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家庭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式家庭教育-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的,我们的确很幸福!”梅尔达回答自己的丈夫说。     
    两人的对白十分甜蜜,当然,话题很快就转向了孩子们。    
    梅尔达说:“理查德,你知道吗,莱恩都有了自己的女朋友了!叫丽萨!”    
    “哦,丽萨?很美丽的名字!这小子,真的是长大了啊!”理查德的话音里也透出十分的开心。“但愿他不要乐不思蜀!”    
    “今天莱恩在电话中说,他打算租一间大一点的公寓!”    
    “看来,莱恩的课余生活要加倍努力打工了,上帝保佑他!”    
    接下来,我听见梅尔达用商量的口吻说:“莱恩的新家距离学校有些远,所以他还需要买一部汽车。莱恩成年了,理查德,我想我们是否应该买一辆汽车送给他,你说呢?”    
    作母亲的心总是比较软!     
    不料,理查德却回答:“亲爱的,我相信他能处理好他的事情。买车、换住地都是年轻人必须单独面对的事情,我相信他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他一向很聪明!”    
    天啊!听见了吗?莱恩可是他的亲儿子啊!    
    不过,理查德儿女们一向都是如此小气,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是,要知道,在中国,哪个父辈能不为孩子操碎了心?即使如我这般的普通市民,为了儿子,我也甘愿倾我所有!何况一辆车,对于美国人、对于这个西雅图的亿万大富翁理查德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这位向来受人尊敬的理查德先生到底怎么了?!    
    这些美国佬真是令我捉摸不透。    
    片刻之后,又传来了梅尔达的声音:“理查德,有关你对孩子们的任何决定,我都赞同你的立场和看法。但是,作为父母,我还是有些担心,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伸手拉拉他,我怕他会恨我们无情。”    
    “亲爱的!你不也时常说:辛勤的工作和创业的经历是每个人的宝贵财富,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而现在,你难道要莱恩放弃享受劳动和快乐的权利?”    
    “好吧!亲爱的!你的话我懂,但是,这个礼拜莱恩回来时,我们最好给他一些钱,少给一点儿,怎么样?”    
    “亲爱的!在对待孩子们金钱使用的态度上,我的立场,我想你是明白的……”理查德似乎吃了称砣铁了心。    
    真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啊。    
    我不知道莱恩要是听到了他父亲的话后会作何感想,至少,如果是我的儿子或别的中国的孩子得知自己的父亲是这种态度,估计十有八九就不会再认这个爹了!    
    “亲爱的理查德!难道你不愿意孩子们的生活像这杯牛奶一样浓郁、香甜?”    
    “哦,我作梦都在祝福莱恩过得好,过得开心!但是,梅尔达,你今天怎么了?这跟那扯不上关系,孩子们会明白我们对他们的真爱!”     
    这怎么会扯不上关系呢,我真是越听越糊涂了。我剪草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    
    “我当然明白!但是,最近,我有时会觉得,我们这么做,对孩子们来说,是不是有些残忍,或者说是一种伤害?” 梅尔达若有所思。    
    “残忍?伤害?哦!亲爱的梅尔达!请仔细看看我们基金会的资料中那些需要帮助者的名单吧,那些孩子可没有100万美元的遗产继承机会!亲爱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平民的孩子们吧!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换来金钱,他们过的很开心,很快乐!”     
    是的,理查德夫妇曾经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说过,有生之年,打算将财产的大部分都捐献给社会,而给自己的每个孩子只留下少于100万美元的遗产! 而这100万,对于理查德的财富来说,不过是区区九牛一毛而已!    
    梅尔达无言。


第一章父辈的成功与孩子无关 2004。4。3(2)

    理查德说的对,别的孩子根本没有继承巨额财产的机会,而阿瑟家的孩子则有,这是事实。但是,为什么他口口声声说热爱孩子,却在平常生活中对孩子们那么苛刻,这又作何解释?    
    我干脆就将剪草机停下来,坐在旁边略作休息,同时思考着这个问题。美国人的思维方式真是奇特,我来了这么久,很多事情竟然还是看不明白。    
    良久,梅尔达叹了口气,说:“理查德,你说的对极了。我们是该让孩子学会一些生存的本领。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帮不上忙,是不是可以考虑将来多给孩子一些遗产?”    
    是的,100万相当于他所拥有的一切来说,确实是太小儿科了。    
    理查德沉默了一下,说:“梅尔达,我最亲爱的妻子!我和你一样深爱着我们的孩子!但是, 100万美元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上帝额外开恩了,这已经很奢侈了!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必要给他们再追加财富。而且,假若让孩子们继承我财产的更多部分,这种想法太危险,对社会、对孩子们都没有好处!孩子会产生惰性,他们不会再努力工作,不会再努力将自己奉献给社会,他们的一生必将在默默无闻、庸庸碌碌中度过,甚至会染上一些纨绔子弟的恶习。梅尔达,我想你应该知道,继承遗产就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径,甚至无异于‘抢劫’!如果你还想坚持你的愚蠢的想法中,我认为,真正伤害孩子的不是我,而是你梅尔达!”    
    理查德的声音越来越高,声调也越来越激动。“如果孩子们是个什么事都不懂的笨蛋,那么,我就是将所有的钱都给他,他也必将赤贫着离开去见上帝。如果他们很聪明,那么,他们会将那100万当作燎原之火,他们会赢来更多的钱,甚至比我今天的还多。”    
    梅尔达再次陷入了沉默。    
    理查德缓了一口气,压低了声音:“梅尔达,难道你就不怕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以及其他朋友们笑话我们吗?我们以后如何面对这些朋友们?如何面对社会?我们将臭名昭著、受尽万人指责!”    
    我惊异极了!是的,在这之前,我不是太理解理查德,但闻听此话,我现在已经完全赞同并佩服理查德先生的高明。    
    在中国,一些精明的“富人”为了躲避以后孩子继承遗产时可能付出的税收,干脆趁着遗产继承法出台前,将巨额资产提前置于孩子的名下。以致一些年仅有两、三岁的小孩儿,突然间便拥有了千百万的身家!这种状况确实值得怀疑——这些不谙世事的“小鬼”在“一夜暴富”之后,能否潜下心来锻练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并学会高超生存的本领?    
    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沉浸于无忧无虑之中,此举终将会让他们一事无成!相形之下,理查德所有行为的一切,都正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孩子着想——先让孩子学好生存的本领,再给他驾驭财产的机会,甚至,只给他一根火柴的力量,余下来的,则要靠孩子自己去点燃整个大草原。    
    是的,我完全被理查德先生折服了。他不光拥有巨额财产,还拥有一颗高尚的父亲的心!    
    “ 理查德,你说得很对!真正的幸福还须他们自己的努力!继承遗产,孩子们今天也许是富豪,明天未必仍然是。我刚才只是偶感而发,毕竟,我是女人,是母亲。”    
    梅尔达的这番话,同时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理查德双手紧紧抱住梅尔达的肩膀,注视着妻子,温柔地说:“亲爱的!谢谢你理解我。我们不必担心,相信阿瑟家族中那些聪明的孩子们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美好的未来的!相信我所说的!”    
    理查德夫妇的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他们继续说笑着,而我则已经收拾好剪草机,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同时也好好感受一番美国人的心胸。    
    是的,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平民家庭的,从小到大一直享受着父母无私“捐助”的人——无论是读大学,还是买房子、结婚,甚至于不久前我从中国到美国的机票和费用!父母的基因已经遗传到了我身上,即便在美国,我还一直“渴望”着能再多“传送”一些物质给我的儿子!    
    而理查德夫妇宁愿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也不随意交给孩子挥霍。他们认为这就是父母对子女们的真爱!    
    而我们这些中国父母却十分愿意将自己的钱财交给儿女们花费,而且认这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的表达方式。    
    爱是没有错的,不同的是爱里面有没有理智。    
    作为一个高知分子,我深深地知道,幸福的定义在于人自身的才智与生活态度!但是,对于身心里已经染满了中国味的我来说,要选择理智的爱,真的是很难,至少,我现在办不到。    
    解析    
    美国父辈一般不愿给孩子财产继承权。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对儿女的态度是——“我决不把巨额遗产留给孩子,对孩子来不得半点施舍。所以我从没有打算为他们将来留下多少财产,甚至我没有告诉过孩子现在、或是将来他们的财产有多少。我也不想让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其他同龄孩子还没有接触的东西,例如媒体记者的追访,或是带他们到一些特殊的公众场合现身,甚至在学校上学,我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盖茨宣布在他约185亿美元的财产净值中,只给每个孩子留1000万美元,剩余将捐献慈善事业。    
    美国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也宣布他的孩子很难得到他的巨额财产。    
    美国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做的最糟糕的事,使孩子没有机会去经历他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真正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    
    资本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子女不争气、不成材,他们宁肯花钱去雇用一个有才干的经理去经营他们的事业。资本家死后,子女“吃”遗产有规定期限,但要付出很高的遗产税,而且这些“剪息票”的寄生虫,权力和地位是继承不到的。    
    点评    
    任何植物都需要水,但一旦将整株植物都浸泡在水池中时,结局必然是个悲剧。    
    再穷不能穷孩子!但一旦这条原则落实得过于彻头彻尾,我们就必须要再高喊一声:再富不能富孩子。    
    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水,只有适度,才是最佳。


第一章我真正地承认了错误 2004。4。6

    今天,最令我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我终于给玛丽打了电话。    
    “Hello,玛丽。猜猜我是谁?”我心情是忐忑不安的,但却强迫自己装出很轻松的样子。    
    听到我的声音,电话那端的玛丽又惊又喜,像年少时一样兴奋地直嚷嚷:“嗨,是阿珍!你在哪里?我的来电显示你不是在中国!”她的中国话依然流畅至极。    
    “是的,我在西雅图。”我说道,“对不起,玛丽!十年前,是我误会了你。”    
    “不,不,你不要提往事,那不是你的错。你什么时候来的美国?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    
    “我没来几天。其实,我早就想给你打电话,就怕你还在生我的气。”    
    “不,阿珍,你知道。我不是鸡肠小肚的人。只是那些年,我的经济不是太好,不停地搬家,最后连电话本都丢了,所以——要说对不起的,是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