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百将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史百将传-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棠特别重视西征大军的后勤保障,亲自部署粮饷的筹集、采办和转运,以确保西征计划的顺利实施。西征军主要由刘锦棠、金顺和张曜部组成,总兵力六七万人,由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1876年四月上旬,左宗棠由兰州移驻肃州。时西征军先锋已进抵新疆哈密、巴里坤和古城一带。八月中旬,刘锦棠和金顺率所部攻克古牧地,歼其5000余人,并乘胜收复乌鲁木齐。十一月上旬,清军攻克玛纳斯南城,平定了整个北疆地区。时临冬季,大雪封山,清军就地休整筹粮,以待再战。1877年四月,左宗棠指挥清军分三路进军南疆:刘锦棠部由乌鲁木齐南攻达坂;张曜部由哈密西进;记名提督徐占彪部由巴里坤进至盐池,与张曜部会师后合攻辟展和吐鲁番。至月底,清军先后攻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等地,扼住南疆门户,为夺取战争全胜创造了有利条件。阿古柏绝望自杀,其子海古拉率残部西遁,并企图在英俄两国庇护下作最后的负隅顽抗。左宗棠揭穿英国的“调停”阴谋,决心继续西征。十月,西征军刘锦棠部征战1000余公里,以破竹之势收复南疆东四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和乌什。南疆西四城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和喀什噶尔之敌分崩离析,有的主动投奔清军。十二月中旬至1878年一月初,清军又相继收复南疆西四城。整个新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外,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之后,他出屯哈密,以武力为外交后盾,收回伊犁。中法战争爆发,他极力主战。1884年,任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进驻福州前线,整顿防务,部署战守。次年七月病逝。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评分:统率B,战斗C,智谋B,战绩B,名气B,综合B。当时中国之国力衰弱已极,而左公率积弱之兵,远征西域,所向无前,遂复我中华百余万平方公里之地,其功在子孙万代,又岂但在清廷而已。
  附杨昌浚诗一首祭之: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当过船艇佣工,拳棒武艺超群。早年参加天地会,失败后带领部众二三百人活动于中越边境,以七星黑旗为战旗,故称黑旗军。1873年,法军侵占越南河内等地,进而觊觎中国。刘永福应越南政府邀请,率黑旗军援越抗法,于十二月在河内郊区击毙法军头目安邺(即M。J。F。加尼埃)及所部数十人,迫使法军退出河内。越南政府以此授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1882年三月,法国西贡殖民当局派海军上校李威利(即
  H。…L。里维埃)率军数干北上,再次发动对越南北圻地区的进攻,四月占领河内,次年3月又占南定,并不断进犯红河上游,声言夺取保胜,驱逐黑旗军。在越南政府请求下,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率兵3000人,再一次出兵。五月十九日,黑旗军又于河内西郊纸桥设伏,约法军出城一决雌雄。李威利率400人出战,黑旗军伏兵四起,毙伤法军200余人,李威利亦当场毙命。法军残部龟缩河内,有如惊弓之鸟。战后,越南政府任命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黑旗军进一步成为法国侵略者的眼中钉。此战震惊中外,延缓了越南殖民地化的进程,打乱了法国入侵中国的计划,越南政府授刘永福为三宣正提督。中法战争中,刘永福又在左育、临洮击败法军。战后清廷授为广东南澳镇总兵。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将台湾割让日本,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时刘永福驻防台湾,被绅民推举主持抗日。他联合苗栗、彰化、嘉义等地义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达五个多月,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后于台南失陷前夕内渡厦门。晚年退居家乡,仍关心国事,通电反对袁世凯与日本政府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1917年病逝于家乡。
  评分:统率C,战斗B,智谋B,战绩C,名气C,综合C。刘永福的奋战虽然没有改变中国最后失败的结局,但在当时能击败欧洲的军队,已经很不简单了,而且后来又有抗击日本人的战绩。他属于较早有民族主义思想的人,死前还说自己一生都在和外国人作战,从没打过中国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