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9-暗访淮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99-暗访淮河-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江苏淮安县青莲岗遗址,河南许昌丁庄遗址,安徽蚌埠市北郊双墩古遗址,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等,证明淮河流域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这段历史中,文明、进步与中华民族同步。在音乐演奏、刻字与绘图、制陶、稻与粟的种植、家畜驯养、饮食结构、社会组成等方面,为率先发现;    
    传说中的伏羲发源于渭水,后迁徙到宛丘(河南省淮阳县北)定都。其后神龙也居于此。先古“三皇”有二位定居于淮河流域。据《易》、《史记》等记载,中华民族的婚姻制度、音乐及部分吹奏乐器制作、家畜饲养等都是从伏羲时开始的。“八卦”也是由伏羲发明;    
    淮河流域是最早的开发地区之一。夏代有涂山国,“淮夷”是最早的淮河流域居民,“东夷、西狄”中的夷即指“淮夷人”;    
    尧舜时安徽六安出皋陶,为中国最早的司法长官;江苏徐州出彭祖,是中国最早讲修身养性而且是传说中最长寿的人;    
    夏禹开国,定都颍水上游的阳城(今河南登封)。其子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末代天子桀荒淫无度,被商汤联络包括“淮夷人”在内的众多夷人推翻,流放于南巢氏(今安徽巢县西南);    
    商朝起于淮北。23代商王武丁时期,定居安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周统治后十几代,与“淮夷人”战争不断。“淮夷人”成为统治者的心腹之患;    
    楚霸王任用孙叔敖,在淠水下游(今安徽省霍邱县附近)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水库——芍陂;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开挖运河“邗沟”,连通江、淮两大水系。战国时魏王修“鸿沟”,沟通黄、淮;    
    春秋、战国时淮河流域出现老、庄、儒、墨等思想巨擘和学术流派;    
    秦末安徽省宿州市发生大泽乡起义;    
    汉代淮南王刘安编纂重要历史文献《淮南子》,他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制作方法;    
    汉高祖刘邦起家于江苏北部沛县;    
    曹魏发祥于涡淮(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氏父子在中国政治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公元382年发生的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案例淝水之战,在今安徽淮南、寿县间;    
    隋开凿大运河,沟通江、淮、黄三大水系;    
    唐、宋淮河漕运,水利发达,并对南北文明的融汇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宋时黄河开始夺淮入海,长达700年;    
    安徽省凤阳县人朱元璋,建立明朝;    
    江苏兴化人施耐庵著《水浒传》,江苏淮安人吴承恩著《西游记》;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命国民党军掘开黄河花园口,以黄水御日军。黄河再度夺淮,1947年3月封堵。淮河流域44县受灾,约90万人丧生。形成5。4万平方公里黄泛区,淤积泥沙100亿吨。加剧淮河流域河湖水灾。    
    淮河流域最大的战争是1948年11月到1949年元月的淮海大战。战场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毛泽东和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与蒋介石及其部属刘峙、杜聿明、黄维、黄伯韬、邱清泉、李弥所率80万军队,进行了65天的战斗,歼敌55万余人。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历史上对淮河造成致命打击的,是南宋的黄河夺淮。    
    历史上,黄河多次裹挟巨量泥沙,滚滚南侵。据《史记》记载,黄河夺淮最早是汉文帝时,公元前168年。此后到北宋,共有十余次南侵淮河,但对流域生态及水系统,没有形成破坏性影响。    
    北宋靖康元年,即1126年,金人攻陷汴京。第二年,掳走北宋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宋康王赵构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号高宗,建立南宋。在金人压迫下,南宋都城在短短的10多年间先后南撤到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镇江、临安(今浙江杭州)。直到1138年,金、宋议和,以淮河为界,南宋方得以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黄河夺淮入海起始年代,水利史、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人员说法不一。史实基本一致,就是从哪件历史事件上划分有分歧。综合史料,黄河南泛到全部水量由淮河水系入海,有过一段经历:    
    1128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月,为了阻止金兵南下,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杜充,在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20多公里处)扒开黄河。黄河便夺泗入淮。有专家称,这是“黄河夺淮”的开始。以此计算,到1855年,清代咸丰五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再次决口,回故道,改由山东大清河入海,共727年。杜充决黄后数十年间,黄河在不同地方有十数次大大小小的南泛。1194年,金章宗明昌五年,“八月,以河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故堤,灌封丘而东。”《金史》“河渠志”有这样记载。清代胡渭在《禹贡锥旨》中认定:“未几即塞,其历久不变,至今五百余岁。河、淮并为一渎,即自金明昌五年始耳。”《淮河水利史》以此观点为准,影响甚广。    
    累积到这次决口,黄河北流阻断,全部水量夺淮入海。黄河在淮北、苏北地区泛流,形成了颍河、涡河、汴水、濉水、泗水5条泛道。徐州以下泗水故道全被黄河侵夺;淮阴以下故道成为了各泛道的黄水入海门户。当时黄、淮处于金、宋拉锯处,战争连年不断,朝廷无力过问,任其横行。此时至1855年,共661年。    
    1194年黄河全面“夺淮”后,南泛即为常事。元朝统治中原98年间,记录在案的黄河决口长达40年,多时一年决口几十处。黄水在淮河北岸横冲直撞。明代统治的276年间,黄河洪水泛滥有102年。仅开封一地,黄河决堤淹没20多次;清代立国到1855年黄河北归200多年,黄河泛滥70多次。    
    1855年,清咸丰五年,6月,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以西)再次决口,掉头向西北、东北方向数股漫游,最终夺取大清河河道,由山东利津县入海。这时,淮河原入海故道已被黄河泥沙淤积成高于地面的废河道,全长728公里,成为淮河、沂沭泗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非常有意思的是,记者在这次“暗访淮河”调查中了解到,“地下淮河”的两大水系分界线与地面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多少万年前,甚至是百万年前,淮河已在地下如此分割。大自然的规律早已存在,“人祸”和偶然的历史事件,只是这一“规律”的表征或导火索。    
    黄河长期“夺淮”局面不再,但700年的肆虐使淮河成为灾难之河。专家认定,黄河夺淮至今仍留有四大遗害:一是淮河的入海尾闾被淤毁,只得绕江入海,成了一条排泄不畅的“无尾河”;二是在下游淤出一个浩浩荡荡、湖底高于河底一二米的洪泽湖,淮水入海,先得爬洪泽湖这个长坡;三是淮干淤积,淮堤日高,年复一年,淮河终于从地下爬到地上,成为“悬河”,中游滞水更为严重;四是淮北支流淤积严重,渍涝盛行。建国后淮河流域普查盐碱地有150多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淮北平原、黄泛区和滨海地区。    
    水系紊乱,使淮河水灾愈盛。近十数年,水多则涝,水少则旱,污染亦重。淮河彻底成为一条特殊的河,麻烦的河。


第二部分:浅说淮河——中国第三大河伟大领袖的号召与50年治淮

    毛泽东是精通中国历史与国情的领袖,淮河流域对新中国的稳定、繁荣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他心中自有分寸。毛泽东曾在一年中四次批示“治淮”,并于1951年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我于上世纪60年代出生在长江流域,可小时候所知道的建设中的英雄人物几乎都是治理淮河的人,如焦裕禄、孙邦昌、郭洪杰,等等。虽然淮河仍未安澜,但约1。7亿淮河流域人口能够丰衣足食,是半个世纪持续大规模治理的结果。尽管到了上世纪末,水体污染已成淮河最大忧患,但我们“暗访淮河”全线,了解到的大型在建工程仍是以截洪、防汛为主要功用的水利工程。    
    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在1948年底甚至更早即获解放,但当时“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乃是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的工作重心。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即1950年,汛期淮河流域持续降雨1个月,从6月26日到7月25日,年久失修的中、上游堤防多处溃决,地势低洼的中游地区成为一片泽国。当时的皖北行署给上级的报告称:“当洪水猛扑之际,灾民未及逃避,哭声喊声不停,少壮者攀登大树,老弱者攀登小树,有的爬上房屋,有的将小孩吊在树上,有的因屋塌树倒被淹死压死,甚至有个别灾民在树上被毒蛇咬死。”    
    当年全流域受灾面积4687万亩,人口1339万人。重读当年皖北行署的灾情报告颇有感触:除了新华社的内参,记者近10年看到各种灾情报告难以计算。但如此真实而生动,言而由衷的报告,从未见过。身居庙堂之上、情不为民所系者,不可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报告。    
    1950年7月20日,毛泽东看到华东防汛总指挥部关于淮河流域灾情的报告,当即批示:“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    
    1950年8月5日,毛泽东在一份有关淮河治水的电报上批示:“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必做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这是毛泽东对淮河的第二次批示。    
    1950年8月31日,毛泽东批示:“导淮必须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这是毛泽东对淮河的第三次批示。从内容看,可能是在审阅水利部“导淮计划”时所作的指示。    
    1950年9月21日,毛泽东最后一次有关淮河的批示:“现已九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好计划,早日开工。”    
    周恩来亲自部署召开政务院第一次治淮会议后,于1950年10月4日正式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略。    
    新中国内外交困,百废待举。毛泽东两个月中4次就淮河治理进行批示,批示之细微,安排之急迫,可见其关切程度。    
    1951年,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我在新华社安徽分社的业务会上通报“暗访淮河”有关情况时,分社社长、老农村记者沈祖润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采访一位治淮领导、专家,这位专家谈及毛泽东题词的背景:毛主席在报纸上看到一幅淮河发水、农民受灾的照片,照片上洪水滔滔,一片汪洋。一位衣不蔽体的姑娘,为求生爬到一棵小树上。小树快要被洪水冲倒,而脚下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