,韵味相同,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偶像,那就是牛群,所以他们表现的主题也都与牛相关。张真心中更有底了,他相信孩子们直接面壁作画,一定能取得成功。    
    张真教学并不教学生所谓的技巧,他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两个“保护”,两个“培养”:保护孩子纯洁的童心,保护孩子好胜的信心;培养孩子迷恋色彩并把色彩世界视为自己的生命,培养孩子无视权威逼近权威敢于和权威对话的勇气。什么叫素质教育,张真的所作所为不能说不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抓素质教育,并非不要基础教育,张真只是把基础教育巧妙地融入素质教育之中了。何况这些孩子每天还安排有三个小时的基本功训练,画实物也画人物。    
    十个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张真也注意因人施教。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不教为教(2)

    美术班有个叫邵龙的学生,已经二十出头了,是全校年龄最大的一个孩子。他的家境也十分贫苦,弟兄两个都是聋哑人。聋子的耳朵是个摆设,那就把耳朵去掉,哥哥的名字就叫邵龙;哑巴不会说话,哑字去掉一个口,弟弟的名字就叫邵亚。邵龙先前曾在蒙城县聋哑学校读过两年书,后来因为教不起学费而辍学了。他到深圳打了两年工,苦了几个钱,交给爹买化肥、买种子,留够自己的学费钱,又重新回到了这所学校。当然,今后他再也不会为学费发愁,牛群为所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免去了学费。邵龙曾经拜过一个老师,学画人头像。就是在相片和画纸上打格格,用碳笔一点点去画,画着擦着,直到画像为止。他学画毛泽东,也画邓小平,而且画得很像。到了美术班,张真收了他的碳笔,收了他的橡皮,更不允许他在纸上打格子,邵龙便什么也画不出来。张真既不让他东张西望,看其他同学画,又不让他画碳笔画,“逼”着他画自己最熟悉的题材。逼了一个星期,邵龙终于画出来一群蛤蟆,那些蛤蟆有十好几只,游泳的、跳水的、趴在岸上的,形态各异,逼真而又传神。张真把他画的蛤蟆全部收起来,鼓励他继续画。从那天起,邵龙专画蛤蟆,每天都有“新作”拿出来。后来,他把蛤蟆人格化,身边发生的所有事,他都用蛤蟆来表达,乒乓球是国球,他画了几十幅蛤蟆打乒乓的连环画,有攻有守,有大力扣杀,也有海底捞月,生动极了。再后来,连学雷锋、包二奶这样的题材,也都入了他的蛤蟆“系列”。安徽省副省长田维歉看了邵龙多达几百幅的蛤蟆“系列画”,赞不绝口,说他画的是“牛蛙”,认为他完全可能成为中国连环画界的“蛙王”。牛群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联系出版部门,为邵龙出版一本连环画。    
    牛校学生黄鹏鹏向赵本山赠送自己的画    
    (左一牛群左二黄鹏鹏左三赵本山左四张真)    
    类似邵龙这样的事例,还可以举出一些,张真教学在“两个保护”、“两个培养”的前提下,是很注重个人的潜质挖掘的。在画法上,张真主要是“点化”,话不多,画龙点睛,却很起作用。耿学彬是美术班最具天分的学生,也是张真的得意门生,他主要画国画,而最拿手的是画残荷。他笔下的残荷残而不败,枯涩却赋有生机,张扬着一种生命的高贵与顽强。在荷叶边、在水草旁,耿学彬喜欢画一两只鸭子或水鸟,可那鸭子或水鸟形态很像,却打不起精神。张真在一张纸上写了一行小字:“所有动物的精神都在眼上,不仅画龙点睛,画鸭也要先点睛,神似比形似更重要。”耿学彬看了以后茅塞顿开,把表现鸭子或水鸟的功夫放在头部和眼睛上,眼睛活了,形态怎么摆布都显自然。耿学彬的国画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    
    李姗姗已经十七岁了,这个漂亮的女孩小时候得了一场病,由于用药太多,而造成聋哑。她个性特强,不能受一点委屈,否则,癫痫病就会发作。张真根据她的性格特点,拿了一本《金刚经》叫她抄写,既练毛笔字也修身养性。李姗姗把厚厚的一本《金刚经》抄了几十遍,不仅字练好了,画画的水平提高了,她的病也治好了。我现场观看过李姗姗临摹《金刚经》,她的那份静气,犹如坐禅入定一般,让你不忍走动,惟恐发出响声,干扰了她。姗姗的国画也好。她擅长紫藤,她笔下的紫藤色彩淡雅,构图大气,而且从来不重复。她的紫藤和耿学彬的残荷后来拿到北京去参展,都受到了专家的好评……    
    张真从执教的第一天起,就不允许学生画画的时候使用橡皮,半年多的磨练,牛群特教学校美术班的孩子都练就了落笔无悔一挥而就的潇洒“画风”。张真敢于让他的学生直接在墙壁上作画,心中实际上是有底的。    
    2002年5月8日上午,8点20分。    
    牛群特教学校各个年级都已上课,校园一片寂静。张真把美术班的学生带到了操场,水桶、小盆、颜料、毛笔都事先准备好了,就放在南院墙的跟前。    
    张真把学生昨天画的抽象钢笔画又还给了学生,并根据他们的构图和画风,重新给他们排好队,一人负责两块墙面,十个学生正好排到头。打头炮的排头兵是耿学彬,第二个是女孩李姗姗……张真编排顺序既讲究构图整体的协调,又追求刚柔相济。    
    当张真的手向南墙上一指,十个孩子像冲锋一样,欢笑着扑了上去。他们像是做游戏一样,拿起笔沾上色彩就往墙上抹,那胆量那气势哪像是聋哑孩子,俨然像个大学生甚至大画家。    
    徐小容和学校领导都站在孩子们背后看着,眼光中流露出惊奇,也流露出担忧。    
    张真微笑着走近徐小容:“你还在为他们担心吗?”    
    小容说:“现在放心多了。你的教学方法在学校是有争议的,今天也是检验你的教学成果,我不能不替你捏把汗。这些孩子从来没有画过壁画,你怎么会有把握呢?”    
    张真说:“今年春节,安徽电视台为牛县长做了个节目,把我们学校的老师和部分学生也请到了现场,我们美术班的孩子每人送给牛县长一张画,我没有布置,是孩子们自己画的,十个人画的都是牛,虽然是抽象画,却各具神态,生动极了。牛县长一一接过孩子手中的画,眼泪顿时涌出了眼眶。对于孩子们的构图能力,我心中早就有了底。”    
    小容说:“真是不可思议,就是美术院校的学生也未必有这个胆量,这些孩子却充满了自信,而且下笔非常从容。天分,不承认天分不行呵!”    
    张真笑了:“这些孩子的心太静、太纯、太专,他们是在用色彩和线条图解他们生命的感受。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常人是很难理解的。”    
    ……    
    下课了,许多同学都拥到操场上来看,相互比画着,并发出“呵、呵”的惊叫声。    
    美术班的孩子只顾面壁画自己的画,对于身后发生的一切,他们听不见,也从不回头看上一眼。    
    到了中午12点40分,二十幅壁画全部绘制成功,每幅画都是二米乘二米,线条简洁,色彩分明,虽然是抽象画,因为有“牛”这个共同的主题,因此看上去浑然一体,这十个孩子的心似乎是共通的。他们初学画画,谈不上什么技巧,由于他们是用“心”画的,那一幅幅画便觉得鲜活感人。    
    


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不教为教(3)

    金子般的承诺星光曲之四    
    2002年5月8日下午2点,牛群陪同宋祖英、赵本山、冯巩、毛宁、范伟等明星来到了牛群特教学校。    
    阳光灿烂,星光灿烂,孩子们的笑脸更加灿烂。    
    宋祖英熟练地打着手语,高声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我吗?”    
    孩子们把一双双小手伸向宋祖英,吃力地呼喊着“宋”、“宋”,虽然他们吐字不清,因为是用心在呼喊,宋祖英听清了,牛群听清了,在场的老师们都听清了。    
    宋祖英微笑着,她依然打着手语,一字一字地说:“我—爱—你—们!”她甜甜的笑容流露出的真情,不仅感动着孩子,也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宋祖英的弟弟也是个聋哑人,一直生活在她的身边,所以她的手语打得很熟练。    
    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一百多双手臂举起了一座小树林,他们似乎要托起这个美丽的“百灵”!    
    牛群和县委、政府的领导陪同明星们观看了学校的爱心室、大音堂,又参观了孩子们画的壁画。    
    在爱心室,毛宁对牛群说:“牛哥,这里不仅仅有我们的几句题词和照片,也有我们的一颗心啊!在爱心事业上,你永远不会孤独。”牛群说:“当然了,不然就叫爱心室了吗!”    
    冯巩看了孩子们的壁画,对牛群说:“牛哥走到哪儿都牛,连这些聋哑孩子的画都牛气冲天!”    
    牛群说:“这你该明白为什么叫牛群特教学校了吧?”    
    赵本山也做过许多善事,他在家乡就捐过一所希望小学。看了牛群特教学校以后,他对牛群说:“我以为你在蒙城当县长当得很潇洒,没想到你整了这么一所特教学校,好家伙,太不容易了,我打心眼里佩服。过去,我对你当县长还不是十分理解,从今天起,我完全理解了,你是真心真意在为蒙城人民办好事呵!”    
    牛群说:“我这个县长只是一个品牌县长,人家请我来就是想叫咱办实事的。”    
    赵本山说:“你这么想就对了,你是我们明星足球队的队长,你也在为我们整个明星队争光呢!”    
    宋祖英在大音堂看了孩子们的画展以后也很激动,她对牛群说:“这些孩子画得真好,太感人了。创办这么一所学校,牛哥你真了不起啊!这几年,我的名气虽然大了,但心里多少有点浮躁,不像你,做出这么大的一番事业,你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呢。以后,有用得着我的时候,只要牛哥你打声招呼,小宋是绝对不会推辞的。”    
    牛群听了很感动:“承诺是金,有你这句话,牛哥就满意了。”    
    是的,承诺是金,宋祖英等大牌明星的承诺,可是金子也买不来的。这些明星只是到牛群特教学校走了一趟,可他们留给孩子们的记忆却是一生一世的!    
    张真后来当了牛群特教学校的副校长,并且主持日常教学工作。他把美术班由十人扩大到十五人,又开办了一个书法班,书法班有十六名学生,这样书法和美术两个班就达到了三十一人,实现了他最初的设想。    
    张真当校长以后,仍然带美术班的国画课。美术班的班主任由新来的女教师刘良子担任。良子是滁州师专美术系毕业的,她刚接手时,想按科班那一套来,结果走不通。她又尝试着用张真“以不教为教”的方法,很快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画    
    刘良子是学油画的,她在美术班开办了油画课。良子发现葛娟这个女孩对色彩极为敏感,即便是抽象画,她涂上不同的色彩,便赋予画面许多生动的内涵。葛娟喜欢蓝色、橙色和土黄色,对比度比较强烈。她刚接触色彩的时候,好把色彩往画板上罗列。良子也像张真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