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艺术人生-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非常搭档    
    朱军:两个人能够一起合作十年时间,并且在十年完成六部作品真的挺不容易,这其中除了欣赏和信任之外,个性的共通应该也非常重要,你们觉得是吗?    
    王家卫:你先讲。    
    梁朝伟:我不觉得跟他共通,不拍戏的时候也不常见面。他给我的感觉比较神秘,我是比较忧郁、沉默吧。    
    王家卫:我们第一次开始是《阿飞正传》,那时候他很年轻,也非常自信。我们第一天开工就是拍一个镜头,吃一个苹果。    
    梁朝伟:好像是梨。    
    王家卫:他拍那么简单一个镜头,随便吃一个梨就可以,结果我拍了十几次。    
    梁朝伟:哪有,二十七次。    
    王家卫:他很生气,受了打击,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镜头,就要二十多次?我跟他说,因为电影不是只有一个演员,还有其他人的节奏。这几年我们一路合作下来,我发现他现在演戏已经是一个精了。    
    朱军:演成精了。    
    梁朝伟:没有。可能是因为大家已经合作那么多年,我是跟王家卫导演比较熟,演戏的时候又没有什么牵挂,所以演起来比较放松。    
    朱军:你们相互之间了解吗?    
    梁朝伟:我觉得他肯定了解我,我不一定了解他。    
    王家卫:我们是彼此彼此。其实大家在性格方面有一个朦胧的地方是很好的,有些东西讲得太清楚就没有了想像的空间。    
    朱军:我替梁朝伟说几句话,你以前做编剧的时候几个月就能完成一部戏的写作,当导演的时候怎么就这么慢了,把一个演员一拖五年,一会儿胖了一会儿瘦了,一会儿黑了一会儿白了,多难啊。    
    王家卫:我有剧本给他的。我有两张纸是不是?    
    梁朝伟:对的。    
    王家卫:那不就是剧本吗?    
    朱军:两张纸就是剧本啊,那叫梗概的梗概。    
    王家卫:编剧刚开始都希望写得很详细,到现在大家这么熟悉的时候,有一些气氛的东西就不需要了,简单的行为台词就可以。    
    朱军:王导第一次来找你的时候也没有剧本吗?    
    梁朝伟:拍《阿飞正传》的时候他是讲故事给我听,挺详细的。    
    朱军:你被这个故事吸引了。所以王家卫导演说讲故事永远比编故事更重要,是这样吗?是你说的吗?    
    王家卫:其实讲故事和编故事是两个学问。有一些编剧讲了半天也讲不出一个故事,但是可以去写,很灵光;有一些是嘴巴讲得很好,回去写一塌糊涂。我们那个时候在香港当编剧竞争很激烈,先要说服对方让你写,开始写了才有钱,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第一要故事讲得很吸引人,写是另外一个功夫了。    
    朱军:再继续。我觉得我们该说点轻松的话题,说一点愉快的。你们相互之间在对方的眼里是什么样的男人?    
    王家卫:我先讲,他讲完我就没的讲了。(掌声)在我的心目中梁朝伟他其实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朱军:该你了。他在你眼里是什么样的男人?    
    梁朝伟:成熟的,很家庭型的男人。我感觉他每一次都会带着小孩、带着太太一起去工作,不仅是在拍摄现场,而且在宣传期间他都会抽时间陪家人。    
    朱军:你们给对方挑挑毛病吧。    
    王家卫:我先讲。(掌声)他太慢了。我讲了你就不能讲这句了。    
    梁朝伟:他要求太高了。他觉得明天再拍一次肯定比这次好,后天拍一次也会比明天的好。    
    朱军:那梁朝伟的毛病是什么?    
    王家卫:其实梁朝伟的缺点恰恰就是他的优点。他其实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是一个很善良的人,虽然他比较慢。这五年里面其他的演员都可以做完他们的事情,他们只是有一段,但他是从头到尾,我第一天开工是跟他拍,到最后一天还是跟他拍,所以拍完之后,我就跟他握手说辛苦了。我们从来不会握手的。这个电影要不是他用这种态度这种精神跟我们一起做的话,可能不是这个样子。(掌声)    
    朱军:我要送给二位一份礼物。这是一列火车,我们想把它送给王家卫导演,我们专门写了这样一个贺卡,贺卡这样说:王导演,您的每部电影都是一次旅行,我们有幸当了乘客,送您一辆火车,希望能带您到“2046”,到那儿找回所有的回忆,更希望能与您在那儿重逢。《艺术人生》所有爱你的成员和爱你的观众。送给梁朝伟一节车厢。我们是这么写的:梁朝伟,旅行中的人是幸福的,能让你看到更多的人,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你,相信我们会彼此记得。我们这次愉快的聚会到这儿不能不划上一个句号了,再一次的感谢二位的光临,谢谢。更要感谢我们现场的观众,谢谢大家,再见。


《艺术人生》 第三部分墨镜后面的泪光

    绝对幕后    
    “这个画面我预想过好多遍,想像他们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有怎样的肢体语言……看的时候,身体一直在微微颤抖。”影迷blue在电视上看完第二次节目重播,在电脑上敲下了七千余字的感受。    
    无论如何,我相信他是一个人    
    《2046》的宣传日程排得很满,当王家卫答应做客《艺术人生》时,离正式录制只有四天时间了。    
    手上的资料越来越多,而我越来越茫然。最初的节目方案打算用王家卫的电影来解读他的人生,受众仅仅定位为那些看得懂他电影的小众,结果节目的几次策划会都开成了王家卫电影作品的研讨会,线索越理越乱。    
    策划会开到深夜。“无论如何,我相信他是一个人。”朱军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绕了一大圈,大家终于从作品中跳出来,达成了共识:我们做的是“人”的访谈,而不是“电影”的访谈。    
    离录像只有一天了,相信第一感觉的我仍然觉得心里不踏实。我想跟王家卫碰面,哪怕不能采访,仅仅是打个招呼。而这时王家卫也邀请节目组参加《2046》的首映式。他说:“先看看我的电影,这样才会有感觉。”    
    制片人王峥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瘦弱的张颖像个超级fans凶猛地往里闯,冲开了两个高大的保安,把我吓坏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她这样。”    
    而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零距离面对王家卫,因为看过了他在其他栏目中的采访,觉得他不是个容易接近的人。但从跟他第一次握手开始,我相信王家卫是可以解读的。和媒体云里雾里塑造的神秘“墨镜王”不同,我发现透过墨镜可以看到王家卫的眼睛,看到他真诚的反应。    
    我们的第一次对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问他什么话题不可以问,他笑着说:“就看你知道多少了,你们问什么我答什么!”接着他发难说:“你会不会让我摘墨镜?”“我尊重您的习惯,不会难为您,但是如果您愿意摘我不反对。”他哈哈大笑:“当然不摘。”后来听说何东在采访中成功让他摘掉过一次墨镜。    
    看完《2046》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没回栏目组,在影院附近的一间咖啡厅,王峥召开了临战前的最后一次策划会。凌晨二点多策划会结束,我连夜作战,完成了最新一版的节目方案。    
    秘密武器史航    
    史航是知名的编剧和电视策划人。2004年他写了儿童剧《迷宫》,上演后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红极一时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和《射雕英雄传》也出自他的手笔。作为本期节目的主要策划,史航负责在正式录像前的贵宾室给王家卫“热场”。    
    史航的声音洪亮,语速极快,充满激情和诗意。他擅长从专业的角度解读电影,对王家卫的作品了如指掌,比如他策划的“数字版”方案,别出心裁地罗列出王家卫的七宗罪,王氏电影的七种类型等等。不夸张地说,他是切入本期节目最锋利的一把刀。    
    很少有人知道王家卫做导演之前也曾经是一个编剧。看过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不稀奇,能跟王家卫侃他早期编剧的电影才是本事。谈到某个角色,王家卫说:“编剧写到这样的角色,其实是有成就感的。”史航心领神会:“因为有了这样的角色,影片就如释重负。”    
    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感性的王家卫当即认下了这个朋友,在随后的访谈中现炒现卖起来:“刚刚我在后台跟一个朋友聊天……”可他哪里知道,节目中许多引爆情感的“地雷”就是他刚刚结识的朋友史航先生埋下的呢。    
    墨镜后面的泪光    
    “王家卫躲在墨镜后的眼睛泪光闪闪,引来导播室内工作人员呼声一片:‘王家卫哭了。’”这段记者的现场报道被平面媒体争相转载。但很少有人知道,打动王家卫的长约五分钟的短片是如何“极端制作”出来的。    
    短片的最初设计是把王家卫电影中的对白一句接一句巧妙地连接起来。把八部电影输入专业的编辑机,然后一句一句地来找这些最恰当的对白就花了三天时间。但这费时费力完成的短片因为王家卫的一句话就被推翻了。当我告诉王家卫自己看过他所有的电影时,王家卫轻叹一声:“我都很久没看过以前的片子了。”这句感慨让我心动了一下。还没出电影院的大门,就给助理编导拨了电话:“把王家卫电影中最经典的镜头选出来。”    
    那真是精挑细选,影片中的所有镜头要一个一个过。那些镜头的后面都隐藏着难忘的故事,比如最长的一个镜头,拍的次数最多的一个镜头,张曼玉走上影坛的第一个镜头等等。没有一段音乐不讲究,平均每二十秒就转换音乐,每个角色用代表角色的固定音乐,每部电影用电影中最经典的情绪音乐。史航还给每部电影配了一句意境相合的诗,如《东邪西毒》配“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花样年华》配“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后来这成了网上流行的段子,通过看诗句猜王家卫的电影,考验你是不是一个正宗的“王迷”。    
    当王家卫的电影世界在“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主题下由远及近地缓缓展开,从最初的《旺角卡门》到最新的《2046》,王家卫静静地凝视着大屏幕,坦承自己被震撼了。节目还没有录完,他就托助手传话,要栏目组把这期节目翻录一版给他,特意要求把小片附在后面。    
    没事没事,陪他来    
    在这期节目中,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偶像级的梁朝伟成了绿叶。《2046》剧组原来决定全体做客《艺术人生》,但在录像前一天的晚上栏目组才得知只有王家卫和梁朝伟两个人来得了,临时加重梁朝伟的戏份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候更显出梁朝伟的大家风度来。我在首映式上特意问梁朝伟:“明天来录我的节目,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他腼腆地笑着说:“没有没有,明天陪他去。”    
    第二天录节目时,王家卫先上,梁朝伟在休息室等了一个多小时。他礼貌地应答着所有人的招呼。给他看节目录制方案,他一会皱眉,一会哈哈大笑,一会托着手思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剧组工作人员怕他被冷落,他还是那句话:“没事没事,陪他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