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家庭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式家庭教育- 第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处。比如,非洲人朴实、厚道,东方人勤劳、坚强,而美国人则聪明、充满正义,但与此同时,非洲人又有木讷、东方人又有保守、美国人又有大手大脚的毛病。    
    “基于这样的认识,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美国人,都必须学习其它民族的长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弥补自己的短处,才可以克服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民族的片面性。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我们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在某些方面,我们美国的确领先于整个世界,但这不代表我们美国人就不需要向别人学习。一辆开得再快的车,如果它没有汽油了,它也只能停下来,看着自己被别的车子超过。向别人学习优秀的地方,就是在不断地为自己增加能量。    
    “主动地吸取并融合异质文化,不仅不会让我们失落,反而还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特性,并且使民族性与现代性、世界性更好地统一起来,使我们美国的民族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理查德先生真是个天才的即兴演讲家!当这个智者说出上面那番话的时候,他的深蓝色的眼睛里正闪耀着哲人的光芒。    
    真没想到理查德能这么客观地评价中国以及其他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这确实让我感动。


第四章美国人的“跨文化”教育 2005。2。9(2)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后,珍尼弗不再吱声,似乎在思考什么。气氛变得有些冷清起来。    
    “珍尼弗,罗里还有菲比,你们看,那个东西漂亮么?”梅尔达指着不远处一家手工艺品店的橱窗,惊叹起来。    
    乖乖,那玻璃上贴着一幅美到极致的剪纸作品——是一株傲放的牡丹,那逼真的形态,自然的线条,让人不得不佩服创作者的功力。但它的标价实在是太贵了——80美元!    
    “真漂亮!”珍尼弗和罗里都走近橱窗,仔细地看了一会,发出一声惊叹。    
    “的确是很美!”理查德跟了上去,“孩子们,你能相信吗?这只需要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完成这个杰作!”    
    “呵,天呀!”“不可思议!”两个小家伙纷纷吐出了小舌头。    
    “要不是心灵手巧,是不可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艺术品来的!要知道,沃尔玛超市里卖一台电视机,超市和生产厂家的利润加起来也不过30美元而已。”理查德继续教导。    
    “哦,天呀,一张普通的纸赚得的钱,竟然快顶上三台电视机了,那别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人真是厉害!”罗里惊讶极了。    
    珍尼弗抬起她那双宝蓝色的亮晶晶的眼睛,恍然大悟般地对理查德说道:“呵,你以往总爱带我们去墨西哥人的聚居地参观,甚至带我去日本、去以色列,爸爸,我现在明白了你的意思。”    
    理查德立即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珍尼弗,你越来越聪明了。”    
    “我想吃那个圆圆的、红红的东西。妈妈,你能给我买一个吗?”这时,菲比指着右边商店的橱窗,激动地叫起来。    
    “哦,是冰糖葫芦!”我说道。    
    附近有几个华裔小孩正欢快地添着它们。    
    “我们去看看!”罗里也眼馋地叫了起来,拉着梅尔达就直奔那冰糖葫芦的橱窗。    
    看着阿瑟一家人欢快的身影,我不由得感慨万分:    
    没想到,已经取得了那么大成功的理查德•; 阿瑟,还保有一颗如此虚心好学的心!    
    更没想到,站在世界浪头上的美国人,竟然还能如此虔诚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向物质文明和文化建设均落后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学习!    
    那么,尚处在第三世界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不鼓励孩子向别人学习呢?    
    解析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和国际交往的日趋密切,美国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要培养下一代成为21世纪的栋梁之材,就必须让他们对异国文化有全面、深入又准确的了解。政界人士则认为,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能学会与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的异族加深理解、互相宽容,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将不会再有战争硝烟,甚至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纷争……    
    由此,美国一些幼儿园在孩子学龄前就开始特别的“跨文化”教育了。在中国的春节期间,老师们让孩子们穿上中国不同民族的民族服装且歌且舞,还带领孩子参观华人聚居的中国城。一名4岁的女童竟能指着电视屏幕上的一名正跳着舞的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少女纠正其父亲,“父亲,她不是欧美人,而是中国新疆人,只不过属于少数民族。”    
    更多的美国小学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了“熟悉世界”活动。教室里常常悬挂着一幅大大的世界地图,每当某国或某些地区发生重大事件或特大灾害时,孩子们便在地图上自行查找。据对纽约一所小学160余名二年级学生的测试,他们中占60%的孩子在地图上迅速找到了东南亚小国柬埔寨的位置,占75%的孩子知道中国的名城杭州,占80%的孩子说得出中国那条历史悠悠的大河的起点和终点……而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对异国文化的学习还扩大至政治制度、宗教经济和军事实力等方面。待孩子升入初中后,则着重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比较,这对理性地认识异国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美国权威的全国地理学会每年11月都要面向全国小学生举办一次“全国地理周”活动。在“地理周”中,孩子们可免费领到有关世界知识的报刊,免费看有关地理的电影,而在“全美地球知识大赛”中获胜的孩子,可有幸赴海外旅游一次。    
    越来越多家长也开始重视子女吸收初步的世界知识。时下,大多数家庭都特意为孩子买来了地球仪。如果新买的衬衣的标签上印有“马来西亚制造”字样,孩子们便在家长指导和启发下,在地球仪上“发现”小小马来西亚。有的家族还带领孩子利用暑假赴海外观光、除浏览名胜古迹外,还要求孩子撰写日记、拍摄照片或收集纪念品,回来后再总结出一篇较长也较有理论性的文章。另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如通过黑人了解非洲,通过拉裔熟悉墨西哥。    
    点评    
    不了解世界的人,必然不会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也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见识狭隘、孤陋寡闻的孩子是十分可怕的,即使他的考试分数再高,也必将被世界前进的洪流淹没。


第四章西雅图与北京的对话 2005。2。26(1)

    自从前些日子去了趟唐人街后,珍尼弗就对中国产生了兴趣。    
    小家伙一有空就让我讲一些关于中国的事情,还不时上美国中文在线等一些华人网站浏览新闻、图片等,甚至,她竟然缠着我学习汉语。    
    到现在为止,珍尼弗已经能够说 “你好”“谢谢”“你多大了”“你叫什么名字”等诸如此类非常简单的中国话了,虽然发音还有些怪腔怪调。    
    珍尼弗今天一回来,就激动地跟我嚷嚷:“我可以用汉语和人聊天了!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个中国人,他向我问路,于是,我就用汉语和他聊了很长时间!”    
    “你真是棒极了!珍尼弗,我为你感到骄傲!”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    
    “不过,这一切,都得感谢你,Ailin!”小家伙倒是挺真诚。    
    “不用客气。”我回答。    
    “我还有一个请求,Ailin,我想和你的中国小宝通个电话,我要亲自感谢他上次送给我们的风筝,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说道,“但是, he never has the guts to talk to foreigners(他从来都没有勇气和外国人说话的)。”     
    “No guts;no glory(没有勇气,就没有辉煌)。如果中国小宝真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必须帮助他。”这小屁孩儿竟然信心十足。    
    我只得说道:“什么时候?现在吗?”    
    “是的,现在。我心情很迫切。”    
    我抬腕看了一下手表,唔,此时的北京正是晚上10点多,不算特别晚,小宝应该在家,顶多也就是刚上床。    
    “不过,”我犹疑地说道,“不知梅尔达太太对这事有什么看法,我们是不是需要征求她的意见,珍尼弗?”    
    珍尼弗还没来得及回答,一个声音便响了起来:“不用问我了,Ailin。我很高兴珍尼弗能够多交结朋友!而且,我也感谢你对她的爱。”    
    是梅尔达!    
    梅尔达从外边的花架下钻了出来,穿过玻璃门,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对不起,亲爱的Ailin,我刚才正好在给玫瑰花拔草,无意中听到了你们的对话。”    
    “那么,好吧,我们现在就可以打到北京去。”我说。    
    珍尼弗的汉语水平还非常有限,而小宝在课余里被我和大伟逼迫着学的那些三脚猫英语也相当对不起听众,两个小家伙能否顺利地交流,我心里可没谱。    
    但梅尔达和珍尼弗却没有我这么多顾虑,小家伙已经迫不及待地请求我拨通了北京的电话。    
    “大伟,我这边的小东家珍尼弗死活非得要在此时跟小宝说上几句话。你让小宝来接个电话吧。”我用汉语先稳住丈夫,我想他一定会惊讶的晕过去。    
    “天呀,小丫头会说中国话么?我们家小宝就那两下子,肯定是听不懂英文的!这还通个什么鸟电话呀?!老婆,大老远的,你别拿我开涮了!”果然不出我所料。    
    “叫你让小宝接就接,我这边的人正等着哩!”    
    迫于我的威势,丈夫只得去叫儿子起床接电话。我猜他的嘴巴现在准是O型!    
    “你好!请问你是中国的小宝吗?我的名字叫珍尼弗。”珍尼弗一字一顿,极其生硬地用汉语说道。    
    “珍-尼-弗?”电话里头隐隐传来我儿子游移不定的声音,显然,这件突发事件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Make yourself at home(不要拘束)!”见多识广的珍尼弗果然比我儿子老练的多。    
    “我上次给你们寄过风筝!”儿子终于找着了话题。    
    “谢谢你!风筝,很漂亮!我也很高兴能听到你的声音。”    
    “你会说中国话?”    
    “一点点啦。Do you speak English?”珍尼弗很快就撑不住了。要知道,她的小脑袋里装的汉语词汇实在少的可怜。    
    “OK;but;please speak more slowly(可以,只要你说得慢一点)。”呵,好儿子,竟然也会说英语了!    
    接下来,他们就改成了英语夹着汉语的聊天方式。    
    “Your English is amazing(你的英语太让人吃惊了)!”珍尼弗说。    
    “这没什么,我从五岁起就开始学英语了。”    
    “5岁?在学校?”    
    “不,是在培训班。一直到现在,我每天放学后还必须在‘剑桥少儿英语俱乐部’学习英语。”呵,我儿子啥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健谈了!    
    “每天都这样吗?”    
    “是的。你呢?”    
    “我通常是下午三点不到就放学回家了。当然,有时候我会留在学校里和同学玩个游戏,或者我自己安排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