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读者喜爱的100篇情感文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受读者喜爱的100篇情感文章-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余纯顺徒步中国事迹展览正观者爆满。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
我走进厨房发现只有一把青菜,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
他睁着昏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
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正如我难忘阳台上亲人注视我远去的背影一样。

有一年的夏天,我遇到一位长年穿行在中国大地的背包族,和我一样被人们称为
所谓的“行者”,他拿出一个旅途留言簿希望我在上面写几句话,我说就不用写
了吧,有件事你记住就行——在路上常给母亲打一个平安的电话。


(图章注释
新建图章 Administrator
2009…10…13 18:56:22
空白)
老海棠树/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
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
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
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
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
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
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
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是什
么感觉,都能看见什么?

但她只是望着我吗?她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
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
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
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
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
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
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
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
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
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
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
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
扫院子,“唰啦唰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
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
弯背驼。“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
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
“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
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
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份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
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
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这话
让她独自愁叹。这话让她几十年的苦熬忽然间变成屈辱。她要补偿这罪孽。她要
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
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
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
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冬天,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
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
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
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孔声”。我写过我最不
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
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
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
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 
“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
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
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
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
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
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妈妈墙/Lltter girl 

这是一个爱心激荡的故事。年轻的妈妈吉娜用自己的真情真心联盟了来自世界各
地的妈妈,做了一道牢固的“妈妈墙”——“世界年轻妈妈联盟”。她们无私地
帮助危难和疾苦
的妈妈。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同一个人,她就是世界魔法妈妈——J·K 罗琳。

绝症女孩用生命祈盼第4 部书

1999 年夏天,家住纽约州北部的8 岁小女孩凯蒂·霍克,最大的愿望是连续跳
绳能突破100 下,正当她全力朝这个目标冲刺的时候,她长期背痛的原因查清楚
了:她的肾上长了肿瘤。

凯蒂的父母一下子被巨大的灾难击得晕头转向,事情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凯


蒂的病情根本无法控制,癌细胞迅速扩散,短短的时间内,凯蒂作了七次化疗,
肺部做了三次手术,肝部做了一次手术。

对于这些连大人都无法忍受的痛苦,凯蒂却从来没有感到过畏惧。她的快乐感染
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以至于给她做手术的医生,都觉得眼前躺着的,简直就是一
个可爱的小精灵。凯蒂之所以这么勇敢,是因为心里珍藏着一位勇敢的朋友,他
就是小魔法师哈利·波特。

凯蒂第一次手术后,她的妈妈吉娜为了帮病床上的女儿打发时间,减轻病痛,开
始给女儿朗读《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第一本。凯蒂立即为书中的那位名叫哈
利·波特的小男孩深深吸引住了。那个可怜的男孩生下来就失去了父母,但他会
巫术,会骑飞天扫帚,并总能打败比他强大的可怕敌人。妈妈读完第一本,她央
求她赶紧去买第二本第三本,第三本读完后,凯蒂意犹未尽,但是这个系列故事
的第四本书还没出来。吉娜告诉女儿说,书的作者正在写第四个故事,在哈利·波
特身上一共发生了7 个故事,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呢。

病痛中的凯蒂开始充满期待,她经常独自与哈利·波特对话,她学着小男孩的语
气对自己说,“要么你勇敢地走进到处是巨型蜘蛛的森林,要么止步不前;要么
你忍受屈辱,要么选择逃避。要么坚信希望,要么向恐惧投降。” 

从这年的夏天一直到2000 年1 月,在从纽约州北部出发向纽约市行进的列车上,
总有一个身穿红色斗篷,额头上印着一道闪电,手里拿着魔杖,戴着黑色大眼镜
的小女孩。她就是凯蒂,每次到纽约的医院去做治疗的时候,她都会把自己打扮
成这样。从这样的装扮里,她似乎获得了战胜病魔的神奇力量,觉得自己就是哈
利·波特的化身。

2000 年1 月以后,在用尽了各种治疗方法后,凯蒂被送回家里。医生估计她已
经不太可能活到《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四本书问世了。凯蒂越来越虚弱,甚至
不能下床去窗边看一下街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陪伴她的只有放在床头的《哈
利·波特》的三本故事书。她最渴望的第四部书一直没有出来。

吉娜万分悲痛,但是孩子的勇敢深深震撼了她,她告诉自己绝不应该是一个只会
流泪的母亲,而应该是一个在灾难里能顽强地将笑脸献给孩子的坚强母亲。她决
定尽一切努力,让女儿快乐地度完最后的时光,她试着给大西洋彼岸的《哈利·波
特》的作者——J·K 罗琳发去了一封电子邮件,细说女儿的处境以及她的愿望,
询问她新书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出版。

魔法妈妈倾情安抚那个飘逸的灵魂

邮件发出后没多久,有一天,一个邮差来到凯蒂家门前,给凯蒂送来了大大小小
好几个邮包,寄件人通通都是J·K 罗琳。吉娜兴奋地将女儿抱到院子里,和她
一起坐在草坪上一个接一个地拆那些神秘的邮包:它们是一只制成

了标本的猫头鹰,一只玩具格林猫,一把飞天扫帚……等到邮包拆完时,她们的


草坪几乎变成了“斜角巷”的魔法集市。

同时,吉娜的邮箱“飞”来两封电子邮件,一封写给凯蒂,一封写给吉娜。给凯
蒂的信是这样说的:“我是一只从霍华格兹魔法学院飞来的猫头鹰,专门来探望
可爱的学员凯蒂。哈利·波特要我告诉你,在第四个故事里他遇到了更为强大的
对手,但‘生活总有烦恼,我们必须面对’,因为他在新的战斗里总能找到新的
友谊和勇气……”

给吉娜的信则是这样的:“我跟你一样有个女儿,她在襁褓中时就被剥夺了父爱,
在街边咖啡馆的摇篮里寂寞地睡着长大,我就坐在离她一英尺的地方却不能给她
唱歌讲故事,因为我要写作,要去赚面包和牛奶。我总对她讲‘等妈妈写完这一
章就陪你讲话’……我想说的是,生活总有苦难,作为母亲,忍受的苦难更多,
可是孩子总能赋予我们超乎寻常的勇气。我在努力写第四本,我将尽快将它送到
凯蒂眼前……”信的末尾署名为——关爱你们的J·K 罗琳。

事实上,吉娜的信是罗琳收到的许多信中的一封。这个和女儿一起住在爱丁堡的
作家,当时还是单身母亲。前三部书的出版彻底地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从没有
暖气的斗室搬到豪宅,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学老师变成了比英国女王还要富有的
女人,但是所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