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世界航运业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萧条,许多船东纷纷卖船时,包玉刚的环球航运公司却稳步前进,迅速得到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包玉刚的环球航运公司达到鼎盛时期,全公司大小船只达300余艘,总吨位超过2000万吨,其运输量超过了总吨位400多万吨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    
    包玉刚主持的环球航运公司的年运输量,比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所属舰队的总吨位还要大,包玉刚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美国《财富》杂志称包玉刚为“海上统治者”,《新闻周刊》更是称包玉刚为“海上之王”。至此,包玉刚圆了自己“世界船王”的美梦。    
    邓小平家中的常客    
    闻名商界的包玉刚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着频繁的交往。包玉刚与邓小平的第一次会晤是在1978年。他们的第一次相见,彼此并不觉得陌生,两人从世界局势,谈到大陆的改革开放及香港的前途等问题,无所不谈,谈得非常投机。    
    20世纪80年代,包玉刚与邓小平有着频繁接触,有时两人的接触见诸报端,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他们两人还有不少次的会面媒体并没有进行报道。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29世孙包玉刚:世界八大船王之一(2)

    1982年2月29日,邓小平在中南海接见了包玉刚,这次接见,邓小平首次向他透露了中央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1997年中央政府决定收回香港。此消息正式公布是在这一年的9月,也就是说包玉刚获取这一消息比外界要早7个多月。在谈话中,邓小平特意告诫包玉刚,中央收回香港后,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50年不变”。同时邓小平告诉包玉刚,香港回归后中央会使香港的经济保持繁荣局面,并将使香港得到更大的发展。邓小平的谈话,坚定了包玉刚“留在香港,投资香港”的信念。    
    1987年9月,包玉刚受邓小平之邀偕同夫人及子女访问北京,邓小平在家中设宴招待了包玉刚及全家,席间两家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特别高兴之时,邓小平举杯向包玉刚对祖国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发出感慨说:“改革开放可不容易啊!短短的几年开放,变化真大啊!guest(客人):今天吃的这样好的鲍鱼来之不易啊!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就吃不上啦!”听着小平同志的这番话,一旁的包玉刚频频点头,并举起酒杯对邓小平表示祝贺。    
    20世纪80年代末期,年过八旬的邓小平辞去了党政所有的职务,只担任了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不久又辞去了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务。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依然保持与包玉刚的频繁交往。一次,与包玉刚聊天时谈到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说:“我认为退休一定要在身体好的时候退,这比身体不好的时候再退下来要强得多,这样对个人和时代都有好处。”    
    邓小平的话启发了包玉刚,此时年近八旬的包玉刚仍旧掌握着环球公司的大权。听了邓小平的这一谈话后,包玉刚深受启发,也开始考虑要从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享受退休后的感觉了。1986年,包玉刚正式宣布退休,公司由他的女婿来掌管。    
    包  氏  家  风    
    包玉刚虽然“富可敌国”,然而他们全家始终保持先人包拯的清廉之风。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女儿们不要乱花钱,把自己的钱多用来回报社会,这才是有意义的事。在生活上,包玉刚常对孩子们说:鞋子有一双就够穿了,衣服质量也只要一般就行了,不要追求高档和时髦。    
    包玉刚不仅要求儿女们节俭,自己也能以身作则。1974年,希腊船王带着自己的女儿到包玉刚在罗马下榻的饭店去拜访他,当他走到饭店时,惊讶地发现这位世界船王远非他们所想象的住在豪华间,而是一间小客房。从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到包氏家族的勤俭家风。在一般人看来,包玉刚很“小气”,甚至说他有些吝啬。对于这类话,包玉刚先生不以为然。    
    包玉刚对自己及其家人确实很“小气”、吝啬,但是他对祖国、对百姓、对公益慈善事业又是那样的不惜重金,又是那样慷慨!    
    1981年,包玉刚慷慨解囊捐款1000万美元,建造上海交通大学最现代化的图书馆——包兆龙图书馆。包兆龙是包玉刚父亲的名字。    
    同年,包玉刚又捐资2000万美元创办宁波大学。接着又和家人在宁波捐资兴建中兴学校、黄鉴湘门诊楼、龙赛医院、包兆龙路、包玉刚图书馆及宁波港的建设等。    
    为了资助浙江高校的教师出国留学或进修学习,包玉刚捐资200万美元创建“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另外,还捐出500万美元给香港留学生。    
    1988年,中英两国政府和包玉刚共同出资5000万美元,为赴英学习的中国研究生、访问学者和其他高级研究人员,设立中英友好奖学金,让这些出国人员在英国能安心学习和研究。    
    包玉刚不仅在内地捐出了大量的资金,还在香港捐建了400万港元修建香港大学“包兆龙保健中心”,捐资1000万港元建香港游泳池,捐资175万港元建香港湾仔室内运动场,捐资800万港元在香港艺术中心建“包兆龙画廊”等。    
    包先生捐资不限于中国,还对英国、巴西等国的文化教育和医疗福利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30世孙:一群成功的女性

    包玉刚先生抚养了四个女儿,也就是包拯的第30代孙女。对包家的四个聪明、漂亮而才华出众的女性,人称包家的“四朵金花”。    
    包先生跟每个女儿都取了两个名字,一个中国名,这是几个女儿最常用的名字。中国名叫起来亲切,听起来也舒服。大女儿取名陪庆,她抗战时期出生在重庆。重庆市是民国时期的陪都。包先生时刻盼望抗战胜利、合家欢庆的这一天,于是给大女儿取了这个含义深刻的名字。接着将二女儿取名陪容、老三叫陪丽、老四叫陪慧。四个女儿的洋名也有韵味,她们的名字是依照英文字母的次序ABCD……来取的,四个女儿的名字依次为爱娜、琶茜、茜茜、陶琳。    
    包陪庆虽然出生在富豪之家,生长在豪华的香港,却仍然保持着包家朴实的家风,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习惯。1963年包陪庆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社会学,后进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继续深造,攻读儿童心理学。返港后,先在香港大学任教,后根据父亲的安排,在环球航运公司任董事、公司代理主席,继承父业。包陪庆凭着自己的智慧很快成为了一个杰出的女企业家。因此,她曾荣获香港杰出女企业家和国际杰出女企业家两项大奖。    
    包陪庆还有一个幸福和美满的家。在芝加哥大学念书时,包陪庆同一个奥地利的小伙子相识。这个小伙子叫赫尔墨特•;索曼,他正好也在芝加哥大学攻读法律。    
    一位东方淑女和一个西方漂亮男孩相识,开始于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晚宴。在这次晚宴上,这对异国男女的目光第一次碰撞在一起时,就溅起了那充满浪漫激情的火花。    
    频繁的接触使包陪庆觉得赫尔墨特•;索曼这个名字太长,喊起来不顺口,她想了好久才决定给她的心上人取个中国名字。一天,当他们再次相会时,包陪庆将自己想好的名字告诉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就取名苏海文吧!亲爱的赫尔墨特•;索曼,‘海’是希望你能接替父亲的海运事业,‘文’是指书籍,你不是喜欢读书吗?这个名字和你的英文名字的谐音很相似。”这个奥地利年轻人,一听包陪庆为他取的这个名字进行的解释,赞不绝口。    
    改名后的赫尔墨特•;索曼似乎觉得苏海文这个名字真成了他的人生的预兆。苏海文毕业后本来受聘于加拿大皇家银行,期满后就可以当法律顾问。自从与包陪庆相恋以后,这个东方女性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70年后,苏海文放弃了自己所学的专业,随着他所爱的人包陪庆来到香港,进入岳父的公司任董事,不久提升为环球集团第一副主席,执掌环球公司的工作。1986年,包玉刚先生退休后将环球航运集团公司主席这一职位让给这位在奥地利出生的女婿。    
    经过几年的努力,苏海文执掌的环球集团重现夕日船王的辉煌。2003年5月,苏海文终于斥资110亿港元控股世界航运界的老大——挪威的本格森集团,使环球航运集团的船只增加到108艘,总载重量达2200万吨,使环球航运集团再度成为世界上运载量最大的环球公司,超过了他的岳父大人包玉刚先生巅峰期的2000万吨的规模,使环球航运集团公司再度登上“世界船王”的宝座。    
    丈夫的辉煌成就自然有妻子的一半,不过,自丈夫执掌了环球公司的大权后,包陪庆女士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社会公益事业中。    
    包陪庆的社会职务多起来了,现任香港演艺学院董事会主席、香港文化委员会委员、香港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她为推动香港的文化和艺术事业的发展,提升香港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内地,包陪庆女士秉承父亲的遗志,捐款兴教,造福子孙。以包陪庆为首的包氏四姐妹在宁波大学共同建造了四所教学楼。除此之外,包陪庆还在宁波大学设立奖学金,以资助该校年轻教师的进修和提高。    
    二女儿包陪容在香港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专攻现代化家庭室内设计,成为这一行业颇有名望的设计专家。她的丈夫吴光正,上海人,曾留学美国,先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学建筑,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回香港工作。成为包玉刚先生的女婿后,从1981年起,吴光正出任九龙仓集团和德丰集团主席。吴光正凭着自己出色的才华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曾先后被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任命为香港医管局和贸发局主席。在任贸发局主席期间,吴光正以出色的工作,为“重振香港经济活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香港人的一致好评。    
    包玉刚先生的三女儿陪丽早年留学美国时,就潜心于美术研究,回港后,任香港大学美术教师。一心扑在美术事业上的她,对父亲的事业似乎有些冷漠。她以一位美术家的眼光选定了一位“日本影星高仓建”似的日本青年渡申一郎,并与他结婚。渡申一郎十分精明、潇洒、善思索,婚后成为岳父大人包玉刚的得力助手,不久成为环球公司驻日本东京平和轮船公司经理。此后,包陪丽跟随丈夫移居日本。    
    四女儿陪慧性格活泼开朗,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美术设计家。她喜欢宁静的学者生活,于是就选中了一位名叫郑维健的广东书生,作为自己的如意郎君。郑维健也是留美的,他主要从事癌症研究工作。现任美国康尼尔医学院教授,国际癌症医疗组织总裁。包陪慧女士现在也同丈夫一起移居美国。


《追寻古代名人的后代》 第三部分千古第一奸秦桧

    秦桧(1090—115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奸臣,残害忠良的刽子手。字会之。南宋江宁(今南京市)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其后历任密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