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所以考研究所,自信考取后虽然丢了专任助理职务,但因为研究生可兼助教,所以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料考取后,沈刚伯为了抵制我,突然废除了研究生兼助教的规定,硬定另聘助教,所聘者王德毅等人,却都是考不取研究所的!这种措施,当然使我不服气。后来我弃研究所不念了,沈刚伯见我走了,又恢复研究生可兼助教了。
在我十三日给姚从吾老师长信后,十五日他就写了这样的信:
李敖同学:
函悉。今天下午研究教授薪金发放了,特提出一千元,送供需用。杨培桂事,本校行政会议已通过,长期科学会当亦无问题。但等他正式来任职,您到北商上课,恐怕要到明年一月以后了。这两个月中,尚请加以格外注意为要!这是事实问题,应有安排才好。凡所触及各点,均有同感,然一时弟亦无其它善法也。诸维
善自宽解为嘱!
祝近好!
姚从吾
五十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
一天三封信
姚从吾老师十五日写这信后,他很焦急,在十六日一天,连写三封信给萧启庆: 启庆兄:
李敖兄这些日子怕是够苦的了!一切意外的不凑巧,让他陷于困境,颇不应该。我昨天下午方领到研究讲座的补助费,特提出一千元,请您给他送去,稍济眉急,如何?(并可便中劝劝他,研究一个办法。我想:明年一月间,大致均可好转了。)
他昨天又写一长信给我,很引起我的同情。但我已把款备好了,预备今天(礼拜六有课)给他,他又没有来,祇有请您多跑一趟了。我很抱歉的是:1。兼任助理遭到意外的挫折。2。北商分校教书,也须等明年一月内或二月初方可确定。3。李兄个性强,又不随便接受他人的帮助,您又不在,无人劝解。4。我在北平时颇有办法。现在,往往自己陷于困境,一筹莫展。奈何!这一千块钱请他收下,以供急用。希望转年一月内,将北商分校兼课事有个决定。杨培桂事早日发表后,也许对整个的小局面会好一点!余面谈。这一礼拜天(十七日),忙急了。上午开校务会议,午间北大同学会在静心乐园聚餐,为胡校长过生日。晚间河南大学同乐会。我将款交付我的厨子老李,他终天在家,随时可取,取出,即刻与李敖送去,并可以同他谈一谈。匆匆即问
近好!
姚从吾
五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十时半研究室
前日一信,不知收到否?我们可以面谈。从吾。
﹡ ﹡ ﹡
启庆兄:
李敖怕是很苦了,今天没有来上课。(我有一信寄北投,不知收到否?)我昨天领到补助费,提出一千元,请您给他送去。您可和他谈一谈,劝劝他。我想:转过新年,一月底或二月初,总该可以好转了吧?余面谈。 我这礼拜天(十七日)特别忙,上午开校务会议,午间北大校庆,在静心乐园聚餐,并为胡校长祝寿。晚上在师大礼堂河大校庆。我将款(一千元)交付我的老工友老李,您明天(十七日)随时可以来我家讨取;取出后即可一直送给李敖,并和他谈一谈。我也许下午三时…五时在家,但也不一定。你劝他收下,并好好劝劝他。我们改日在研究室详谈好了(除二、四外,均在研究室)。专此即问
近好!
姚从吾
五十年十二月十六日上午十一时
﹡ ﹡ ﹡
启庆兄:
我明天上午要到台大(校务会议)、医院、静心乐园等地,下午三时方能回来。您若能便中来谈,甚盼!(不然,下次谈也可以,并无他事,只是想研究研究对李敖有何好办法。)
我希望您即日能去看看李敖,把这一千块钱留下。我想他是很需要的(作为借款也可以、补助也可以)。我未能替他想个好的办法,甚感不安!
教书事,杨培桂今晚来了,他说愿意与李敖谈一谈,想个切实些的办法。杨住三重私立金陵女中(详细地址,在研究室,我可以抄给他),可以约谈。总之,您好好的劝劝他,做些长远的打算,光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可以把实在的话告诉您,凡能做到的,我都可设法。不能做到的,也可由你转告他)。写信容易断章取义,不是好办法。费心之处,至为感谢!即问
近好!
从吾手草
十二月十六日晚十时
五天三封信
萧启庆那时正在当兵,他收到信后,在十七日到二十一日间,又给了我三封信:
敖之:
昨天接姚老「限时专送」,嘱我送一千元来,算是他给你的补助,并要我劝劝你。今晨到姚宅,他却开会去了,取了钱送来,又遇不着你,我这个「和平使者」注定是失败了。我也不清楚,你们老少之间究竟有些什么芥蒂,但依他的信看来,他确实有诚意帮助你解决问题,近来我寻不到请假的理由,无法来看你,希望你能把近来的苦衷写信告诉我,能让老朋友替你分忧。
一千元交给〔房东〕李小姐,请她转交给你,请你收下,我想你一定不会与我这个「和平使者」为难吧!姚先生写给我的两封信,也附在这里,以便你明了我此番「出使」的原委。
此番本拟乘便来赎休学证,竟也不能如愿。
盼来信。
启庆
五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午前留
﹡ ﹡ ﹡
敖之:
昨晨到敖傲楼拜访,不巧你出外「请客」去了。我祇好把姚先生嘱我交给你的一千元补助费,托李小姐转交给你,并留下了一封信。
夜间回复兴岗后,又看到姚老的一封限时信(这封信和给你看的那封限时信同时,因径寄复兴岗,我已回家,未能看到),他说,你日前曾写了一封「长信」给他,很使他「感动」,所以非常愿意为你解决问题,看他的语气是极端诚恳,希望你不要拂逆老先生的一番好意。
我把他的限时信附在信里,供你参考,请你看完后,连同那两封,一齐掷还给我。
颇想和你做一长谈,苦无机会耳!
盼来信!
启庆
十二月十八日
﹡ ﹡ ﹡
敖之:
昨日去台大访你,结果听说你已好几天没去了,结果遇着姚老,他又要我去新店「劝」你,我虽然答应了他,但因公路局不帮忙,等了半小时车都不停,一气之下,乃径自凯归复兴岗了,若遇老头,就说我去过了。
姚老要你径自和杨培桂「联络」,并要我把杨的地址转交给你,附在信里。
星期六的专题研究,因姚先生有事,暂停,你不必去了。
星期日早晨我去拜访你。能否在府稍候?
启庆
二十一晨
陶老三来一信,也附在信里奉上。
吴相湘之言
萧启庆信中提到的「陶老三」,就是陶晋生。陶晋生是陶希圣的儿子,在历史系比我高三班,他和我一起给姚从吾老师做助理,后来留学美国。陶晋生能当上助理,固然由于他本人的程度不错,但是陶希圣过去在北大教书,又是北大毕业生,和姚从吾老师有交情,也有以致之。这是姚从吾老师见我生计困难,认为陶希圣欠他的情,颇想把我介绍到陶希圣主持的「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编纂委员会」,暂时餬口。他把这意思告诉吴相湘老师,吴相湘老师极为赞成。因为他一直想拉我搞近代现代史,由于姚从吾老师是他的老师,挡在中间拉我搞中古史,他就一直不便多说。这回是姚从吾老师的意思,他自然乐为奔走。他跑去找陶希圣,陶希圣立刻表示欢迎李敖去。不料姚从吾、吴相湘两位老师兴高采烈的告诉了我,我却面有难色。我表示陶希圣是汉奸,又是国民党中的红人,我实在不愿和他接近。吴相湘老师说:开国文献会并非陶希圣一个人的,罗家伦也是主持人之一,并且你去只是帮忙编民国开国时史料,是以整理辛亥革命史为主,可以发扬先烈们的幽光潜德,跟陶希圣的身分有什么相干?国民党史料不开放,你去可以乘机看到一些史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还是去吧!姚从吾老师也劝我不妨暂时去,他说他和胡先生(胡适)也谈过,胡先生说不妨去。在两位老师的劝说下,我说既然如此,我就暂时去混碗饭吧! 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姚从吾老师送来一千元,并附一信:
李敖同学:
旧历年节,习俗相沿,恐亦有种种用项。兹奉上积存新台币一千元,聊供需要。在陶先生处工作尚未正式发表之前,区区之数,尚望节用,以免陷于困境。往事已过,今后仍应潜心学问,努力考试留学,期为国用。专此即问
近好
从吾手启
五十一年元月二十九日下午
再一者兄应善用才智,志于大者远者,切勿沾染骂人恶习,尤忌常作辩难文章。像近日一二野鸡学人,下流乱骂,连村妇都不如,自当以为戒!钱宾四先生近来专心办新亚,理应加以尊重。各行其是,不应无端招骂。若过于放肆,不但树敌太多,亦恐于工作有妨。尚祈三思!顾某亦不值得一提;提了他不反是替他做宣传了么?凡此均恳专予考虑为要!又及4。
「并藉此研究民国史」
两天以后,姚从吾老师转来陶希圣的信。原信如下:
从吾
相湘学兄赐鉴:
兹拟请李敖同学参加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编辑事务工作按月津贴新台币一千元敬请执事通知李同学自二月份起来会工作为荷专此敬颂
春绥
弟陶希圣 启五十一年元月三十一日
姚从吾老师在陶希圣信上加注:「李敖同学:顷接吴先生通知,敬转上,希即前往该会接洽为感!姚从吾元月三十一日晚。」并另给我一信:
李敖同学:
今天下午寄一信,谅收。这是早些时日的安排,您正需要,敬请千万不要客气。因为新工作做津贴是不会实时发放的。
开国文献会的工作从二月开始,甚慰。这是要感谢吴相湘先生的。他说要通知您,现在再将陶先生的来信附上,以便前往接洽。我希望您能静静的考虑考虑,集中全力干一下子;并籍此研究民国史,以期有些具体的成就。同时对于英文也望继续努力,期能自由运用。如此一两年后,民国史有了底子,且可考取留学。这对于您应当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兄要善用才智,把握住这个机会,先在民国史的研究中有些卓越的表现,将来成功是可以预卜的。
宋会要稿、宋史目下不用时,尚望便中送还。研究室桌子上的书,也应当清理一下子,使各归原位。您还是我们研究室中的基本分子,盼望随时赐予启导与辅助。专此致念,并祝
春节中一切如意!可否回台中省亲小住?
弟姚从吾手启
五十一年元月卅一日晚
同一天,我也收到吴相湘老师的信,全文如下:
敖之同学:
顷接陶先生来信已将弟工作安排,每月津贴一千元,自二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