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7-大仲马俱乐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867-大仲马俱乐部-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四部分:伪书与伪书页伪书与伪书页(2)

    兄弟俩同时苦笑了起来。科尔索心想,真像卡通片里的两只坏猫。狡猾的猫刚才被捧得高高的。    
    “从来没有人证实那是我们做的。”彼得终于回答。他摩擦着双手,瞄瞄那本书。    
    “从来没有。”弟弟带有哀伤的语气重复着说,看来像是巴不得锒铛入狱,好受到大众的肯定似的。    
    “没错,”科尔索同意道,“乔叟的那桩案子也同样是缺乏罪证;贝可男爵那本多语对照版的圣经也一样,它原本缺的那三页据说也是您们的杰作。那几页伪造的书页简直完美得连专家都不敢去怀疑它的真实性……”    
    彼得举起他蜡黄的手来,看得见他那过长的指甲。    
    “我们应该弄清楚几个要点,科尔索先生。为了赚钱而做伪书是一回事;为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而做又是另一回事。那是由创作而得来的成就感……”他眨了眨眼,然后邪恶地微笑着。他那双如同老鼠般的眼睛又落在这本书上,“虽然我的记性不好,但我确信我们两人并没有对这本书做过您刚说的什么令人钦佩的工作。”    
    “我是说‘完美’的工作。”    
    “您是这么说的?……那也一样。”他深吸了一口烟,双颊深深地陷入,“但是,不管这伪造者是谁,有一点您可以肯定的是,这伪造的目的是纯粹个人兴趣、成就感,而非金钱……”    
    “Sine pecunia (拉丁文,意无酬劳)。”弟弟强调着。    
    彼得让烟从鼻里冒出,嘴半开地回想着。    
    “就拿巴黎索邦大学收藏的那本世人公认的Speculum Vitae正本为例好了。光是纸张、字体、印刷和装订的花费就比卖那本伪书的利润还高出五倍。有的人就是不能了解……什么样的事比较能满足一个有能力模仿维拉斯哥画作的画家?是赚钱,还是看到自己的画作被收藏在普拉多博物馆内名画《宫廷仕女》的旁边?”    
    科尔索毫不迟疑地表示赞同。这八年来,这对兄弟俩伪造的Speculum Vitae这本书一直被当作真迹收藏在巴黎的索邦大学中。至于后来事迹的败露并不是专家们的功劳,而是某个中间经手的人说漏了嘴。    
    “警察还会来找二位麻烦吗?”    
    “很少了。索邦大学那件事发生在巴黎的买主和中间商之间,其中提到了我们的名字,但警方从来没有证实过。”彼得再度歪着嘴笑着,惋惜罪证的缺乏,“我们现在和警方的关系很好,每次他们有了贼书需要鉴定的时候就会找我们帮忙。”他用冒着烟的香烟指指他的弟弟,“保罗在去掉图书馆章或任何原主的痕迹方面是专家。有时候,他们就来拜托他做反过来的工作。”    
    “您们对《幽暗王国的九扇门》的印象如何?”    
    彼得望望他弟弟,又望望书,然后摇了摇头。    
    “它被交到我们手上的时候,没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纸质和墨水都是应该有的样子。虽然只是表面上瞧一瞧,但这种事是看得出来的。”    
    “我们会看得出来。”另一个强调着说。    
    “那现在呢?”    
    彼得深吸了一口夹在手中最后剩下的烟屁股,然后让它掉在两脚之间自动熄灭。亚麻油地毯上满是同样的烟疤。    
    “17世纪威尼斯的装订本,保存良好……”兄弟俩都倾身看那本书,哥哥用他苍白冰冷的手翻着书页。他们看来像在研究尸体中究竟装了什么填充物的标本制作家,“黑色的摩洛哥皮,镶金模仿花草的装饰……”    
    “就威尼斯的风格来说是朴素了点……”保罗表示。    
    哥哥彼得表示同意,干咳了一阵。    
    “显然地,这位艺术家是刻意这么做的。”他看着科尔索问道,“您查看过封皮的里面了吗?16或17世纪的皮制书皮里常会有一些惊人的东西。以前的人在这内层里压装一些散书页作为衬底。有时候是这本书的相关文件同意书,有时候是更古老的书页;而这些被当作衬底的文件比原书还值钱呢!”他指指桌上的一些纸,“那里就有个最好的例子。保罗,你跟他说。”    
    “1483年十字军的教皇训令,”弟弟暧昧地笑着。不像在讲古书,倒像在讲一本让人兴奋的黄色书刊,“在一本16世纪没什么价值的回忆录书皮中发现的。”    
    彼得继续仔细研究着《幽暗王国的九扇门》。    
    “他的装订法很合规矩,”他说,“完全符合应该有的样子。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不是吗?书背上有五条缀线,没写书名,还有个神秘的五角形符号……亚力斯·托嘉,1666年。也许是他亲手装订的,很美的作品。”    
    “您觉得它的纸张怎么样?”    
    “这方面您是专家呀,科尔索先生。好问题。”这个装订师傅舔舔嘴唇,像要给自己添点暖意似的,然后用拇指顺了一下书缘,仔细倾听书页发出的声音,就像科尔索在巴罗·波哈家里做的一样,“很棒的纸,跟现代人用的植物纤维真有天壤之别。您知道现代印刷的书平均能保存几年不坏吗?告诉他,保罗。”    
    “70年。”另一个愤恨地说着,好像科尔索就是那个罪魁祸首一般,“可悲的70年。”    
    哥哥彼得在桌上寻找工具,然后紧握了一个高度数的镜片往书上瞧。    
    “100年之后,”他边掀起书的其中一页透着光研究,边喃喃道,“几乎所有书店里的书都会消失,但是这些几百年前印制的书却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有价值的东西自然会保存下来。对不对,保罗?”    
    “烂书印在烂纸上。”    
    


第四部分:伪书与伪书页伪书与伪书页(3)

    彼得同意地摇头叹息,一边不停地透过镜片研究着那本书。    
    “您听到了。植物纤维制造的纸很快就会变得泛黄、脆弱,到最后就无可避免地粉碎了。老化,然后死亡。”    
    “这本书就不一样了。”科尔索指指那本书说。    
    装订师傅还在透着光研究那本书。    
    “麻布做的纸,这是一种用鬼斧神工般的技术用破布做的上等纸,耐得住时间和人为因素的考验……咦,不对,是亚麻布。是地道亚麻布做的纸。”他的目光从书上移开,看着他的弟弟说,“真奇怪!这不是威尼斯的纸。厚实、松软、多纤维……西班牙的?”    
    “对,瓦伦西亚的。”另一人说,“哈蒂法地方出产的亚麻。”    
    “对了,这就对了。那个时代欧洲最好的纸之一。也许是那个印刷者进口的……那个人是全心全意准备做好这本书的。”    
    “他是用了心去做,”科尔索指出,“却也为此丧了命。”    
    “这就是当时做这行的危险性了。”彼得接了科尔索敬给他的一根烟,一面干咳着一面点烟,“……关于纸的方面,您也知道那是很难骗得了人的。用来印的纸张必须是同时代且全白的,就算做得到这样,还是很容易在细节上出问题。古老的纸张会变成褐色,墨色也会氧化……当然啦,可以把伪造的书页先浸过茶让它变色……一本上乘的伪书必须让整本书看起来完全一致,关键通常就出现在细节上。保罗,你说对不对?……每次都是细节的问题。”    
    “您看的结果如何?”    
    “就各种可能性来看,我们认为它的装订应该是17世纪的,但这并不表示书里的内文就一定和这装订法属于同一年代;至于纸张方面,它和另一批那个年代已被证实的文件具有相同特征,所以,看来也该是同年代没错。”    
    “好,装订和纸张都是真的。那么,我们来看它的内文和插图吧!”    
    “这就复杂多了。就活版印刷数的观点来看有两个起点:第一,本书为真本,但据你而言,它的主人有某种强烈的理由去否定它,这是可能的,但不合常理。第二,本书是伪书,那就有另外两种可能性了。首先,整本书的内文都是假的、捏造的,是利用符合那个时代的古董纸和封皮制作的假书。这也有可能,但可行性不高,而且没有说服力。光是造这样的一本书,成本就高得吓人了……但也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这样的伪书是在第一版书完成之后没多久做的。也就是加上一些修改之后的再版,伪装成第一版书的模样,书皮上写着1666年,但或许是10年20年后的成品……但要用什么范本来做这样一本书?”    
    “我们谈的是一本被禁且被焚毁的书。”保罗指出。    
    “还是有可能,”科尔索说,“也许有人拿到了亚力斯·托嘉当初用过的铅版等等印刷工具,所以能把它印出来……”    
    彼得拿了一支铅笔,在一张纸的背面画了起来。    
    “这也是一种解释,但其他的假设可行性比较高……想像一下,这本书的内文几乎全部都是真的,只是少了几页。于是有人就利用那个时代的纸、高超的印刷技术和无比的耐心制作了那些缺页。若是这样的话,又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些缺页是照着其他的正本制作的;二是这些缺页是作者完全凭空想像出来的。”他把刚画好的图表给科尔索看,“这样的话,它就是一本地道的伪书了。你看这图表。”    
    科尔索和保罗还盯着图表,彼得又翻了一下《幽暗王国的九扇门》。    
    “我这么一想,”当他们又回头看他时,他说,“如果这本书里真有伪造的书页,它若不是那个时代造的,就一定是现代了。我们可以排除两者之间其他时代的可能性,因为能做出这样的伪书页的技术,是这几年来的事情。”    
    科尔索把图表还给他。    
    “您想,如果这真是一本缺了页的正本,那么要怎么用现代的科技做呢?”    
    这兄弟俩齐声叹了一口气,兴致高昂地想像着。    
    “假设,”哥哥说,“这本有168页的书缺了99页和100页,当然了,同一张纸上包含两页。诀窍就在于找到一个双胞胎。”    
    “一个双胞胎?”    
    “这是行话,”保罗说明,“也就是另一个完整的正本。”    
    “若不完整,至少也要有我们缺的那两页。此外,对照这两本正本之间的字体差别是绝对必要的。在那个年代,由于字板的损耗率很高,又是手工印刷,所以字体的变动很大。即使是在同一个印刷厂印出来的,第一刷和最末一刷可能就有天壤之别了,歪掉或破损的字、墨色的深浅不同等等。比较之后,才知道在伪造的书页上得加上还是除去某些缺陷,好让它和其余的书页一致。然后再利用照相工艺的复制——平板照相术。就这样做出一个字版。”    
    “一个阳刻的字版,用树脂或金属做的。”科尔索说。    
    


第四部分:伪书与伪书页伪书与伪书页(4)

    “就是这样。但即使现代的复制技术再好,也做不出用木头或上了油墨的铅板制作的古老印刷术会留下的痕迹。所以我们就得用容易塑造的质料,像树脂或金属等,来做出像1666年用的活动式铅版那样的效果。然后我们得用手操作铅版印刷,就像四个世纪前一样……当然啦,印在早已准备好的符合那个时代的纸上……墨色也得注意,好让整本书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