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搜神记 世说新语- 第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忽然向他磕头,磕得额上出血。殷浩问他什么缘故?他说:“有件要命的
事,不便说出口。”问了许久,他才说:“小人的母亲,快满一百岁了。害


病已久,如果长官肯赏脸,替她把把脉,就可以继续活下去。那么您便把我
杀了,也决无怨言。”殷浩被他的至诚所感动,吩咐他把母亲抬来。给她诊
了脉,开了处方。才煎服一剂,病就痊愈了。殷浩于是把所有经方全都烧光。


巧艺第二十一

巧艺,即精巧的艺术。书法、绘画、围棋、建筑等属之。



弹棋是从曹魏宫廷中开始的。用梳妆台就可进行这种游戏。魏文帝曹丕
对弹棋玩得十分巧妙。(一般人都用于弹)他却用手中角尖轻轻地一拂,无
不把棋拂中。有位客人自己说也会弄这玩意儿,文帝便叫他试玩一下。客人
头上戴着葛布制的角巾,低下头去用角中拂棋,他的巧妙胜过魏文帝。



(魏文帝在洛阳建造的)凌云合高楼设计非常精巧。建造时先把要用的
木料逐一秤过,然后构建。所有的木料轻重竟没有一锱一铢的差别。这座楼
台虽高(按,史册云栋去地十三丈五尺七寸五分),常常随风摇动,但终究
没有倾倒的理由。魏明帝登上凌云台,畏惧那形势危险,叫人另外用大木头
把台撑持。这一来,楼台就立即倒塌了。议论的人说:这是由于使它失去平
衡的原因。



韦仲将的字写得很好。魏明帝建造大殿,在上面安置一块榜,要仲将爬
着楼梯上去在榜上题字。题完字下来时,头发胡须都变白了。因此,他告诫
儿孙,不要再学写字!



钟会是济北郡公荀勖的堂舅,丙人感情破裂。苟有一柄宝剑,价值百万,
常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身边。钟会(象他父亲钟爵)很会写字,于是模仿荀
勖的手迹,写信给荀母取宝剑。就这样,把宝剑骗取到手,不再归还。荀勖
知道这事是钟会干的,却没有办法使原物得到,时常都在想采取什么办法进
行报复。后来,钟会兄弟花了上千万钱建造了一所大宅,落成后十分精致美
观,不过尚未迁入。

荀勖最擅长绘画,他偷偷地进入这所大宅,在门堂上画了太傅钟繇的遗
容。衣冠形貌,栩栩如平生。钟氏西兄弟跨进大门。见了父亲的肖象,引起
悲伤,放声大哭。从此,这所大宅就空起来作废了。



羊长和学问渊博,并擅长书法,又会骑马、射箭、围棋。羊家其他的人,
后来多长于书法。不过,射箭、奕棋这些伎艺,都比不上长和。




戴安道(不远千里)来到范宣处,向范学习。一切看范如何做,范读书,
他也读书,范抄书,他也抄书。唯独绘画,范认为无用,不应该把精力耗费
在这上页。戴于是画了一幅《南都赋图》,范看完后,口里一再称赞,认为
用处很大。从此开始重视绘画。



谢安说:“顾长康的画,自有人类以来,从所未有。”



戴安道中年时期画人物相,精妙无比。庾道季看了之后,对戴说:“(你
画的人物)神态过于庸俗。这是由于你的世俗之情,尚未除尽。”戴说:“只
有务光,才可以免受你这样的批评。”(按:务光,上古时期隐士,与许由
并称。)



顾长康画裴叔则,在面颊上添了三根毫毛,别人问他其中原故,他说:
“裴楷为人俊逸开朗,有识力。添画三根毫毛,就是为了表现他的识力所在。”
看画的人仔细观察寻味,真的发觉添三根毫毛,把人的精神都集中体现出来
了,大大的胜过了没有安上这三根毫毛之时。



北中郎将王坦之把围棋当做“坐隐”。支道林把围棋称为“手谈”。

十一

顾长康喜欢画人物,想给殷仲堪画一幅肖象,殷说:“我长相很难看,
不必麻烦了。”顾说:“您想必是因为眼睛吧!(按:殷一只眼失明。)只
须明点着眸子,用飞白手法轻轻地在上面带一笔,让它象纤云把月亮遮掩。
不是很好吗?”

十二

顾长康把谢幼舆画在岩石中,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谢自己说过:
‘一邱一壑,自谓过之。’所以应该把这位先生安置在邱壑中。”(此条可
参看《品藻》第17 条。)

十三

顾长康画人物,往往几年都不把眼珠点上。别人问他其中的原故,他说:


“四肢长得美或丑,本来就与人物画的是否绝妙,无多大关系。传神写照,
只在这个(眼珠子)上面。”

十四

顾长康谈论绘画时说:“画手挥五弦容易,画目送归鸿困难。”(按: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中的两句。)


宠礼第二十二

宠礼,指受到特殊待遇而言,合有褒奖人才之意。



晋元帝在元旦朝会群臣时(一说在登基典礼上),把丞相王导带到御榻
前,要他同坐。王坚决辞让,元帝苦苦相邀。最后,王说:“使太阳与万物
同样放出光辉,做臣下的怎么能瞻仰呢?”



桓温邀请他的辅佐人员入府住宿,袁宏、伏滔先后到达,报了名。但是
荆州刺史府中还有另一位袁参军,彦伯未免有些怀疑,要求传教再去问个明
白。传教说:“参军,是袁伏之袁,又有什么可怀疑的!”



王珣与郗超都具有非凡的才能,被大司马桓温所亲信和器重。珣做主簿,
超做记室参军。超多须髯,珣个子矮小。因此,当时荆州的人给这两人编了
几句谚语,说:“髯参军,短主薄,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按,公指桓
温。)



许询停留在都城建康将近一个月,丹阳尹刘惔没一天不去他那里。最后,
刘叹息说:“假着你再过几天不走,我将会成为一位轻薄的京尹。”



晋孝武帝在西堂举行宴会,伏滔也参加了。会后伏回家,下了车就把儿
子叫来,对他说:“在上百人的盛会上,临就坐时(皇帝驾至)。没说任何
话之前,先问:‘伏滔在哪?在不在这儿?’象这样的事本来是不能轻易遇
到。为人在世,做父亲的受到这种特殊优遇,怎么样?”



卞范之做丹阳尹,羊孚从南州暂时还都,前往卞处,说:“下官的病突
然发作,不能坐。”卞就掀开帷帐,把卧垫打扫干净。羊径直上床躺下,并
盖上被子,接着又要枕头。卞把他安置后,回到座位上,一直用眼睛望着羊,
从早到晚,整整一天。羊孚临去,卞范之对他说:“我以第一流人物期待你,
你不要辜负了我。”


任诞第二十三

刚从旧礼教钳制中解放出来的所谓风流名士,多任性而动,不受任
何拘束,也不害怕别人批评。这也是时代特征的一种表现吧!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个人论年纪阮最大,山次之,嵇比
较小一点,因而排在他们之下。参加这个友谊团体的,还有沛国刘伶、陈留
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常聚集在竹林中,肆意喝酒,喝得酩酊
大醉。所以社会上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阮籍母亲去世,他在居丧期内,有一次在晋文王司马昭座中饮酒吃肉。
司隶校尉何曾也在坐,很严肃地对晋文王说:“您用孝道治理天下,阮籍有
重丧在身。却明目张胆地在您这儿饮酒吃肉,应该把他流放海外,用以端正
教化。”晋文王说:“嗣宗(因悲伤过度)体质摧毁到这个样子,你不和我
一起共同关心他,这是为什么呢?况且有病饮酒吃肉,本来就是丧礼中有
的。”(按,《礼记·曲礼上》云:“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
(当文王和何曾对答时)阮籍不断地饮酒吃肉,神志自如。



刘伶因为酒喝得过多,害了酒病。喉干舌燥,口渴得厉害,向妻子要求
再给他酒喝,借以解渴。妻子把酒倾掉,连酒器也砸了,流着眼泪劝告他说:
“您喝得太多,不是养生之道,必须应当把酒戒了!”刘伶说:“很好!但
是我不能自己控制住,只有在鬼神面前立下誓言,才可以断绝。你现在就去
准备酒和肉(让我等祷宣誓吧)。”妻子说:“既如此,就照您的活办。”
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来发誓。伶跪在地上祷告说:“天生刘伶,
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意思是:天生
下我刘伶,一生中因喝酒出了名。每饮一次要一斛,喝过五盏才能消除酒病。
女人的话,千万不可听。)说完,就起身又喝酒又吃肉。顷刻之间,已醉醺
醺地倒在地下了。



刘公荣喜欢喝酒,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和他同饮,因此有人讥讽他太随随
便便了。他说:“胜过我的人,不可不同他喝,不如我的人,也不可不同他
喝,和我一样的人,又不可不同他喝。所以整天整天地同别人一起喝得大醉。”



步兵枝尉一职出缺,可是步兵校剧衙门厨房中藏有好几百斛酒。于是,


阮籍向朝廷请求做步兵校尉。



刘伶常常纵饮,而且放任自己,无拘无束。有时居然脱去衣服,在房子
里赤身裸体。被别人看见,因而讥笑他。刘伶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
屋就是我的衣服裤子。你们这些人钻到我裤子中来干吗?”



有一次阮籍的嫂子回娘家去,阮籍出来和她告别,有人讥笑他。阮籍说:
“礼教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而制定的吗?”



阮籍邻居的妻子长得很漂亮,常常坐在酒护边卖酒。阮籍和王戎经常到
她家打酒喝。籍喝醉了,就睡在这个女人身边。她丈夫开始很怀疑,经过长
期观察,才知道没有别的意思。



阮籍母亲出葬那天,他蒸了一只肥猪时,还喝了两大斗酒,然后临穴永
诀。他口里直喊两声:“完了!完了!”便放声大哭。接着口吐鲜血。许久
诗久,还精神萎靡,身体疲惫。



阮仲容住在道路南边,其他姓阮的住在道路北边。北阮都很富有,南阮
却很贫穷。七月七日那天,(按照乡俗)北阮把衣服搬出来放在太阳下,尽
是绫罗锦绣,光彩夺目;仲容也用竹竿挂着粗布牛鼻裙,晒在庭院里。有人
感到奇怪,问他,他回答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思是:不能免
除社会习俗,姑且学大家这样罢了。)

十一

阮籍母亲去世,尚书令裴楷前往吊唁。他正喝醉了酒,披散着头发,盘
腿坐在床上,也不哭。裴楷进来,把垫席放在地上哭泣行礼。吊唁完毕便离
开了。有人问裴公:“凡是吊丧,主人哭,客人才还礼。阮籍既然不哭,你
为什么哭呢?”裴楷说:“阮是方外之人,不受世俗约束,所以不遵守礼制;
我们是世俗中人,所以以礼节自居。”当时的人赞叹他们两得其中。

十二

阮族中人士都能喝酒,阮咸和族人在一起喝时,不用一般的酒杯酌酒,


干脆用一只大瓮盛酒,大家围着瓮坐,挨次从瓮中倒出酒来喝。适值一群獠
奴也来喝酒,便一个接一个,共向瓮中吸饮。(按:原文为“时有群猪来饮”。
译者认为“猪”字是“猿”字之讹。说见拙作《世说新语研究》。)

十三

(阮籍的儿子)阮浑长大成人后,风度情韵都象父亲,也想学旷达。阮
籍说:“仲容(即籍之侄阮咸)已经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