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全)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囊全集(全)_2- 第7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兵又用云梯,火梯攻城,但王禀都能随机应敌,金兵始终无法得逞。



  883、孟宗政



  【原文】



  孟宗政权枣阳军。金完颜讹可拥步骑薄城。宗政囊糠盛沙以覆楼棚,列瓮潴水以隄火。募炮手击之,一炮辄杀数人。金人选精骑二千,号“弩子手”,拥云梯、天桥先登,又募凿银矿石工,昼夜陷城。运茅苇,直抵圜楼下,欲焚楼。宗政先毁楼,掘深坑防地道,创战棚防城陨,穿阱才透,即施毒烟烈火,鼓鞲以薰之。金人窒,以湿毡析路以刳土,城颓楼陷。宗政撤楼益薪,架火山以绝其路,列勇士,以长枪劲弩备其冲,距楼陷所亟筑偃月城,袤百余尺,翼傅正城,深坑培仞,躬督役,五日而成,金人卒不得志。



  【译文】



  宋朝时金人扬言要率步,骑兵攻城,孟宗政(字德夫)率枣阳军守城御敌。孟宗政用糠袋盛沙石,覆盖在楼棚上,并且事先用瓦罐储水,防金人焚城。另外招募百发百中的火炮手,一发炮就可击杀金兵数人。



  金人精选两千骑兵,号称“弩子手”,利用云梯,天桥登城楼。又招募银矿场的采石工人,日夜挖掘地道,想塌陷城墙;并运来茅草,芦苇堆积在城楼下,准备火烧城楼。孟宗政先拆毁城楼的一角,挖掘深坑,防止金人由地道攻城;并设立栏栅防止其他的城楼塌陷。金兵才刚挖好地道,孟宗政就下令施放毒烟大火,并用护臂的皮套扇火,金人受烟薰,几乎窒息,只好用沾湿的毛巾蒙鼻找出路,不久,终于挖松了地基,城垮楼陷。孟宗政命令撤出城楼,又派人堆柴燃火,形成一座大火山,阻断金人进路,一面命勇士排列两旁,手持长枪,劲弓,防备金兵往城内冲杀,一面命人在离塌陷城楼不远的地方,另外再紧急修筑另一座



  长达百余尺的偃月城,城沟比旧城更深更广,在孟宗政亲自督工下,工程在五天之内就完成,金人始终无法如愿攻城。



  884、刘馥



  【原文】



  刘馥为扬州刺史,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边批:预备有用。]建安十三年,孙权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燃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贼败走。



  【译文】



  刘馥为扬州刺史时,平日就命人筑高城堡,积存木石,编织数千万张草席。另外又贮存鱼膏数千升,做为战争发生时的守备品。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长达一百多天。当时正逢连日天雨,眼见城墙快要崩塌,刘馥立即命人用草席覆盖在城墙上,防止土崩。晚上点燃油脂,照亮城外,依孙权兵的阵势而守备,孙权兵终于无功而退。



  885、盛昶



  【原文】



  盛昶为监察御史,以直谏谪罗江县令。为政廉明,吏畏而民信之。时邑寇胡元昂啸集称叛,昶行檄谕散其党。邻邑德阳寇赵铎者,僭称赵王。所至屠戳,攻成都,官军覆陷,杀汪都司,势叵测。罗江故无城,昶令引水绕负县田。[边批:以水为城,亦一法。]昼开市门,市中各闭户,藏兵于内,约炮响兵出。又伏奇兵山隈,阳示弱,遣迎贼入室,未半,昶率义勇士闻炮声,兵突出,各横截贼,贼不相救;山隈伏兵应声夹攻,殊死斗,贼大北,斩获不记数,俘获子女财物尽给其民。邑赖以完,父老泣曰:“向微盛公,吾属俱罹锋镝矣。”



  【译文】



  盛昶本是监察御史,因直言上谏因而获罪,被贬为罗江县令。为官廉正,政绩清明,受到吏民的敬畏信赖。当时贼寇胡元昂聚众叛乱,盛昶发文晓谕贼寇解散了党羽,邻近地区有个叫赵铎的贼寇,竟自称赵王,所到之处,杀掠无数。赵铎攻陷成都后,更加势如破竹,杀了汪都司,一时声势浩大,官军束手无策。



  罗江县本身并没有城墙,盛昶引江水环绕县城,以水为城。大开县门,县中民众紧闭门户,命士兵埋伏在内,约定听到炮声就现身出击;又在山边埋伏突击,却故意兵败引贼寇入县城。



  贼人走到半途,盛昶亲自率领勇士迎战,而后炮声起,伏兵出击,将贼兵从中栏截,使贼寇首尾不能相救。这时山边埋伏的突击兵,再起而夹攻,与贼兵作殊死战。贼人大败,被斩杀、虏获的贼兵不计其数。所虏获的财物,全部分给百姓。整个罗江县得以保全。



  县中百姓都感激的流着泪说:“如果没有盛公,我们都成了贼人的箭靶了。”



  886、许逵



  【原文】



  许逵,河南固始人。令乐陵,期月,令行禁止。时流贼势炽,逵预筑城浚隍,贫富均役,[边批:要紧。]逾月而成。又使民各筑墙,高过屋檐,仍开墙窦如圭,仅可容一人。家令一壮丁执刀,俟于窦内,其余人皆入队伍,令曰:“守吾号令,视吾旗鼓,违者从军法。,”又设伏巷中,洞开城门。未几,贼果至。火无所施,兵无所加;旗举伏发,尽擒斩之,愚谓,近城要地,皆当仿此立墙,可使寇不临城矣。



  887、王濬 王彦章



  【原文】



  吴人于江碛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拒舟舰,濬作大筏数十,方百余步,令善水者以筏先行,遇铁锥,锥辄着筏而去,又作大炬,灌以麻油,遇锁燃炬烧之,须臾熔液断绝,舟行无碍。



  晋王尽有河北,以铁锁断德胜口,筑河南、北为两城,号“夹寨”。王彦章受命至滑州,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鞲炭,乘流而下。彦章会饮酒半,佯醉,起更衣,引精兵千,沿河以趋德胜。舟兵举火熔锁,因以巨斧斩断浮桥,而彦章引兵急击南城,遂破之。



  【译文】



  晋朝时吴人在河道中险要的地方,设置铁锁链来拦截对方的船只。另外再用长一丈多的铁锥,暗置在河水中来阻挡船舰的通行。



  王濬(字士治)命人建造数十万只竹筏,又要善于游水的士兵,划着竹筏作先锋,遇到铁锥,就让铁锥叉在竹筏上,顺江飘流而去,接着又要人准备火把,淋上油脂,看到铁链就点上火把,不久就把铁链烧熔,于是船舰通行无阻。



  五代时,晋王李存勖拥有河北之地后,就用铁锁截断德胜口,并在河的南北两侧各筑一城,号称“夹寨”。



  王彦章(后梁人,字子明)奉命到滑州后,先故意命人准备酒食大宴将领,暗中却派人准备舟船,命六百士兵手持大斧,载着冶炼工匠和炉炭等设备,乘风顺流而下。王彦章和将领喝酒喝到一半时,便故意装醉吐了满身,借口要换衣服,暗中却率精兵千人,沿着河直抵德胜,船上士兵点火烧熔锁链,再接着用大斧砍断浮桥。



  这时王彦章率兵急攻南城,于是大败晋王。



  888、韩世忠



  【原文】



  世忠与兀术相持于黄天荡,以海舰进泊金山下。预用铁绠贯大钩,授骁健者。明旦,敌舟噪而前,世忠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拽一舟沉之,兀术穷蹙。



  [述]



  嘉靖间,倭寇猖獗吴郡,亦有黄天荡之捷。时贼掠民舟,扬帆过荡,官军无敢抗者,乡民愤甚,敛河泥船数十只追之,以泥泼其船头,倭足滑不能立,而舟人皆蹑草履,用长脚钻能及远,倭覆溺者甚众。



  【译文】



  宋朝名将韩世忠曾与金兀术在黄天荡相持。当时韩世忠把军舰都停泊在金山下,并且事先准备许多大铁锁,在铁锁上绑上大铁钩,交给身强体壮的士兵使用。



  第二天早上,当金兵乘着船舰呐喊进攻时,韩世忠把军舰分成两队,分别绕到敌舰背后,用大铁锁扣上敌兵舰尾,每钩住一只敌舰,便硬生生地连人带船拽入江中弄沉,金兀术因而遭到惨败。



  [述译]



  明世宗嘉靖年间,吴郡一带倭寇猖獗,也曾有过一次黄天荡大捷。当时倭寇抢夺民船,沿海居民惶惶不安,眼睁睁看着倭寇横行肆虐,官军却毫无制敌之策。为此乡民极为愤慨,于是就约集十几艘民船,打捞河里的淤泥,载着淤泥追近倭船,乡民们都穿着草鞋,手持长柄铁杓,把淤泥泼向倭船,倭寇脚踩烂泥,根本站不稳,乡民又用长柄钻刺突倭寇,贼人落水淹死了不少人。



  889、杨素



  【原文】



  杨素袭蒲城,夜至河际,收商贾船,得数百艘,置草其中,践之无声,遂衔枚而济。



  【译文】



  杨素想突袭蒲城,夜晚时来到河口,先向商家收购数百艘民船,在船板上散置苇草,士兵在上路时就不会发出声响,于是全军在一片静悄悄中渡河。



  890、马隆



  【原文】



  马隆讨树机能。虏兵劲,皆负铁铠。隆于夹道累磁石。贼行不得前,而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遂大破之。



  【译文】



  马隆奉命征讨树机能,虏兵十分骁勇强悍,且个个身穿盔甲,刀枪不入。马隆于是在道路的两侧暗藏磁铁,虏兵经过时,被磁铁吸住无法前进,马隆的士兵便在这时穿着犀牛皮制成的盔甲进击,将树机能的军队杀得片甲不留。



  891、吕蒙



  【原文】



  周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围宁,宁困急请救。蒙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之,获马三百匹。



  【译文】



  三国时周瑜派甘宁进攻夷陵。曹仁分兵包围甘宁,甘宁情势危急,就向周瑜求救。吕蒙对周瑜说:“只要派三百个人,在夷陵险道上堆积木柴阻断道路,曹仁的部众一定会弃马步行,我们就能虏获曹军的马匹。”周瑜听从吕蒙的建议,大军与曹仁军在夷陵交战,曹军果然死伤惨重。晚夜败逃时,又遇上吕蒙事先在险道上堆积的木柴,士兵们只好弃马步兵,这时周瑜的追兵尾随而至,虏获了三百匹马而回。



  892、贺若弼 崔乾祐



  【原文】



  隋兵与陈师战,退走数四,贺若弼辄纵烟以自隐。



  哥舒翰追贼入隘道,贼乘高下木石,击杀甚众。翰以毡车驾马为前驱,欲以冲贼。会东风暴急,贼将崔乾祐以草车数十乘,塞毡车之前,纵火焚之,烟所被,官军不能开目,妄自相杀。



  【译文】



  隋军与陈国军队一连交手四次,连战皆北。隋朝大将贺若弼在兵败时,命士兵纵烟,利用烟幕遁逃。



  唐朝名将哥舒翰将贼人追杀入隘道后,贼人利用地形的优势,由高处向下丢掷木石,唐军伤亡惨重。哥舒翰想用以毛毡为篷的马车为先锋,冲散贼人的攻势,不巧突然刮起一阵猛烈的暴风,贼将崔乾祐用几十辆装麻草的马车,横阻在毡篷车前,并且命人放火烧草,结果官兵们的眼睛被烟熏得睁不开,竟自相残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