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工作100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乐在工作100招-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显的一点,但这一点却通常被那些采取重大行动时喜欢大张旗鼓的人们所忽视。    
    达尔文•;史密斯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准确估算和坚决行动。行动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而有明确目标的行动才是成功的另外必要组成部分。作家马克•;吐温调侃地说,“每一个人的一生中,幸运女神都来敲过门。可是许多人竟然跑到邻居家里没有听见。”在人生的旅途中,期待著意外的好运,犹如守株待兔,是一个没有保障的尝试,还是从努力工作中得到人生价值来得实际一些。虽然我们不可能成为达尔文•;史密斯那样的商业奇才,但是设立目标和坚决行动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充满乐趣。    
    每次与朋友聊天,大家所关心的不外乎事业、家庭、婚姻、财产等方面的成功。而私下总有人向我询问一些意见,“我想开个商店行吗?”、“我想多赚一点钱。”、“我想恢复健康。”、“我想……”    
    对于如此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一生最大的梦想,难道真是“想”就可以解决?我一个日本朋友到中东的约旦王国,开了一家料理店。大约半年后,他从炎热的约旦打电话来邀请我到那里去看望这位老朋友,顺便看一看当地独到的阿拉伯风光。    
    当我到达约旦时,就已经感觉到朋友所开的料理店在当地很有一些名气,它特别的味道和进食方式使沙漠中生活的人们耳目一新。但是,料理店也同时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生意有些不理想,和料理店所具有的名气并不相称。    
    我和日本朋友在无意间谈起了料理店的生意,他对于目前的状况也非常不满意。    
    “难道你没有想过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我问他。    
    “怎么能没有,我还打算将料理店做成约旦最大的餐馆呢!我打算将餐厅的招牌和标志都重新设计一遍,多带有一些阿拉伯风情,而且打算按照中东人的习惯,重新设定一些新的菜式。”    
    “这些办法都不错,那你为什么不开始动手吗?”    
    “虽然办法好,但是我不知道这样的效果怎么样,会不会受人们的欢迎,而且这样做也会破坏日本料理的传统,别再弄巧成拙了!”    
    在我以友情作为条件进行威胁后,日本朋友终于答应对于餐馆的现状做出一些改变,不过是小范围的。那几天,我们一起对餐馆的规模、厨艺等重新进行的设计和改造,将餐厅的招牌和标志,根据当地风俗作了调整,并且在靠庭院的大堂边挂了一枚阿拉伯风情的水晶球。而且,我为他做了一份详尽的管理计划,向所有员工提出目标,制订严格的进度考核的时间表和周密实施计划,要求每个员工必须每一天检视各自所属部门及本身的进度,再由老板检视员工和整个料理店的进度,每个星期安排一次部门主管会议,听取汇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料理店在重新开门后,生意显然与过去不同,特别吸引了很多约旦显贵就餐。在第一次部门主管会议上,他们自己发现了很多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当时我已经在埃及,日本朋友往开罗的酒店给我打电话,他说,以现在这种势头,员工人手将会不够,拟提前招聘一些,进行培训,他问我可以吗?我说,只要你想就去做吧!    
    在动手工作时,害怕犯错是另外一个大忌。史密斯曾经对我说,“害怕犯错是最大的错误。敢去做就是好事。你现在缺少的只不过是经验。”    
    害怕犯错其实就是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面,不愿冒险。    
    ——“做多错多,能够不做最好不做,或者尽量少做。”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诸如此类的对话就是犯错的具体表现。甚至,这些对话渐渐演变为一些人的处世态度。这样的结果是失去锐气、创意和活动,心态保守,不敢去尝试新事物。事实上,从不犯错的人是没有的,从不犯错的人也不可能取得成功。犯错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自我反省、自我学习的好机会。


第四部分 行动挫折

    你是不是一个容易有挫折感的人?面对工作不知道怎么开始,甚至不想开始。看看下面的问题,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开始有了工作焦虑症。    
    问题一、我是不是在下决心之前烦恼,下了决心之后依然烦恼不已?    
    问题二、我是不是不仅为今天焦急烦恼,还为昨天和明天烦恼?    
    问题三、我是不是一次想做太多的事情?    
    问题四、我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一步也不停地在和问题搏斗?    
    问题五、我是不是不肯轻松?    
    如果你不幸对上面大部分问题的回答是“YES”,那么我想你已经陷入了一个很困难的境地。工作对于你来说,已经成为了陷阱。虽然你每天都在和自己较劲,在考虑怎么把工作做的更好,但是实际上你根本什么都没有做。对于后果的恐惧和焦虑使你不敢开始工作,不敢动手做任何事情。    
    对于这种情况,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DOIT!”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哲学家詹姆斯说:“你应该每一两天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这是一个永恒不灭的真理,是人生进步的基础和上进的阶梯。“每天做点困难的事“,就是“逼”自己去完成工作。    
    如果你是一位营销人员,但是当众演讲又是你最发怵的事情,那你就每天“逼”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讲话;如果你是一位公关人员,但是你恰巧又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你就每天“逼”自己主动与主要的业务伙伴联系,或是打电话,或是发E-mail,或是相约见面;如果你从中学就讨厌学法语,可是你要想获得硕士学位,就不得不硬着头皮,每天“逼”自己练习听力、复习语法,再一口气做完一套模拟试题……这样,经常做一些很困难的事情,消除对于未知和不能控制局面的恐惧,不断的肯定自己,主观上赋予自己积极乐观的想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作是需要动手的”,这是一个真理。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靠训练来胜任,有些工作要靠天赋,比如音乐家、文学家、运动员等,但没有一项成就不需要经过苦练。除了“逼迫”自己,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有益尝试:    
    ★增强主动性    
    在工作中比原来再努力一些,先把一时的得失放一放,或者去承担自己份外的责任,承担一些个人风险,舍得吃亏去接受任务,这样自己就可能随时出发去充当角色完成任务。    
    ★打破每天的工作常规    
    尝试改变每天吃午餐的时间,要么早些去餐厅,要么晚些去。试着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使它们不要成为自己心理上的负担。然后扪心自问:自己能否提前几分钟或推迟几分钟去上班,以此打破自己的工作惯例。即使在工作上稍微做些改变,也许就能使你在面对任务时会觉得舒服多了。    
    ★加强自我管理    
    有自我管理意识的人不需要外来的监督,他们的神经是有弹性的,肌体张驰而有力。他们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将干成什么。他们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伙伴和圈子,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意愿转化为现实。他们总是力图尽可能地站在高点,使视野更开阔,对自己的领域有更深更广的理解。这就培养造就了他们对问题深刻洞察的能力。    
    ★尽量避免抱怨    
    经常看到事物坏的一面是人类的本性,但总是看到坏的一面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试着把目光投向事物的光明面,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简单,而这样做的好处,的确可以收到持续的良效。避开一些态度消极的同事,你就会感觉好一些。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如果与合作伙伴产生分歧,就会使我们在开始工作时举棋不定。那最好将能够建立起同事友谊的同事们组织到一起,或者是一起吃午餐,或者是工作之余一块参加社交活动,象打保龄球等。这样时间久了,你肯定会敢于承担各种工作。    
    ★学习一些新知识    
    扩大你的工作技能范围能够使你感到自己原来是可以取得更大成绩的,也让你感觉自己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另外,你还可以向公司有关负责人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得到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如果可以,不妨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深造一下。    
    ★利用网络,借用他人经验和专业知识    
    个人的见识毕竟有限,背景知识永远是单调的,何况谁人能知道何时会被指派去干什么,这就要会利用网络、借用外脑。但网络的搭建如同蜜蜂筑巢,是日积月累的工夫。而个人本身的自我完善才可能成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信息的寻觅也折射出商品交换的原始动机,人们更乐意与有价值、有礼貌、有回报的人分享自己的知识。    
    ★多个角度观察分析人和事物    
    跳跃联想,犹如一份构思慎密的协议条款,有总括,有细节。从主视、俯视、侧视图的线条表达的联想中才能完整清晰地了解形状,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总体。认清现实状况,自然能够把握全局。    
    ★不要轻言放弃    
    我们有开始讨论“永不放弃”的话题了,因为,并非对于工作的每一项努力都能凑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弃努力。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离成功就不远了。    
    职业生涯的基石是真诚、实在,成功实际上是一种积累,动手的积累。最幸运的人往往是那些真诚的人、实在的人、勤快的人。他们不会被负载的人际关系弄得心神不定,不会被一些表面浮夸的成就扰得六神无主。他们保持纯真善良的心性,无论是任何时刻,在人群都可以看到那些保持灿烂笑脸的职业人士,以坚定平和的心态面对通向目标的每一天。他们肯付出自己的劳动,动手做每一项工作。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他们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赖和支持。动手工作,才会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感受痛苦,锻炼心智和体能。    
    无论在什么岗位,哪怕是毫不起眼的工作,都应该用心去做到最好。哪怕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也善于从中寻找乐趣,做到日新月异,从改变中找到创新。有心的人才会去寻找客户对自己的期望,并把这种要求变成自己的行动。用心的人才会不断努力,设法将自己的才干提升,扮演一个别人难以替代的角色,一个单位离不了的人。    
    在结束前,我想起了保险巨人卡尔•;巴哈先生的座右铭:    
    “再打一个回合。你已累得双足发软,连走路的气力都没有了。再打一个回合,你已累得手都抬不起来抵抗对方的攻击了。再打一个回合,你的鼻子已在流血,眼睛已经被打得发青,你已经太累,恨不得对方给你一拳猛击,让你倒在地上睡一大觉。再打一个回合。记住,能够再打一个回合的人,是永远不会失败的。”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有斗志和不放弃的信念,敢于开始工作。没有成功的欲望,何来成功的驱动;没有实际的行动,哪有最终的成功。


第四部分 行动发现工作中的关键

    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