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 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还有要说的吗?”都说再没有要说的了。谢最后略为提出一些疑难问
题,随后就表达自己的意见。大约讲了一万多句,才华俊美,简直无敌,加
以意气所在,别有寄托,大有超脱世外,潇洒自如的神情。在座的人个个感
到心满意足。支道林对谢安说:“你洋洋洒洒,一气贯串到底,所以特别好
啊!”

五十六

殷浩、孙盛、王濛、谢尚,这些善于清谈的名士,都聚集在会稽王那里。
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意思是《易》之有象,妙在其形可以达变)。
孙自以为他的发言是最合理的,意气飞扬,不可一世。在座各人,都不同意
他的说法,但又不能说服他。会稽王叹着气说:“假如真长来,一定会制服
他。”于是,就去请刘惔。孙盛也意识到自己不如刘真长。等刘惔到来时,
要孙先说一遍刚才所说的理由,孙盛简略他说了一下,语气已大不如前。刘
惔接下去,讲了大约二百多句,言辞及提问,都简明扼要,孙再也无法回答。
满座同时鼓掌大笑,称赞不绝。

五十七


意和尚在瓦官寺,王苟子来找他清谈,让他先发言。意和尚对王说:“圣
人有情吗?”王苟子答道:“没有。”又问:“(那么)圣人象(这根)柱
子吗?”苟子说:“不!象算筹(按:这是一种类似算盘的计算工具)。算
筹本身虽无情,但运动它的人有情。”意和尚说:“谁在运动圣人呢?”苟
子答不出来,就走了。

五十八

司马太傅问谢玄:“惠子共有书五车,为什么没一句谈到玄学的?”谢
玄回答说:“想必是绝妙的所在,没有传下来。”

五十九

殷浩被罢官,迁居东阳,读了大量的佛经,都能够深入理解。唯独经中
讲到“事数”(按:如“四谛”、“十二因缘”等是)的地方不懂。遇到一
个和尚,他把自己标记下来的向他请教,便清楚了。

六十

殷仲堪对玄学理论知道比较深刻,别人说他各门都研究过。他叹息说:
“假使我懂得《四本论》,清谈时就不只是目前这样了。”

六十一

殷仲堪曾经问过慧远和尚:“《易》用什么做本体?”答说:“《易》
用‘感’为体。”殷说:“(古书上有)‘铜山西崩,灵钟东应’的记载,
这就是《易》吗?”远公含笑没有回答。(按:远公的意思是说:“又是,
又不是。”所以笑而不言。)

六十二

羊孚的老弟娶了王永言的女儿。王家要看女婿,羊孚陪老弟同去。其时,
永言的父亲王临之还健在,殷仲堪是临之的女婿,也在座。羊孚向来长于谈
名理,于是与殷仲堪共论:”《庄于·齐物篇》。殷向羊提出诘难,羊说:
“等交锋到第四个回合时,您必然会同意我的说法。”殷笑着说:“各人阐
明自己的见解而已,何必相同?”果然四次对答,彼此相通。殷叹息说:“我
再提不出不同的观点了。”很长时间以来都叹赏这是新人新论。

六十三

殷仲堪说:“三天不读《道德经》,便觉得舌头发僵(简直说不出话来)。”

六十四


僧伽提婆初来,在王珣宅中讲《阿毗昙》。开始宣讲时,来的人尚未到
齐,王珣弟弟僧弥就说:“我都明白了。”于是起座,在听讲者中找出三四
位有修养的人,在另一间屋内开发讲座。提婆讲完,王珣问法冈和尚说;“弟
子全未了解,阿弥如何会了解?他讲的怎么样?”法冈说:“大都说得不错,
只有一小部分还未精到罢了。”

六十五

桓玄与殷仲堪共谈,每每互相洁难。大约一年多后,只一两个回合,桓
玄就自己叹息,才思反而退步了。殷仲堪说:“这是你转入解悟的表现。”

六十六

魏文帝曹丕曾经限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诗,如果做不到,就要
动大刑法。东阿王应声吟成一首诗说:“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
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按:此诗一作:“煮豆
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帝听了,感到特别
惭愧!

六十七

魏朝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坚决辞让不接受。满朝公卿将校,
由司空郑冲率领到大将军府劝进。郑冲派人骑着快马往阮籍处取《劝进表》。
其时,阮籍正在袁孝尼家,因昨晚喝酒过多,尚在醉卧中。叫人扶起,临时
草拟表文,不加任何修改,写好交给来使。世人认为确是神笔。

六十八

左思撰写《三都赋》,刚脱稿,便被当时的人所讥讽,使他很不高兴。
后来送给张华看,张华说:“这可以和班固的《两都》,张平子的《二京》,
鼎足而为三了。然而,你的作品不一定受人重视,应当请享有大名的学者出
面推荐。”左思就去向皇甫谧求助。皇甫谧读赋后备加赞扬,并写了叙。于
是,过去诋毁《三都赋》的人无不表示佩服,并代为宣传。

六十九

刘伶写《酒德颂》,寄托了他生平的思想志气。

七十

乐广善于清谈,却不长于写文章。打算辞让河南尹,特请潘岳代他作
《表》。潘岳说:“可以。不过需要先听听你的意见。”乐广就申述自己所
以辞让的理由,说了大约二百多句。潘把他的话经过组织,写成一篇著名文


章。当时的人都说:“如果乐广不通过潘岳的手笔,播岳不听取乐广的旨意,
就不会成就这桩美事了。”

七十一

夏侯湛补作周诗《南陔》等篇,完稿后,送给潘岳看。潘岳说:“不仅
写得温文尔雅,而且可以看出作者为人孝弟的天性。”潘因此(受到启发),
作了《家风诗》。

七十二

孙子荆妻子死去一年后,去掉丧服,写了一首《除妇服诗》,送给好友
王济看。王济说:“不知道是诗产生了感情,还是感情产生了诗?看罢,使
人悲切,从而增进了夫妻的情谊。”

七十三

太叔广最善于说话,挚虞却长于写作。两人同在朝廷,官居卿位。每逢
在大庭广众之中,太叔广发言,挚虞不能应对;回去后,挚虞执笔写成文章,
向太叔广诘难,太叔广又无法回答。

七十四

殷融、殷浩两叔侄都能清谈,但是,在口才上有区别。殷浩说话很厉害,
殷融常对他说:“你应当更多地去想想我所写的论文。”

七十五

庾子嵩把《意赋》写成后,被侄儿庚亮看见,问他说:”(您是有意还
是无意?)如果是有意嘛,那就不是一篇赋所能表达得了的;如果是无意嘛,
那又何必写它?”子嵩答道:“正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啊。”

七十六

郭璞《幽思诗》写道:”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说:“山和水,
呈现一片萧瑟,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每次读了这诗,总觉得精神和形体都
要超脱世外。”

七十七

庾阐开始撰写《扬都赋》,写到温峤与庾亮时,说:”温挺义之标,庾
作民之望,方响则金声,比德则玉亮。”(意思是说温仗义,庾为众望所归,
好比金的响声,玉的光泽。)

庾亮听说《赋》已写成,请求一阅,并且赠送了一些礼物。庾阐把赋中


“望”改为“俊”,“亮”改为“润”。(按:因亮是庾亮的名讳,必改。
既然改亮为俊,为了叶韵,就改望为润。)

七十八

孙绰撰写《庾公诔》,袁羊说:“见此张缓。”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最好
的称赏。(按:张缓一词,不详其义,)

七十九

庾阐《扬都赋》完稿后,送呈庾亮。亮因为和作者是本家,便大事吹捧,
说可以与班固的《二京赋》、左思的《三都赋》并列。于是文人学士争着传
抄,京城里纸价因而高涨。谢安说:“不能这样子!这是屋下架屋罢了。处
处都模仿他人,未免过于浅陋。”

八十

习凿齿具有非凡的史才,桓温很器重他。不到三十岁,就由从事升迁为
荆州治中。习凿齿在写给桓温的《谢表》中说:“不是遇到您,(这一辈子)
不过是荆州的老从事而已。”后来,习在建康,见到简文帝。回到江陵时,
桓温问他:“你看相王怎么样?”习答说:“我一生中尚未见过这样的人。”
从此背逆了桓温的意旨,被派往衡阳做地方官。(因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
袱,)头脑也不如以前。在病中,还撰写了《汉晋春秋》,对(历史人物)
的评价,具有卓越的见解。

八十一

孙绰说:“《三都》、《二京》,是宣扬五经的(文学作品)”。

八十二

谢安问主簿陆退:“张凭为什么作母诔而父诔?”陆退回不作答说:“想
必是男子汉的德行表现在生平事业上,(人人都能见到;)妇女的美德,没
有讳就无从彰显。”

八十三

王修十三岁作《贤人论》,他父亲王檬把文章送给刘惔看,刘说:“见
了敬仁所作的《论》,说明他已经够格加入清谈的行列”。

八十四

孙绰说:“潘岳的文章,灿烂得好比铺开锦缎,处处显示美丽无比;陆
机的文章好比被沙淘金,往往也会发现一些宝贵的东西。”


八十五

简文帝称赞许询说:“玄度的五言诗,可以说是妙到一时无人能及。”

八十六

孙绰写完了《天台赋》,拿给范荣期看,并且说:”你不妨试试,抛在
地上,定会发出玎珰的金石声。”范荣期说:“恐怕你所指的金石,不是音
乐中的官商。”但他每读到赋中佳句,就说:‘应该承认是我们这些人才能
讲出的话。”

八十七

桓温见到谢安所作的《简文帝谥议》,看完时,抛给座上的客人,说:
“这是安石的碎金。”(意思是说:虽少,却极有价值。)

八十八

袁宏少年时期,家中贫困,曾经当雇工,给人运租谷。谢尚坐船路过,
值夜间清风明月,忽然听到江边商船上有吟诗声,声调优美,富于情感,所
吟的诗,又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当即称赏不已。立即唤人去仔细寻问,才
知道是袁吟咏自己所作的《咏史诗》。因此邀他过船叙谈,两人甚为相得。

八十九

孙绰说:”潘岳的诗虽浅,却洁净:陆机的诗虽深,但杂乱。”

九十

裴荣期撰写《语林》一书,开始问世,到处受到欢迎。当时少年人,没
有一个不传抄的,人手一册。书中载有王珣所作《经王公酒垆下赋》,很有
才情。

九十一

谢万撰《八贤论》,孙绰提出诘难,彼此小有争论。后来拿给顾君齐看,
顾说:“我也作了。我知道你的论文是不会出名的。”

九十二

桓温要袁宏撰写《北征赋》,写成后,温与当时名士共看,一致称赏。
王珣在坐,说:“可惜少了一句,如果用‘写’字收韵会更好。”袁宏于是
立即执笔补了两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意思是:我心中


有不尽的感慨,循着前人的遗风独自写了下来。)桓温对王珣说:“如今作
赋的事,不得不推崇老袁了。”

九十三

孙绰说:“曹辅佐的才能,好象是拿白底发光的锦缎,裁剪给操持贱务
的人做裤子穿,不是没有文采,可惜没有裁剪白糟踏了,”

九十四

袁宏撰写《名士传》,完稿后,见到谢安。谢公笑着说:“我曾经跟大
家谈到在北方的事,只是当作游戏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