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秘帝国-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芡成硖褰】担T该拦私谌沼淇臁2姿淙恢繳…2侦察机,但不知首航就在今日。比塞尔选择7月4日进行首航时可能也并不知道赫鲁晓夫要造访斯巴索宫。    
    得悉这次侵犯后,赫鲁晓夫大为震怒,但他也知道,当前还没有能力击落那架美国新式飞机,因为苏联军队缺少能威胁到它的飞机或导弹。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后来回忆说:“我父亲不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选在7月4号这么做。因为独立日那天,是战后第二次所有苏联领导人齐聚美国大使馆。”赫鲁晓夫告诉儿子,他能想像到美国国务院和白宫肯定在“嘲笑”他们,因为苏军毫无办法去阻击那架飞机。    
    他对刚刚访问苏联回国的崔宁将军尤为气恼。“我们视他为上宾,以礼相待。”赫鲁晓夫后来说,“他乘飞机刚离开我国,第二天就派飞机高空侵犯……只有禽兽一般的崔宁才能在曾获款待的地方做出这样卑鄙龌龊的事。”    
    次日上午,卡米恩·维托从威斯巴登起飞。他飞过白俄罗斯,飞向莫斯科时遭到苏联防卫者追踪。大片大片的云团遮住了苏联首都。和斯托克曼一样,维托毫发无损地返回威斯巴登。    
    节日第二天,即7月5日,中情局局长比塞尔返回工作岗位,他向杜勒斯汇报了这些飞行。当比塞尔告诉他首航已到达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时,杜勒斯震惊不已:“哦,天哪,”他说,“你认为第一次就这样做明智吗?”    
    “艾伦,”比塞尔答道:“第一次是最安全的。”    
    艾森豪威尔总统急于想知道U…2侦察机是否已被识破。在首航前,他就曾指示古德佩斯特告诫杜勒斯:“一旦我们得知飞行已被发现或追踪,行动应立即停止。”7月5日,他向古德佩斯特重申了他的担忧,要求他将原话告诫杜勒斯。当天,古德佩斯特向杜勒斯和比塞尔核查情况时,他们告诉他,被追踪或拦截的相关报告将于36小时后才能到达。当日更晚些时候,二人去见古德佩斯特,请求批准更多的飞行计划。古德佩斯特是这样理解总统指令的,“跟踪报告到达之前不妨多多出动”,于是他批准了更多的行动计划。    
    很难相信,7月5日,当比塞尔和杜勒斯在电话里及当面与古德佩斯特谈话时,他们尚不知斯托克曼的飞行曾被拦截未遂,至少比塞尔应该是知道的。他可能真的只是认为,在通知白宫之前,需要有关于苏联反应的更多确凿信息。但更有可能的是,他想在总统下令中止行动之前再进行几次行动。若果真如此,那么不告知古德佩斯特和总统就完全是知情不报。    
    7月6日,中情局报告说,苏联雷达探测范围的分析报告表明,苏联人已发现U…2侦察机,并数次试图拦截。但那些资料还显示,苏联雷达不能追踪其飞行全程,且他们也不知道那些飞行已直接进入列宁格勒和莫斯科。    
    至于艾森豪威尔总统何时获悉这份报告则不甚明了。他应该在第一时间被告知,但记录显示他没有,因为苏联追踪已中断,或许比塞尔认为他并没有违反总统的君子协议。不管怎样,7月6日,他又下令进行了三次飞行。7月9日,飞了东欧、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第二日,另一次飞行又拍摄到苏联大型海军基地克里米亚半岛。    
    7月10日,比塞尔的好运到头了。当天早些时候,古德佩斯特和艾森豪威尔总统似乎仍认为U…2侦察机飞行从未被苏联人追踪过。古德佩斯特在一份记录此事的备忘录中写道,总统仍希望“在接到第一份被追踪的证据之前”,继续U…2侦察机行动。此备忘录还指出,在后来的讨论中,得知已有某种被追踪证据后,艾森豪威尔总统开始犹豫是否要飞满他批准的10日之期。    
    当日下午,从盖茨堡返回华盛顿之后,古德佩斯特通知杜勒斯说,总统很想中止那些行动。古德佩斯特提醒那位中情局局长,总统一直在想“如果换作是我们”会怎么办。古德佩斯特也向比塞尔转述了同一信息。    
    艾森豪威尔总统的担忧很快成了事实。同日,克里姆林宫不再对那些飞行保持外交沉默,发给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一封语气强硬的抗议照会。照会指责美国使用一种空军单引擎中程轰炸机飞越苏领空的行为。那份外交照会描述了斯托克曼和维托飞行的路线,不过不包括苏联雷达未探测到的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虽然苏联最初并未意识到是一种完全新式的侦察机侵犯其领空,但对于艾森豪威尔总统来说,惹出克里姆林宫的抗议已足见其严重性。当晚,当那份外交照会一送到白宫,古德佩斯特就马上打电话给比塞尔,命令他停止U…2行动,等候下一次通知。如果再有任何行动,艾森豪威尔总统也希望白宫能更严格控制此项目。    
    当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中止这个行动之时,第一批照片已经被送到在斯图亚特大楼的阿瑟·伦达尔和他的同事手中。伦达尔的照片分析师们细查过那些在苏联境内的首轮五次飞行中拍下的照片后,发现根本无任何“轰炸机山谷”。7月份的那几次飞行覆盖了苏联西部九个主要远程轰炸机基地。在那里,只看到几架“野牛”轰炸机,这种飞机的产量远远低于华盛顿的猜测。空军估计莫斯科已拥有了近百架“野牛”的看法大错特错。    
    莱格霍恩的想法真是英明之见。几次飞行之后,一架配备有大功率照相机的高空侦察机就消除了苏联在研制重型轰炸机领域领先美国的恐惧。正如詹姆斯·基利安和埃德温·兰德承诺的那样,先进技术使看穿铁幕成为可能。根据这些最新情报,艾森豪威尔总统可以秘密但是自信地削减在某些领域的军备开支,尤其是在美国最新远程轰炸机“B…52”的生产进度上。    
    事实上,就在一夜之间,凯利·约翰逊那笨拙难看的飞机和吉姆·贝克不同寻常的照相机已使冷战多了一份祥和,也在世界侦察史上开辟了新纪元,这些都是重大成就。离任后回顾U…2侦察机计划史,艾森豪威尔总统说它“提供了对美国至关重要的情报”。    
    “知道苏联到底有些什么或许与知道苏联到底没有什么同样重要,”前总统写道,“U…2侦察机带来的情报让赫鲁晓夫无法再实行共产主义阴谋——‘国际大勒索’。只有当苏联能够利用自由世界的无知和由此产生的恐惧时,他的阴谋才能得逞。”    
    但在1956年7月,当艾森豪威尔总统对U…2侦察机拍下的第一批照片惊叹不已时,他已经限制未来的对苏飞行了。7月19日,艾伦·杜勒斯向总统展示了清晰详细得惊人的各种苏联基地的照片,包括列宁格勒的冬宫。对比塞尔来说,这些图像意味着“我们可以拍摄到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但他们却不能动我们一根指头”。然而对于艾森豪威尔总统,这些还是微妙的外交问题。美国无视国际法,故意侵犯苏领空。如果真如所愿,飞机们躲过了侦察,或许可避免问题复杂化。但是根本不会再有这样的良机。    
    艾森豪威尔总统埋怨杜勒斯说,中情局曾向他保证过“这些(飞行)被察觉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已对“U…2计划”失去兴趣。他说,如果莫斯科也在美国进行类似飞行的话,“我们的反应将是天翻地覆般强烈的”。他还担心美国人发现他们的政府如此公然违反国际法会引发负面反应。    
    艾森豪威尔总统告诫杜勒斯:“我们最好一直等下去,未得到准许前不要贸然行动。”总统说,以后不再批准某段时间内的无限量飞行,相反,每次飞行计划都必须先经他亲自过目审核。比塞尔的秘密空军项目不能逾越其主要目标。事实上,从1956年7月4日哈维·斯托克曼的飞行起到弗朗西斯·格雷·柏华斯1960年5月1日的飞行为止,U…2侦察机侵入苏联腹地达24次之多。    
    1956年7月,U…2侦察机的充分远航反映了迫切需要更多情报来了解苏联力量,尤其是莫斯科导弹项目的情报。意识到总统失去了兴趣,比塞尔就问兰德能否使U…2侦察机更不易被侦察到。曾在基利安委员会与兰德共事过的哈佛物理学家爱德华·珀塞尔想出了一些躲避雷达的新方法。比塞尔不久就资助了一项在波士顿地区的秘密计划。实际上,那是制造隐形机最早的尝试。珀塞尔提出的偏离和吸收雷达脉冲的技术经证明毫无用处,且毫无可行性。凯利·约翰逊对外行人的指手画脚很不高兴,他把改良版的U…2侦察机叫做“脏鸟”,公开表示他的厌恶。    
    U…2侦察机所带来的矛盾一直让约翰逊、兰德及其他参与研制的人员左右为难。它带来的情报弥足珍贵,使美国受益匪浅。但用它侵入苏领空的风险也不言自明。为充分利用空中侦察的优势,美国需要飞得更高更快的侦察机。U…2侦察机只是架过渡期飞机。凯利·约翰逊必须研制出更先进的飞机。他已经开始努力了。正如兰德所知,最终答案是——把美国的侦察行动搬到太空去。    
    


第四部分第十章 实用主义(1)

    太空在召唤,但当1956年7月U…2侦察机开始服役时,美国依然不打算将侦察卫星送入遥远的地球轨道。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安全、精确的火箭、导弹的研制上,送个什么玩意儿上天,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艾森豪威尔政府全面审视一下1956年中期卫星发展计划的话,它早就应该意识到应迅速在太空设置侦察系统,很不幸,那种想法迟到了一年多。    
    华盛顿不缺少关于卫星的提议,甚至不缺少积极的计划。1956年7月4日,当哈维·斯托克曼飞过列宁格勒上空时,空军正秘密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卫星计划,那是兰德公司1954年“反击项目”报告的直接产物。海军与国家科学院联合研制一颗科研卫星,使用海军“先锋”火箭将其送上太空。尽管这项计划并不为公众所知,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为军事卫星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因为各国尚未在领空以外的空间提出领土要求,它的成功发射建立了太空自由利用原则。艾森豪威尔政府明白这种全新的法律问题至关重要。如果苏联和其他国家坚持他们有限的国家领空延伸到大气层外的话,那么任何一种卫星,不论民用军用都将被禁止,而且在此法律问题未解决之前,很可能引发旷年累月的外交纠纷。    
    但目前这些设想中的问题完全是理论上的。卫星计划由于缺乏合作、资源不足和技术滞后已几近停滞。空军也没有研制出能从太空拍摄并将清晰图片传输回本部的摄像系统。颇具讽刺性的是,部分问题出现在兰德公司,而它曾竭尽全力敦促政府认真考虑卫星计划,如鲍勃·索尔特、吉姆·利普和默特·戴维等兰德研究人员都曾鼓动空军开发本国尚未掌握的电子技术。五角大楼的扶持资金少得可怜,空军及其主要承建者洛克希德公司不可能很快解决技术问题。而同时,克里姆林宫已动员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太空击败美国,他们真切意识到,如果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将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一种苏联在科技领域遥遥领先的美好形象,使世人相信在科技领域它应经超越了美国。    
    当然,没有火箭就没有卫星。1956年,美国火箭计划才刚刚启动。战后近10年来,美国一直饱受军派战争之苦——这种军派战争可追溯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