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神对话1-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能被妄用(就是说,没有结果),将来也不可能被妄用。而当你找到了神,你将明白此点。
    而我也将给你这些其他的记号:
    3你将会记得给我留一天,并且称之为神圣的。如此则你不至于长久停留在你的幻象里,而会使你自己记起你是谁和是什么。然后你很快地便会称每一天为安息日,而每一刻为神圣的。
    4你会荣耀你的双亲――当你在所有的思、言、行为中,都荣耀你的父母神时,你会明白你是神的子女。并且,就象你荣耀父母神,以及你在世上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你也会荣耀任何人。
    5当你观察到你不会谋杀(即是说,没有理由地故意杀人)时,你就明白你已找到了神。因为,当你了解自己在任何情形都无法结束另一个人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是永恒的),若无最神圣的理由,你不会选择去终止任何一个特定的化身,也不会改变任何一个生命能量的形式。你对生命的新敬意会令你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包括植物、树木和动物――而只有为了最高善,才会去冲击它们。
    6你不会以不诚实或欺骗亵渎爱的纯洁,因为这是奸淫。我答应你,当你已找到了神,你不会行奸淫。
    7你不会取不义之财,也不会为了得到任何东西去欺骗、共谋,或伤害别人,因为这是偷盗。我答应你,当你已找到神,你不会偷盗。
    你也不会……
    8说不诚实的话,因而作了伪证。
    你也不会……
    9贪图邻人之妻,因为,当你明白所有其他人都是你的妻,你又怎么会贪图邻人之妻呢?
    10贪图邻人的财物,因为,当你知道所有的财物都可以是你的,而所有你的财物都属于世界时,你为什么还会想要你邻人的财物呢?
    当你看见这些记号时,你将明白你已找到了通达神之路。因为我答应,没有一个真正寻找神的人会再做这些事情。他根本不可能继续这种行为。
    这些是你的自由,而非你的限制。这些是我的约定,而非我的诫命。因为神不会支使和命令神所创造的东西――神只告诉神的儿女:这就是你如何得以知道你已在回家的路上的记号。
    摩西迫切地问――“我怎么会知道呢?给我一个征兆。”摩西问的是你现在问的同样问题。有史以来,所有地方、所有的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我的答复同样也是永恒不变的。但它从不是、也不会是个诫命。因为,我该命令谁呢?并且,如果我的诫命没被遵守,我又该处罚谁呢?
    除了我之外,并无其他。

那么,我并不需要恪守十诫才能上天堂咯?

    根本没有所谓“上天堂”这一回事。只有你已经在那儿的一种明白。那是一种接受,一种了解,而不是努力追求或奋斗。
    你无法去你已经在的地方。除非你先离开你在的地方,而那是自己扯自己的后腿。
    但讽刺的是,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必须离开他们现在的地方,以便去到他们想在的地方。因此他们离开天堂,只为了去到天堂――中间还经过了地狱。
    悟道(enlightenment)就是:了解无处可去,无事可做,并且,除了你现在是的那个人之外,你也不必做任何其他人。
    你在一条无处可去的旅途上。
    所以你们所谓的天堂是个乌有之乡(nowhere)。让我们在W与H这两个字之间留一点空间,你就会明白天堂就是此时…此地(now…here)。

每个人都那样说!每个人都那样说!逼得我快疯了!如果“天堂就是此时此地”,为什么我看不见它?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它?而且,为什么世界是如此的一塌糊涂?

    我了解你的挫败感。但要试图了解这一切,就和试图要别人了解它几乎一样的令人挫败。

哇!等一等!你难道是说,神也会有挫败感?

    你以为是谁发明了挫败感的?你能想象什么是你所能经验的而我无法经验的东西吗?
    我告诉你这一点:你有的每个经验,我都有。你难道看不出我是透过你来经验我自己吗?否则你以为这一切又是所为何来呢?
    若非有你,我无法认识我自己。我创造了你,以便认识我是谁。
    但现在我不会在一章里粉碎你们对我的所有幻想――所以我告诉你,在我最崇高的形式里,即你们称为神的形式,我并不会经验挫败感。

呼!那好多了!你刚才吓到我了。

    但那并非由于我无法经验,而只是由于我没选择去那样做。附带说一句,你也可以做同样的选择。

但是,不论挫败与否,我仍觉得奇怪,怎么可能天堂就在此,而我却没经验到它!

    你无法经验你所不知道的东西。由于你没体验到你是在天堂里,你便不知道你在天堂。你明白吗?对你而言,这是个恶性循环。你无法――尚未找到方法――经验你所不知道的东西,而你不知道你未曾经验过的东西。
    “悟道”叫你做的是,知道某件你没经验过的事,从而经验到它。“知道”打开了经验之门――与你们的想象刚好相反。
    事实上,你们知道的远比你们经验过的多。你只不过不知道你知道而已。
    举例来说,你知道有一个神存在。但你可能不知道你知道那事。所以你一直等待着那个经验。而你却一直在有那个经验。然而你却是无所知地有那个经验――那就和没有那个经验是一样的。

天哪,我们一直在这儿兜圈子嘛!

    没错。而与其兜圈子,也许我们不如成为那圈子本身。这不必是个恶性循环的圈子。它可以是个崇高的圈子。

“弃绝”是否是真正的灵性生活的一部分?

    是的,因为所有的灵终究都会弃绝所有不真实的东西,而在你所过的生活中,除了你与我的关系之外,没有一样是真实的。然而传统意义的“自我否定”的弃绝是不必要的。
    一位真正的大师并不“放弃”某样东西。一个真正的大师只不过将之搁置一旁,就如他会将任何他不再有用的东西放在一旁一样。
    有些人说,你必须战胜你的欲望。我却说你只不过必须改变它们。第一种方法感觉起来象是一种宗教性的训练,第二种则是一种欢喜的练习。
    有些人说,你必须战胜所有世俗的激情才能认识神。然而只要了解并接受它们就够了。你所抵抗的东西会持续存在。你所静观(look at)的东西会消失。
    那些如此诚挚地想要战胜所有世俗激情的人,由于往往如此努力,以至于可以说,这反而变成了他们的激情。他们“对神有种激情”;想认识神的激情。但激情就是激情,用一种激情来换另一种,并不能消灭它。
    所以,别判断你感到激情的东西。只要注意到它,然后看看它是否于你有用,是否对你想成为谁或什么有用。
    记住,你经常不断地在创造你自己的行动里。你在每个片刻决定你是谁及是什么。你大半透过你对谁或什么觉得很热情因而做的选择来决定此点。
  往往你们所谓的一个走上了灵修之路的人,看起来好象他正在弃绝了所有世俗的激情、所有人类的欲望。但他所做的是:了解它,看清幻象,而离开那于他无益的激情――同时却由于那幻象所曾带给他的:可以完全自由的机会,而一直挚爱那幻象。
  激情是将存在转成行动的爱。它是创造之引擎的燃料。它将观念变成了经验。
    激情是火,鼓励我们去表现我们真正是谁。永远别否定激情,因为那就是否定了你是谁及你真的想要做谁。
    弃绝永不否定激情――弃绝只不过否定对结果的执着。激情是爱做事。做事就是被体验到的存在。然而,什么常常被创造为“做事”的一部分呢?期待。
    没有期待的过你的生活――没有要求明确结果的需要――那才是自由。那才是如神似的。那就是我所生活的样子。

你不执着于结果?

    绝对不执着。我的喜悦是在创造,而非结果。弃绝并非否定行动的一个决定。弃绝是否定要有一个特定结果的决定。这大有不同。

可否请你解释“激情是将存在转成行动的爱”这句话的意思?

    如是(beingness)是存在(existence)的最高状态。它是最纯粹的情绪。它是神的“现在――非现在”,“一切――非一切”,“永远――从不”的面相。
    纯粹的如是就是纯粹作神(God…ing)。
    然而,我们永远不能满足于只是存在。我们一向渴望体验我们是什么――而那需要神性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那称为活动(doing)。
    让我们假设,在你神妙的自己之核心,你是神那被称为“爱”的“一面”(附带说一句,这是你的真相)。
    且说,作为爱是一回事――而去做某件有爱心的事则又是另一回事了。灵魂渴望去做有关它是什么的某件事,以便它可以在其自身的经验里认识它自己。所以它会试图透过行动去实现它最高超的理念。
    这个对行动的渴望就称为激情。杀死激情,你便杀死了神。激情是神想要说“喂”。
    但,你明白吗,神(或在你内之神)一旦做了那有爱心之事,神就已实现了他自己,而不再需要更多的东西了。
    而在另一方面,人类则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觉得他在他的投资上需要有利润。如果我们要爱某个人,很好――但我们最好能得到一些爱的回报。
    这不是激情,这是期待。
    这是人不快乐的最大缘由。这是分离人和神的东西。
    透过某些东方神秘主义者曾经为三昧(samadhi)的经验,弃绝者寻求终止这分离。那即是,与神的合一;融入了神。
    因此,弃绝是弃绝结果――但永不、从不弃绝激情。的确,大师直觉地知道,热情即道路。它走到自我实现之路。
    纵使以世俗的说法,也可以公平地说,如果你没对任何东西有热情,你根本就没有生命。

你说过:“你抵抗什么,什么就会坚持持续,你静观什么,什么就会消失。”你能解释一下吗?

    你无从抵抗你没给它真实性的东西。抵抗一件东西这个动作,就是给与它生命的动作。当抵抗一个能量,你就将它放在了那儿。你越抵抗,你就越令它真实――不论你在抵抗什么。
    而当你张开眼睛观看什么,它却消失了。那就是说,它不再保有其幻象的形式。
    如果你看着一件东西――真正地看它――你会看透它,并且看透它带给你的任何幻象,在你眼中只留下了终极的实相。在终极实相面前,你软弱的幻象没有力量。它无法将你长久把持在它变弱的掌握里。你看见它的真相,而真相令你自由。

但,如果你不想让注视的东西消失呢?

    你应当永远想要它消失!在你们的世界里,没有东西值得你抓住。然而,如果你真的选择了你人生的幻象,而不要终极实相,你可以简单地重新创造它――正如你一开始创造它一样。以这方式,你可以在你人生里有你选择要有的东西,而消除不再希望经验的东西。
    然而,永远不要抵抗任何东西。如果你认为藉由你的抵抗,你会消灭它,你最好再想一次!因为你只不过将它种得更坚固。我难道没告诉过你,所有的思维都是创造性的吗?

纵使是说“我不要某样东西”的思维吗?

    如果你不要它,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