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一个人的振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22-一个人的振兴-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索布恰克在加里宁格勒为普京的总统竞选奔走之际,不幸死于心脏病瘁发,时年63岁。     
    


第二章 谍海生涯:向往、投入、灰心加入克格勃 

      在大学期间,对于加入克格勃的理想,普京一直没有放弃。他甚至在憧憬着当年在克格勃办公室遇到的那个人能够突然出现,招收自己到克格勃工作。然而四年过去了,克格勃的人一直没有露面,普京只有默默地等待。在大学五年级的时候,普京几乎要放弃这个希望了,他准备毕业后去当律师,或者做一个检察官,因为少年时期的这个理想看来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是普京出身工人阶级家庭,在大学里又品学兼优,着实是可造之才。因此实际上克格勃已经在注意他了,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读中学的时候就想加入克格勃了。当然,他们并不只关注他一个人。克格勃是苏联最庞大也最神秘的官方机构,在各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大学公开招募毕业生,并非绝密的事情,尽管也没有到处张扬。    
      克格勃在大学生中招人是得到学校当局的支持和配合的。他们可以先阅读学生的档案,再和可能的人选个别谈话,当面考查,再向上汇报,决定是否录用。克格勃招募情报官员的标准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机智勇敢,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5岁。主要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当中招募。被录用者还需要经过半年至五年的专门训练和培养。这种招募和训练方式,使克格勃能够长期维持一支素质较高的职业情报人员队伍。    
      大学四年级时,学校忽然通知普京,有人将在一间教室见他。这间教室当时没有课,只有来人和普京两个人。据《莫斯科新闻》周报2000年1月5日的报道,这位客人是伊万·瓦西里耶维奇,但是也可能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反正是最常见的俄罗斯人的名字,而且很可能并非真名。来人没有说他是谁,但是普京立刻就猜出来了,他对普京说:“我想和你谈一谈你的工作分配,但我现在还不想说究竟是什么工作。”他们约定在教师休息室见面,但是那人却迟到了。普京等了20多分钟,心想:“这头猪!是不是在戏弄我?”    
      正当普京准备离开时,那人忽然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抱歉。”普京心下释然了,他喜欢这句话。    
      “这都是安排的,”对方说,“普京同学,如果邀请你到情报部门工作,你会怎么想?”    
      普京后来回忆说:“我立刻就同意了。”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理想。普京的家庭出身和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苏联歌颂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使他对克格勃颇有好感。他在大学也已经听说过克格勃招募高年级同学的事。《莫斯科新闻》称“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普遍的。”    
      当然,普京加入克格勃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这次谈话后,克格勃的人好像突然消失了,普京也没有得到其它消息。直到多日以后,又有人打电话,邀请他到大学的人事部谈话,普京心中的这块石头才算落了地。在毕业分配时,又险些出了岔子。大学就业委员会在安排学生去向时,一位法律系的老师指着普京的名字说:“我们要让他当律师。”就在这时,墙角传来一个声音:“不,这个问题已经决定了,我们要让普京为克格勃工作。”原来是监督学生分配的克格勃特工喊了起来,他刚刚还在角落里打盹。几天以后,普京开始填写各种加入克格勃的申请表。    
      和普京一起被吸收到克格勃的列宁格勒大学同届毕业生一共有三个,其中包括帕特鲁谢夫;他在普京担任总理后接替他出任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    
      普京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加入克格勃,一是可以提前确定今后的去向,二是立即就有了物质方面的好处。不久,普京就驾驶着一辆扎波罗热人牌小轿车进出校园,一些同学为之侧目。当时苏联的小轿车虽然并不稀奇,但是也不十分普及,大学生有自己的轿车更不多见。普京对同学解释说,小轿车是他母亲抽奖得到的,可是同学们都不太相信这种说法。当然,也没有人追究。    
      普京很可能如实地向父亲说明了将加入克格勃,老普京应该是支持儿子这一决定的。对一个工人的儿子来说,成为克格勃军官,决不是丢脸的事。就这样,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在他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正式加入了克格勃。据报道,普京从事的是“比较重要的工作,而不仅是简单的‘告密’”。但现在无从知道普京作为一个大学生,能够在学校从事什么样的重要工作。普京也是在这个时期加入苏共的,这是成为克格勃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谍海生涯:向往、投入、灰心嫁给克格勃的漂亮空姐 

      在大学里,普京有了自己的第一位恋人——一位漂亮的学医的大学生。两个人的恋爱经过和深入程度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根据普京朋友们的回忆,女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她非常关心普京的健康。在大学里,他们已经谈婚论嫁,甚至连结婚证书都已经申请下来了(前苏联的大学允许学生在上学期间结婚)。双方的父母也同意这门婚事,为他们购买了戒指、婚纱、西服等东西。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最后时刻,普京把这个婚约取消了。后来,普京回忆说:“取消婚约是我一生中做出的一个最困难的决定。非常困难!我当时真想躲起来。但是与其日后痛苦,不如当时痛苦。”普京的第一段恋情就这样夭折了。    
      普京大学毕业后才认识后来成为妻子的柳德米拉。毕业后普京成为克格勃的职业情报官员,在莫斯科受训之后,又被派回列宁格勒工作,他仍然和双亲住在一起。    
      柳德米拉·什克列布涅娃是加里宁格勒人,比普京小七岁。柳德米拉出身于普通人家,父亲亚历山大·什克列布涅夫在机械修理厂工作,母亲叶卡捷琳娜是车队的收款员。柳德米拉是个美人,中学毕业后,当过邮递员,还在工厂当过车工,后来在加里宁格勒工学院学习了两年。但是她对工程方面的课程实在没有兴趣,就退学了。之后她考进航空公司,当了一名空中小姐。    
      1981年,柳德米拉刚刚22岁,有一次,她与空姐中队的一位好友前往列宁格勒游玩。在为期三天的旅游中,那位女友的挚友,一位名叫谢尔盖·罗杜尔金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毕业生盛情邀请她去列宁格勒苏维埃剧院听音乐会,于是,那位空姐也随之恳求柳德米拉一同前往。哪知道,谢尔盖·罗杜尔金知道柳德米拉要去,于是,也叫上了他的好朋友普京。这样,当柳德米拉随女友和女友的音乐系朋友来到剧院时,普京已坐在售票处窗口旁边的椅子上了。当时,普京并未给柳德米拉留下什么印象。用柳德米拉的话说:“当时他穿着俭朴,其貌不扬,如果在街上,我绝对不会注意他。”    
      也许是一见钟情吧,第二天普京作东,请柳德米拉及其女伴到剧院观看演出,接着又是第三次。就在这次见面时,当普京与柳德米拉在地铁口互相道别时,普京突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柳德米拉,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普京是决不会轻易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他人的。普京深情地对柳德米拉说:“我在警察局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我暂时不能告诉你真实情况。”柳德米拉是后来才知道普京在克格勃工作的。    
      柳德米拉后来回忆说:“我一来到列宁格勒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正因为如此,我过得非常愉快。城市令人喜欢,遇到一些好人,很让人开心……”    
      返回加里宁格勒后,柳德米拉只要有空就打电话给普京,随着感情的递增,柳德米拉索性就利用工作便利,乘飞机赴约会。柳德米拉深情地回忆说:“一般人是乘公共汽车、电车或出租汽车赴约,而我是乘飞机去谈恋爱。”经过三四个月的电话倾诉和多次见面,柳德米拉从内心深处感到普京是她心目中向往的男人。虽然他貌不惊人,但是他内在的魅力像磁铁般吸引了柳德米拉。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半过去了。有一天,普京突然对柳德米拉说,“经过三年半的接触和交往,你现在该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了。我不爱说话,脾气也不好,有时还会让别人受委屈。做我的伴侣是有一定危险的。现在你该决定与我的关系了。”开始,柳德米拉还以为这是普京的托辞,然而转念一想,不对,这话分明是要分手之意,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已经决定了。”    
      “真的决定了?”普京显得很惊讶,旋即用探求的目光注视着柳德米拉,似乎想从中发现些什么似的。柳德米拉点点头,以为他们的关系就要告吹。想不到,普京却说出了令她激动万分的肺腑之言:“我爱你,想选择一个日子和你结婚。”    
      柳德米拉随即来到列宁格勒,进入普京的母校列宁格勒大学。苏联的大学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是敞开大门的,柳德米拉又曾经在大学读过两年书,因此很顺利地被列宁格勒大学录取,读的是语言专业。她本想读德语,但是没有名额,于是被分配读西班牙语,还学了法语。    
      198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正是列宁格勒最美好的季节,在涅瓦河的一艘游轮的“浮船”餐厅,这对有情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双方亲属都出席了,大家按照俄罗斯传统的方式,庆祝他们成为夫妻。    
      婚后,改姓普京的柳德米拉一面继续读书,一面做兼职的工作,补贴家用。年轻的普京夫妇仍然住在斯塔切克大街普京双亲的家中,他们的两个女儿玛莎和卡佳也先后在1985年和1986年出生。柳德米拉的双亲多次从加里宁格勒到列宁格勒看望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发现小俩口的日子过得很紧。两对亲家每次见面,因为相同的家庭背景,总是谈得很融洽。    
      柳德米拉后来跟随普京去了德国,1990年回国后,柳德米拉又回到了圣彼得堡居住,在大学教书,平时开着从德国带回来的“伏尔加”牌轿车上下班。她的邻居说,柳德米拉不施脂粉,待人随和。    
      2000年,柳德米拉得悉叶利钦辞去总统职务并提名普京为代总统后,意识到自己将会成为没有私生活可言的公众人物,所以哭了很久。在普京参加总统大选期间,柳德米拉在接受访问时坦白承认,她对政治“从来没有任何兴趣”。事实上,即使以俄罗斯的保守标准来看,柳德米拉作为政界人物的妻子,其作风也被认为是极为低调的。    
      普京当选总统后两天,克里姆林宫仍没有片言只字介绍这位“第一夫人”。这可能是因为“前车之鉴”,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作风开放,十分讲究衣着和生活品位,所以俄罗斯人普遍不喜欢她。柳德米拉和前任第一夫人利娜(叶利钦太太)似乎都明白个中道理。不过普京当选总统后,传媒对他们夫妇俩的报道也愈来愈多。职业间谍    
      普京大学毕业后,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