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全)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囊全集(全)_2- 第1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庶子答:“只有南门外有许多牛只聚集在那儿,堵住了道路,南门的街道仅仅够一辆车通行。”太宰要随行人员不可泄露与少庶子的这番对话。



  第二天,太宰召来京城的官员,讥诮他们说:“城外哪来这么多牛屎啊?”



  官员对太宰的消息灵通惊惧不已,从此不敢再怠忽职守。



  1033、韩昭侯 子之



  【原文】



  韩昭侯握瓜而佯亡一瓜,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瓜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诚。



  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



  【译文】



  一天,韩昭侯与属下亲信一起吃瓜,他故意将手中的瓜掉在地上,然后表示惋惜。属下立即将自己手中的瓜分献给韩昭侯。韩昭侯借此举考察属下对他的忠诚。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一天坐在厅堂上故意说:“刚才在门外一闪而逝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



  子之借这事考察左右是否对他忠实。



  1034、綦毋恢



  【原文】



  韩咎立为君,未定也,弟在周,周欲重之,而恐韩之不立也。[不立其弟。]綦母恢曰:“不若以车百乘送之。得立,因曰为戒;不立,则曰来效贼也。”



  【译文】



  战国时,韩襄王死后,公子咎虽然已经被立为嗣君,可是还没有正式即位。这时他弟弟在周很得周室君臣器重,但周君又怕韩咎不肯立他弟弟为国君。周臣綦毋恢说:“不如派一百辆兵车护送他弟弟回韩国,如果韩咎立他弟弟为国君,那么百辆兵车就算是沿途的护卫;否则,就说我们是专程为韩国押解叛徒而来的。”



  1035、苏代



  【原文】



  苏代自燕之齐,见于章华南门。齐王曰:“嘻,子之来也!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生者微。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不如听之以为秦,勿庸称之以为天下。秦称之,天下听之,主亦称之;先后之事,帝名为无伤也。秦称之而天下不听,王因勿称,于以收天下,此大资也。”



  【译文】



  苏代离开燕国抵达齐国,来到章华南门。齐闵王对他说:“唉,先生怎么现在才来?秦国已经派太宰魏冉献给寡人帝王的尊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苏代回答说:“大王的问话太突然,以后天下的情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现在也还看不出来。如果现在不听从秦国的建议,一定会招致秦国的怨恨;但如果听从秦国,又会招致天下诸侯的愤恨。所以不如姑且先尊称秦王为帝,不过大王先别急着称帝,这样可以对天下诸侯有所交代。如果秦王称帝后,天下诸侯并未极力反对,那么大王也可以跟着称帝,因为时间的前后与帝号是没有关联的;但如果秦称帝而天下诸侯都不服从,那么大王就不必步此后尘,以便收揽天下人心,这才是上上之策。”



  1036、薛公



  【原文】



  齐王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薛公欲知王所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



  【译文】



  齐王的王后去世后,齐王准备在七位侍妾中,选自己最喜爱的一位,册立为后。薛公想知道齐王究竟会册立谁,就献上七副耳环,而其中有一副特别精美。第二天,薛公见其中一位侍妾戴了那副最美的耳环,就劝齐王册立她为王后。



  1037、江西术士



  【原文】



  赵王李德诚镇江西。有日者,自称世人贵贱,一见辄分。王使女妓数人与其妻滕国君同妆梳服饰,立庭中,请辨良贱,客俯躬而进曰:“国君头上有黄云。”群妓不觉皆仰视,日者因指所视者为国君。



  【译文】



  赵王李德诚治理江西时,有个卜卦的术士自称能一眼看出他人身份的贵贱。赵王想试测他,就找来几名妓女,让她们和自己的王后都穿上同样的服饰,打扮好后站在前庭,让术士分辨谁贵谁贱。



  术士走近她们,俯身轻声说:“王后的头顶会有黄云。”话才说完,妓女们不约而同的都朝王后头上看,结果术士立刻指出王后来。



  1038、江彪



  【原文】



  诸葛令女庾氏妇既寡,誓云:“不复重出。”此女性甚正强,无有登车理。恢既许江思玄彪婚,乃移家近之,初诳女云:“宜徙。”于是家人一时去,独留女在后。比其觉,已不复得出。江郎暮来,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江暝入宿,恒在对床上。后观其意转帖,江乃诈魇,良久不寤,声气转急,女乃呼婢云:“唤江郎觉!”江于是跃然就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魇何与卿事?而烦见唤,既尔相关,那得不共语?”女嘿然而惭,情意遂笃。



  【译文】



  诸葛令的女儿嫁给庾氏,不久就守寡了,她发誓这辈子绝不走出家门再嫁。这女子的个性非常倔强固执,诸葛令虽然把她又许配给江彪,但江彪料想这女子决不会登上迎亲轿,于是就在她家附近住下。



  诸葛女的家人先是骗她说要搬家,于是家人全都离去,只留下她一人,等她发觉自己受骗后,已真的走不出家门了。



  到了晚上,江彪来到诸葛女住处,诸葛女对他哭骂不停,一连好多天后,她的哭骂声才稍见缓和。



  江彪每晚都睡在诸葛女对面的床榻上,见她怒气稍减,就故意假装做恶梦,口中胡言乱语,模样十分恐怖。诸葛女便呼叫婢女将他叫醒,江彪向女子说:“我是堂堂男子,做恶梦与你有何相干,竟劳动你来叫醒我?如果你关心我做恶梦,那又为什么不和我说话?”



  女子因而羞惭得说不出话来,从此,两人的情感日渐深厚。



  1039、孙绰



  【原文】



  王文度坦之弟阿智[处之,字文将]恶乃不翅,当年长而无人与婚。孙兴公绰有女阿恒,亦僻错,无复嫁娶理。孙因诣文度,求见阿智,既见,便佯言:“此定可,殊不如人所传,那得至今未有婚处!我有一女,乃不恶,但吾寒士,不宜与卿计,欲令阿智娶之。”文度欣然而启蓝田[王述]云:“兴公欲婚吾家阿智。”蓝田惊喜,既成婚,女之顽嚣殆过阿智,方知兴公之诈。



  [评]



  阿恒得夫,阿智得妻。一人有智,方便两家。



  【译文】



  晋朝王坦之的弟弟王处之,小名阿智,因为个性怪诞,所以虽已早届适婚年龄,却没有一家肯将女儿嫁他。



  孙兴公(即孙绰)的女儿名叫阿恒,也因为性情古怪还没有出嫁。



  有一次孙兴公到王坦之家,见到了阿智,便故意对王坦之说:“我看阿智是个很不错的青年人嘛,和我在外面听到的传言完全不同,怎会到现在还没有娶媳妇呢?我有一个女儿,虽长得不错,但因我家境穷困,门第又不高,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婆家。不如我们商议商议,要阿智娶阿恒吧!”



  王坦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赶紧给父亲王述写信,说孙兴公要把女儿嫁给弟弟阿智。王述看了信大为惊喜,很快就答应这门亲事。



  两人成亲后,王坦之立刻发现,原来阿恒的性情远比阿智还乖僻得厉害,才知道上了孙兴公的当。



  1040、张幼于



  【原文】



  科试故事,邑侯有郊饯。酒酸甚,众哗席上。张幼于令勿喧,保为易之,因索大觥,满引为寿,侯不知其异也,既饮,不觉攒眉,怒惩吏,易以醇。



  【译文】



  古时士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官员都会为本乡子弟在效外饯别。



  某地有位地方官举行郊饯,准备给客人喝的酒太酸,使得席间一时大乱,群情不满。有个叫张幼于的人劝众人不要喧嚷,他保证一定请主人换酒,张幼于拿来一只大酒杯,斟满酒向地方官敬酒致意,地方官以为这酒和自己所喝的相同,就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饮下后不由皱眉大怒,立刻叱责吏员换上好酒待客。



  1041、俞羡章



  【原文】



  吴中镂书多利,而甚苦翻刻。俞羡章刻《唐类函》将成,先出讼牒,谬言新印书若干,载往某处,被盗劫去,乞官为捕之,因出赏格,募盗书贼。由是《类函》盛行,无敢翻者。



  【译文】



  吴中地方出版商的利润很大,因此从事翻刻(即今日的盗印)的人也特别多,为此出版商相当苦恼。俞羡章所编著的《唐类函》,尚未出版,他便一状告到官府,假称他的新书出版后,用车载往他处时遭盗匪劫走,希望官府派吏卒缉捕盗匪,他并且出钱悬赏缉捕盗书贼。这件事轰动一时,结果使《唐类函》大为畅销,而且也没有书局再敢翻刻。



  1042、孟陀



  【原文】



  张让在桓帝时,权倾中外。让有监奴主家,扶风富人孟陀倾囊结奴。奴德之,问陀何欲,欲为成就。陀曰:“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公卿求谒让者车每填门,陀一日诣让,壅不得前。监奴望见,为率诸苍头迎拜于路,共辇入。时宾客大惊,谓让厚陀,遂争赂陀,旬日积资巨万。



  [评议]



  无故而我结者,必有以用我矣。孟陀善贾,较吕不韦术更捷。



  【译文】



  后汉桓帝时,张让(曾因奏请灵帝征收田亩税修建宫室,招致民怨,袁绍起兵后,张让劫持少帝,被袁绍追杀,最后投河自尽)位高势重,权倾中外。



  张让的管家住在扶风,当地财主孟陀倾襄结交。管家因而对孟陀的盛情厚意感激在心,就问孟陀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他一定尽力促成。



  孟陀说:“希望你当众向我一拜而已。”原来当时朝廷公卿到张府求见张让的人络绎不绝,甚至造成道路的拥塞。孟陀便故意到张府造访,让车子被堵在路途中。总管得知,立即率奴仆到路口迎拜孟陀车驾。



  等孟陀车进入张府,所有的宾客无不大感惊讶,认为张让对孟陀另眼看待,于是争相巴结贿赂,孟陀从此更加富有。



  [评议译文]



  无故去结交一个人,一定是因为那人对我有用处。孟陀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的致富术比吕不韦更快捷。



  1043、窦公



  【原文】



  唐崇贤窦公善治生,而力甚困。京城内有隙地一段,与大阉相邻,阉贵欲之,然其地止值五六百千而已。窦公欣然以此奉之,殊不言价。阉既喜甚,乃托故欲往江淮,希三两护戎缄题。阉为致书,凡获三千缗,由是甚济。东市有隙地一片,洼下停污,乃以廉值市之,俾婢妪将蒸饼盘就彼诱儿童,若抛砖瓦中一指标,得一饼。儿童奔走竞抛,十填六七,乃以好土覆之,起一店停波斯,日获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