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使人美丽,一个人优点越多,就越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不久后的一天,李老师从街上买回了一筐桃子。到了晚上,国栩、小宇他们纷纷到她面前告状说:“桃子都被小锋一个人吃了,我们一个都没吃上。”    
    李老师问小锋:“真的都是你一个人吃了吗?”小锋眼睛望着别处,不吭声。    
    “你看,梅子是妹妹,国栩是弟弟,先让给弟弟妹妹才像个哥哥,心中常常想到别人,这就是优点。”李老师抚摸着小锋的头温和地说。    
    小锋收回了散漫的目光,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转身走到自己的床铺前掀起被子,原来,桃子都被他藏到了被子里。在李老师家,小锋听到的最多的话是:“你真是好孩子,你真行!”从小到大,小锋似乎就没听见过这样的话,在他的耳边只有训斥,只有责骂,在人们眼里他是个不可救药的坏孩子,也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笨孩子,除了他的那些小兄弟,从来没有人说他“你真行”。    
    有一天,李老师让小锋看一篇文章,讲的是科学家茅以升小时候自己动手做马灯的故事。读完这篇文章后,小锋也想做一个灯,他将柚子挖空了,在里面点上了蜡烛,一个金黄色的灯笼便做成了。    
    李老师见了,一个劲地夸他聪明,说他手巧,还让梅子和国栩他们向他学习。李老师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心灵雕琢的过程,如果孩子的心灵雕琢得丑陋不堪,那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却不是孩子的过错。    
    9月1日,小锋在李老师家附近的一所学校上学了,在这一天的日记中他写着:“今天我开始上学了,我打算在学校好好听老师讲课,不打人不骂人,做个懂礼貌的学生。”小锋变得懂事了,吃完饭他会主动地帮忙收拾桌椅碗筷,还会自己洗袜子,吃东西也会主动地让给弟弟妹妹。    
    一天晚上,妈妈打来了电话,小锋在电话里问:“妈妈,您最近身体好吗,我很想念您,还想爷爷和奶奶,代问他们好……”电话那头,妈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不敢相信这是儿子的声音,她声音颤抖地问:“你是小锋吗,你真是小锋吗?”“妈妈,是我,我是小锋啊。”    
    母亲喜极而泣,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说:“我的儿子变了,我的儿子变了……”几天后,小锋接到了妈妈的来信,妈妈在信中说:“那天晚上在电话里听到你的声音,妈妈真的很高兴,我的儿子去李老师家没多久就懂得问候妈妈、爷爷还有奶奶过得好不好,我相信,我儿子在老师妈妈的教导下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孩子。”    
    小锋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大信封,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妈妈和爷爷奶奶的来信。其中有一封信是妈妈刚寄来的:“锋儿,你的来信我收到了,妈妈很高兴,因为妈妈很久没有看到儿子写字写得那么好,那么整齐了,从你信上妈妈看得出你很用功,很认真,妈妈感到很欣慰……”小锋给我看了他的两则日记:9月19日:    
    今天,我读了爱因斯坦写的《追求》,他说,人追求理想和真理,才能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我想,我应该不再去想那些不好的事情折磨自己,现在只要好好学习就成了……9月23日:    
    我今天读了《留着这颗心》的寓言,使我受到了启发。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女子,青年不知那女子是魔鬼,女子叫青年把他妈妈的心挖出来给她吃,当青年捧着他挖出来的妈妈的心,准备送给那女子吃时,在路上摔了一个跟头,心问他:“跌疼了吗,我的儿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伤了妈妈那么多心,可是妈妈还是永远爱着我们,以后,我再也不伤妈妈的心,要做个好孩子。在这篇日记的后面,小锋还抄下了这样一段话:你错了一次也就同时失去了一次对的时间和机会,你失败了一次也就同时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时间和机会,你虚度了一天,不仅仅是浪费一天,而是两天……    
    对比死去的秋子,对比那些仍在痛苦炼狱中挣扎的孩子,马丽、田田、熹熹、强强、诺诺、小锋、国栩他们是幸运的,在李老师爱心的呵护下,在她科学的充满人性的教育方法的引导下,他们终于摆脱了噩梦的纠缠,他们终于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六年来,先后有二十多个孩子和李老师生活在一起,她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妈妈。在她家的桌上,我见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她的育子经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注意孩子的情感饥饿和皮肤饥饿;不要对孩子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真诚地称赞孩子的优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孩子的才能,不给孩子盲目制定目标;不在精神和肉体上驾驭孩子,真正将他们当作朋友……    
    在她家里,我还看到了一本厚厚的电话记录,自从今年年初有新闻媒体登载了她和孩子们的故事,她共接到了近千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有绝望中的父母,有痛苦中的孩子。几乎每个星期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上门求助,既有本市的,也有风尘仆仆从外地赶来的。让她深深震惊的是:竟会有那么多一直生活在噩梦中的孩子。    
    李老师说她有个梦想,就是创办一所专门收所谓“坏孩子”、“笨孩子”、“傻孩子”的学校。在那所学校里,老师不只是授业者,不是学生精神和肉体的驾驭者,他们给学生的永远是真诚是平等是信心是希望,它是学习的乐园,快乐的天堂。愿她梦想成真,愿更多的孩子走出噩梦,走进天堂。    
    


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家长没有差孩子 只有差家长(1)

    ———来自中国家庭教育误区的    
    报告“知心姐姐”卢勤    
    100年来,中国人一直传诵着一句名言:“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人人都希望少年强,问题是少年怎样强?是逼着少年强,还是让少年自强?是给他们施以强大的压力,还是给予他们成长的“推动力”,调动他们的“内动力”?    
    2000年春天,一连几场罕见的沙尘暴,使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环境的荒漠化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人都在思考:治理沙尘暴,我能做些什么呢?    
    然而,正当人们享受着一天比一天富裕的生活时,一场看不见的“沙尘暴”,正侵袭着孩子们心灵的世界,威胁着众多家庭的幸福。    
    2000年1月17日,在浙江一个富裕的城市———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惨痛事件:金华市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    
    4月30日,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    
    处被告徐力有期徒刑15年。为什么一个17岁的“好学生”,会使用如此极端手段对待自己的母亲?为什么爱儿子的母亲会死在自己儿子的手中?产生悲剧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3月10日,我同《中国少年报》、《中国中学生报》的两名记者,与浙江团省委少年部长俞能一起,来到金华市,想听听徐力的诉说,想走进金华父母、孩子心灵的世界,想寻找产生悲剧的根源。    
    3月11日,天阴沉沉的,下着细雨。走过一段石板路,就绕进了金华市的看守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走进看守所,只觉得院子里每堵墙都冒着寒气。    
    在看守所一间光线昏暗的屋子里,我们见到了徐力。他身穿蓝毛衣,头上戴着黄褐色的毛线帽。如果不是他手上的铁铐,谁能相信眼前这位瘦弱高挑、脸庞白净、表情平静温和的男孩儿,竟然是打死自己母亲的凶手。    
    我们面对面坐着,离得很近。徐力开始有点儿紧张,低着头,大半个脸被毛线帽子遮住了。    
    “小时候,你读过《中国少年报》吗?”我轻声问他,想唤醒他童年的美好记忆。“读过。”    
    “你知道‘知心姐姐’吗?”金华市少工委副主任施彩华问徐力。    
    “知道。”    
    “和你说话的这位阿姨就是‘知心姐姐’。”徐力忽然抬起了头,望了我一眼,眼光里闪过一丝惊喜和友好。刹那间,我看到的仍是一双大大的、纯净明亮的眼睛!    
    “谈谈你的家和你的妈妈好吗?”我平和地对徐力说。“好。”    
    徐力用平静的口气开始了他的叙述。我们没有间断地交谈了100分钟!    
    徐力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刺痛了我的心。从看守所出来我们谁也没开口说话。我只觉得眼在流泪,心在流血!    
    一个好端端的花季少年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被葬送了!一个艰难的母亲的生命历程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我的心中,好似刮了一场“沙尘暴”,究竟是谁杀死了谁?谁应该对谁负责?孩子的成长究竟需要什么?    
    冷静地想一想,今天我们的家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又应该怎样科学地教育父母?100年来,中国人一直传诵着一句名言:“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人人都希望少年强,问题是少年怎样强?是逼着少年强,还是让少年自强?是给他们施以强大的压力,还是给予他们成长的“推动力”,调动他们的“内动力”?孩子成长的五大需求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就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提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总书记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工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可以说,这不仅是百年大计,更是当务之急。    
    今天的教育既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要适应孩子自身成长的需求,符合孩子成长的需求。应该承认,孩子的内心世界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一片神秘而陌生的“森林”。徐力事件的产生,使我们听到了孩子心灵的呼唤,了解了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五大需求。    
    一、成长需要空间    
    徐力第一句话就说:“在家里,我没有一点儿秘密,我很压抑。”“我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太好,他们总是把我当小孩儿看,把我管得很死。我家是个两居室,我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是我没有自由的天地。我家没有一张桌子是带锁的。我以前有写日记的习惯,有时候把不愿讲的事情写在日记里,放进抽屉。但我的任何东西母亲都要翻看,我一点儿小秘密都没有。有一天,我偷偷出去和同学溜冰,母亲在我外出时偷看了我的日记,发现了这件事。等我回来,她骂我怎么这么不听话,狠狠地打我的脸、打我的腿。我从此再也不写日记了。”    
    “你和妈妈的矛盾,是什么时候开始尖锐化的?”我问。“是上高中以后。在家里,我感到母亲处处在监视我。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我没有资格去接,都是她先去接。有时同学打电话找我,她总是:‘你是谁,你找徐力有什么事?’问得清清楚楚,才把话筒给我。我跟母亲说过不要这样,但是她说,你可能在外面交坏朋友,根本听不进我的话。后来,同学们都不敢给我打电话,还嘲笑我说:‘徐力呀,谁敢给你电话,你妈太厉害了!’我有时候觉得孤独,想打电话给同学,母亲就说:‘有什么事在学校都讲完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打什么电话?’”    
    如果没有刻骨的仇恨,孩子应该是不会打死自己的母亲的。于是我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